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水稻叶龄模式理论和同伸规律

合集下载

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

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

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一秧苗谷种方向判断法:在秧田当秧苗第1、2片叶死亡不易数清叶片数目时,可观察叶片长在谷的哪一个方向来判断秧苗叶龄。

一般情况下,秧苗奇数叶片长在和种谷相同的方向;偶数叶片长在和种谷相反的方向。

可根据这一规律判断秧苗的叶龄。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二第一双零叶法:两叶叶枕重叠称为双零叶。

水稻移栽时,由于植伤使栽后长出的第一片叶与移栽秧苗最后一片叶的叶枕重叠形成第一双零叶,用它可判断本田分蘖期叶片叶龄。

例如某水稻品种在5叶期移栽,则第5叶与第6叶叶枕重叠形成第一双零叶,由第一双零叶向、2、3等叶,分别是分蘖期长出来的第7、8、9叶。

上数第1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三第一类葫芦法:叶片距尖端几厘米处,两边边缘明显皱缩似葫芦开头称为葫芦叶。

水稻移栽植伤使插后长出的第一片叶叶鞘生长受阻,卷抱变紧,造成移栽后长出的第二、三两片叶被前一叶枕箍勒而形成葫芦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四植伤叶法;正常情况下,水稻叶片长度一叶比一叶长,直至倒3叶达最长。

由于移栽植伤导致稻株插后长出的第二片叶比前一片叶明显缩短、变小,称为植伤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五第二双零叶法:主茎总叶数14片以下的水稻品种,在幼穗分化前后倒4叶与倒5叶的叶枕长时间重叠在一起形成第二双零叶,由此向上数第一叶就是倒3叶,第二叶就是倒2叶,第三叶就是剑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六第二类葫芦叶法:水稻拔节后,由于稻叶紧抱茎秆,嫩叶受前一叶叶枕的箍勒而形成葫芦叶。

因为第二类葫芦叶的出现与拔节有关,具有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与倒二叶生长同步,因此,第一片葫芦叶为倒2叶,第二片葫芦叶为剑叶;具有5个伸长节间的水稻品种,拔节与倒三叶生长同步,因此,第一片葫芦叶为倒3叶,第二片葫芦叶为倒2叶,第三片葫芦叶为剑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七伸长叶枕距法;稻株拔节后出生的叶片,叶枕距很长,称为伸长叶枕距。

由于穗颈节上不着生叶片,伸长叶枕距个数比伸长节间数少1,具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有3个伸长叶枕距在例三叶与例4叶之间形成第一个伸长叶枕距。

水稻根茎叶同伸关系

水稻根茎叶同伸关系

水稻根茎叶同伸关系
水稻根、茎、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水稻根、茎、叶的生长状态和形态结构之间存在着同伸关系。

即,在水稻生长期间,根、茎、叶的生长量和形态变化存在相似性和同步性,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水稻正常生长的基础。

具体来说,水稻的根、茎、叶生长量和形态结构之间的同伸关系表现为:随着水稻生长期的推进,根系的生长量逐渐增加,茎、叶的生长也逐渐加速;根系、茎、叶的形态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如根系的主根逐渐向深处生长,侧根逐渐发达,而茎叶的主脉和侧脉也在逐渐加粗和增多。

此外,水稻的生长环境也会对其根、茎、叶的同伸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水稻的生长水分、养分、温度等环境条件若不适宜,就可能导致根、茎、叶的生长量和形态结构失衡,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之,水稻的根、茎、叶同伸关系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对于掌握水稻生长规律和科学管理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1 -。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要点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要点

Z i x u n t a i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

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诊断。

2、叶龄诊断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某时的叶龄进程,推测以后一段时间的叶龄进程,从而推测出幼穗分化、拔节、减数分裂、抽穗等关键时期,预知抽穗早晚。

为了确保水稻安全成熟,必须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病、虫、草、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按主茎叶龄进行管理,是确保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及时性、准确性和减少盲目性的最好方法。

这是在过去按节气、日期指导和安排生产的基础上,在水稻生产中又增加了一个新方法。

对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叶龄诊断的方法叶龄跟踪苗的选择和标记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从池埂边向里数三行,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每穴选择苗质好、叶片健全、有代表性的秧苗一株,共选10株,并在两边插上标志物。

在每株的主茎叶片上进行叶龄标记。

起始叶要从第3叶开始,并且跟踪到齐穗期。

标记点要点在单数叶片上,每个叶片要用不同标记符号点在叶片中间部位上,如:第一个标记叶片点一个点,第二个标记叶片点两个点,或用其它方法标记。

原则是叶龄跟踪叶片标记要有区别,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4、叶龄计算方法:要计算某叶从露尖到叶枕露出过程,首先估算这片叶的长度。

以这片叶下一叶的实际长度加5厘米为这片叶的估算长度,然后测量这片叶抽出的实际长度,再除以估算长度,做为这片叶长度的比例。

如计算第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

如果4叶定型长度为11厘米,加上5厘米为16厘米,这就是5叶的估算长度。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由技术人员给出目标产量下的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标准,要求种植者对自已的稻田进行诊断,并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进行调控。

从而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技术于一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技术宗旨:就是在水稻生长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直接决定产量构成要素的阶段有目的地实施调控,以利于塑造和保持抽穗至成熟期各项指标全面优化的高产、优质群体。

技术思路:是根据叶片与其他各部器官的同伸、同步和相关的原理,应用水稻主茎叶片与器官(根、茎、叶、蘖、穗等)的同伸规律,来诊断和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促”“控”措施。

