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Ⅰ
B. Ⅱ
C. Ⅳ
D. Ⅴ
2.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成因是( )
A. 海拔高
B. 白昼短
C. 云量多
D. 晴天多
3.如果在V区建一批光伏电站,其不利的条件是( )
A. 太阳能缺乏
B. 缺少资金、技术
C. 消费市场狭小
D. 政策的制约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4.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36.1°N,82.5°E)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6.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A. 横波和纵波都加速
B. 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 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 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 B表示的水圈主体是陆地水
B. 图中C和D两层相加就是岩石圈
C. A所代表的大气层的最低气温在高层大气中
D.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8.把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或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石④矿物⑤矿产⑥地壳
A. ②→⑤→①→④
B. ②→④→⑥→①
C. ②→④→①→⑥
D. ②→④→③→⑤
如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 3:20
B. 8:40
C. 15:20
D. 20:40
10.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读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B. 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 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形成的块状山
D. 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高大山脉
12.关于里海东侧广阔的平原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 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 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 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该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北冰洋
B. 墨西哥湾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14.由图可推知该地河流( )
A.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B. 夏秋季节径流量大
C. 结冰期较短
D. 含沙量小
下图是沿20°S纬线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大陆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B. ③大陆全部是黑色人种
C. ⑤岛屿东部有热带雨林分布
D. ⑦大陆跨南、北半球
16.下列有关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火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B. ④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C. ⑥大洋呈“S”形,风大浪急
D. ⑧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7.-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可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是( )
A. 内罗毕
B. 德黑兰
C. 孟买
D. 科伦坡
18.同处赤道附近的内罗毕和新加坡的气候类型不同,导致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19.甲地附近海域等深线(如下图所示),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 3条B.4条 C.5条D.6条
20.P地表示的海底地形应为( )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海沟
D. 海岭
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21.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河流
D. 铁路
22.西安与开封都是古都,北宋时期,开封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

现在开封市人口不到100万,市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运输
B. 政治
C. 黄河改道
D. 军事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 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2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 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 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 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25.依图示资料可知( )
A. 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 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 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26.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可能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7.据图推断该国地势的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北高南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中间低四周高
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次年3月都会有成千的科考队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较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1.32℃,如果温度高于1.80℃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

下图为南极磷虾分布图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火地岛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土壤
D. 光照
29.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磷虾分布数量多的原因是该海域( )
①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最无机盐分②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③受巴西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较高④适宜磷虾生存的海域面积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若在图中甲海域捕捞磷虾,则途中可能遭遇的最大困难是( )
A. 冰山浮冰
B. 低温冻害
C. 狂风巨浪
D. 鲸鱼鱼群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9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 170 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32.(11分)下图为北美洲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海峡,其东岸沿海陆地属于______(国家)。

(2)B岛屿有北半球最大冰川分布,主要形成原因是纬度高和_______,随着气候变暖,该冰川大量融化,将给浙江省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

(3)C为美国重要的城市旧金山(37°48′N,122°25′W),影响其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与我国浙江省相比,该地区夏季水果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

(4)图中箭头表示近几十年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方向,迁移人口以老年为主,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对迁出地人口自然增长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

(5)从地形的角度,简述D地区气候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33.(1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甲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乙是;丙是。

(2)写出图甲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作用,③作用。

图甲中(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填方位)地区。

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作用。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34.(10分)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

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C
6.B
7.C
8.C
9.A 10.D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C 28..B 29.B 30. C
31.(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能力提高等。

32(1)白令美国
(2)降水丰富沿海低地被淹(海平面上升)
(3)科技(环境、交通)气温日较差大
(4)气候死亡率降低
(5)受沿海山脉影响,南北狭长(分布面积较小)
33.(1)沉积岩岩浆岩岩浆 (2)变质重熔再生④ (3)风蚀蘑菇西北风力沉积(4)E、D、C
34.(1)北半球。

四周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水平方向气流向右偏转)
(2)
LX LY
天气系统名称冷锋暖锋
锋面雨带位置锋后锋前
锋面雨带范围较小较大
(3)气压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气温变化:从暖锋锋前移动到冷锋锋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降水变化: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风向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风向从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