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及练习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教案10 苏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了解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知道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C、H、O、N、P、S、Ca;3、知道原子的结构:4、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态和功能,以及无机盐供应异常时会出现的相应症状;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难点: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三、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微量元素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导语:问:我们这个世界是缤纷多彩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五彩斑斓的,那么我们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世界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答:由物质、细胞组成的。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一下这个美丽的世界,首先我们来学习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C、H、O、N、P、Ca占全部元素的98%②其中基本元素是C、H、O、N③最基本元素是C元素④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⑤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较少,但又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元素,包括:Mn、Zn、Cu、Mo、Cl、B、Fe等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与差异性。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比较岩石圈与人体内元素含量,来得出结论。
3、原子的组成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质子原子核①原子中子核外电子②价电子:原子最外层能参加构成化学键的电子,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价电子和原子半径决定。
③化学键: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示,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④分子: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⑤氢键: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示,讲解氢键的形成过程(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1、水①含量: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约占细胞总质量的60%――90%。
②特点:具有极性,能形成氢键,增强表面张力,几乎所有带有电荷和具有极性集团的分子,都能溶解在水中。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学案4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学案4 苏教版必修1教材分析任何物质的组成都有特定形式,正是由于不同的空间结构才有了物质之间的本质区别。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C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
C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许多原子结合,但主要是与H、O、N和S结合,也可以与其他C原子形成共价键。
C和C之间以共价键形成的长链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
相邻的C原子之间还可以结合成双键或三键。
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C链为基本骨架的。
二、糖类的组成和功能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大类。
1、单糖是只含有一个羰基的多羟基化合物单位的最简单的糖。
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C6H12O6),它与果糖(C6H12O6,一种最普通和最甜的己酮糖)是生物界最普遍的六碳糖。
核糖(C5H10O5)和脱氧核糖(C5H10O4)是相差一个O的两种五碳糖,属于单糖。
常见的单糖还有半乳糖。
2、二糖在植物细胞中有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
在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的二糖乳糖。
这3种二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3、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链状大分子,是糖的储藏形式,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糖类。
在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
淀粉是高等植物中糖的主要储藏形式,以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形式存在。
长链呈螺旋状盘曲。
在动物中最重要的结构多糖是糖元(又叫动物淀粉),分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两种。
三、边做边学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1、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变为砖红色沉淀,而非还原糖无此反应。
2、步骤用碘液鉴定,淀粉遇之变蓝;用斐林试剂鉴定,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
四、脂质的组成和功能脂类主要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种脂类物质还含有N和P等元素。
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全册教学案(有答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全册教学案(有答案)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析原子和分子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举例说出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理解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功能;②正确理解分子是原子通过各种化学键形成的。
2、能力目标:能根据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3、德育目标:认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难点: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细胞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引导与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页第2—3段,回答以下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主要有哪些?元素玉米人O44.4314.62C43.5755.99H6.247.46N1.469.33K0.921.09Ca0.234.67P0.203.11Mg0.180.16S0.170.78(2)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无差别?(3)生物体和非生物界的元素相同吗?(4)举例说明生物体缺乏必需元素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分析与讨论]:阅读右表,并分析讨论:(所含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结论:总结与拓展]: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一)大量元素: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98%)。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占65%)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碳(C)(55.99%)(二)微量元素:Fe、Mn、B、Cl、Zn、Mo、Cu、Ni2、生物缺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人体缺硒可能导致病人体缺铁可能导致病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第1课时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学案

第一节细胞增殖第1课时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一、生物体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增殖的结果1.多细胞生物体积增大原因(1)细胞数量增多。
(2)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的直径是细胞的重要特征(1)各类细胞的直径有一定的规律。
(2)一般而言,多数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直径为20~30_μm。
3.细胞体积(1)合适的细胞体积能保证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正常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保证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正常进行。
