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经验

合集下载

简析水稻苗床管理与叶龄跟踪技术

简析水稻苗床管理与叶龄跟踪技术
壮苗 。 ( ) 子根发育时期 : 播种 到不完全叶抽出(- 1种 从 7 9天 ) 以封 闭保 温 为 主 ,控 制 浇 水 ,保证 旱 育 培 养 良好 的 旱 生 根
系。
管理重点 : 进种子根长粗 、 促 伸长 、 须根多 、 根毛多 、 吸 收更多的养份 , 为壮苗打基础 。 温度 管理 : 以保温为 主, 如果遇 3 ℃以上的温度 , 3 开栅 降 温 , 温 度 3 ℃ 以下 , 保 2 最合 适 温 度 2 — 8 5 2 % 最 低 温 度 不
简 析水 稻 苗床 管理 与 叶龄 跟 踪 技 术
赵长 明
苗床 管理 1 中苗 壮 苗 模 式 : 龄 3 一 5天 , 、 秧 O3 叶龄 31 35 叶 苗 高 . ., - 1e 左 右 , 上部 分 的 茎 、 3r a 地 叶达 到 3311 .._8模 式 . 中 茎 不 . 即 超过 3 m, 一 n 鞘 高不 超 3公 分 , 叶 与 2叶 的 叶 、 旱 育中苗 , 秧龄 3 O天一 5天 , 3 叶龄 31叶一 . , . 35叶 苗高 为l 3厘米左右。 叶龄“ 按 器官同伸规律 ”通过调温 、 , 控水等 手段 , 抓好四个关键 时期 , 育成健壮旱育 中苗 。 第一 个关键时期一种子根发育期 :播种后到第一完全 叶露尖 ,时 间为 7 —9天 。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 、 伸 长、 须根 多 , 根毛多 , 吸收更多养分 , 为壮苗打好基础。此期 般不浇水 , 过湿处散墒 , 过干处喷补 , 顶盖处敲落 , 籽覆 露


为 1 公分 , 2叶与 3叶的叶耳间距为 1 分 , 3叶长度为 公 第 8n左 有 。地 下 部 分 的根 系数 量 达 到 1 .., 即种 子 根 一 o・ . 89 5 条 , p‘ 根 5条 , 完 全 叶 节根 8条 , - h 节 根 有 9条 鞘 - f 节 不 第 i - 分化待发的根。 2 秧 田管理要 以早育为基础 , 、 以同伸理论为指导 , 以壮 苗模式为依据 , 以调温控水 为手段 , 抓住 四个关键 时期培育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2、1叶期水稻的长势及诊断
• 地上部生长第一完全叶,地下部生长鞘叶节根5条。 诊断的标准是:杂草发生情况,有无多少,决定 施用除草剂。第一叶鞘高3厘米左右,如过高要进 一步控制棚温。鞘叶节根5条数量足,须根越多越 好,根毛越多越好。 • 水稻1.5叶期是秧田防草的好时机,10%千金6- 9ml/100㎡或 10%千金6-9ml/100㎡ +48%排草 丹15-22 ml/ 100㎡,兑水4.5-6升/100㎡茎叶 喷施。
5、插秧前准备
• 进一步调温、控水,加强炼苗,做好“三带”。 • (1)带药:水稻叶龄在3.1-3.5叶期(水稻移栽 前)带药下地,防治潜叶蝇、负泥虫,70%艾美 乐6g/100㎡。 • (2)带肥:主要是磷酸二铵,每平方米125-150 克。 • (3)带菌:带增产菌,一些生物菌肥需在植株 体内繁殖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应早期带入本田。
• 生育转换期的调节肥(接力肥): 11 叶品种 7.1-8.0叶龄,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施调节肥, 防止中期脱氮,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 量的10%。 • 在 7-8叶期易发生药害,药害症状主要表现是 心叶筒状、扭曲、黑根、抑制生长、不分蘖 等。解救措施:喷施叶面肥(爱丰、丰业 等);喷施天然芸苔素或康凯等;施生物肥 等。 • 预防稻瘟病: • 8%好米得:使用技术: 6月20日一6月23日, 水稻叶龄 7 叶一 7.5 叶,毒土撒施,水层 3— 5cm,保水 5—7天以上。推荐剂量应根据当地 品种对稻瘟病抗性选用 1.5—2.5kg/亩。
• • • • • 伸长节间数=总叶数/3 分蘖的盛蘖叶位=总叶数/2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 叶蘖同伸:N-3 叶与叶同伸:N叶露尖=N叶叶鞘伸长=N+1叶 叶片伸长 =N+2 叶组织分化 =N+3 叶组织分化 开始=N+4叶原基分化。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水稻叶龄是指从水稻开始生长到收获期间,水稻叶片经过的天数。

对于水稻的生产来说,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水稻育种、田间管理和生产经营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稻叶龄的记载方法以及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一、水稻叶龄记载方法1、直接数叶片法直接数叶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水稻叶龄记载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从出苗到成熟期间的每一棵水稻植株的叶片进行编号,从第一片开始,依次编号到最后一片叶片。

对于每一棵水稻植株,每当出现新的一片叶子时,就将该叶片的编号累加一次。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一棵水稻植株所经历的叶龄天数。

2、叶龄指数法叶龄指数法是通过统计每个生长阶段的水稻植株叶片数和叶龄期间的天数,计算出每个生长阶段的叶龄指数,最后累加各生长阶段的叶龄指数得出总叶龄天数。

这种方法比直接数叶片法更加准确,但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二、水稻叶龄在生产中的应用1、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育种指标。

水稻的叶龄与其生长速度和丰收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叶龄越短的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越快,产生的谷粒数量也越多。

