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在设计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窑洞在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陕北窑洞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一种典型的生态式建筑,是黄土高
原这种特殊地势上主要的住宅形式,也是陕北建筑美学的主要特征。

从生态学角
度来看,窑洞具有先天的优势,而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更是其长久以来所坚持的。

陕北窑洞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意义为现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参
照案例,也对现代设计指出了新的方向。

一、陕北窑洞建筑
根据陕北窑洞的建筑的形式种类将其分为独立式窑洞、靠崖式和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建造形式不依赖于周边地理地势环境,为独立的窑洞式建筑。

独立式
窑洞是完全的人工建筑,由人工砌成,在建筑形式的设计上有很高的自主性,具
有冬暖夏凉等优势。

靠崖式窑洞在建筑形式上背靠土崖或石崖,这是最早为人们
所知的窑洞形式。

下沉式窑洞特点在于“沉”,院落布局多呈现为四合院式,一户
院落只为一户人家居住。

独立式窑洞的室内陈设风格兼容并蓄,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室内陈设布局
相一致,同时兼具不同形式窑洞的陈设特征,与其他形式窑洞的不同之处在于其
建筑形式不受地形地势制约,拥有更多层次的受众群体,满足了不同人群在物质
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这造就了独立式窑洞室内陈设特有的风格。

靠崖式窑洞建
筑选址受地理条件制约,建筑形式以靠山洞穴为主。

靠崖式窑洞的建筑形式便决
定了其室内陈设的风格,就地取材多以土坯为材料,由土灶、土炕和墩台组成室
内设施,室内陈设以使用功能为首选,风格也以朴素为主,受地形制约,窑内空
间布局局促。

下沉式窑洞的建筑选址多在农村,受众群体多为农民,由此决定了
其室内陈设风格也以朴素耐用为主,陈设物件与其他乡村室内摆设无异,同时下
沉式窑洞易形成院落,其窑内空间按照功能性分割有序,从空间上来看,相比靠
崖式窑洞这是一种高级别的布局形式。

二、陕北窑洞生态美学
窑洞 ,作为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民居,是人们利用山坡等自然条件,将
内部挖成拱形而成型的一种居住环境。

作为建筑史上的奇观,窑洞一开始就表现出
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天人相用的传统生态思想。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
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在人与自然的密切接触与亲和相用中,“用天材,就地利”,顺应自然,为我所用。

在传统的文化品性中, 天地自然一向被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 ,把自
然万物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思想在窑洞的建筑理念中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窑洞建筑,有别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围合的空间构建理念 ,采取“减法”式理念, 运用嵌入式构景 ,以表达内向含蓄的文化思想。

靠崖窑和靠崖窑院的挖建, 都选择在自然冲沟形成的天然崖面、或是自然形成的天然土塬断面、或是自然岗地形
成的天然截头处。

梁峁沟壑区窑洞据山峁沟谷的凹凸褶皱走向, 镶嵌于山间。


以说,窑居村落是最能恰切体现“ 天人合一”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宅居建筑。

所有的窑洞建筑,并没有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而是因地制宜,体现了“依生
之美 , 而少有现代建筑的“残生损性” 、“竞生之美”。

首先 , 从窑洞的选址看 , 都几
乎选择在自然冲沟形成的天然崖面、或是自然形成的天然土塬断面、或是自然岗
地形成的天然截头处。

只需对陡立的崖面、地面稍作垂直切削和平整修理之后即
可从崖面底部沿水平方向向土层纵深处掏挖横穴。

其次 , 在建筑理念上采取凿的
方式 , 从实体中争得空间, 既满足窑洞本身的居住要求,又以不扰动大自然本身的脉络为准绳。

人以自然的方式去偎依自然;自然以人的方式去接纳人类。

“人、自然、窑洞、村落融为一体。

最后 ,建筑色调上一般采用建筑材料原来的色调。

黄色和
青灰色是窑洞的两种主色调。

给人以古朴, 沉稳,而不失节奏的视觉感受。

所以窑
洞的构建正体现无为于万物而使万物各适其所用的理念。

尽量保持自然的原生态,
把窑洞建筑整体熔铸于环境之中,少有现代建筑与环境的突兀隔离之感。

三、陕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学科,其根据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
体现出的不同出发点,应用功能及所处地理区位环境,也会相应地展现出不同的
风格。

陕北窑洞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传承千年的建筑文化的精髓,是历代
先人智慧的结晶,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
从精神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借鉴和重要的启示。

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结构上受到局限,寻求更自然、更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成为其首要面临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将外界自然环境引入室内,从而做到人、建筑、环境三者有机融合,在满足人们对于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也为保护环境做出
最大贡献。

陕北窑洞的居住意识与建筑选址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要上观天时,
下观地利,才能将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利用。

陕北窑洞的空间结构上
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外部环境,都造就了不同的陕北窑洞空
间结构,从最原始的非连通式,到结构合理的连通式,再到最具层次感的立体式,与时俱进是其发展的关键词。

我们不能一味被动地去等待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在现有条件下,要充分地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去发现问题,去改造环境。

现代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力求寻找一种合理的美学思维,可以将形态、
色彩、材质、功能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纵观世界美学界,陕北窑洞生态美
学为以上几点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天圆地方”的室内形态,仿
佛是营造出了一个微缩的宇宙环境,人类置身其中与天地组成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受外界环境影响,陕北窑洞所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具有民风淳朴、自然浓郁的
黄色基调。

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是建立在陕北窑洞的生态优势之上的,其在建
筑材料上,就地取材省工省料,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又因为土质的特点,窑内温
度变化起伏很小,基本处于恒温的状态下,从而使陕北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同时,隔音降噪也是其优点之一,让人们享有一个安静私密的生活空间。

结合陕
北窑洞的生态美学,在室内装修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借鉴中国传统形
态意识,汲取自然环境的色彩,利用节能环保的材质,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贯彻到,室内装修的每一个层面。

综上所述,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把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遵
循正确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既实现人们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满足了人们在视觉
上的审美,并最终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结语
通过陕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我们了解到只有透过现象分
析本质,才能认识到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历史上的生命力和价值,领悟到建筑
设计是自然界中最具有活力的设计形式。

采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以期实现传统
意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陕北窑洞生态美学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和
重要的借鉴,我们应力求将中国陕北窑洞引向世界,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穆慧华(1995.2—),女,汉族,山东日照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