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练习(一套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练习(一套精编)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 cháo jù shuōdī bàlú shān yuán yóu
àn lǐshū shìkǒnɡ pàhuán jìnɡsuǒ liàn
二、选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汛.期(xùn)B.胆怯.(qiè)C.履.历(lŭ)D.诚恳.(kěn)
(________)
(2)A.协.调(xié)B.绰.约(zhuò)C.便.宜(pián)D.珊瑚.(hú)
(________)
(3)A.筛.查(shāi)B.计划.(huà)C.任.丘(rèn)D.雕.塑(diāo)
(________)
(4)A.允诺.(ruò)B.酬.谢(chóu)C.誓.言(shì)D.眼睑.(jiăn)(_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

贯(________)犹(________)怀(_______)占(_______)俗(_______)
惯(________)优(________)坏(_______)站(_______)谷(_______)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风(___)雨出乎(___)(___)(___)(___)深海
(___)云(___)雾探索(___)(___)(___)(___)到底
五、选词填空。

逐渐渐渐
1.我们读的书(______)多了,知识也更丰富了。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______)变成灰色。

最多许多很多
1.游乐园里,有(______)的小朋友。

2.生活中的(______)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由,(______)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的住宅。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运动会上,赛事都是热烈。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夜晚,蟋蟀住在它舒服的住宅里悠游自在地唱着歌。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蟋蟀用前足扒土。

蟋蟀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八、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A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露的样子。


③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④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⑤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B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⑥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C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

参考文中(A)处的批注,在原文B、C两处,任选一处加上批注。

答:我选(_____)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家乡秋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天地。

题目:游_________
要求:1.选择自己到过的并十分感兴趣的景点作为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2.回忆自己的行程,可以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
3.选取沿途多个景物中的一个进行详写,其余略写;
4.注意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字数在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潮据说堤坝庐山缘由按理舒适恐怕环境锁链
2、C B C A
3、一贯犹豫怀念占领俗话习惯优秀坏人站立谷子
4、呼唤意料潜入腾驾奥秘归根
5、渐渐逐渐很多许多最多
6、运动会上,赛事都是激烈的。

湖里,青蛙在高歌,鱼儿在荷叶伞下歇凉。

难道不仔细观察就能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吗?蟋蟀难道没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蟋蟀不仅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7、十场秋雨要穿棉可怜九月初三夜雪却输梅一段香秦时明月汉时关
8、
1.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2.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B
3. B 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声音的特点。

(C)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柳条儿在风中飞舞的样子。

4.素雅、幽静,像水墨画,像交响曲。

5.作者通过对家乡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9、示例:
游黄山
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

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

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

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

可惜我们未能得见。

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

在玉屏
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

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

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

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

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

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

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