因此,通过优化水稻品种的叶龄,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田间管理叶龄也是一个重要的田间管理指标。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记录每个生长阶段的叶龄,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决策支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支持指标。

通过分析水稻的叶龄,可以预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决策措施,调整生产计划。

例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若发现叶龄过长,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速水稻生长,保证产量和品质。

总之,水稻叶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水稻生产和育种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记录和分析水稻的叶龄,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8 . mg k ,H值 59 11 / gp O .。大棚 盘 育 中苗 , 工插秧 , 人 插 32 不 同 品 种 本 田 叶 龄 诊 断 分 析 .
秧规格 3 c x 3 m, 0 r 1 c 每穴 4株 。 u
从调 查结 果 看 出 :空 育 l 1 分 蘖始 期 至 生育 3从

株, 要求苗 质好 、 叶片健全 , 主茎 叶片上进行 叶龄 期 即 7月 4日一 在 7月 1 4日, 空育 1 1主茎 叶片有 缺龄 3
最 晚 出叶时 间提 前 7天 。垦 鉴稻 7号 主茎 叶 片有 缺
标记 , 第 j 叶开 始用 红漆 标记 , 个 叶片 点在 中 间 现象 。 从 每 平均 叶 龄 1 _ 叶龄 , 龄 5 %, 龄进 程 比 03个 缺 0 叶 部位, 相邻两 片叶标记 点作 区分 , 一直跟 踪到齐 穗 。
技 术 . 业 科技 通 讯 , 0 5 ( ) 2 — 1 农 2 0 , 8 :0 2 [】 玉 贞 , . 米 高 产 与 群 体 整 齐 度 间关 系 的 调 查 分 析 . 3王 等 玉 玉 米 科 学 ,o 0 8 2 :3 4 2 0 ,( )4 — 5 的研 究 . 米科 学 . 0 4 1 ( ) 1 — 6 玉 2 0 ,2 2 :4 1 【] 文成 , 瑞 霞 , 景 顺 , . 米 品种 郑 单 9 8超 高 产栽 培 5刘 马 王 等 玉 5 研 究 . 北农 业 科 学 。 0 3 ( ) 2 — 0 湖 2 0 , 1 :9 3 [】二 O 6 O九 年 夏玉 米 生 产 技 术 意见 . 山东 省 农 业厅 文件 鲁 农
叶长度 , 然后再 测 量 N叶抽 出 的实 际长 度 , 除 以 N 茎 1 片 叶 品种 叶龄进 程 急剧 加快 . 得 空育 1 1抽 再 l 使 3

盘锦地区水稻叶龄模式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盘锦地区水稻叶龄模式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对水 稻 主栽 品种 的叶龄 、 分蘖 长消 、 生育 进程 等情 况 进行 了调查 ,探索 出 r本地 区 主栽水 稻 品种 的
叶 龄模式 , 并在 生产 实 际中加 以应用 , 得 了 一 取 ・ 定
效果 。
是 制 约水稻高 产 的瓶颈 。从播 种 至 l叶期 加强排
水增温, 促进 早 出苗和 根系发 育 。 卣后床 士泛 白 齐 返盐 , 及时过 水洗 压盐碱 。秧 苗 3叶期 ,不 月 乳养分 耗 尽 , 长 由 自养转 向异养 , 补 充氮 肥 。4月下 生 要
维普资讯
20 年第6 06 期
Rlia R tteigdcuan cm e l i ann iCio v
垦 殖 与 稻 作
栽培。 奄
文 章 编 号 :0 7 5 0 (0 6 0 — 0 5 0 1 0 — 0 3 2 0 )6 0 3 — 3
盘锦 地 区水稻 叶龄 模 式 及 在 生 产 上 的 应 用
宋虎彪 ,单 文 忠 ,张鹏 里 ,李 新 永 ,陈 国胜
( 盘锦 鼎翔 集 团, 宁 盘锦 1 4 6 辽 1 ) 2 0

要: 水稻主 茎叶片数 具有相对稳定性 , 用水稻主 茎叶龄 可以准确表 示水稻的生长发 育进程 和各部器官的
稻 多 为 中晚熟 品种 , 主茎 叶片 为 1- 7叶 , 长 61 仲 间为 5 6个 , 主要 以 1 - 而 6叶 、 5个伸 长节 问 为主 。

确 表示水 稻 的生 长发育 进程 和各部 器官 的生 长发 育 状态 但 同地 区不 同的水 稻 品种类 型其 叶龄
模式 同。 盘锦 地 区位 于 渤海之 滨 的辽河 三角 洲 的 中心
生 长 发 育状 态 。盘 锦 是辽 宁省 重要 的优 质 大米 生 产 基 地 , 通过 多年 在 本 地 区调 查 水稻 的叶 龄 、 蘖 长 分 消 、 育进 程 等 情 况 , 索 出适 宜本 地 区 品种 的叶 龄 模 式 , 此 为依 据 确 定相 应 的栽 培 管理 对 策 . 得 生 摸 以 取

