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
课题地球的演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地质年代的概念
2.明确地层和化石对地球演化的意义
3.了解地层可以反映的地质环境特点
4.怎么样通过化石可以判断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5.掌握不同地质年代出现的重大地理事件
6.了解地质时期两次动植物大灭绝事件
7.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对生物演化进程的研究。

2.教学难点: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状况。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地球演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知地球演化的过程,进一步为这节课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请同学们自由回答问题
师:点评同学们的回答,进而引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一、地层和化石:
师:同学们,地球这46亿年的历史是如何被记录和解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演化,首先进入今天的第一部分:地层和化石。

1.地层概念:是指: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化石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师生互动:观察化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地层和化石(播放课件以及展示化石标本,为地球的演化史做铺垫,通过标本的观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年代的体验
感),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化石和地层距离我们现在有多久?
通过地层和化石,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划分,称为地质年代。

二、地球演化史:
小组合作探究
完成导学案的表格,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地质时期
海陆变

地壳运

生物进

关键事

太古宙
元古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师:对不同的地质时期的的特点进行讲解,归纳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及重大地理事件。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同的地质年代有着怎样的特征:
(一)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太古宙特征:
海陆变迁:地球是一片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剧烈,火山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
生命演化:早期没有生命;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命(蓝藻)
关键事件: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铁、镍、铬)
元古宙特征:
海陆变迁:早期陆地位置仍被海洋占据,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
地壳运动:剧烈
生命演化: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蓝藻大爆发)
(二)显生宙(寒武纪以来的时期,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特征:
海陆变迁: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为陆地。

后期各种大陆汇聚形成整体,即联合古陆
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
生命演化:动物: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如三叶虫,珊瑚;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出现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植物:中后期出现大量的蕨类植物
关键事件: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
中生代:
海陆变迁:陆地面积空前扩大;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地壳运动: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生命演化:动物: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后来空中出现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植物:裸子植物快速发展,如: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是主要植物;
关键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
末期,恐龙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新生代:
海陆变迁: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地壳运动: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生命演化: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快速发展,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关键事件:第四纪大冰期
三、两次动物大灭绝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两次动物大灭绝,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请总结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三、对本堂课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首尾呼应,让学生对本堂课知识进行很好的梳理)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构建。

四、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册的重点题型讲解结束今天的课程。

五、布置相关课后练习题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史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2.化石记录了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3.利用地层和化石,可以追溯当时的地质环境
二、地球的演化史
1.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2.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