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 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反应③中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是—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和D相遇有白烟生成。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C,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D的水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生成物的水溶液呈性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该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用粒子浓度符号填写:
①c(H+)+_________=c(OH-)+_____________;
②c(H+)=c(OH-)+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组成B的元素同周期,X的单质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且都生成H2,则
①X的单质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空气、海水可以组成新型海水标志灯的电池。
该种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X不断氧化而源源不断产生电流。
则该新型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3+5O24NO+6H2O 3.612×1024酸 c(NH4+) c(Cl-) c(NH3·H2O) 2Al +2OH-+2H2O=2AlO2-+3H2↑ O2+2H2O+4e-=4OH- 4Al+3O2+6H2O=4Al(OH)3
【解析】
【分析】
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因此B是氯气。
A是—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和D相遇有白烟生成,这说明A应该是氨气,D是氯化氢。
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且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因此反应①是氯气与氨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是氮气与氯化氢,其中C是氮气。
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因此F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氮气反应生成NO,则E是NO。
反应③中有水生成,所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发生的催化氧化生成NO与水,结合题目要求和物质的性质可解答该题。
【详解】
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因此B是氯气。
A是—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和D相遇有白烟生成,这说明A应该是氨气,D是氯化氢。
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且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因此反应①是氯气与氨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是氮气与氯化氢,其中C是氮气。
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因此F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氮气反应生成NO,则E是NO。
反应③中有水生成,所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发生的催化氧化生
成NO与水,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在反应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因此每生成1mol氮气转移6mol电子,其电子数为6.02×1023/mol×6mol=3.612×1024;
(3)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铵,由于溶液中NH4+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
①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氯化铵溶液中存在c(H+) + c(NH4+)=c(OH-)+ c(Cl-);
②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l-)=c(NH3·H2O)+ c(NH4+),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H+)=c(OH-)+ c(NH3·H2O);
(4)元素X与组成B的元素同周期,X的单质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且都生成H2,则X应该是金属铝;
①铝单质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②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导线传递到正极,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该原电池中负极是铝,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
2H2O+4e-=4OH-。
由于负极是铝失去电子,产生的铝离子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铝,所以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
2.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单质在实验室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
(3)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a=b,则所得溶液的pH__7(填“>"或“<”或“=”),若使所得溶液pH=7,则a_________b(填“>"或“<”或“=”)。
(4)写出F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假设正极产物是Fe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VA族酸雨(或光化学烟雾)<> 2Al + 2OH- + 2H2O=2AlO2- + 3H2↑ CO2(g) + C(s)=2CO(g)△H=+172.5kJ/mol或1/2CO2(g) + 1/2 C(s)= CO(g)△H =+86.25kJ/mol Fe3++ e-=Fe2+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或产生蓝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Fe2+
【解析】
【分析】
【详解】
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是N元素;C单质在实验室一般保存在煤油中,所以C是Na元素;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F是Al元素,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则G是Fe元素。
其余E是C元素,B是O元素,D是Cl元素。
(1)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
(2)N与O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是NO2,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酸雨问题;
(3)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a=b,则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呈酸性,pH<7。
如果使溶液的pH=7,呈中性,所以氨气稍过量,a>b;(4)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5)由图可知,1mol C(s)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CO气体放出的热量是393.5kJ-
283kJ=110.5kJ,1mol C(s)与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393.5kJ的热量,根据盖斯定律,所以EB2(g)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 +C(s)=
2CO(g)△H=(-110.5kJ/mol)×2-(-393.5kJ/mol)=+172.5kJ/mol;
(6)Cu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溶液逐渐变为蓝色,Cu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正极反应是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3++e-= Fe2+。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所以检验亚铁离子的实验方法是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或产生蓝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Fe2+。
3.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KOH 溶液(电解质溶液)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已知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B.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CO2↑+2H2O