应用叶龄诊断技术建立绥粳4号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

应用叶龄诊断技术建立绥粳4号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

2 5 4_ 2 . 21 2 . 28 2 . 51 2. 9
l . 15
平 均 方差
9 . 26 07 .
变异系数
O . 7

舛 ●
∞ 叭 叽 叭 ● ● 5 2 O 8 5 6
表 5 绥粳 4号 不 同密度 的产 量
7 6 6 5 4 5
初停水 ,完熟期收获。叶龄诊断施肥法的氮肥分 为基
试验 于 2 0 年 在黑龙江省农 科院绥化农 科所 秦 06 家镇 试验地进行 , 试验地基 本情 况 : 土壤 p H值 70 有 .、
机 质 3 9 全 氮 0 5 全磷 00 6 全钾 2 9 碱 . %、 8 . %、 2 . %、 7 . %、 0 解氮 1 1 g g速效磷 1. m /g速效钾 17 g 7 .m / 、 4 k 6 g 、 7 k 5.m / 6
5 : 5 .; 肥全部 作基肥 ; : 1 :5 磷 3 .0 钾分基肥 、 穗肥 , 比例 为
l 材料 与方法
1 试 验材料 . 1
供试材料 为绥 化农科 所选 育的绥粳 4号 (2片 1
叶 )试验施肥叶龄期见表 1 , 。
6。 : 生长期水层管理 以浅水间歇灌溉 为主, 月末 9月 4 8
小区面积 9m , 田问管理按高产 田标准进行。 试验
l - 田间管理 3
秧 田采用开 闭式保温旱育苗 , 1 浸 种 , 4月 2 1 3 4月 1 8日播种 , m 播 种量为 30g 5 1 移栽 , 每 0 , 月 81 3 人工 插秧 。 h 2 每 m 施纯氮 10k 、 0 g纯磷 5 g纯 钾 2 g常 0k 、 5k 。 规施肥法氮肥分为基肥 、 蘖肥 、 、 穗肥 粒肥 , 施肥 比例为

应用水稻叶龄诊断法提高产量的技术研究

应用水稻叶龄诊断法提高产量的技术研究

p n c e h d s g i c n i e e c s a d t e p stv o r lto e we n n mb ro r i s p r p n — a il a i n f a t f r n e n h o ii e c r ea i n b t e u i d f e fg a n e a i
G O C nq NI h u a W E u GU -ig A u -i, E S o- n , j I n , O Yu n 。 J j
( .S iu Ag iut r l I siu e f 1 uh a rc lu a n tt t o Heln j n Ac d my f i gi g o a a e o Ag iut rl S in e , S iu rc lu a ce cs uh a
Ke r s: ie ̄la g a oss f r iie i g m e ho y wo d rc e fa e dign i e tlz rn t d;c n nto a e tl e i e ho o ve i n lf r ii rng m t d;yil z ed
Absr c : e c nta tt s ft e tlz rn t dswe e c ndu t d,whih we e la gedig— ta t Th o r s e to wo f r iie i g me ho r o ce c r e fa a n s sm e ho nd c v nton lme ho .The r s t n i a e ha heyil t d tng t e f r o i t d a on e i a t d e ulsi d c t d t tt e d wih a op i h o — ma e tlz rn t od wa gh rt n t to he l te .Th f e e c so a c e nu r f r iie i g me h s hi e ha ha ft a t r e dif r n e fp nil mbe e rp r s c e ,s e e tng r t o k t e d s t i a e,1 0 一 r i i htwe e no i iia ,whie t e numb rofgr i s p r 0 0 g an we g r tsgn fc nt l h e an e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下)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各个地区都有种植。

而在我们国家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这里的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些年,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

然而,这里属于寒温带地区,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也是全国最短。

冬季严寒漫长,春季气温回暖晚,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

而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生态条件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

多年以来,这里的农民朋友大多以日历、节气和经验作为标准来栽培水稻,往往会出现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群体长势不足或过于茂盛,病虫害不能及时防治,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结合当地水稻的生态特点,总结出一套“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体系”。

在这项技术体系中,技术人员制定了水稻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我们可以在田间判断水稻的叶龄,然后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技术措施进行调控。

这样就使我们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了。

我们光看看水稻生长的叶片,就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吗?这项叶龄诊断技术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水稻的叶龄模式理论和器官同伸规律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通常,水稻的产量是在它的根、茎、穗、籽粒等器官生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生、根系生长、节间伸长,以及稻穗分化发育进程等,都存在着有规则的同伸关系。

也就是说,随着水稻每长出一片叶子,稻株就有规律地相应形成和生长出各个部份器官。

可以说水稻的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相关性,比起我们人类用年龄表示发育进程的相关状况还要准确得多。

水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数都比较稳定,每长出一片叶就是一个叶龄。

因为叶片与其它器官存在同伸关系,所以,用叶龄做指标掌握水稻生长发育和长势长相,比较简便而准确。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
蘖数 减少 。
22 搁 田要提 早 .
( 日 )( 日 )(月/ )( 日 ) ( 月/ 月/ B 月/ d)
试验 的水 稻 品种 甬优9 总叶数 为 1 叶 , 长节 数 为6 号 6 伸 个 。 据水 稻 精 确定 量 栽培 技 术要 求 , 稻 有效 分 蘖 临界 根 水 叶龄 期= n 1— = 0 搁 田叶龄 期= — - = 6 6 1 9 由 N— = 6 6 1 , N n 11— — : 。 表2 可知 , 甬优9 9 号 叶龄 期在 7 1 月 1~ 1 5日, 甬优 9 既 号移
关 键时期 的叶龄 , 者通 过对 叶龄 、 蘖 、 育期 的记 载等 笔 分 生
数据 进行 分析 , 以便更 好 地将水 稻 叶龄模 式应 用 于水 稻生 产实践 。
l 材料 与方法
11 试验 区 自然概 况 .
2 结果 与分析
21 分蘖 节位较 高 .
试 验 地 点 : 江 省 永 嘉 县 上 塘 镇 中兴 村 胡 明 飞种 植 浙 户 田块 。 验 区属 北 亚 热 带 海 洋 季 风 气 候 区 , 降 水 量 试 年 1 1 .mm, 发量 1 2 .mm, 84 7 蒸 23 4 年平 均气 温 1 .℃ 。 83
1 . 试验 设 计 叶 龄记 载 : 田期 开始 取2 株 , d 右 .2 2 秧 0 约5 左 观测叶龄1 , 次 移栽 时集 中栽在 田的对 角 , 本 插 , 个 点 单 每 l 株排成 一行 。 0 田间 生育 期 记 载情 况 :0 0 月5日播种 、月2 日移 2 1 年6 6 9 栽 、 月9日齐 穗 、 0 0日成 熟 , 龄2 d 全 生 育 期 1 8 9 1 月3 秧 5、 4d ( 详见表 1 o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研究