叶龄诊断的技术途径是“控叶扩库”,在技术上控制茎、叶的无效和低效生长,以利在适宜的叶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库”强度和“源”强度。

具体讲是在满足适宜穗数的目标下,通过提高茎蘖成穗率,主攻穗部质量来实现。

这是一项利于全面提高光合质量最直接、易诊断掌握的综合性指标——这是因为,在达到适宜穗数的目标上,要提高成穗率,促进大穗,也就意味着在促进早发、完成穗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群体的最高茎蘖数,并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为后期的栽培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根据寒地水稻的生育特点,将叶龄模式理论发展为诊断、预测、调控于一体的实用系统技术是项目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健身栽培、计划栽培提高抗灾能力。

把科研、推广与生产结合成为技术人员,广大农民的生产实践是本项目的另一个创新点。

第1页共1页。

叶龄诊断技术

叶龄诊断技术

叶龄诊断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

叶龄:主茎已生出的完全叶数叶龄值:主茎已生出的完全叶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叶龄余数:主茎叶数-当时叶龄伸长节间数=总叶数÷3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分蘖的盛蘖叶位=总叶数÷2拔节期的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数-2同伸规律:叶的生长与内部叶、蘖、根、节间、穗的生长发育有着规律性的同生关系N 叶内部叶N+1N+2N+3N+4叶片伸长组织分化组织分化始生长点蘖N-3N-2N-1 N N+1N+2出现分蘖分蘖分化发育分蘖芽根N—3N—2N—1N节根发生节根原基发育节根原基分化节拔节期: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2穗倒4叶后半叶定长倒3叶出到定长倒2叶出到定长第一苞分化一、二次枝梗分花颖花分化剑叶出到定长孕穗期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完成诊断技术是高产再高产的关键,做好诊断,首先明确各叶龄期生长发育标准,其次诊断方法灵活多样,最后肥、水、植保、化控措施及时。

秧田素质诊断、叶龄诊断、叶长诊断、叶色诊断、茎数诊断、幼穗诊断、减数期诊断、节间长度诊断、水层诊断、杂草诊断、病害诊断。

叶片的重要性水稻产量的三个90%以上。

一是水稻产量95%以上来自空间营养(光合产物),仅有5%来自土壤。

二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叶片制造的。

三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抽穗后形成的。

后四片叶对产量的贡献率,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穗、叶鞘:0.6%。

管好后四片叶,增强各功能叶片的活力,提高结实粒率、增加千粒重,确保穗重,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天。

叶片长2厘米左右,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鞘叶节根5条,苗高5厘米左右。

管理重点: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促发鞘叶节根5条生长。

水稻叶龄模式

水稻叶龄模式

一、水稻叶龄模式的来源
1. 水稻分类方法
表2 水稻新分类法
类型
小类
熟期
(2)按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分类
特早熟
◆ 比例型(普通型)
早稻
这类品种的主茎伸长节间数通常为主茎总叶数的1/3,
国内原有的常规品种多属此类。
◆ 稳定型
这种品种和组合,伸长节间数相对稳定为5个,成为稳
早、中熟
迟熟
比例型
(普通型)
一致。
主茎叶数:
1 2 3 … N-n

穗 轴 分 化 期:N-3.5 ~ N-3叶龄期
叶龄余数:3.5~3.1
一次枝梗分化期:N-3 ~ N-2.6叶龄期
二次枝梗分化期:N-2.5 ~ N-2叶龄期
叶龄余数:3.0~2.6
叶龄余数:2.5~2.1
颖 花 分 化 期:N-2 ~ N-1.6叶龄期
雌雄蕊 分 化 期:N-1.5~(N-0.9~N-0.8)
配合以相应的密、肥、水调控技术,均能获得高产,但其中有最适叶龄值。
适宜秧龄的范围及最适叶龄值,因品种的总叶数而不同。
(2)壮秧的形态指标
◆ 叶蘖同伸。秧田期保持叶蘖高度同伸是最能反映秧苗健壮度(移栽后的发根力、抗植伤力和分蘖力)的形态生理
指标,可作为4叶龄以上壮秧的共同诊断指标。秧田期的叶蘖同伸一旦停止(称分蘖滞增期),是苗体开始弱化的信号,
起始叶龄期
5
(可作为各类品种拔秧移
栽的起始叶龄期)
拔秧移栽
芽苗移栽
(包括二段育秧)
1.2~1.5
塑盘穴播
机插小苗
(只适于带土移栽)
3(机插)~4(塑盘)
最大上限叶龄
旱 秧:6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 纹枯病及小球菌核病防治: 选用30%的爱苗15毫升/亩。 • 并与水稻健身防病相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方针。A级绿色稻米,病害要 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抽穗期诊断
• 最晚抽穗期 11叶品种在7月25日左右,初穗到 齐穗期7天左右。 • 抽穗期的高产长相为:后四叶的叶片长度及 叶长序为:倒 2≥倒 3 >倒 1 >倒 4 ;叶面积指 数应达到7以上;基部节间短,剑叶节高度应 在株高的1/2以内。根系发达,无根垫现象。
• 生育转换期的调节肥(接力肥): 11 叶品种 7.1-8.0叶龄,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施调节肥, 防止中期脱氮,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 量的10%。 • 在 7-8叶期易发生药害,药害症状主要表现是 心叶筒状、扭曲、黑根、抑制生长、不分蘖 等。解救措施:喷施叶面肥(爱丰、丰业 等);喷施天然芸苔素或康凯等;施生物肥 等。 • 预防稻瘟病: • 8%好米得:使用技术: 6月20日一6月23日, 水稻叶龄 7 叶一 7.5 叶,毒土撒施,水层 3— 5cm,保水 5—7天以上。推荐剂量应根据当地 品种对稻瘟病抗性选用 1.5—2.5kg/亩。
• 3 、结实期与产量构成的关系:结实期 是最终确定结实率和粒重的时期。常因 抽穗开花期的不良气侯条件而影响受精、 子房发育;因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因 素影响灌浆结实过程中物质生产、运输, 进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影响品 质、产量。 • 4 、结实期栽培管理目标:养根、保叶、 防早衰,保持结实期旺盛的物质生产和 运输能力,保证灌浆结实过程有充足的 物质供应,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稻谷品 质和产量。
• 此期是防治穗颈瘟和褐变穗、褐变粒的关键 时期。 • 1 、稻瘟病防治:选用 2 %的加收米 80-100 毫 升/亩; 25%施保克,75-100ml/亩。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叶龄模式)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叶龄模式)

