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_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习题4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年级物理下册件(北师大版)

作图
3.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 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 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 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1.在实验中用白纸将透镜遮住一部分会怎么样?
像的亮度会变暗,光屏上不 会出现白纸的像
综合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透镜镜头上有一 只很小的飞虫在爬动,我们从光屏上将观察到 ()
像距
像的 焦距
次数
u/cm
v/cm
性质 f/cm
1
2
倒立
3
放大 5
4
实像
5
6
二:如果物距小于一倍 焦距,那么成像情况会 怎样?
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实像?成虚像?
2、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情 况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成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的 像向上移动,为使像呈在光屏中 央,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或蜡烛 向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在光屏成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像在光屏上。
实验前应注意:
1、实验过程中,蜡烛烛焰、凸透 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位于在同一高 度。
2、凸透镜的焦距为5㎝。
成像规律
当物距u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u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u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u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笔记
物距u U>2f U=2f f<U<2f
U=f U<f
成像性质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
首先我们讲解下物距和像距概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教材依据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需一课时完成。
本节在上一节学习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深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
二.设计思路首先,情景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其次,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内要相互配合,相互讨论。
再次,学生展示提升,老师答疑总结。
最后,当堂达标检测并布置作业。
三.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四.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五、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六、教学准备第 1 页实验用具: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多媒体。
多媒体: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我认为,教学的策略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
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
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第 3 页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节课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在实验结束得出实验数据之后,关键是对数据的处理。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word课后练习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3·东营中考)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
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
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3.(2013·武汉中考)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4.(2013·徐州中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 cmB.10 cmC.15 cmD.20 cm5.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此时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A.光屏上不能成像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C.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的暗D.只有把光屏移动到合适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2013·泰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 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cm。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平面镜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10mm之外B.略小于50mmC.略大于50mmD.等于50mm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照相机B.电影放映机C.放大镜D.投影仪4.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刘刚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进一步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你认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A. 透明玻璃杯的种类B. 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C. 透明玻璃杯的价格D. 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5.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为了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拍摄位置及镜头的调整正确的是()A. 远离城楼,镜头向后缩B. 远离城楼,镜头向前伸C. 靠近城楼,镜头向后缩D. 靠近城楼,镜头向前伸6.奥运会上,体育场馆的入口处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场馆门口0.6﹣1.2米处时,安装在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比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A. 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6米B. 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米C. 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6米D. 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米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8.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 C. D.9.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 小于6cmB. 大于6cm,小于12cmC. 大于12cm,小于24cmD. 大于24cm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 6.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配套练习及答案快速热身:当物距于焦距时,生成实像,当物距于焦距时,生成虚像,并且虚像比物体的尺寸。
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像距在之间,得到了实像,当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像距 2 倍焦距,得到了与物实像,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像距焦距,得到了实像。
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上下,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上下。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应把被观察物体放在离凸透镜的位置,在放大镜的另一侧看到的是像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用字母u 表示物距,字母v 表示像距,字母 f 表示焦距,请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整:物距〔 u〕像距〔v〕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U>2fU=2fF<u<2fu<f6、关于实像和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实像能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那么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 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 而虚像都是放大的7、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虚像B.正立、放大虚像C.倒立、放大虚像D.正立、放大实像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 厘米 ,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 那么物距:〔〕A. 小于 10 厘米B.小于 20厘米 , 大于 10 厘米C.大于 20 厘米D.等于 10厘米9、在 " 研究凸透镜成像 " 的实验中,先调整透镜、光屏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固定好蜡烛与透镜的位置如下图,假设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那么以下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在 50 厘米至 60 厘米刻度之间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B.在 60 厘米至 100 厘米刻度之间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隔着透镜观察烛焰,可以看到放大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研究与思考:判断正误:〔〕〔 1〕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北师大版

1 第六章 第二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2、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课堂检测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 、光屏、光具座.其中作为成像的物体是 .2.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 ;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 cm 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 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选填“正立”或“倒立?).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下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 CITI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 cm 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1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B.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B.10 cmC.15 cmD.18 cm5.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A.a端变细,b端变粗B.a端变粗,b端变细C.a、b端变粗D.a、b端变细6.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拍摄的G20标志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住一半镜头,仍能照出完整物体B.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小明所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要想使像小一些,小明应靠近标志,调节暗箱长度后再拍摄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 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小林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10.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1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和,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但他又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A.指尖的像B.指尖的影子C.变暗的完整的蜡烛像D.缺损的蜡烛像2.如图,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图象的形状是()A.B.C.D.3.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4.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疫情期间我们常需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的形状呈三棱柱形,它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有刻度的部分呈圆弧形,这种造型有利于看清体温计的水银柱。
关于体温计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体温超过36.5℃,则需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B.体温升高时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C.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凸透镜D.我们看到的是水银柱放大的实像5.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m处时,可在凸透镜另一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像。
现将该物体向凸透镜移近2cm,关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及再次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②凸透镜的集距可能为25cm;③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一定能再次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像;④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可能在光屏上不能再次成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将一只玩具鹦鹉(如图甲所示)紧靠凸透镜,然后渐远离透镜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像中a、c是实像B.三个像中a、c是虚像C.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a、bD.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b、a7.如图是天津某医院里的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它既能对入院病人进行测温筛查,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则被测者和镜头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A.u<f B.u>2f C.f<u<2f D.无法判断8.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小C.光屏移动的距离s可能大于10cmD.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9.小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试题(无答案)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单选题1.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物距为30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1/ 7C.当像距为60cm时,物距可能为16cmD.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6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6.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试题(无答案)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8.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书本到玻璃杯的距离,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A.甲、乙、丙B.乙、丙C.甲、丙、丁D.甲、丁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0.如图所示中,人所观察到的像A.由凹透镜所成的,这个像是虚像B.由凸透镜所成的,这个像是实像C.由凹透镜所成的,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D.由凸透镜所成的,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3/ 7二、多选题11.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2019-2020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北师大版习题