水稻叶龄诊断施肥试验研究
212 0 0年 气象 资料 。 温 : .. 2 1 气 春季 全省 平均 气温 为 44℃, .
定 ,试验 用肥 料 为水 稻 专 用底 肥 (5 1 — 5 、6 1— 5 1 )4 %尿 素 及 6 %氯化 钾 。水 稻 叶 龄进 程 和 茎 蘖 进 展情 况 采取 定 点 (0 0 1
穴 ) 查的方 式 。 调
1 . 试 验 设 计 2
学施 肥 和 合理 灌 水 , 实现 水 稻 以 安全 抽 穗 期 为 中心 的计 划
数 。 定 合 理 的 施 肥 量 、 肥 时 期 及 施 肥 比 例 是 实施 该 项 技 术 的 主要 环 节 。 确 施
关 键词 水稻 ; 叶龄 诊 断 ; 施肥 ; 实率 ; 量 结 产 中图分 类号 ¥ 1 ; 1 73 5 1s 4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 7 9(0 1 1 - 0 6 0 07 53 2 1)1 08 -2
生长 , 而提 高 水稻 产量 和 品质 的一 种施 肥 方法 。 规施 从 常 肥 法 是 按 节气 、 日期指 导和 安 排水 稻 生产 的一 种 习惯施 肥
20 0 9年设水 稻 叶 龄诊 断 施肥 法 ( 和 常规 施 肥法 ( ) A) B2
方 法 。 2年 , 近 永吉 塑料 大棚 4 4孔 钵盘 育苗 , 时期 移 栽 : 达水 移 3 四 花
栽 , 水 护苗 3 4d 浅水 增 温 ( 深 - ; 不超 3c 促 蘖 ; m) 田间总 茎数
(gh k/m
不施肥 空 白区 产量 为 5 0  ̄ 5 /m 。 0 5 0k h 星星 哨水 库 自流 7 8 g
生 产 实际情 况 . 用 当地 主栽 品 种吉粳 8 利 8进 行 了水 稻叶 龄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田间试验及应用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田间试验及应用
广应 用 此项技 术 , 本文 总结 了在 8 6 场 、 星农场 5农 七
空育 l l 1 3 , l片 叶 品 种 ; 鉴 稻 7号 , 2片 叶 垦 1
品种 。 1 4 叶龄 调查 点确定 及调 查 方 法 .
等地 的试 验和 示 范结果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地 点及 土壤类 型 . 8 6农 场水 田试 验站 , 壤类 型草 甸 白浆 土 , 5 土 土 壤肥 力 中等 。 七 星农 场 研 发 中 心科 技 园 区 , 土壤 类 型 草甸 白 浆 土, 土壤 肥力 中等 。
果 。该 技术 以水 稻安 全 抽 穗 为 中心 , 主 茎叶 龄 表 用 达水 稻 的生育 进 程 , 以叶龄 跟踪 调查 为基础 , 叶龄 按
1 2 试 验设计 .
采用 小区对 比试 验 , 品种 , 2个 4次重 复 , 以不 进
行栽 培 调控为 对照 。小 区面积 1 , 穴距 0 3m 2m。 行 .
l t nAc d myo i n j n , i s 1 4 2 ) a i a e fHel gi g Ja ma o o a mu i 5 0 5
Ab ta t sr c :Th r wt r g e so iec n b se e c o dn ot es u y o utv to e h eg o h p o r s frc a ema t rd a c r i gt h t d n c l a in t c — i n q eb e v sa eda n s o ie i u y la e g ig o ef rrc .Co d c ieme s r a ea p id t n r a eyed o ie n u tv a u ec n b p l o i c e s il frc e a d t eq ai l b m p o e tt es metme n h u l y wi ei r v d a h a i .Th e h iu l b s d i ie c lia in t l et c n q ewi eu e n rc u tv t l o

叶龄结构测量方法

叶龄结构测量方法

叶龄结构测量方法叶龄结构是指植物的叶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茎上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叶龄结构测量方法:- 点叶龄法:在水稻移栽前,可先在苗床上,在水稻的第三片叶上,用红油子点一个红点。

在水稻移栽时,把几株第三叶点红点的稻苗,同时单株栽到本田便于观察的地方。

以后在田间,第5叶、7叶、9叶上各点一个红点。

11片叶品种水稻,总共就点这4片叶,就可以了。

第10叶和第11叶,可以用倒数叶龄法识别。

- 种谷指向法:水稻苗期,可以小心地把稻苗连根拔起,要求带有种谷,有种谷的一侧是单数叶,另一侧是双数叶。

水稻出苗时,先拱土出来的白芽籽是芽鞘,它没有叶绿素,是白色的。

芽鞘上面是不完全叶,是绿色的,只有叶鞘没有叶片。

在不完全叶上面再长出的叶子,有叶鞘也有叶片,是完全叶,是第一片真叶。

第一片真叶生长在有种谷这一侧。

第1、3、5叶都长在有种谷这一侧,第2、4、6叶都长在另一测。

根据水稻苗的这一特点,可以确定水稻苗期叶片叶龄的单数叶或双数叶。

- 量叶长确定叶龄:一个品种的水稻,每一叶片长度都是基本固定的。

一般11片叶圆粒品种水稻:第1叶长2公分左右;第2叶长5公分左右;第3叶长8公分左右;第4叶长11公分左右;第5叶长16公分左右;第6叶长21公分左右;第7叶长26公分左右;第8叶长31公分左右;第9叶长36公分左右;第10叶长31公分左右;第11叶长25公分左右。