正确应用水稻叶龄模式,必须掌握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 叶龄期和穗分化叶龄期这三个最关键的叶龄。
(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叶龄通式为:
主茎伸长节间(n)5个以上、总叶龄(N)14片以上的品种,中小苗
移栽时为N-n叶龄期,大苗移栽(8叶龄以上)时为N-n+1叶龄期。以16-
17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为例,17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中小苗移栽时
颖花数(朵/穗) 结实率(%)
155 140 125 110
95 80 65 50
-2 -1 0 1 2 3 4 5 相对叶色差(%)
武香粳14号
武香粳9号
金南风
越光
白稻
H97-322
图 倒2叶期RSPAD与颖花数的关系
100
95
90
85
80
75
-2 -1 0 1 2 3 4 5 6 相对叶色差(%)
仍会造成茎叶徒长,结实率低,
病虫害严重。
因此,提高产量有3个途径,即增穗、增每穗颖花数和增 粒重。
理论上,任何途径都能提高产量,但现实并非完全如 此。
(1)粒重主要受环境影响,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正常 年份是比较稳定的,奇异年份才有较大变动。除非有重大 栽培失误,如缺肥早衰或过肥贪青倒伏,又如病虫为害。
武香粳14号
武香粳9号
金南风
越光
白稻
H97-322
图 齐穗期RSPAD与结实率的关系
④抽穗后的25天左右期间,叶片仍应维持在2.7%(2.5%) 的含氮率,使叶片保持旺盛的光合功能。以后下部叶片逐步 衰老,至成熟期,植株仍能保持1-2片绿叶。
(3)严格掌握封行的叶龄期
高产水稻籽粒产量的80-90%以上来源于抽穗后的光合 产物,这个比例占得越多,籽粒产量也愈高。说明高产的获 得是靠建造抽穗至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其关键之一是把群 体的封行期控制在叶龄余数为0的孕穗期。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下)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各个地区都有种植。

而在我们国家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这里的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些年,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

然而,这里属于寒温带地区,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也是全国最短。

冬季严寒漫长,春季气温回暖晚,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

而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生态条件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

多年以来,这里的农民朋友大多以日历、节气和经验作为标准来栽培水稻,往往会出现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水稻群体长势不足或过于茂盛,病虫害不能及时防治,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为此,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结合当地水稻的生态特点,总结出一套“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体系”。

在这项技术体系中,技术人员制定了水稻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每个叶龄期的生长发育标准,我们可以在田间判断水稻的叶龄,然后与标准对比,及时采用施肥、灌溉、植保等技术措施进行调控。

这样就使我们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了。

我们光看看水稻生长的叶片,就能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吗?这项叶龄诊断技术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水稻的叶龄模式理论和器官同伸规律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通常,水稻的产量是在它的根、茎、穗、籽粒等器官生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生、根系生长、节间伸长,以及稻穗分化发育进程等,都存在着有规则的同伸关系。

也就是说,随着水稻每长出一片叶子,稻株就有规律地相应形成和生长出各个部份器官。

可以说水稻的叶龄与生育进程的相关性,比起我们人类用年龄表示发育进程的相关状况还要准确得多。

水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数都比较稳定,每长出一片叶就是一个叶龄。

因为叶片与其它器官存在同伸关系,所以,用叶龄做指标掌握水稻生长发育和长势长相,比较简便而准确。

叶龄诊断技术1

叶龄诊断技术1

叶龄诊断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

叶 龄:主茎已生出的完全叶数伸长节间数=总叶数÷3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分蘖的盛蘖叶位=总叶数÷2拔节期的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数-2同伸规律:叶的生长与内部叶、蘖、根、节间、穗的生长发育有着规律性的同生关系 N叶 内部叶N+1 N +2 N +3 N +4 叶片伸长 组织分化 组织分化始 生长点 蘖N-3 N-2 N-1 N N+1 N +2出现分蘖 分蘖分化发育 分蘖芽根 N —3 N —2 N —1 N节根发生 节根原基发育 节根原基分化节 拔节期:倒数叶龄值:伸长节间—2穗倒4叶后半叶定长倒3叶出到定长 倒2叶出到定长 第一苞分化一、二次枝梗分花 颖花分化 剑叶出到定长孕穗期 减数分裂期 花粉充实完成诊断技术是高产再高产的关键,做好诊断,首先明确各叶龄期生长发育标准,其次诊断方法灵活多样,最后肥、水、植保、化控措施及时。

