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用__________测量,时间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和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4)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误差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
4.减小误差的方法:
(1)提高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 (3)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8 cm =_____ m =________km ; (2) 3×105 nm =_______m ; 2.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
3.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它的量程是______,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它的量程是_____,用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尺的测量结果是_____cm ,乙尺的测量结果是______cm 。
这两个测量值的准确程度是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复习
4.某同学在测一支铅笔的长度时,将刻度尺按如图放置和读数的视线,则图中的错误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现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C .测量值没有误差
D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6.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 1=18.82 cm 、
L 2=18.83 cm 、L 3=17.28 cm 、L 4=18.81 cm 、L 5=18.80 cm 、L 6=18.805 cm 。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
(2)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的是____________。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____。
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 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5.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_______________。
6.在描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
7.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也不同,因为运动和静止是__ __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8.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9.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
速度的定义公式:v =___ __。
10.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考点四:测量平均速度
12.原理:_________,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 _____和_______ ____。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飞机的飞行 B.地球的公转 C.一杯开水变凉 D.蚂蚁的爬行9.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参照物一定要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C.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D.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0.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他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
11.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2.(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3.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 __和__ 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 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 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
动时间会_ 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
(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 _m/s;(保留两位小数)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 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 s通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