(2)当细胞体积增加过大时,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就变小,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效率也可能会降低,这会影响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不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
(3)生物体的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受多种因素的限制。
二、细胞增殖1.意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2.方式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准备,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划分①分裂间期:完成物质准备,主要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完成细胞的分裂。
三、有丝分裂(以动物细胞为例)1.分裂间期(1)变化:在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同时,细胞适度生长。
(2)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呈丝状。
(3)中心体常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复制。
2.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规律性变化的结构有染色体、纺锤体、核膜和核仁等。
着丝粒、着丝点示意图(1)染色体①着丝粒和着丝点是染色体结构(如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结构成分联系紧密,功能方面密切相关,构成了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
②着丝粒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③在电镜下,着丝点为圆盘状结构,其外侧主要与纺锤体微管相连,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
(2)纺锤体①组成:主要由微管及其结合蛋白组成。
②纺锤体装配开始的标志:动物细胞分裂前期星射线的形成和两个中心体向两极的运动。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必修《分子和细胞》精品教案及练习[整套]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必修《分子和细胞》精品教案及练习[整套]](https://img.taocdn.com/s3/m/9c3ebb5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8.png)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和细胞精品教案及练习[整套]高一生物为什么要学生物教学目的:判断生物与非生物?为什么要学生物?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生物的方法2、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要学生物?教学思路:简介:既熟悉又陌生,允许教师犯错误1、一座大山上有一只兔子,请判断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为什么兔子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特征:呼吸,需要营养,排出代谢废物,生长和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应激性〕—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
——兔子有哪些生命活动?请考虑:如何根据植物的应激性在沙漠中寻找水源?2、为什么要学生物?(1)让我们更有质量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一日三餐更营养。
农医〔袁隆平—水稻,癌症—傅彪〕一对夫妇,丈夫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假设女儿长大后找了个色觉正常的丈夫,请问应该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会不患色盲呢?(2)进步公民科学素养—香蕉——引种2061方案〔美国科促会从1985年启动了一项长达76年的中小学全面普及科技教育的方案——引起世界关注的2061方案,要用几代人的努力,在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时,使美国人人人具备科学素质。
〕2049方案〔2021新华社电中国科协昨日向外界宣布,从今年起开始施行“2049方案〞,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其目的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一一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使18岁以上的全体公民都能到达方案所制定的科学素质标准。
〕为什么要进步科学素养:据中国科普所的调查,目前每100个中国人中只有的科学素养程度达标,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程度1990年时就已到达%,欧一一共体国家1989年时到达%。
3、高中生物怎么学?(1)初中生物是怎么学的?——背、实验〔邹承鲁院士完毕语〕(2)高中生物学习方法——联络生活实际、积极考虑、认真实验和作业。
4、作业:网上搜索SARS相关资料。
教学情况记载: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与教师的间隔,拉近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过渡初高中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高一〔7〕班结合学生实际,和20世纪所生物学科获得的成就,以及学生学习生物的意义,由学生教师一一共同讨论,气氛活泼,任务完成较好,高一〔6〕班根本上按〔7〕班形式进展教学,但气氛略差。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教案11 苏教版必修1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的讲义细胞的化学组成一、教材章节说1、教材地位本章内容与“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后续章节有密切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关于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以及原子如何形成分子的知识,了解细胞化学组成中无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同时也能使思维、探究、实验及搜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所有这些都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结构本章共分两节。
第一节重点讲述了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以及无机分子与生命的关系,共价键、离子键和氢键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重点讲述了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构成和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种类、结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
二、重点难点导引重点提示1、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无机分子与生命的关系。
2、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3、糖类、脂质、蛋白质的鉴定。
难点提示1、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3、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感悟课标新理念1课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2 、举例说出细胞中无机分子的功能。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2〕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
〔3〕细胞中无机分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学习难点〔1〕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
〔2〕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教材脉络梳理组成细胞的元素必需元素:C、H、O、N、P、Ca等,这些元素占98%元素功能:如缺硒会患克山病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形成分子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等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生理功能无机盐:存在形式学习背景探索看见了原子和分子科学家们用构造十分精密灵巧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已经为我们揭示了石墨和砷化镓〔一种半导体材料〕固体表面原子排列情况的真面目,也“ 看见〞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中互相盘旋的双螺旋结构,原子和分子已成为可以直接“ 观察〞的实在。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2课时探究案

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2课时细胞质和细胞器【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①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能够说出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通过观看细胞器相关视频,结合教师的讲解,能够说明各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的关系。