秧田素质诊断、叶龄诊断、叶长诊断、叶色诊断、茎数诊断、幼穗诊断、减数期诊断、节间长度诊断、水层诊断、杂草诊断、病害诊断。

叶片的重要性水稻产量的三个90%以上。

一是水稻产量95%以上来自空间营养(光合产物),仅有5%来自土壤。

二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叶片制造的。

三是水稻产量90%以上是抽穗后形成的。

后四片叶对产量的贡献率,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穗、叶鞘:0.6%。

管好后四片叶,增强各功能叶片的活力,提高结实粒率、增加千粒重,确保穗重,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从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天。

叶片长2厘米左右,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鞘叶节根5条,苗高5厘米左右。

管理重点: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促发鞘叶节根5条生长。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

⽔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稻叶龄诊断技术及叶龄识别⽔稻叶龄诊断及叶龄识别⼀、什么是叶龄诊断技术?叶龄诊断技术是根据叶龄与其他器官的同伸关系,以叶龄为基准,衡量和判断⽔稻当时和以后⼀段时间的⽣育进程(株⾼、茎数、叶长等)、群体素质(叶⾯积指数、充实度、粒叶⽐等)等,进⾯按照⽣育标准实施调控,达到优质⾼产的实⽤技术。

⼆、如何识别⽔稻的叶龄?1、种⾕⽅向法:根据⽔稻是1/2开叶的道理,在⽔稻⽣育前期(亩期)⽤此法较为准确,即种⾕⼀侧为单数叶,相反⼀侧为双数叶。

具体⽅法是,拔苗时捏住种⾕拔出,洗去泥⼟,在种⾕颖尖⼀侧为单数叶,相反⼀侧为双数叶,由此可判断出当时的叶龄值。

2、分蘖期双零叶法:N叶移栽时,N叶和N+1叶呈双零,其上1、2、3叶为N+1、N+2、N+3叶·····。

3、主叶脉法:将叶尖向上,正⾯观察叶⽚,主叶脉偏右,左宽右窄为单数叶,双数叶相反。

4、变形叶鞘法:4个伸长节间的第⼀变形叶鞘为倒数第四叶。

5、最长叶法:最长叶为倒数第三叶,其上为倒2叶和倒1叶。

三、如何掌握⽔稻叶龄模式?⽔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较稳定,每⽚叶称为1个叶龄,叶与其他器官有同伸关系。

因此,⽤叶龄做指标掌握⽔稻⽣长发育进程和长势长相,从⽽按叶龄进⾏施肥、灌⽔和植物保护计划管理,达到⾼产优质的⽬的。

伸长节间数等于总叶数除以3,如12⽚叶品种伸长节间数为4个,11⽚叶品种为3.6个,即4个伸长节间为主,部分为3个伸长节间。

出叶与分蘖的关系:N叶伸出,N-3叶出现分蘖,如4叶伸出(露尖〉,4-3=1,即1叶叶腋出现分蘖。

分蘖盛期叶位:分蘖数增加最快的时期叫分蘖盛期。

时期⼀般为主茎总叶数的⼀半,如12叶品种其盛蘖叶位是6,即在正常栽培条件下,6叶为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如12叶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2—4,即8叶的同伸分蘖为有效,8叶以后的分蘖⼀般为⽆效。

水稻叶龄模式

水稻叶龄模式

水稻叶龄模式水稻叶龄模式是指水稻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生长速度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种规律。

通过对水稻叶龄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稻生长发育规律和调节水稻产量的方法。

一、水稻叶龄模式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水稻叶龄模式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内形成的叶片数量、大小及其生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意义研究水稻叶龄模式可以了解不同生育阶段对产量的影响,为优化种植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来促进或抑制叶片生长,从而影响产量。

二、水稻叶龄模式的基本特征1. 叶片数量逐渐增加在幼苗期,每个分蘖只有一个原始叶;到拔节期后,每个分蘖会逐渐形成更多的真正叶片;到抽穗期后,则会形成最多数量的真正叶片。

2. 叶片大小逐渐缩小在幼苗期,水稻的原始叶片较大;到拔节期后,每个分蘖形成的真正叶片会比前一片变小;到抽穗期后,叶片大小会进一步缩小。

3. 叶片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在幼苗期,水稻的叶片生长速度较快;到拔节期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到抽穗期后,则进一步减缓。

三、水稻叶龄模式的影响因素1. 光照光照是影响水稻叶龄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叶片生长,使其数量增加和大小增大。

但是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叶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温度温度对水稻叶龄模式也有很大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叶片生长速度会加快;而在较低温度下,则会减慢。

同时,在高温条件下,水稻容易出现早衰现象。

3. 水分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但是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叶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叶龄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土壤肥力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而过度施肥则会使水稻出现过度生长、早衰等问题。

四、调节水稻叶龄模式的方法1. 控制光照在幼苗期,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原始叶片的生长;到拔节期后,则应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以避免叶片过度生长。

2. 控制温度在幼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原始叶片的生长;到拔节期后,则应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水稻叶蘖同伸规律

水稻叶蘖同伸规律

水稻叶蘖同伸规律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叶蘖同伸规律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水稻的生长过程、叶蘖的形成机制和合理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水稻叶蘖同伸规律。