2019-2020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旋画出图中的光路图,下列说法的是( )A、小旋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此时蜡烛和像在透镜的同一侧C、该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官一号”完成太空授课。
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
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A、平面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 mm以外B、略大于50 mmC、恰为50 mmD、50 mm以内【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1)先将点燃的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再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______.(2)将蜡烛先后;两次放置在25cm和35cm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的______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3)若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4)随着蜡烛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像的位置会逐渐发生偏移,为了使像扔能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适当地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下”、“左”、“右”)调整来实现.(5)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标尺45cm刻度线处,这时应从_____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此时观察到像的性质是______.(6)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以后,不小心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A.中央有个黑斑B.变亮,且完整C.变暗,但完整D.残缺不全.【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小刚想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们焦距的大小,实验时三个凸透镜和蜡烛火焰的距离都相等,蜡烛通过三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记录如下表,则______ 透镜的焦距最大,______ 透镜的焦距最小。
第六章第二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像 的 像 的 像的 倒 正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
像距V/cm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
V>2f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
动手活动:让学生手持凸透镜视察 近处、远处不同的景物,体验视 察到的现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进一步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3.经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习
小组内同学明确分工,
一号同学操作视察,
二号同学读取物距,像距及像的正倒、大小、虚 实,
三号同学做好记录,
四号同学做好监督实验步骤 是否合乎要求,并 及时指点、补充。
老师巡查,给优秀合作小组加5分。
视察记录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记录物距和像距的数值
实验操作步骤:
还可发现的规律
1.物、像的大小比较可通过物距、像距的大小进行比较 2.成实像时,物、像谁大谁在2倍焦距之外
物像的变化及练习 视察凸透镜成像.swf
四、课堂小结: 图表法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网络(框表)法
(四)分析数据,获得结论
1.当物2F距__大__于F__焦距时,成倒F立实像2F;当物距__小__于__ 焦距时,成正立虚像,并且虚像比物体尺寸_放__大_。 成即倒1F立点分像的成虚正实立、正1倒倍焦,距2F点点是分像像虚的实(大正小倒。)转折点
2.实当__倒像物_立_距__、大_于_缩_2_倍小虚__焦像的距实(像U。>2f)时,在__2_f_>_v_>__f_得到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U=2f)时,像距等于2f,得
(精品-1)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_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习题2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601153

经典教育教育资料1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A、等于12㎝B、大于6㎝小于12㎝C、小于6㎝D、大小12㎝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二、填空题1、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_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习题3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601154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2、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5、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二、填空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
②分析表中数据: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习题4(无答案)北师大版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的___ 的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5、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2、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 )3、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A、焦点以内B、2倍焦距处C、焦点上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4、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
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A、从小变大B、从大变小C、不变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5、凸透镜前20厘米处的物体沿主光轴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像将()A、由实变虚B、由虚变实C、由小变大D、由大变小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宝鸡市六月上旬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二学生实验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新版北师大版4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_;(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_________;(4)u=f是成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5)u=2f是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6)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
当物距为5cm 时,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4.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
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二、选择题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6.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3=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_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20170601152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0 cm<f<20 cmB、f>10 cmC、f<10 cmD、f>20 cm3、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4、如下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5、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 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二、填空题1、当物距____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__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附答案新北师大版

二、学生实验 : 研究——凸面镜成像知能操练提高能力提高1.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面镜50 cm 处 , 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察看到倒立、减小的清楚像。
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行能是()A.5 cmB.10 cmC.20 cmD.30 cm2.把凸面镜正对着太阳光, 可在距凸面镜15 cm 处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 , 可获得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减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以下图 , 在发光的灯泡邻近搁置一凸面镜, 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楚的像。
对于此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像是正立的B. 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D.像比灯丝亮4.物体沿凸面镜的主轴, 从远处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 像的地点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 像渐渐凑近凸面镜, 并渐渐变大B. 像渐渐凑近凸面镜, 并渐渐变小C.像渐渐远离凸面镜, 并渐渐变小D.像渐渐远离凸面镜, 并渐渐变大5. (2017 ·浙江温州中考 ) 小明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面镜做成像规律实验, 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楚像时的四组数据 ( 以下表所示 ), 此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项目甲乙丙丁物距 / cm 10 15 20 30像距 / cm 40 30 20 15A.甲B. 乙C.丙D. 丁6.张宁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面镜的焦距, 并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地点如图乙所示时 , 在光屏上可成清楚的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甲乙A. 凸面镜的焦距是30 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色与图乙中凸面镜成像特色同样D.将蜡烛远离凸面镜, 保持凸面镜、光屏地点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7.做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放好仪器 , 调理、和, 使它们中心的高度同样 , 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 叫共轴调理。
8.以下图 , 在研究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若将点燃的蜡烛挨次放在a、 b、 c、d 四周,此中蜡烛放在处获得烛焰的实像离凸面镜最远, 放在处获得烛焰的实像最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过关练习题(无答案)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过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2.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无像4.某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5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6.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A. 大于120mmB. 恰为120mmC. 小于60mmD. 略大于60mm7.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8.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平面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放大镜9.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
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
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
的作用相当于___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的___ 的
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5、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________。
二、选择题
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
2、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
3、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A、焦点以内
B、2倍焦距处
C、焦点上
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
4、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
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5、凸透镜前20厘米处的物体沿主光轴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像将()
A、由实变虚
B、由虚变实
C、由小变大
D、由大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