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石挤淤技术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石挤淤技术说明书一、施工工艺流程
二、抛石挤淤
进行抛石挤淤地基处理前,可先选定一段基槽进行试验,当抛石挤淤难以进行时,应将基槽挖至抛石面底标高以上2m,清淤后进行水下抛石。

进行抛石挤淤前,应先测量放样,进行基槽开挖,然后确定抛石挤淤断面的面积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石料分选抛填。

抛石料径下大上小,原则是大于50cm的石料先抛于基槽底。

先用挖掘机进行分选抛投,将大粒径的块石均匀分层抛投。

直至块石露出淤泥面或水面,然后由推土机将小粒径的块石推平嵌缝。

为了增加挤淤效果,抛石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配合进行,方法为进占法。

抛投至淤泥面或水面以上30~50cm后即可进行碾压。

抛投过程中首先由自重较大的推土机及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使块石沉入基本稳定后,再用自重更大的推土机进行碾压4~5遍。

碾压过程中,用人工将块石空隙以小石填满铺平,直至抛石层顶面平整。

三、注意事项
进行抛石挤淤时,基槽两侧挤出来的淤泥包必须及时清理。

在抛石过程中,若地下水位高于抛石面无法进行碾压时,必须由施工单位先进行排水措施后,才能在抛石面上进行碾压。

地下水位宜控制在抛石面顶标高以下0.5m~1m处。

基槽排水措施由施工单位进行处理。

四、沉降观测
为了掌握施工过程中抛石结构的动向,必须设置固定的沉降位移观测点,进行施工全程定期的观测,了解抛石挤淤的效果,有效的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沉降观测可采用固定点(沉降盘)观测法,将固定观测点设置于抛石厚度最大及最小处,沉降盘从埋设之日起,第一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第二个月每10天观测一次;第三个月每半月观测一次;从第四个月开始,直至交工每月观测一次。

经过三个月观测后,将第三个月的最后十天作为后续测量阶段,每天测其平均沉降、位移量,均≤5mm时,说明抛石结构沉降位移基本稳定,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