C.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D .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 3OH 转移1.2mol 电子
(2)写出甲醇燃料电池在酸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答案】CD CH 3OH+H 2O-6e -=CO 2↑+6H +
【解析】
【分析】
【详解】
(1) A. 通甲醇的电极为负极,通空气的电极为正极,A 项错误;
B. 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332CH OH+8OH 6e =CO +6H O ---
-,B 项错误;
C. 在放电过程中,OH -参与电极反应,不断被消耗,导致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弱,C 项正确;
D. 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 3OH ,即0.2molCH 3OH ,转移电子数60.2mol=1.2mol ⨯,D 项正确;故答案选CD ;
(2)甲醇燃料电池中,在酸性条件下甲醇在负极失电子生成CO 2,电极反应式为
CH 3OH+H 2O-6e -=CO 2↑+6H +,故答案为:CH 3OH+H 2O-6e -=CO 2↑+6H +。
4.硫化氢(H 2S )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用H 2S 、空气和KOH 溶液可以组成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H 2S+3O 2+4KOH=2K 2SO 3+4H 2O 。
(1)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应通入___。
(2)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3)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区溶液的pH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答案】O 2 H 2S+8OH --6e -=SO 32-+5H 2O 降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电池总反应可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气中氧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通入硫化氢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答案为:O 2。
(2)碱性溶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得到负极反应式为:H 2S+8OH --6e -=SO 32-+5H 2O 。
答案为:H 2S+8OH --6e -=SO 32-+5H 2O 。
(3)由负极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消耗OH -,同时生成水,则负极区溶液中c(OH -)减小,pH 降低。
答案为:降低。
【点睛】
电池反应中有氧气参加,氧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正极发生还原,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酸性条件下的反应:O 2+4H ++4e-=2H 2O ,碱性条件下的反应:O 2+2H 2O+4e -=4OH -。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l 2(SO 4)3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 4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Al-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H 3OH-O 2燃料电池,KOH 溶液作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 2C 2O 4溶液的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e 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N 2H 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3++3H 2O ⇌Al(OH)3+3H + Cu 2++4NH 3•H 2O=[Cu(NH 3)4]2++4H 2O Al-3e -+4OH -═AlO 2-+2H 2O CH 3OH+8OH --6e -=CO 32-+6H 2O 2CuSO 4+2H 2O 电解2Cu+2H 2SO 4+O 2↑ c(Na +)=2[c(C 2O 42-)+c(HC 2O 4-)+c(H 2C 2O 4)] [Ar]3d 5
【解析】
【详解】
(1)Al 2(SO 4)3溶液中存在铝离子的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
Al 3++3H 2O ⇌Al(OH)3+3H +;
(2)CuSO 4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会生成铜氨络离子,故答案为:
Cu 2++4NH 3•H 2O=[Cu(NH 3)4]2++4H 2O ;
(3)Mg-Al-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总反应为Al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的反应,Al 失电子被氧化做负极,故答案为:Al-3e -+4OH -═AlO 2-+2H 2O ;
(4)CH 3OH-O 2燃料电池,KOH 溶液作电解质,负极甲醇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所以反应生成了碳酸根离子,发生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 3OH+8OH --6e -=CO 32-+6H 2O ;
(5)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单质、氧气和硫酸,故答案为:
2CuSO 4+2H 2O 电解2Cu+2H 2SO 4+O 2↑;
(6)Na 2C 2O 4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等于含碳原子微粒的浓度之和的二倍,故答案为:c(Na +)=2[c(C 2O 42-)+c(HC 2O 4-)+c(H 2C 2O 4)];;
(7)Fe 元素为26号元素,失去最外层三个电子生成Fe 3+,故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 5;
(8) N 2H 4是共价化合物,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间也形成共价键,结构式为:。
6.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 + PbO 2 + 2H 2SO 4 垐垎?噲垐?充电
放电
2PbSO 4 + 2H 2O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①若X为石墨,为减缓铁的腐蚀,将开关K置于N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_。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
(3)我国的科技人员为了消除SO2的污染,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用SO2和O2制备硫酸,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
① 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 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答案】Pb + SO42--2e-= PbSO4 PbSO4 + 2H2O-2e-=PbO2 + 4H+ + SO4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4H+ + O2 + 4e-=2H2O SO2 + 2H2O - 2e- = SO42- + 4H+
【解析】
【分析】
(1)放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负极上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作原电池正极或作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
(3)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正极上投放的气体是氧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根据硫酸和水的出口方向知,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据此书写电极反应式。
【详解】
:(1)放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负极上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Pb+SO42--2e-=PbSO4,在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上硫酸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PbSO4+2H2O-2e-
=PbO2+4H++SO42-,故答案为:Pb+SO42--2e-=PbSO4;PbSO4+2H2O-2e-=PbO2+4H++SO42-;(2)①若X为石墨,为减缓铁的腐蚀,将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构成电解池,铁作阴极而被保护,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铁作正极而被保护,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3)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即B极是负极,负极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是SO2+2H2O-2e-=SO42-+4H+,正极上投放的气体是氧气,即A极是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是4H++O2+4e-=2H2O,故答案为:①4H++O2+4e-=2H2O;②SO2+2H2O-2e-
