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人最适合鉴赏的20幅名画:养风度,蓄风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人女人最适合鉴赏的20幅名画:养风度,蓄风雅
如山,山有挺拔的恢弘气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男人如山,胸襟开阔,雍容大度,以德服人;女人如水,水有温柔和包容的品格,温文尔雅,大方得体,善解人意。

如水的女人,多了一份柔情。

山要清,水要秀,只有水秀山清才是最美的风景。

人世间有了如山的男人而彰显浩然之气,因为有了如水的女人而平添妩媚春光,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男人如山
1.力拔山兮气概世——《千里江山图》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有一个人,宋徽宗亲授其法;
有一个人,一幅画成就了他短暂的一生!
这个人便是王希孟。

他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不久英年早逝。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男人就像大山,博大坚韧,丰富和深沉,朴实与无华。

没有丝毫的浮躁与虚华,而将自己置于沉静与卑微的地位,这就是大山的品质与魅力。

男人如山,就要有山的大度、山的宽容。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决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境界;
2.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富春山居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历时7年创作的,此画不仅被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峰,也被视为黄公望绘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其苍润洗练的笔墨、优美动人的意境不仅使人'于宁静处感悟平淡,于细致处品味天真',而且生动真切地展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风物,带给人超凡脱俗的飘逸感。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一个成熟男人是一片海,博大而温柔;他是一棵树,伟岸而坚强;他是一座山,他严峻而丰富;
3.男人体魄壮如牛!——《五牛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画牛精品力作,此画已达到唐代画牛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有勤劳致富、勤恳忠实、诚信友好、年富力强、事业兴旺之寓意,尤其值得当今男人借鉴!
4.以退为进——《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这幅画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韩熙载这种沉湎声色来消磨时光的做法,实际上是力求自保,想借此来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受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

后来,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善终。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以退为进是一种韬晦之计,在特定的形势之下,用伪装的办法,将自己真正的意图隐藏起来,才能在对手对你不设防的情况下,保全和发展自身的势力。

5.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行吟图》
▲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从这些千古不朽的名诗佳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那宽阔的胸怀,无畏的气概,不满现实,借酒浇愁的思绪,以及才气横溢,风度翩翩的潇洒之态。

面对当下有些人的胆怯、软弱、妥协,我们需要李白的潇洒、狂傲、不畏权贵的精神。

6.好男儿,烈马疆场壮志豪迈。

——《奔马图》
▲近现代徐悲鸿《奔马图》
徐悲鸿画马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的悲愤和爱国忧世之情,他画马注重刻画骨骼和肌肉结构,有着一定的写意成分,往往是挥墨一气呵成,人们常用“一洗万古凡马空”来称赞其笔下的骏马,矫健的身姿,高昂的头,奔出嘶鸣千里的气势,体现出一种迅疾的速度、力量和雄壮的美。

男人如马,驰骋沙场,无所畏惧,无法阻挡。

7.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竹。

——《墨竹图》
▲清郑板桥《墨竹图》
郑板桥所写墨竹,瘦硬坚劲,潇潇飒飒,光明磊落,具有一种孤傲刚正的桀骜不驯之气。

在艺术构思上提出“胸中之竹”的著名段论,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常为人们所引用。

男人崇德,皆为临世做人之本;竹能立品,正当竹林成器之重。

男人不应该去学拐竹,伪装一种高深莫测的城府,硬要弄出个七弯八拐来;不应去做方竹,看似圆润、模棱两可,摸上去确是方方的感觉......竹可以重叠罗汉,那是对空间的傲进与竞争;竹也可以挺胸正身,那是对蓝天伺机助长的追求。

8.真男人贵真性情——《泼墨仙人图》
▲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以前,看梁楷的《疏柳寒鸦图》,惊异于他寥寥几笔,就把几只寒鸦或飞或栖,残柳枯枝,一派萧瑟的画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又看到他的《泼墨仙人图》,才恍悟简笔写意远非梁楷真面貌,传神达意的泼墨人物才更能渲染他的率真性情。

多么洒脱的人生!男人就该这样,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

过“减笔”的生活,做快乐的人。

9.不与百花争高洁——《冰姿倩影图》
▲明文徵明《冰姿倩影图》
画史上将文徵明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

这幅墨梅作品古朴质拙,韵高神清。

以朗朗清气、疏影暗香,衬出梅的铮铮傲骨,是文徵明的传世国画之精品。

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所以,她象征高洁、坚强的人。

男人女人都该赏之。

10.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愚公移山》
▲近现代徐悲鸿《愚公移山》
这幅画取材于《列子·汤问篇》,故事是人所熟知的。

