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器官是睾丸B.①是卵细胞
C.形成②的场所是子宫内膜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2 . 吃饭时谈笑容易使食物误入气管。
吃进去的食物与吸入的气体都要经过的结构是
A.口B.咽C.喉D.气管
3 .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的过滤作用
C.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D.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4 . 关于人类生殖系统的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够产生精子B.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附属结构,摘除后不影响第二性征
C.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附睾和子宫D.卵巢作为子宫的附件,表明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5 . 在眼球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
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有证据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7 . 在一个小实验中,把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米饭等碎化混合,然后要求只能选择两种消化液混合物将碎状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在提供相应的最佳外界环境及同等质量的条件下,易取得最佳效果的混合物是选择()
A.唾液与胃液B.胃液与肠液C.肠液与胰液D.胰液与胆汁
8 . 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为使药物慢慢渗出
B.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9 . 下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表示肺B.血管①为肺动脉C.血管②为体静脉D.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10 . 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O型血的人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
D.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1 . 抽取消化道的物质进行化验,发现有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等。
那么该部位是()
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
12 . “大脖子病”是因为饮食中缺某种无机盐引起,应该补充的食物是()
A.海带紫菜B.青菜苹果C.鸡蛋牛奶D.米饭馒头
13 . 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如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
则该患者()
①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②体内有炎症
③血小板数量减少,并患有贫血
④患有糖尿病和肾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4 . 坏血病患病的原因是食物中缺少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15 . 某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无力。
经血常规化验,她的红细胞计数为3.0×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112g/L,(正常成人红细胞3.5-5.5×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60g/L)。
那么,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和原因是()
A.贫血红细胞数量过少B.贫血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C.炎症白细胞数量减少D.炎症白细胞数量
16 . 动脉血是指()
A.动脉中流动的血液
B.含养料少,颜色鲜红的血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D.含氧少,含养料多,颜色鲜红的血
17 . 平时,我们吃的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常用淀粉制成的胶囊包裹着,这是因为()
A.避免药物中含有的刺激胃的成分对胃造成伤害
B.避免药物太苦,难以下咽
C.让药物慢慢渗透出来,减轻对胃的刺激
D.有利于口腔对胶囊的消化
18 . 静脉血管是指
A.流静脉血的血管
B.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C.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D.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19 . 血液中能吞噬细菌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20 . 下列流程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二、综合题
21 . 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
图中a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则a是__________,它进入细胞后在__________内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循环系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异常所致。
(4)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据表分析可知,液体X取自图中______所示结构,液体Y取自图中______所示结构。
(填数字)
(5)人体的排泄器官除了肾脏,还有______和________。
22 . 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维持体内各项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如图一是寒冷环境中人体某些生理活动流程图,图二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肌肉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及结构Ⅱ分别属于反射弧的____(填结构);并且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图一中__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的结果。
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图二中的[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冷觉。
由此可以看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寒冷环境中抵抗力弱的人群易患流感,2017年冬天BY型流感病毒让很多市民“中招”。
图二中的[_____]_____与人体防御流感病毒有关,该结构与_____等免疫器官和_____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侵入人体的大量BY型流感病毒最终被第三道防线消灭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
(3)生长激素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分泌的。
为研究其生理作用,科学家选取相同的健康幼鼠若干只,全部手术切除该器官。
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长激素、生理盐水,饲养条件相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三所示。
切除该器官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注射,原因是_____(不考虑手术创伤的因素),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具有____的作用。
23 . 进出肝脏的血管主要有三种: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
肝动脉是主动脉的分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连通。
门静脉是由胃、小肠等处的毛细血管汇集后从肝门处入肝的一条大静脉(如图所示)。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__________,可以分泌__________。
这种消化液的功能是__________。
(2)如右图,肝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后,通过[ ] __________收缩,可以将血液泵至肺部,又经[ ] __________回到心脏的[ ] 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推断出,经门静脉,血液__________(选填“流入”或“流出”)肝脏。
门静脉内的血液与肝动脉内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含量____________(选填“较多”、“较少”、“几乎相等”)。
24 .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
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乔河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
(1)推测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以上实验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
(5)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 下图为血液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抽出的小动物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右图所示的____现象,其中③指的是____。
(2)图中①是____,它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_________,运送________等。
(3)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血涂片,在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成熟的该细胞中没有_________;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很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依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与分离的这种特性运输____。
(4)④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26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________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_____的缘故。
(2)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_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