首先,水稻的生长过程分为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在幼苗期,水稻的叶片还比较少,叶蘖尚未形成。

随着水稻进入分蘖期,主茎逐渐延伸,并开始分蘖。

这个阶段是水稻的关键生长期,也是叶蘖同伸规律的主要表现期。

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主茎停止生长,主要专注于穗的形成和籽粒的灌浆。

最后是成熟期,水稻籽粒变硬、变黄,并准备着糙米的收割。

其次,水稻叶蘖同伸规律是指水稻的主茎和分蘖茎的生长速度大致相等,叶片的分布均匀。

这一规律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激素调控和光合物质的分配。

水稻叶蘖同伸的关键在于两个营养系统的平衡和合理分配。

当激素水平不平衡时,会导致茎的生长过快,而叶片发育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合理管理激素的使用和施肥是实现叶蘖同伸的关键。

最后,要实现水稻叶蘖同伸,合理的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是保证叶蘖同伸的基础。

一般而言,早熟、矮秆、分蘖力强的品种叶蘖同伸效果较好。

其次,在播种和灌浆期间,要适时追肥,并掌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时机,保证水稻的充分营养供应。

此外,适当修剪茎叶,促进叶蘖的生长和分布均匀,还可以增强植株的光能利用率,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

总结起来,水稻叶蘖同伸规律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合理利用激素,合理分配养分,加强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水稻叶蘖的生长,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同时,选择适合水稻叶蘖同伸的品种也是关键。

相信在科学的栽培管理下,我国的水稻产量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水稻的发育特性水稻的发育规律

水稻的发育特性水稻的发育规律

水稻的发育特性水稻的发育规律水稻的发育特性/水稻的发育规律稻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整个一生可分为两个生育时期和四个生育阶段。

幼苗阶段和分蘖阶段,是根、茎、叶、分蘖节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时期,合称为营养生长期;长穗阶段和结实阶段,除营养器官继续生长外,主要是穗花、谷粒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时期,合称为生殖生长期。

一般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早稻在拔节前分蘖尚未停止时,幼穗便开始分化,称为重叠生育型;中稻在拔节的同时,分蘖停止,幼穗也开始分化,称为衔接生育型;晚稻是在拔节后分蘖已停止若干天之后,才开始幼穗分化,称为分离生育型。

一.幼苗阶段稻种萌发时,盾片膨大。

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由于酶的作用而分解为糖类和氢基酸等可溶性物质,通过上皮层,进入胚部,于是胚中各部分细胞分裂增殖和伸长,使种根、胚轴、芽鞘破颖而出。

一般在不淹水的湿润条件下,幼根先出,幼芽后出。

幼芽最先出现的是不含叶绿素的芽鞘,从芽鞘内长出的第一叶是没有叶片的不完全叶,以后长出的才是具有叶片与叶鞘的完全叶。

当第一片完全叶生长时在芽鞘节上开始长出最初的不定根,一般有5条。

第三片完全叶露尖时,则又在不完全叶节上长出新的不定根。

以后则每抽出一叶,在其下第三节位上发出-批新根。

因此叶与根的生长为n-3的同伸关系。

随着叶片生长数的增加,发根节位依次上移,发根数量相应增加。

稻根生长的好坏,对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根强则苗壮。

到第三片完全叶长成时,胚乳中的养分消耗将尽,此后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养分,至此幼苗阶段结束。

具有发芽能力的稻种,其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25~30%的才能发芽。

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28~32℃;最高不超过40℃。

氧气也是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当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才有新细胞的形成和新器官的分化,而在无氧条件下则仅有细胞的伸长。

所以,稻种催芽前必须使种子充分吸水,催芽中除保持适当温度,防止高温伤芽外,还应适当翻动种子,改善供氧条件,方能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水稻叶龄模式

水稻叶龄模式

水稻叶龄模式水稻不同品种的主茎叶数比较稳定,每片叶称为一个叶龄,叶与其他器官有同伸关系,因此用叶龄做指标掌握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和长势长相,比较简便而准确。

运用叶龄模式进行计划栽培,要先知道所种品种的主茎叶龄数。

1、伸长节间数=主茎总叶片数÷31.1叶品种伸长节间数=11÷3=3.7 即4个伸长节间为主,少部分有3个伸长节间1.2叶品种伸长节间数=12÷3=4 即4个伸长节间。

1.3叶品种伸长节间数=13÷3=4.3 即4个伸长节间为主,少部分有5个伸长节间。

2、出叶与分蘖:分蘖盛蘖叶位=主茎总叶数÷212叶品种的分蘖盛蘖叶位=12÷2=6 即6叶为盛蘖叶位3、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2叶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2-4=8 即8叶为有效分蘖临界叶位4、功能叶:N-2叶为功能叶例6叶出生:6-2=4 即4叶为6叶的功能叶5、出叶与内部心叶分化生长的关系:按同伸规律,N叶尖露出=N叶叶鞘伸长=N+1叶叶片伸长=N+2叶组织分化=N+3叶组织分化开始=N+4叶原基分化。