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画愚公移山,其用意是要以愚公精神鼓励全国军民不畏艰苦、坚持抗日,夺取最后胜利。

旬子讲:“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恒心,一些困难的事情便可以做到,没有恒心,再简单的事也做不成。

女人如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女人何尝不是如水般,婉约如清泉,灵动似溪流,有静观世事的山湖优雅,有广纳百川的大海豪情。

仿佛到哪,都塑造出自己的品格。

1.最是离别相思苦——《洛神赋图》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展开画面,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簪花仕女图》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代的女性尤喜红色,如武媚娘“开箱验取石榴裙”,杨玉环“一枝红艳露凝香”,《簪花仕女图》中6位女士,都配以墨红相间的团花图案,格外典雅富丽;最令人称绝的是身着朱色披风外套的第5位,竟在朱色披风外罩上一层石绿色纱罩,居然无一丝俗气。

女士们凝脂般的身体若隐若现地展现在华美而高贵的着装中,让人浮想联翩,惊叹不已。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高大、健康的女性配以华丽的装饰给人以惊艳之感。

“头上何所
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这些唐诗为我们描绘了她们的华美。

对于今天喜好素净美的许多女孩来说,这似乎有些难以接受,可是看看画中这些丰满的女士,尽显唐人的偏爱,你能说她们不美吗?
3.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著作《女史箴》绘制而成,图中描绘了贵族妇女生活的一些场景,表现了当时社会所标榜的女性美的典范。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玄熊攀槛、冯媛趋进”讲的是汉元帝观赏野兽战斗的时候,一只熊突然跳出圈外,汉元帝的侍从、妃嫔们惊慌逃命,冯媛却往前站,以身挡熊!其爱君之心切,令人动容。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另一个是班婕妤辞辇的故事,汉成帝特命人制作大辇车,邀请妃子班婕妤同车出游,却被她以贤君应与大臣同车的理由拒绝,不侍宠而骄,处处为君王着想。

赞赏这幅画的人,他们看到了勇敢、智慧、分寸……女神的举动也成了历代帝王夫家苛求妻子的道德规范,无形中在“三从四德”之外,给女子加了一道枷锁。

然而他们忘了,这些令人心生敬意的举动背后,其实只是情之所至,无关道德,女神眼里本应有的悲喜,被帝王的三纲五常抹去了。

4.《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画中描绘了初春时节宫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等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人物
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5.《雍正妃行乐图》
▲清《雍正妃行乐图》局部
画家在生动地刻画宫廷女子闲适生活情景的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

▲清《雍正妃行乐图》局部
使我们领略到古代女子服饰文化的绚丽风采。

描绘出雍正时期仕女忧闲生活的状态,叙述的是后宫女子无奈的空寂与感怀,笔笔生景,丝丝入情。

▲清《雍正妃行乐图》局部
这世界,是寂寞生情?还是情生寂寞?
6.自古豪杰千千万谁说女子不如男。

——《昭君出塞图》
▲清倪田《昭君出塞图》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的思乡之情。

画面景色肃杀枯败,塞外深秋,寒气袭人。

一身胡服穿戴的昭君,一手执马鞭,一手执缰绳,似刚下马背。

空中几只南归的大雁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不觉黯然神伤,萌生故国千里、归期如梦之感。

7.《弈棋仕女图》
▲唐《弈棋仕女图》局部
此图描绘了盛唐时期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

画面以弈棋贵妇为中心人物,围绕弈棋又有亲近观棋、侍婢应候、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工笔重彩风俗画。

贵妇丰满的肌体,华丽的服饰,反映出盛唐时期以丰腴、浓艳为美的风尚。

8.《宫中图》
▲明杜堇《宫中图》
图中描绘了后宫之中嫔妃们的日常生活。

她们或自弹自唱,或听乐人演奏,或由画师对人写照,或以蹴鞠、槌球为乐。

全卷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巨制。

▲明杜堇《宫中图》局部
作者同时也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较为简疏纵逸的笔法间,将人物或自我沉醉,或心事重重,或强颜欢笑,或安详闲适,或愉悦欢欣的心境表现出来,可谓是宫中生活的百态图。

▲明杜堇《宫中图》局部
9.《贤母图》
▲清康涛《贤母图》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

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仆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

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10.《花篮图》
▲宋李嵩《花蓝图》
女人如花,花开如梦,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花,缤纷妖娆,浪漫多情,在青春稚嫩的年华,盛开如诗,最后悄悄流淌在彼此的过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