=SO42-+4H+。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是常见的燃料电池之一,该电池在正极通入氧气,在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通常是KOH溶液,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
(2)常温下,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2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出现浑浊的时间将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CH4-8e-+10OH-=CO32-+7H2O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减少
【解析】
【分析】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通入氧气,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发生反应为CH4+2O2=CO2+2H2O,CO2+2KOH=K2CO3+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H2O,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4失电子,转化为CO32-和H2O。
(2)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相关反应为: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温度升高,出现浑浊的时间将减少。
【详解】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通入氧气,负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发生反应为CH4+2O2=CO2+2H2O,CO2+2KOH=K2CO3+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KOH=K2CO3+H2O,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答案为:CH4-8e-+10OH-=CO32-+7H2O;
(2)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温度升高,出现浑浊的时间将减少。
答案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减少。
【点睛】
燃料电池中,两电极通入的物质相同,电解质不同时,电极反应式可能不同。
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需注意,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CH4的反应产物不是CO2和水,而是K2CO3和水,这是我们解题时的易错点。
8.如右图所示,常温,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某种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打开K2,合并K1,则:
① A为____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溶液中SO42-和OH-离子向_____极(A或B)移动。
(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打开K1,合并K2,则:
①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K2,若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和气体的溶解,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11.2mL,将溶液充分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_。
④向电解后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或通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能使溶液复原。
【答案】负 Cu2++2e-=Cu A 产生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 12 氯化氢
【解析】
【详解】
(1)①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A极移动;
(2)①该装置是电解池,碳棒是阳极,锌棒是阴极,电解时,锌棒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②电解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
氧化钠,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
③B极产生氯气,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11.2mL
22.4L/mol
=0.0005mol,根据电解总反应可知生
成的n(NaOH)=0.001mol,溶液中c(OH-)=0.001mol
0.1L
=0.01mol/L,所以溶液pH=12;
④如果要想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溶液,应遵循“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思想加入物质,阳极上析出氯气,阴极上析出氢气,所以应该加入氯化氢。
9.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图所示:
溶解度/(g/100 g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______g。
(已知F=96500 C/mol)【答案】MnO2+e-+H+=MnOOH Zn+2MnO2+2H+=Zn2++2MnOOH 0.05
【解析】
【分析】
(1)该电池中,负极锌被氧化生成Zn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被还原生成MnOOH;
(2)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则变化的电量Q=0.5A×300 s=150 C,转移电子的物
质的量n(e-)=Q
F
,以此计算消耗锌的物质的量、质量。
【详解】
(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锌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2+。
中间是碳棒,碳棒为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生成MnOOH,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H+=MnOOH,故总反应式为Zn+2MnO2+2H+=Zn2++2MnOOH;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则通过的电量是Q=0.5A×300 s=150 C,因此通
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Q150?
F96500?/
C
C mol
=1.554×10-3mol,锌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
子,则理论消耗Zn的质量m(Zn)=1
2
n(e-)×65 g/mol=
1
2
×1.554×10-3mol×65 g/mol=0.05 g。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子转移的金属质量转化关系的计算,试题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10.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g,铜表面析出了氢气_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导线中通过________ mol电子。
【答案】1.12 0.1
【解析】
【分析】
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根据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计算。
【详解】
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
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
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
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g,则物质的量为
3.25g
65g/mol
=0.05mol,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2n(Zn)=2n(H2)=2×0.05mol=0.1mol,
则:V(H2)=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1.12;0.1。
11.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看作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已知: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___(把正确的一个选项填在横线上)
a.1
2
H2(g)+
1
2
Cl2(g)═HCl(g)△H=﹣91.5kJ•mol﹣1
b.H2(g)+Cl2(g)═2HCl(g)△H=﹣183kJ•mol﹣1 c.2HCl(g)═H2(g)+Cl2(g)△H=+183kJ•mol﹣1
d.1
2
H2(g)+
1
2
Cl2(g)═HCl(g)△H=+91.5kJ•mo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所给的反应和表格中的键能,先判断出断键吸收的热量和成键放出的热量,然后用断键吸收的热量减去成键放出的热量既得反应热,据此计算。
【详解】
a.1
2
H2(g)+
1
2
Cl2(g)=HCl(g)△H=
1
2
×436kJ•mol-1+
1
2
×243 kJ•mol-1-431kJ•mol-1=-91.5kJ•mol-1,
故a正确;
b.H2(g)+Cl2(g)=2HCl(g) △H=436kJ•mol-1+243 kJ•mol-1-(2×431)kJ•mol-1=-183 kJ•mol-1,故b正确;
c.2HCl(g)=H2(g)+Cl2(g) △H=(2×431)kJ•mol-1-(436kJ•mol-1+243 kJ•mol-1)△H=+183 kJ/mol,故c 正确;