如5叶露出,5叶叶鞘伸长,6叶叶片伸长,7叶组织分化,8叶组织分化开始,9叶原基分化。

由叶原基分化到露尖长出,经过4个叶龄期,某叶露尖长出,其内部还包有3个幼叶和1个叶的原基。

6、出叶与根系的生长,有其同伸关系。

N叶伸出,N节根原基分化≈N-1~N-2节根原基发育≈N-3节根发根≈N-4节根长一次分枝根≈N-5节根长二次分枝根。

这种关系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因条件有早发和迟发情。

各节位发根数量、长度和粗度,随节位上升有所增加,因条件而有变化。

分蘖的出根规律与主茎相同,所以根数激增期比分蘖激增期晚15~20天。

根系生长所需的无机营养,由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有机营养必须从地上部茎叶中供给,地上部有机营养不足,就难以长出好的根系。

不同节位的根系,对产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层根(移栽后到幼穗分化前出生的根系),是分蘖期的功能根系,到抽穗占总根数的41.2%。

作物叶龄模式理论 PPT课件

作物叶龄模式理论 PPT课件

典型案例四 王书文,2016. Y 两优900 叶龄模式绿色保优栽培技术研 究 ✓ 试验地点:安徽省凤阳县总铺镇小王村 ✓ 试验方法:供试品种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Y 两优900,采用Y 两优900
叶龄模式绿色保优栽培技术,根据叶龄进行适期播种,提高秧苗素质;适龄栽 插,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平衡施肥;精确管水浅湿灌溉等技术调控。
✓ 作物杂交制种中的应用,根据最佳抽穗扬花期确定父母本播 期, 使焦育进程与季节同步,根据父母本主茎叶龄差和出叶 速度差确定播期差,用叶龄模式公式栽插适宜基本苗数并合 理配置父母本的比例
✓ 精准农业构建,促进高产栽培的肥料运筹与经济施肥
理论应用三
建立适用当地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体系
应用叶龄模式栽培,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建立适 用于当地条件的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体系,使作物生产技术逐步趋向 规范化、指标化和数量化。通过掌握当地主栽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 规律,群体建成特点和各阶段的生长指标,再结合当地的作物丰产 经验,应用叶龄模式原理,可以建立起以叶龄进程为指标,高产群 体建成为中心,综合配套组装各单项技术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尽量 使各项技术在实施程度及时间上有量化的标准。
Th式中代表有效积温和;Ti代表逐日平均气温;a 生 物学下限温度,东北春玉米取8℃。日平均气温采取 国外文献中常用日极端最高气温(Tmaxi)和日极端 最低气温(Tmini)的平部门常用的四个时次平均的方 法更为准确,更缩减误差。
✓ 通过叶龄与有效积温进行Logistic曲线回归,参数如表1
✓ 气象资料:借鉴吉林省白城气象站、榆树气象站、梨树气象站和桦甸气象站资
料,包括平均温度、活动积温
✓ 模型建立 春玉米生长曲线采用Logistic 生长曲线方程,Logistic 生长曲线方程中有3 个参数,它 的特点是低温和高温时玉米的发育速率都非常慢。玉米出叶速率的Logistic 生长曲线 方程形式如下:

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二讲:叶蘖同伸壮秧及其培育技术

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二讲:叶蘖同伸壮秧及其培育技术

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二讲:叶蘖同伸壮秧及其培育
技术
苏祖芳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水稻秧苗各部器官的建成,都要经历一个分化生长的过程。

秧苗素质的优劣,对正在分化中的器官起着很大程度的制约作用,并影响这些器官出生后的功能。

叶蘖同伸壮秧,以蘖代苗,少用秧苗,节省种子:移栽后,新根出生早而多、吸肥力强,返青快,分蘖早、穗多;茎生长粗短,体内大维管束多,易形成大穗,粒多粒饱,产量高,但我国熟制复杂,品种类型繁多,不同类型品种,对秧龄长短,秧苗形态以及生理状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用叶龄模式情导育秧,对适龄的壮秧及其培育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和要求。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苏祖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104
【相关文献】
1.氯化物盐渍土水稻叶蘖同伸壮秧技术 [J], 王文成;刘云舰
2.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法—壮秧试验总结 [J], 杜光竹
3.水稻叶龄模式技术讲座:第三讲:确定适宜基本苗的方法及其应用 [J], 凌励
4.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四讲水稻叶龄模式... [J],
5.推广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夺取水稻高产——水稻叶龄模式栽培试验示范总结 [J], 韦忠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主茎叶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水稻主茎叶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水稻主茎叶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单春生;朱福文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水稻叶龄,指水稻一生中主茎上出生的叶数。