水稻苗移栽到本田后,在6叶前,用叶长鉴别叶龄最方便,其它叶龄也可根据叶片长度确定水稻的叶龄。

- 倒数叶龄法:水稻孕穗时可以用倒数叶龄法确定叶龄。

主茎底节圆杆时,把上面的主茎连叶片拔出来,看里面有小孕穗形成时,包着孕穗的叶片是剑叶,包着剑叶的叶片是倒二叶。

- 叶脉偏向法:在水稻田间识别6、7、8、9叶,可以用叶脉中筋识别。

11片叶品种水稻进入分蘖盛期以后,在水稻田间多处观查,最后抽出有叶枕的定长叶片,叶尖朝上,叶片正面对着自己,叶脉中筋向左偏的叶片就是双数叶,是第6叶或第8叶。

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

利用叶龄诊断技术指导水稻施肥
就是 水稻 叶 色 的三 黄 两黑 。 ( )叶 片的长 度 , 上往 下 数第 3片 叶最长 , 2 从
( ) 稻产 量 的 9 %以上是 叶 片 的光合 产 物 , 3水 0
所 以以肥 调 整 叶 片是 取 得 水稻 高 产 的关 键 措 施 , 因为 叶是生 产碳水 化合 物 的 “ 厂 ” 工 。
量 主要 取决 于抽穗 后 的 2 5 d内 。
4 水稻的叶色 、 叶长与 叶相
( )水稻 的 叶色在 不 同 的生 育 期 有所 不 同 , 1 插秧 前 、 幼穗 分化期 、 穗 1 抽 0 d后 至熟期 , 叶色 为 黄色 , 在分 蘖期 和抽 穗 1 0 d前 , 叶色 为深 绿 色 , 这
害的发 生 。
据不 同的温度 施肥 。
7 根据叶龄指导施肥
( )基 肥 要求 以N、 主 , 将全 年 N肥 的 1 P为 可 6 %、 年 P肥 的 1 0 全年 K肥 的 5 %一 次全 O 全 0 %、 O
层 施入 。
5 根据 水稻的叶片数确定生 育期
长 出的 叶片 叫做 叶龄 余数 ,各 品种 的 叶龄余 数都
是 3 这 是 固定 的 。 ,
倒伏 、 种病 害加 重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用 叶龄 诊 各 利 断技 术指 导水 稻施 肥 ,可有 效避 免施 肥不 当现 象
的发生 , 是水 稻高 产稳 产 的重要技 术保 证 。 所谓 叶龄诊 断技术 ,就 是根 据水 稻生 长 出 的
水 稻 施肥 是水 稻生产 的一个重 要 环节 ,是 水
叶 , 叫过 渡 叶。以 1 个 叶 的 品种 为 例 , 一 组 7 也 1 第 片叶 , 二 组 1片叶 , Biblioteka 组有 3片 叶 。出穗 以 后 第 第

浅析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浅析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2 寒地 水稻 叶龄诊 断技 术 方法
1 )叶龄跟踪方法 。叶龄 又称 “ 主秆 出叶期 ” ,叶龄跟踪 就是对 主
秆 出 叶情 况 进 行 调 查 叶 龄 跟 踪 要 在 插 秧 后 立 即 进 行 .1 4 r 开 始 调  ̄ n期 1 3 查 。在育苗期第 1 完全叶能够看清的时期开始记载叶龄。①调杏点确定
培 、计划栽培提 高抗灾能 力:通过实施 寒地水稻 叶龄诊断栽 培技术 ,促 进寒地水稻 大面积优质 、高产 ,高效 益。总结 出一 整套的高 产栽 培 技 术及防病 、防虫 、除草技 术 ,有利 于加快黑 龙江省 于亿 斤商品粮基地 建设 、巩 同黑龙江省重要 粮食基地 的地位 ,有助 于农民增收 、社会

国 然 科 学

浅 析 寒 地 水稻 叶龄 诊 断 技 术
郭 青 博
( 龙 汀农 垦 总 局 建 三 江 分 局 前 进 农 场 第 二 十 四管 理 区 ,黑 龙 汀 建 江 l6 3 ) 黑 j 5 3 1
摘 要 根据 寒地 水稻 的牛育特 点 ,将 叶龄模 式理论 发展 为诊断 、预测 、调控 于 - 的实用 系统技 术是项 目的重 大创新 ,实现 r 体 健身 栽
水稻 , 0 ,: — 7 2 351 1 . 0 5
f 程式华 , 3 1 曹立勇, 陈深, , . 功能型 超级稻 的概念及 生物学 意义 [ 中国水 等 后期 J J
稻 科 学 .0 5 1() 8 — 8 , 2 0 ,93: 0 2 4 2
3 寒地 水稻 叶龄诊 断 技术 标准
根据某时的叶龄进程 ,推测以后一段时间的叶龄进 程,从而推测冉 幼穗分化 、拔节 、减数分 裂、抽穗等关键 时期 ,预知抽穗 晚 为了确 保水稻安全成熟 ,必须进行合理 的水肥管理和病 、虫 、草 、低温冷害等 自然 灾 害 的 防治 ,按 主 茎 叶龄 进 行 管 理 ,是 确 保 各 项 生 产技 术 措 施 及 时 性 、准 确性 和减 少 盲 目性 的最 好 方 法 。 对 水稻 生 产 的 优 质 、高 产 、高 效 有 着 重要 的现 实 意义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

⽔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稻叶龄诊断及叶龄识别⼀、什么是叶龄诊断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是根据叶龄与其他器官的同伸关系,以叶龄为基准,衡量和判断⽔稻当时和以后⼀段时间的⽣育进程(株⾼、茎数、叶长等)、群体素质(叶⾯积指数、充实度、粒叶⽐等)等,进⾯按照⽣育标准实施调控,达到优质⾼产的实⽤技术。