d.1
2
H2(g)+
1
2
Cl2(g)=HCl(g)△H=
1
2
×436kJ•mol-1+
1
2
×243 kJ•mol-1-431kJ•mol-1=-91.5kJ•mol-1,
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391kJ、946kJ,求:生成1molNH3需要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kJ。
【答案】放出 46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反之吸热,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详解】
拆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
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
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所以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46kJ;故答案为:放出;46。
13.CH4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
(2)以CH4为燃料可设计成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名称为_____,通入b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3)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CH4与CO2可直接转化成乙酸,这是实现“减排”的一种研究方向。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乙所示,则该反应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 左右。
②该反应催化剂的有效成分为偏铝酸亚铜(CuAlO2,难溶物)。
将CuAlO2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两种盐并放出NO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4)CH4还原法是处理NO x气体的一种方法。
已知一定条件下CH4与NO x气体反应转化为N2和CO2,若标准状况下8.96L CH4可处理22.4L NO x气体,则x值为________。
【答案】提供CH4分解所需的能量负极 O2+4H++4e-=2H2O 250℃ 3CuAlO2+16H++NO3-=3Cu2++3Al3++8H2O+NO↑ 1.6
【解析】
【分析】
(1)甲烷分解需要热量,燃烧可提供部分能量;
(2)由图可知,通入气体a的一端发生氧化反应,故应通入甲烷,该极为负极,通入b为氧气,获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水;
(3)①根据乙酸反应速率最大、催化活性最高选择;
②CuAlO2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两种盐并放出NO气体,生成的盐为硝酸铝、硝酸铜,反应还有水生成,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4)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
【详解】
(1)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提供CH4分解所需的能量,故答案为:提供CH4分解所需的能量;
(2)由图可知,通入气体a的一端发生氧化反应,故应通入甲烷,该极为负极,通入b为氧气,获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水,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答案为:负极;O2+4H++4e-=2H2O;
(3)①250℃时乙酸反应速率最大、催化活性,故选择250℃,故答案为:250℃;
②CuAlO2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两种盐并放出NO气体,生成的盐为硝酸铝、硝酸铜,反应还有水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AlO2+16H++NO3-=3Cu2++3Al3++8H2O+NO↑,故答案为:3CuAlO2+16H++NO3-=3Cu2++3Al3++8H2O+NO↑;
(4)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8.96L×[4−(−4)]=22.4L×2x,解得x=1.6,故答案为:1.6。
14.一种甲醇燃料电池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
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a)电极反应为________;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消耗的CH3OH 有________mol。
(2)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图3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E为该燃料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3)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4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OHC—CHO)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若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_____mol。
【答案】CH3OH+H2O-6e-CO2↑+6H+1
3
负 ClO-+2e-+H2O Cl-+2OH- HOOC—
COOH+2e-+2H+=HOOC-CHO+H2O 2
【解析】
【分析】
(1)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规律进行计算;
(2)由示意图可知,“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中失电子的为负极,则镁合金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铂合金为正极,正极上ClO﹣得电子生成氯离子,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3)根据H+的移动方向可知,M电极是阳极,Cl-在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Cl2,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N电极为阴极,HOOC-COOH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OOC-CHO,电极反应式为HOOC-COOH+2e-+2H+===HOOC-CHO+H2O。
【详解】
(1)由装置图可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则Pt(a)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根据电极
方程式可知,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消耗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1
3
mol,故答案为:
CH3OH+H2O-6e-CO2↑+6H+;1
3
;
(2)由示意图可知,“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中,E为镁合金,为燃料电池的负极,F为铂合金,为正极,正极上ClO﹣得电子生成氯离子,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故答案为:负;ClO-+2e-+H2O===Cl-+2OH-;
(3)①N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HOOC-COOH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OOC-CHO,电极反应式为HOOC-COOH+2e-+2H+===HOOC-CHO+H2O,故答案为:HOOC-COOH+2e-
+2H+===HOOC-CHO+H2O;
②2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则电池中转移2mol电子,根据电极方程式HOOC-COOH+2e-
+2H+===HOOC-CHO+H2O,可知阴极生成1mol乙醛酸;阳极(M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乙二醛与Cl2的反应为Cl2+OHC—CHO+H2O===HOOC—CHO+2HCl,根据题意和阴、阳极得失电子相等,阳极也生成1mol乙醛酸;由于两极均有乙醛酸生成,所以生成的乙醛酸为2mol,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化学原理的应用,把握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以及电解过程中的计算是解答关键。
15.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的相关问题,其中乙装置中X为离子交换膜。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
(2)乙中X是交换膜,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要恢复成原溶液,应_____。
(3)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b应是_____(填化学式)。
(4)若乙池中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换成一定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_____mol。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5)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A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
(6)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Ag-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