2.学习重点:举例说出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学习难点:理解各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的关系。
“看”——知识经纬细胞质和细胞器“导”—自主预习一、细胞质1.细胞质主要包括和。
2.细胞质基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的场所和所需要的物质,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此外,细胞质基质还能影响细胞的、和,以及的转运等。
3.细胞器存在于中,主要有和,此外,还有等。
二、细胞器1、线粒体——“动力工厂”(1)形状:(2)基本结构:、、、成分:在线粒体的和中,有多种与有关的。
在线粒体内还有少量的。
(3)功能:是进行和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1)形状:(2)结构:由、、三部分构成。
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之间充满着。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和中。
基质中还含有少量的。
(3)功能:是进行场所。
3、內质网——有机物合成的“车间”(1)分布:(2)形态结构:由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所以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
膜上还附着了多种,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功能:主要与等有机物的合成有关,还有的功能。
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是的运输通道滑面内质网:与糖类和蛋白质等的合成有关。
4、液泡:(1)存在:液泡普遍存在于中,特别是中具有中央大液泡。
(2)结构:外是,内是,其中含有等物质(3)主要功能:5、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工厂”(1)存在:(2)形态结构:由一些和构成。
(3)主要功能:①②③6、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车间”(1)存在:有些上,有些中(2)形态结构:(3)主要功能:是细胞内的场所。
7、中心体:(1)分布:中心体一般存在于和中。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教学设计

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简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举例说明细胞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科学家建立细胞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②利用教学模具,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平面和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学情分析学生是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高一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较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但学生已有基本的小组合作经验,能配合新课程模式下的教学;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但本课所涉及的部分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如物质的相似相容原理、物质的“亲水”和“疏水”性等;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研究过程只有简单的了解,实验设计思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够。
重点难点由于本章是从细胞角度认识生物,而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作用重要,本小节主要讲述了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两方面的内容,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
因此把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确定为重点。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是微观、动态的过程,如何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是本节的难点。
细胞膜分子结构的学习采用科学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组分,多媒体演示空间结构,学生通过自制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功能运用多媒体将微观、静态的内容宏观化、动态化,并加以比较,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PPT展示细胞模式图,教师引导,直观导入新课活动设计:通过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细胞基本结构,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细胞膜在细胞结构中的位置和重要性,从而引入细胞膜结构的猜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为什么要学生物教学目的:判断生物与非生物?为什么要学生物?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生物的方法2、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要学生物?教学思路:简介:既熟悉又陌生,允许老师犯错误1、一座大山上有一只兔子,请判断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为什么兔子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特征:呼吸,需要营养,排出代谢废物,生长和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
——兔子有哪些生命活动?请思考:如何根据植物的应激性在沙漠中寻找水源?2、为什么要学生物?(1)让我们更有质量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一日三餐更营养。
农医(袁隆平—水稻,癌症—傅彪)一对夫妇,丈夫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如果女儿长大后找了个色觉正常的丈夫,请问应该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会不患色盲呢?(2)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海南—香蕉——引种2061计划(美国科促会从1985年启动了一项长达76年的中小学全面普及科技教育的计划——引起世界关注的2061计划,要用几代人的努力,在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时,使美国人人人具备科学素质。
)2049计划(2002新华社电中国科协昨日向外界宣布,从今年起开始实施“2049计划”,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其目标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使18岁以上的全体公民都能达到计划所制定的科学素质标准。
)为什么要提高科学素养:据中国科普所的调查,目前每100个中国人中只有1.4的科学素养水平达标,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1990年时就已达到 6.9%,欧共体国家1989年时达到4.4%。
3、高中生物怎么学?(1)初中生物是怎么学的?——背、实验(邹承鲁院士结束语)(2)高中生物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思考、认真实验和作业。
4、作业:网上搜索SARS相关资料。
教学情况记载: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过渡初高中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高一(7)班结合学生实际,和20世纪所生物学科取得的成就,以及学生学习生物的意义,由学生教师共同讨论,气氛活跃,任务完成较好,高一(6)班基本上按(7)班模式进行教学,但气氛略差。
第二天,高一(4)班按上述内容进行教学,并且适当进行了板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如(7)(6)班,(5)班首先介绍了自己,然后再讲解,在启发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较为热烈.反思教学过程记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例,要贴近学生实际,最好能看过或触摸过,(如对生物特征这一重点知识进行讨论时,用石头上的一只鸟,请同学说出生物与非生物区别。
第二课时: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学重点:非细胞结构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学难点:非细胞结构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本节聚焦:为什么说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学思路:2003年谈非色变,当时出现哪些症状就要隔离?引出引起“非典”的罪魁祸首——冠状病毒的结构和成分(板书)。
听说过艾滋病吗?它对人体有怎样的危害?——P4,引出病毒生活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和繁殖(板书)。
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分析实例4,并得出讨论4答案。
你还知道病毒有哪些类型?(烟草花叶病毒、肝炎病毒、天花病毒、感冒病毒)(板书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P2资料1讨论1,草履虫还有哪些生命活动呢?(呼吸、摄食、应激性—清水NaCl,清糖水)。
变形虫核质分离实验说明结构保持完整性,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人成熟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结构,无核,生活时间约120,而红细胞需要一定的数量——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