水稻的出叶,与茎、蘖、根、穗等器官的分化发育,存在着内在的、规则的同伸关系。

但以往的研究资料多认为,一个品种的主茎叶龄基本稳定,变化甚微,且不易受栽培措施影响。

而作者自1983年以来,通过对杂交籼稻、常规中稻2类水稻品种主茎叶龄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认为水稻叶龄除取决于品种的遗传因素外,密度、肥料。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单春生;朱福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101
【相关文献】
1.水稻主茎叶龄与分蘖关系的探讨 [J], 寇从贤
2.小麦主茎叶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 [J], 蒋代章;吴朝聘
3.应用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指导水稻高产创建栽培 [J], 潘荣生;吴秀丽
4.水稻叶龄模式应用技术讲座:第四讲水稻叶龄模式... [J],
5.小麦冬前主茎叶龄数及其应用 [J],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徐庆新;张宝民;张金帮;杨仲岗;李萌;朱学群;张仁峰;张统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水稻种植区无旱田,可在水田中选择高出地面 50 厘米以上的高地做秧田,挖好截 水、排水沟,确保旱育。
旱育秧田场地选定后,要做好秧田的基本建设,确定水源,修建晒水池,在棚间及周围 挖设排水系统,修建宽 3~4 米秧田道路便于运输,在场地周围栽植防护林。
根据棚型划定苗床地,建设标准化大棚,大棚高度 2.2 米左右,宽 6 米、长 60 米,此 类大棚具有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防冻能力强、阴雨天不影响作业、管理方便等优点。
【旱育壮秧】旱育秧田规范化
为了切实保证旱育壮苗的要求,旱育苗的秧田建设必须规范化。防止旱育不旱、前旱后 湿、以湿代旱、秧田分散、管理不便,秧苗不壮等问题。旱育秧田规范化主要包括选地和规 划设计两部分,
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等要求,育苗场地应选择交通 方便,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偏酸,比较肥沃且无农药残留的地 块。
【旱育壮秧】置床处理、床土配制和播种摆盘
1、置床处理 在浸种的同时进行置床处理,春季扣棚时间以计划播种期前20天左右为宜,确保旱育, 做成规整、高出地面8~10厘米的置床。棚间要有排水沟,并与场区大排水相连接。 2、施肥 根据置床有机质含量和质地情况,每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8~10公斤、尿素20克、磷酸 二铵50克、硫酸钾25克,均匀撒施在床面上,反复混拌在3~5厘米的土层内,做到床平、土 细、肥匀。 3、调酸和消毒 在摆盘播种的前一天,每100平方米置床浇1%浓度的硫酸水300公斤,使置床土壤 PH 值达到4.5~5.5,并用杀菌剂消毒。 置床施肥、调酸和消毒,为旱育壮苗和防御立枯病的发生提供了保证。 4、床土配制 水稻生产上采用的壮秧剂分为固态、液态两种,固态壮秧剂在床土配制上已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液态壮秧剂也是壮秧剂的一种,由于其简便的操作,突出的效果,近年来得到了广 泛的推广。 5、摆盘播种 摆盘时床土厚度应确保在2.5厘米左右,摆盘要平,相互间要靠紧,四周用土封严。播 种期一般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为准,一般在4月中旬为宜。 播种量按不同秧苗类型的播量精确播种。机插中苗每盘播芽种100~125克,手插中苗每 平方米播芽种250~300克,钵苗移栽每钵穴3~5粒。机插中苗播量的诊断方法:每盘播芽种 4000~4400粒,即每100平方厘米播芽种6~7.5克。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均属于早熟和极早熟粳稻类型,感温性强,营养生长期对温度敏感, 此时期以水保温、以水增温可促早熟。生育类型上属于重叠生长,最高分蘖期出现在幼穗分 化后。产量主要来源于抽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为非蓄积型。因此在栽培上必须将水稻抽穗 期安排在当地光温最充足的季节,保证抽穗后有 25 天以上的良好光温条件。
1叶露尖,地下部生长种子根1条。种子根发育期株高应控制在2cm 左右。 诊断及调控措施 水份 在大棚内观察,如发现地膜与床面粘连,苗床土壤明显过湿,应白天揭膜散水,晚间覆
膜。如床土变白,种子在干土里,应该适量补水,与底墒相接即可。 病情 由于水多、缺氧、有机质过多、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料和气温较低等原因,会造成芽腐病
盐水比重,确保选种质量。目前水稻种衣剂推广面积较大,使用种衣剂需要用比重清选机进 行选种达到比重1.13盐水选种的效果后再进行包衣。
浸种消毒 盐 水 选 种 后 开 始 浸 种 消 毒 , 浸 种 水 温 11~12℃ , 需 要 7~8 天 , 大 体 浸 好 需 活 动 积 温 80~100℃。采用浸种和消毒同时进行的方法,把选好的种子用25%咪酰胺乳油10毫升兑50 公斤水,浸40公斤种子。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25%时即可发芽,达30%时即为饱和。浸好 种子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 断,手碾成粉状,没有生心。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采用催芽泵或蒸气催芽箱催芽,在高温 (30~32℃)下催芽破胸,露白后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长2毫米以内为宜,然后在阴凉处 晾芽等待播种。
因此要根据气候及品种特点选择适合的主栽品种,目前主茎 10 叶、11 叶、12 叶品种为 垦区应用主要品种。
10 叶品种有,垦稻 9 号、垦稻 19、三江 1 号等; 11 叶品有,空育 131、垦稻 16、垦稻 17、垦稻 20、垦稻 21、垦鉴稻 13 号、垦糯 2、 龙粳 26、龙粳 27 等; 12 叶品种有,垦稻 12、垦稻 15、垦鉴稻 6 号、龙粳 21 等。
