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工程建设要着重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水利工程建设要着重运用节水灌溉技
术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
和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着重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变得尤为
重要。
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节
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最后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以
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节水灌溉技术;策略建议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直
致力于水利工程建设。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改善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于缓解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原理
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水量的先进技术。
它通过合
理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减少水的浪费和土壤水分流失,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
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需水量计算、土壤水分管理、灌溉方式优化和智能控制等方面。
(一)需水量计算
需水量计算通过精确的作物需水量测算,合理确定灌溉水量。
需水量计算通
常采用农业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特性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气象
条件、土壤类型和作物生理特性等因素,通过农业气象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计算
出作物的蒸腾蒸发量和灌溉需水量。
这样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的变化,灵活调整
灌溉水量,避免过量灌溉。
(二)土壤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管理它通过合理的土壤水分监测和调控,保持土壤水分在适宜范围内,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土壤水分管理的关键是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水特点
确定灌溉周期和灌溉量。
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策略。
在灌溉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土壤水分过量或不足,保持
土壤水分在作物根系吸收范围内,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三)灌溉方式优化
灌溉方式优化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灌溉方式如洪灌和面灌存
在较大的水分浪费和土壤水分不均衡的问题。
而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改变灌溉方式,减少水的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
常见的节水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微灌和局
部根湿润等。
这些方式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精确供给水分,减少
过度灌溉和水分损失。
灌溉方式优化包含以下四方面:
(四)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是节水灌溉的创新手段。
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和互联网
技术等的应用,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智能控制可以根据作物
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和气象条件等信息,自动调整灌溉时间、灌溉量和灌溉方式。
这样可以提高灌溉的精确性和灵活性,避免过量灌溉和水分浪费。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一)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
然而,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水分利用率低、土壤蒸发量大等问题,导致大量的水
资源被浪费。
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改善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
资源浪费,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地面滚灌等技术可
以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蒸发量,提高灌溉效率。
(二)提高灌溉效率
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改善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从而提高水资源
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地面滚灌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蒸
发量,提高灌溉效率;通过精细化灌溉管理、土壤改良、土壤覆盖等技术可以提
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水分
流失和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灌溉效率,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水分利用率低、土壤蒸发量大等问题,导致大量
的水资源被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土壤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
而运用节水灌溉技
术可以通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土壤蒸发量,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等措施,
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地面滚灌等技术可
以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蒸发量,减轻地下水资源的压力,保护地下水资源;通过
土壤改良、土壤覆盖等技术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
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可以减轻生态环
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四)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和保护。
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
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水分利用率低、土壤蒸发量大等问题,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而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灌溉效率、保
护土壤质量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稳定和
可持续发展。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定量给水系统,将水和营养物质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地
下或洞穴中,从而达到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等目的的高效灌溉技术。
滴
灌技术适用于灌溉果树、蔬菜和草地等需求不同的作物,滴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
用水,而且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达到环保和增加产值的效果。
滴灌
技术主要应用于温室、大棚以及农村地区。
(二)雨水收集和利用
雨水收集和利用是一种通过收集雨水并用于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
这种
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屋顶、道路路面等表面水源,然后经过过滤和净化处理后再用
于浇灌植物。
由于雨水中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因此雨水收集和利用可以有效地增
加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速度。
此外,收集并利用雨水也可以减少城市排放,从而
保护环境。
(三)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滴灌管埋在地下,将水和营养物质直接送入植物
根部、地下或洞穴中,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减少浪费的目的的节水灌溉技术。
该
技术主要用于棉花、叶菜和花卉等灌溉要求不同的作物上。
膜下滴灌技术有助于
减少土壤流失和防止水中营养物质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速度。
(四)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喷头将水和营养物质送入植物根部的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水均匀地分布在植物周围,并可调整喷水量,从而实现精细灌溉。
此外,微喷灌技术也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
长速度,因此在棉花、玉米、蔬菜、草地等作物的灌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在作物范围内进行大面积、轻度的喷洒,使水雾喷下来,从而避
免了过多洒水造成的浪费。
喷灌技术适用于耕地、林地和果园等多种类型的农业
生产。
由于水分被雾状喷洒,无须直接落地,因此该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节约用水,同时还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和防止土壤流失,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还存在差距。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推广,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伯成,陈峰.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讨[J].农业灾害研
究,2023,13(02):176-178.
[2]张刚刚.简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
机,2023,54(05):174-176.
[3]李永敏.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5):68-70.
[4]王文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率的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