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1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唐朝与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 ”平定后,唐代宗封安史 (1)藩镇割据的形成:“__________ 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其间政权更迭频繁,人民 生活困苦。 3.北宋 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___________ (2)措施 三衙 ①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___________ ”,但发兵权归 枢密院 ,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___________
[图解历史]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是分化事
权,使其相互牵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 事权”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政负担过 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特别提醒]
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显
赫;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 (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3)措施 中书省 ,废除丞相,以六部 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__________ 分理全国政务。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明朝废除了在中 国历史上实行了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 高度。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 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 通判 下设___________ 。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 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 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冗 冗兵 官”、“___________ ”、“冗费”的财政危机。至此,中央 皇权与相权 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________________ 矛盾变得突出。
[思维启迪]
如何解读下面的三幅图片?
提示:封建社会初期,官员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图一); 但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员只能站着和皇帝商讨 国是(图二);而当皇帝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时候,百官只能 跪着与皇帝对话了(图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皇帝“ 君主专制 的程度不 笑到了最后”。它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___________ 断加强。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情境导入 右图为穿越大戏《步步惊心》剧照。剧中 女主人公张晓(若曦)穿越到了清朝康熙雍 正年间,与雍正帝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爱情故事。雍正时期介于康熙与乾隆之间, 是清朝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其中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建树是创立了军机 处,把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有何职能?其设立有什么影响?
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 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 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
[探究问题] 1.史料一、二认为汉初分封诸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局面的 出现使西汉政治体制与秦相比出现什么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 决王国问题? 2.史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的手段上 和产生的结果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实 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 2.手段:前者采取强制削夺的办法,而后者采取“推恩令”,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程 标准
学习 导航
课标导航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 1.掌握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军机处设置的史 实,认识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 顶峰。 2.通过对明清中央机构设置的掌握,深刻理解明 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 3.通过纵横比较认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西汉
郡县制 的同时,又分 (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___________
封同姓诸侯王,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清君侧 ”,串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___________ 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推恩令 ”, (3)集权措施:汉武帝时,对诸侯国实行“___________ 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 史料一 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史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
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吴王濞列传》
史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殿阁大学士 ,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 ②演变:明太祖设_______________ 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参与军国 大事的商讨,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此后阁臣权力越来越大, 票拟 内阁有了“___________ ”之权。 2.清朝 雍正 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 (1)军机处的设立:________ 立军机处。 (2)职权: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 要政务。但本身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专制皇权 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②是___________
[易错提醒]
推恩令并不等于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
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名师点睛] 宋代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宋代经济
发达,税收大大增加,但是,财政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军 队众多、武器先进,但是,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却屡屡 失败。这些矛盾只能从其政治体制的特点上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