旱育中苗壮苗标准为:叶龄 3.1 ~3.5 叶,秧龄 30~35 天,苗高 13 厘米左右,地上部
茎叶结构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 3 毫米,第一叶鞘高 3 厘米以内,1 和 2 叶 的叶耳间距 1 厘米左右,2 和 3 叶的叶耳间距 1 厘米左右,3 叶长 8 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 为“1、5、8、9”即种子根 1 条,鞘叶节根 5 条,不完全叶节根 8 条,第 1 叶节根 9 条分化 待发。百株地上干重 3 克以上。
的发生。导致秧苗根系活力减退,病菌浸染芽谷,造成烂芽。禁止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 用30%瑞苗清1.25ml/m2兑水3Kg 喷施进行防治。
温度 大棚内温度控制在35℃以内,若棚温高于35℃时,开棚头通风降温。环境温度低于0℃ 时,应注意防御冻害,外界温度低于0℃时,采用熏烟等办法,保持棚内温度。 虫、鼠害 播种后,封棚前,在苗床上使用鼠药防治鼠害。 2、第一叶伸长期 种子根发育期后水稻生长进入第一叶伸长期,此时水稻地上部增生第一叶,地下部增生 鞘叶节根5条。第一叶鞘高度为3cm 左右。 诊断内容及调控措施 一叶叶鞘高度:第一叶叶鞘高度一定要控制在3cm 以内。当一叶叶鞘高度达到2cm 左右 时,开始注意棚内调温、苗床控水。 温度 大棚内叶尖下一厘米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不能高于28℃。如果温度高于28℃应 及时开棚头通风降温并多设通风口。 冻害诊断 秧苗出现冻害时,最初叶片颜色变深,逐渐失绿、萎蔫。发生冻害后,早晨应提早通风, 以缓解冻叶枯萎,并喷施含 SOD 酶的生物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 水份 观察苗床,确保育秧田保持旱田状态。观察鞘叶节根,如根数少,但白根多,说明水分 过量应通风晾床;如土表发白、根多,说明水分不足,应适量补水。 3、离乳期 第一叶伸长期后进入离乳期,包括二叶露尖到三叶展开两个叶龄期,约经12~15天,是 秧苗生长由胚乳营养转向根系营养的转折期。 (1)二叶期诊断 地上部增生第二叶,叶长小于5cm。第一叶鞘高度为3cm 左右,1、2叶叶耳间距1cm。 地下部增生5条鞘叶节根,并开始生出不完全叶节根,但未长足8条,2叶定型株高应达到9 厘米。 叶耳间距、叶长诊断:1、2叶叶耳间距1cm,2叶叶长小于5cm,叶片挺拔,不弯不披。 当1、2叶叶耳间距超过 1 cm 时,2叶长超过 5 cm 时,开始注意棚内调温、控水,防止徒长。 草情
【基础知识】北方寒地气温气候特点
寒地气侯比较独特,生育日数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 温快、低温冷害频繁、冬季严寒等。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黑龙江省寒地、长日照条 件下栽培,从品种到生态条件均与南方有很大差异。因此要选用适于当地熟期品种,以安全 抽穗期为中心,确定生育界限时期,实行计划栽培,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促进水稻健 壮生长,防御低温冷害,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
二叶期观察苗床杂草情况,判断杂草种类及大小,对于稗草或阔叶草,一般在水稻1.1 叶前,用20%敌稗300~500ml/667m2兑水15升喷雾灭草;在水稻1.5叶期,10%千金60ml+48% 排草丹180~200ml/667m2兑水15升喷雾灭草。
温度 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超过25℃及时通风。 注意预防冻害。 水份 由于叶片增加,蒸腾量增大,严格按照“三看”管理水分,一看土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 状况,二看早晚叶尖吐水水珠大小;三看午间高温时心叶是否卷曲。 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吐水水珠变小,心叶卷曲,即可浇水,一定要在早8点左 右,一次浇足。 立枯病防治 立枯病症状为秧苗枯萎易断,茎基部开始腐烂,逐渐失绿,成片死亡。 出苗后到1.5叶浇酸水一到二次,使 PH 值在4.5~5.5之间或使用土壤杀菌剂进行土壤消 毒。也可以使用30%土菌消3~4ml/m2、3%育苗灵15~20ml/m2或30%瑞苗清 1~1.2 ml/m2 进行土壤消毒。 (2)三叶期诊断 地上部增生第三叶。地下部不完全叶节根达到 8条,1叶节根9条待发,3叶定型株高为 13厘米左右。 叶耳间距:第一叶鞘高度为3cm 左右;第二叶,1、2叶叶耳间距1cm,叶长小于5cm; 第三叶,2、3叶叶耳间距1cm,叶长小于8cm。 控制2、3叶叶耳间距,3叶长及保证根数,当2、3叶叶耳间距超过 1 cm 时,注意棚内 调温、苗床控水。 草情 诊断及调控措施与二叶期相同。 温度 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当温度超过22℃及时通风;2.5叶后根据环境温度 情况,逐渐转入昼开夜闭,最低气温高于7℃时可以昼夜通风。注意预防秧苗冻害。 水份 按照“三看”标准管理,在水稻2.5叶期注意预防立枯病。 养分 观察秧苗是否变黄,如变黄,则生长量不足。2.5叶后发现缺肥症状,每平方米施用 (NH4)2SO4 1.5~2g,稀释100倍喷施,而后一定要用清水洗苗。 适龄秧苗在移栽前3~4天,进入插秧前准备期,进一步调温、控水,加强炼苗。做好“三 带”下地,带药:水稻叶龄在3.1~3.5叶期(水稻移栽前)带药下地,使用 70%艾美乐6g/100 ㎡,防治初期潜叶蝇。带肥:插秧前一天,施用磷酸二铵,每平方米125~150克(不易过早 施用,防止产生肥害)。带生物菌肥:一些生物菌需在植株体内繁殖后才能起作用,因此应 早期带入本田。
【旱育壮秧】种子处理
晒种 一般在播种前15天左右进行晒种,选择晴天晒种2~3天,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有 利于吸水和发芽整齐,增加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晒种完成后进行盐水选种工作,采用12.5公斤盐兑水50公斤配成比重1.13的盐水选种。 选好的种子需经过清水2~3次清洗。通过盐水选种可以去除不饱满种子,每选一次都要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