⼆、如何识别⽔稻的叶龄?1、种⾕⽅向法:根据⽔稻是1/2开叶的道理,在⽔稻⽣育前期(亩期)⽤此法较为准确,即种⾕⼀侧为单数叶,相反⼀侧为双数叶。

具体⽅法是,拔苗时捏住种⾕拔出,洗去泥⼟,在种⾕颖尖⼀侧为单数叶,相反⼀侧为双数叶,由此可判断出当时的叶龄值。

2、分蘖期双零叶法:N叶移栽时,N叶和N+1叶呈双零,其上1、2、3叶为N+1、N+2、N+3叶·····。

3、主叶脉法:将叶尖向上,正⾯观察叶⽚,主叶脉偏右,左宽右窄为单数叶,双数叶相反。

4、变形叶鞘法:4个伸长节间的第⼀变形叶鞘为倒数第四叶。

5、最长叶法:最长叶为倒数第三叶,其上为倒2叶和倒1叶。

三、如何掌握⽔稻叶龄模式?⽔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较稳定,每⽚叶称为1个叶龄,叶与其他器官有同伸关系。

因此,⽤叶龄做指标掌握⽔稻⽣长发育进程和长势长相,从⽽按叶龄进⾏施肥、灌⽔和植物保护计划管理,达到⾼产优质的⽬的。

伸长节间数等于总叶数除以3,如12⽚叶品种伸长节间数为4个,11⽚叶品种为3.6个,即4个伸长节间为主,部分为3个伸长节间。

出叶与分蘖的关系:N叶伸出,N-3叶出现分蘖,如4叶伸出(露尖〉,4-3=1,即1叶叶腋出现分蘖。

分蘖盛期叶位:分蘖数增加最快的时期叫分蘖盛期。

时期⼀般为主茎总叶数的⼀半,如12叶品种其盛蘖叶位是6,即在正常栽培条件下,6叶为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如12叶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2—4,即8叶的同伸分蘖为有效,8叶以后的分蘖⼀般为⽆效。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

04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的 实践与展望
成功案例分析
提高产量
通过叶龄诊断技术,精确判断水稻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施肥、 灌溉等农事活动,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节约成本
叶龄诊断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不必要的农药、肥料投入,降低农业生 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生态环保
精确施肥和灌溉降低了农药、肥料的过量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压 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其他新技术在叶龄诊断中的应用探索
光谱分析技术
通过测量水稻叶片的光谱反射或透射特性,探索与叶龄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基于光谱特征的叶龄诊断 模型。这项技术有望为叶龄诊断提供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生理生化指标结合技术
研究水稻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等)与叶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传统叶龄诊断 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氮磷钾肥配合
根据叶龄诊断结果,合理 配合氮、磷、钾等肥料, 以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 的需求。
叶龄与病虫害防治
预测病虫害发生期
通过叶龄诊断技术,可以预测水 稻病虫害的发生期,提前采取预
防措施。
防治策略制定
根据叶龄诊断结果,结合病虫害发 生规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提高防治效果。
生长状况监测
叶龄诊断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生 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引起的异 常症状,为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提供 依据。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 2
技术普及不足
目前,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普及 程度仍然较低,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
叶龄诊断技术受到环境、品种等多种因素影响, 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难度大
叶龄诊断产生的数据量大,如何有效处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是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

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应用作者:高春庭等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0期在水稻栽培上,可利用叶龄判断方法(叶龄模式)来准确地掌握水稻生育进程,了解其长势长相,适时安排农业生产,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减少肥水浪费,提高产量和效益,这是一项技术性强,增产效果明显的技术。

以前由于耕地责任到人、分户经营,在生产栽培上应用较少,多应用在水稻杂交制种和科研试验示范中,现在随着种粮大户和种粮合作社不断涌现,利用该技术有其必要性和时代性。

笔者根据在水稻生产中多年记载叶龄的经验,现将水稻叶龄记载方法与生产实践应用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叶龄记载方法1. 调查点的确定叶龄记载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号,选择穴数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插上标记物,每穴选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上进行叶龄标记。

调查时用黑水笔或彩色笔做上记号,水稻叶幅窄时,用“○”或“×”记号,叶幅宽时可以写上叶龄号。

每个品种在育苗期第一完全叶尚能看清时开始记载(不完全叶不记入叶龄数),每5天调查1次直至最后一叶(剑叶)的叶枕出现。

2. 计算叶龄值以N叶露尖到叶枕露出的全过程为一个叶龄出生过程,并计算叶龄。

首先,估算N叶的长度,以N叶下叶的长度加5厘米为N叶的长度,然后测量N叶实际抽出的长度,再除以估算的N叶的长度,作为N叶长度的比例。

例如,计算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如4叶的定型长度为11厘米,则5叶的估算长度为11+5=16厘米,如5叶已抽出2厘米,则2÷16=0.12,约等于0.1,即5叶已抽出0.1个叶龄,此时调查的叶龄为4.1个叶龄值,如此计算到倒数第三叶均按此法。

倒二叶及剑叶按前一叶的定长减5厘米为估算值,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求出当前叶龄值。

二、永丰县水稻叶龄情况永丰县位于江西中部,双季早稻品种主茎总叶数一般为12叶,主茎伸长节间数为4个;晚稻为14叶,节间数为4~5个。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1、叶龄指标及标准1.1旱育壮苗标准旱育壮秧是优质、高产的基础。

