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三下学期第四学月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图所示,直杆AB可绕其中心O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一根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直杆的A、B两端,重物用光滑挂钩吊于细绳上,开始时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直杆从图示位置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则此过程中,细绳上的张力( )
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 一直减小D. 大小不变
【答案】A
当Ep=0时
最初的重力势能为 ,弹性势能最大为 ,在h1=0.18m时,Ek-h图像斜率为零,合外力等于零,则
mg=kx1
根据图像可知,滑块上升距离为0.1m时,弹簧恢复原长L0=0.20m,由0-0.18m=0.02m
则
故B错误;
CD.当弹簧弹性势能与滑块重力势能最小时,滑块动能最大,由图可知, ,则
5.如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的部分测试电路,a、b端接电压稳定的正弦交变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且R1<R2,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且k<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其示数分别用I和U表示。当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动端P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自由电子
D.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答案】C
【详解】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无法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
B.β-射线是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时放出 电子形成的,与核外电子无关。故B错误。
A. 小滑块的质量为0.2kg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最大弹性势能为0.5J
C. 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在加速过程中,有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位置
D. 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18J
【答案】AC
【详解】A.在高度范围为0.2m<h<0.35m时,E-h图像为倾斜直线,斜率恒定表示合外力恒定,滑块做竖直上抛运动,合外力为重力
A.
B. 原线圈两端电压U1一定变小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D.R1消耗的功率一定增加
【答案】A
【详解】A.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变化比
电流变化比
则有
将R1视为输入端电源内阻,则有
所以有
故A正确;
BCD.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副线圈负载电阻R增大,由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得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0=0.1m时,滑块的加速度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结合图像可知,在加速过程中有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位置,故C正确,D错误。
【详解】挂钩相当于滑轮,因此绳上的张力相等,且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将直杆从图示位置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的过程中,θ先增大后减小,由
2Fcosθ=mg
可知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某卫星先在轨道1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一段时间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转移轨道2,在远地点Q再变轨,进入圆轨道3,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卫星在轨道3上受到地球的引力为在轨道1上时所受地球引力的 ,不计卫星变轨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则卫星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 )
则
故A正确;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与滑块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滑块的重力势能、滑块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最初系统只有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在滑块上升过程(没有脱离弹簧)中,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当滑块刚脱离弹簧,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时,系统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系统总的机械能为
C.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定义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故C正确。
D.玻尔理论认为电子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D错误。
故选C。
2020届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三下学期第四学月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最早发现 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电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 β射线也可能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A. TB. TC. TD. T
【答案】D
【详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可知,轨道3的轨道半径是轨道1轨道半径的3倍,设轨道1的轨道半径为r,则轨道3的轨道半径为3r,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设卫星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时间为t,则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2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
故选D。
4.如图所示,一电子以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速度v从P处沿PQ方向进入长为d、宽为h的匀强磁场区域,从N处离开磁场,若电子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磁感应强度为B,则( )
原线圈 电流I1变小,R1功率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增大,故BCD错误。
故选A。
6.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E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由图象可知( )
A. 电子在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B.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C. 洛伦兹力对电子做的功为Bevh
D. 电子在N处的速度大小也是v
【答案】D
【解析】
电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将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故AB错误;由洛伦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电子在洛伦兹力方向没有位移,所以洛伦兹力对电子不做功,故C错误;电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也是v,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 一直减小D. 大小不变
【答案】A
当Ep=0时
最初的重力势能为 ,弹性势能最大为 ,在h1=0.18m时,Ek-h图像斜率为零,合外力等于零,则
mg=kx1
根据图像可知,滑块上升距离为0.1m时,弹簧恢复原长L0=0.20m,由0-0.18m=0.02m
则
故B错误;
CD.当弹簧弹性势能与滑块重力势能最小时,滑块动能最大,由图可知, ,则
5.如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的部分测试电路,a、b端接电压稳定的正弦交变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且R1<R2,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且k<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其示数分别用I和U表示。当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动端P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自由电子
D.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答案】C
【详解】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无法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
B.β-射线是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时放出 电子形成的,与核外电子无关。故B错误。
A. 小滑块的质量为0.2kg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最大弹性势能为0.5J
C. 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在加速过程中,有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位置
D. 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18J
【答案】AC
【详解】A.在高度范围为0.2m<h<0.35m时,E-h图像为倾斜直线,斜率恒定表示合外力恒定,滑块做竖直上抛运动,合外力为重力
A.
B. 原线圈两端电压U1一定变小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D.R1消耗的功率一定增加
【答案】A
【详解】A.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变化比
电流变化比
则有
将R1视为输入端电源内阻,则有
所以有
故A正确;
BCD.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副线圈负载电阻R增大,由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得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0=0.1m时,滑块的加速度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结合图像可知,在加速过程中有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位置,故C正确,D错误。
【详解】挂钩相当于滑轮,因此绳上的张力相等,且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将直杆从图示位置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的过程中,θ先增大后减小,由
2Fcosθ=mg
可知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某卫星先在轨道1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一段时间后,在P点变轨,进入椭圆转移轨道2,在远地点Q再变轨,进入圆轨道3,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卫星在轨道3上受到地球的引力为在轨道1上时所受地球引力的 ,不计卫星变轨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则卫星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 )
则
故A正确;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与滑块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滑块的重力势能、滑块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最初系统只有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在滑块上升过程(没有脱离弹簧)中,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当滑块刚脱离弹簧,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时,系统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系统总的机械能为
C.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定义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故C正确。
D.玻尔理论认为电子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D错误。
故选C。
2020届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三下学期第四学月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最早发现 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电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 β射线也可能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A. TB. TC. TD. T
【答案】D
【详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可知,轨道3的轨道半径是轨道1轨道半径的3倍,设轨道1的轨道半径为r,则轨道3的轨道半径为3r,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设卫星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时间为t,则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2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
故选D。
4.如图所示,一电子以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速度v从P处沿PQ方向进入长为d、宽为h的匀强磁场区域,从N处离开磁场,若电子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磁感应强度为B,则( )
原线圈 电流I1变小,R1功率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增大,故BCD错误。
故选A。
6.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E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由图象可知( )
A. 电子在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B.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C. 洛伦兹力对电子做的功为Bevh
D. 电子在N处的速度大小也是v
【答案】D
【解析】
电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将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 ,故AB错误;由洛伦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电子在洛伦兹力方向没有位移,所以洛伦兹力对电子不做功,故C错误;电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也是v,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