说明单细胞的生命活动同样离不开细胞。
讨论2、教师说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细胞传递,解决“桥梁”问题,幻灯过程完后回答胚胎发育与细胞的关系。
讨论3、缩手反射——先让学生回忆过程,然后教师再根据情况情况进行评说,再由学生回答至少有多少种细胞参与了该过程。
吃食物流唾液——师生共同完成。
学习活动需要多少种类的细胞——说不清(脑科学与学习)太多。
讨论5:归纳:生物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第四课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学习目标: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本节聚焦: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思路:根据蚕豆叶切片分析相同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
一张叶片中根据功能划分为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人体有哪些组织(表皮、肌肉、结膀、神经)胃的功能有哪些?有几种组织?与胃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哪些?说明消化系统的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接着分析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由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无机环境(氧气、水等)人工生态系统。
脚气有霉菌引起,面包有黑根霉,它们第五课时: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认同并讨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本节聚焦: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细胞?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对你哪些启示?教学思路:复习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相关步骤和人体血涂片细胞种类,过渡到P7问题探讨并讨论1、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答案,归纳细胞的多样性。
请同学们根据所观察的细胞绘出细胞简图(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图给予评价,并特别提出细胞具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现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如果将细胞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如图P46页图3—7,会发现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在细胞核外面包有核膜,使细胞核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担负着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重任,担负控制细胞遗传的染色质(体)由DNA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这样的细胞核呢?随着高倍显微镜的出现,人们发现有一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如大肠杆菌、发菜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9图1—5和P1—4,并由外向内说出它们的结构。
指出在细胞质中含有核糖体,细胞内含有相当于细胞核功能的拟核区域(其中DNA分子裸露)。
归纳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类。
但通过比较发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控制遗传的物质——DNA,也表明了两类细胞具有统一性。
那么常见的细菌有哪些名称呢?——可视情况介绍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
大多细菌通过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通过分解腐烂的有机物来营养自己,我们把它们归类为异养生物。
那么常见的蓝藻又有哪些呢?请大家看课本P91—3简介,分别说一说水华(原核生物)、赤潮(原生生物)和发菜(一种蓝藻)。
蓝藻体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把它们归类为自养生物。
师生共同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同点,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P12第3题。
是谁提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读一读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资料分析:揭示了哪些生物学事实?运用了怎样的科学手段?思考生命起源中第一个细胞是怎么来的?板书: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相同的:具细胞膜、细胞质、DNA,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体现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第三课时: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学习目标: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教学难点:显微镜下寻找物像——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注意点心教学思路:教师与学生讲述实验室守则——与学生一起复习显微镜结构——学生操作显微镜(取镜、对光、调焦)——低倍镜下观察马蛔虫受精卵切片——教师讲解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相关步骤并示范(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换成高镜,细准焦螺旋调焦)——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由低倍镜转换为高低镜。
根据学生操作情况由学生相互监考,指出错误并进行熟练练习。
比较低倍镜、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细胞大小、视野亮度三个项目的情况。
比较说明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布置作业:同步导学第3课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1、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细胞群C、组织D、器官2、下列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草履虫 B.人 C.松鼠 D.SARS病毒3、草履虫不能完成的下列生命活动是A.运动 B.繁殖 C.呼吸 D.光合作用4、下列细胞能够在父子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的是A.神经细胞 B.表皮细胞 C.精子 D.造血干细胞5、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器官C、个体D、种群6、生物的生命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层次,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一项是:A、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B、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C、从个体到细胞D、从细胞到组成细胞的分子、原子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蓝藻(含有颤藻、念珠藻等)C.校园中的全部白杨D.变质酸奶瓶中的全部菌落8、润丰湖中所有生物的总和可以称为: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9、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10、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A、一个种群B、三个种群C、一个群落D、一个生态系统11、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
下面有关对阴湿山洼草丛及其生物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湿山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阴湿山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C、阴湿山洼草丛中的蚂蚁是一个种群D、苔藓是自养生物12、实验时,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角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A、左上角B、右上角C、左下角D、右下角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不止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10分,共20分。
)*1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B.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以离开细胞进行C.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分化D.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离不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14、下列细胞中是活细胞的是A.血小板 B.植物的导管 C.花粉 D.精子二、简答题:(20分)15、自然界的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总体上看,生物细胞可分为与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