根据所用品种熟期和移栽方式,在保证安全抽穗期的前提下,确定秧苗的标准。

机插用早熟品种,中苗移栽,其标准为:秧龄30-35天,叶龄3.1-3.5叶,苗高13厘米左右;地上部叶龄指标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1叶鞘高3厘米以内,1叶与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叶与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长8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上;地下部根数达“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人工插秧和钵苗摆栽,用中、早熟品种,以大苗为主,其标准为:秧龄35-40天,叶龄4.1-4.5叶,带1-2个分蘖,株高17厘米左右;地上部叶龄指标为“3、2.5、1、1、1、11”,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1叶鞘高在2.5厘米以内,3个叶耳间距各为1厘米左右,4叶长11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地下部根数为“1、5、8、9、11”,第2叶节根11条分化待发。

1.2本田叶龄标准以3.1-3.5叶中苗的3叶长8厘米左右为准,营养生长期叶片以3-7厘米长度递增,11叶品种第9叶达最长35厘米左右,12片叶品种第10叶达最长35厘米左右,以后又以4-6厘米长度递减,剑叶长度达到25厘米左右。

1.3高产架子标准倒数4个叶片,11叶品种的8、9、10、11叶;12叶品种的9、10、11、12叶的叶态从下往上数呈弯、弯、挺、挺的长势长相。

茎秆结构,剑叶节距地面高度占株高的45%以内,抽穗到成熟应有4-3.5片活叶,确保养分制造及供给。

2.1品种的选择2.1.1品种结构:按照总局提出的调早、调优、调专、调特的要求,选用通过鉴定,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及市场需求的优质粳稻品种,淘汰不耐低温、感温性强及已被证实有严重缺陷的品种。

2.1.2品种熟期:根据寒地及井灌特点,选用当地安全成熟的中、早熟品种,特别是井灌区种植的品种要比当地自流灌区少一片叶,确保低温年正常成熟。

水稻“协优57”高产栽培中叶龄模式应用

水稻“协优57”高产栽培中叶龄模式应用

数为 15粒 , 粒 重 2 , 论 单 产 为 138 5 8 千 7g 理 16 . k/r , 际 收 打 平 均 单 产 为 119 5k/r , gh z实 n 14 . gh z 比 n 同等 条 件下 栽 培 的汕优 6 , 均单 产 92 / m , 3平 2 k hz 5 g
1. 6 5~1 . ; 主 茎伸 长节 间数 平 均 为 5个 。 7 5叶 其
3 2 培 育 叶蘖 同伸壮 秧 .
培 育 叶 蘖 同 伸壮 秧 , 除
施 足 基 肥 , 细 整 好 秧 田 , 时 防 治 病 虫 , 理 运 精 及 合
主 正 2 协优 5 7主要 叶龄 分 蘖 消长 动 态 及 产 量 结 筹 肥 水管 好秧 田外 , 要根 据 移 栽 叶 龄 , 确 处 理 播量与培育 叶蘖 同伸壮秧关系。作麦 茬中稻 , 播 构
叶功 能部 位 的 叶 鞘 养 分 积 累 为 重 点 , 长 功 能 叶 延 及上 层 有效 根 系活 力 , 到增 加生 物产 量 的 目的 。 达
1 协优 5 7主茎 叶龄 和 伸 长节 间数
经 过 生 育期 的 系统 观察 , 优 5 作 为麦 茬 中 协 7 稻栽 培 , 茎 平 均 总 叶 片 数 为 1 .2叶 , 幅 为 主 73 变
熟 ; 生 育 期 10d 全 6 。在 水 稻 生 育 过 程 中 , 掌握 生 育进 程 与最 佳 季 节 同 步 。充 分 利 用 5月 下 旬 至 6 月上 旬 , 月下 旬 至 8 上 旬 2个 时 段 日照 高 峰 。 7 月 前者 增根 、 叶 、 蘖 , 加 茎蘖 苗 数 , 好 丰产 架 增 增 增 搭 子; 者提高成穗 率 , 保 总颖花量 ; 增加 顶 3 后 确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2 5 ~2 8 ℃, 最低 温度 不 低于 1 0 I C。当 2 O ~3 O 9 / 6 的苗一 叶 露尖 时及 时撤掉 地膜 。
b . 第一 完 全 叶伸展 期 的管理
从 第一 完全 叶露 尖 到 叶 枕抽 出 ( 叶 片完 全 展 开) , 时间为 5 ~7 d 。管理 重
形 式 。可 以在 斜 面花 坛 上用 五 色 草 组字 ; 在 立体 造 型 上 组 栽 各 种 文 字 ; 也 可 以用 塑 料 盘 栽 字摆 在 斜 面 铁 架上 , 形成 多 样 的五 色草 组 字 , 是 环 境 绿 化 彩化 的又 一亮 点 , 给人 以美 的享 受 。
( o】 7 )
l 抓 好 育 苗 管 理 的 四个 关 键 时期 , 育成 健 壮 旱 育 中苗
a . 种 子根 发 育期 的管 理 种 子 根发 育 期 指播 种后 到 第 一完 全 叶露 尖 , 时间为 7 ~9 d 。管 理 重点 是促 进
种 子根 长粗 、 伸长、 须 根多 、 根 毛多 , 吸 收更 多养分 , 为 壮苗 打 好基 础 。此 期 一般 不 浇 水 , 过湿 处 散 墒 , 过 干处 喷补, 顶 盖处 敲 落 , 露 子覆 土补 水 。温度 以保 温 为主 , 如遇 3 3 ℃ 以上 的温度 , 开 口降 温 , 保持 3 2 C以下 , 最 适
从 2叶露 尖到 3叶 展 开 , 经 2个 叶 龄 期 , 胚 乳 营 养耗 尽 , 约经 1 2 ~1 6 d 。2叶 生长 略
快, 3叶生 长略慢 。管理 的重 点是 地 上部控 制 1 ~2叶叶 耳 间距 和 2 ~3叶 叶耳 间距各 l c m 左右 ; 地下 部促 发
8条不 完 全叶 节根 健壮 生长 。因此 , 要 进 一 步做 好 调 温 、 控 水及 灭 草 、 防病 、 以肥 调匀 秧 苗 长势 等 管理 工 作 。
e . 摘心 幼 苗期 视 培养 目的决定 是否 摘心 , 若要 培养 为 株 型 丰满 的圆 柱形 , 则 必 须对 幼 苗 的 主干 摘 心 ;
若 要 培养 为 圆锥形 的株 形 , 则 主干 不摘 心而 是对侧 枝进 行 多次摘 心 ; 若 不 采种 , 则应 及时 对花序摘 心 。 f . 病虫 害 防治 扦 插 后 要 喷 洒 多 菌灵 2 0 0 0倍 液 。五 色 草 幼 苗 期 易发 生猝 倒 病 , 应注意土壤的消毒 。
水 稻 叶龄 诊 断技 术 应 用 经验
马 壮
(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 , 哈 尔滨 1 5 0 0 5 0 )
水 稻在 生长 发育 过程 中 , 主茎 的 叶片生 长 与其它 叶 片 、 蘖、 茎、 穗 等 器 官 的生 长 发育 之 间 , 存 在 较 严 密 的 相 互关 系一 ——器 官 同伸规 律 。根 据这一 规 律 , 通 过 叶龄进 程 的观 察 , 可 推测 出其 它 器官 的生育 进 程 , 这就 是 水 稻 叶龄诊 断 。利用 水稻 叶龄 诊 断技术 可 以根据 水 稻 的不 同时期进 行施 肥 、 除草 、 防病 、 晾 田等 田间管理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0 9

3 6 ・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1 5年 第 1度 不 超 过 2 5 C, 适 宜 温 度 2叶 期 为 2 2 ~2 4 ℃, 3叶 期 为 2 O ~2 2 ℃, 最 低 温 度 均 不 低 于 1 0 C。特别 是在 2 . 5叶期 , 温度不 超过 2 5 。 C, 以免 出 现早 穗 现象 。水分 管 理要 三看 浇 水 , 一 看早 、 晚 叶尖 有 无水 珠 ; 二 看午 间高温 时新 展开 叶片是 否卷 曲; 三 看床 土表 面是 否发 白和根 系 生长状 况 , 如早 晚不 吐水 , 午 间 新展 开 叶片卷 曲 、 床 土表面 发 白 , 宜早 晨 浇 水 并一 次 浇 足 。1 . 5叶 和 2 . 5叶 期 各 浇 一 次 酸 水 ( p H4 ~4 . 5 ) , 1 . 5 叶前施 用 除草剂 灭草 , 2 . 5叶期 酌情追 肥 。 d . 移栽前 准备期 的 管理 插秧 前 3 ~4 d开始 , 在 不使 秧苗 蔫萎 的前提 下 , 不浇水 , 蹲 苗壮根 , 以利移 栽后 返青 快 、 分蘖 早 。在 移栽前 1 d , 做 好秧 苗“ 三 带” , 即一 带 肥 ( 每平 方米 磷 酸二 铵 1 2 5 ~I 5 0 g ) ; 二带药, 预 防潜
点是 地上 部 控制第 一 叶鞘 高不 超 过 3 c m, 地 下促 发 鞘 叶节 5条 根 系生 长 。此 期 温度 最 高 不超 过 2 8 ℃, 适 宜 温度 2 2 ~2 5 。 C, 最 低不 低 于 1 O 。 C; 床土 过 干处 , 适 当喷水 , 保 持 旱 田状态 。
C . 离乳 期 的管理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1 5年 第 1期 ( 总第 4 2 6期 )
・ 3 5 ・
2 日常 管理
a . 浇水 扦插 后要 一次 浇透 水 , 夏季 要保 证基 质 湿润 , 并 经 常 向 叶面 和地 面 喷水 , 水 量 以不使 叶面 萎蔫
为度 , 以防止 徒 长 、 感染 苗 腐病 和 提高 空气 湿度 , 因积 水 容易 使 根 系腐 烂 , 叶 片脱 落 , 所 以不 能 积 水 。冬 季控 制浇 水 , 保证 干 湿周期 明显 , 周 期要 短 。 b . 遮阴 扦 插后 要 覆盖 遮 阴网进 行 遮 阴 , 待 插穗 生 根 后 撤 去 遮 阴 网 。夏 季 高 温时 应 适 当遮 阴 , 其 它 季 节不 能遮 阴 , 若光 线 暗淡会 使 叶色 灰 暗 。 C . 施 肥 生 长季 节 每月追 施 1 ~2次肥 ( 以氮肥 为主 的稀 薄肥料 ) 。 d . 温 度管 理 : 当温 度 过低 易造 成植 株停 长 , 生长 期温度 应 控制在 2 o ℃以上 。
室 内栽 培 时 , 易 发 生 介壳 虫 、 红 蜘蛛 和 白粉 虱危 害 , 可用 4 0 氧化 乐 果 乳 油 l O O O倍 液 喷雾 防治 。
3 应 用
五 色草 植 株 矮 小 、 枝繁叶密、 极 耐低 修 剪 、 色泽 鲜 艳 , 可 在 室 内作 为 中 小 型 盆栽 , 选择颜色浅淡 、 质 地
光 滑 的套 盆 , 常 将 未 开 的花 序 剪 掉 , 置 于 矮几 和窗 台 上欣 赏 。还适 用 于 组字 和立 体 造 型 , 尤其 是 用 五 色 草
栽 植 各 种 形 式 的文 字 , 既美 化 了环境 又 起 到 了宣传 作 用 , 是 城 乡 绿化 彩 化 的 一 种 简单 易 行 、 效果 突 出 的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