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观察动物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动物研究报告
【篇一:观察动物研究报告】
观察狗的研究报告
一、目标
1. 学会观察方法,增强观察能力。
2. 学会描述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操作方法
1. 观察自己家的宠物狗。
其观察内容为:形态和生活习性。
2. 记录下狗的生活习性和形态。
3. 上网搜索加上自己了解,解释什么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结合
生活,描述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成果
1. 形态特点
网上:贵宾犬外形高贵优雅,有着漂亮卷曲的长毛和雍容华贵、仪
态万方的仪表。
现今犬展承认的三种体型及多种毛色,绝对能迎合
一般爱犬者的喜好。
贵宾犬有三种体型:标准型、迷你型、玩具型,他们的皮肤和被毛的颜色很有特点,被毛毛色纯一,以纯白色为上品。
观察:我家的贵宾狗:毛色为白色,毛微微卷曲,耳朵内侧的毛为
直毛,但与其他同种狗相比之下毛并不多。
眼睛呈黑色,大又圆。
鼻子也为黑色,湿润。
耳朵十分迷你,在头的两侧下垂,很软。
体
型很小,算是玩具型。
嘴巴外有一小圈黑色的皮,个人猜想应该是
嘴唇。
狗狗脚底有四块肉垫,黑色,柔软。
两只前脚膝盖处,还有
两只小爪子。
2. 生活习性
①睡眠:狗没有较固定的睡眠时间,有机会有时间就睡。
但比较集
中的睡眠时间多在中午前后,凌晨二三点钟。
每天的睡眠时间长短
不一。
狗一般处于浅睡状态,稍有动静即可惊醒,对陌生的声音仍
很敏感。
浅睡时,狗呈卷曲状,将头埋进自己胸前的毛内。
熟睡时
常仰着,四脚朝天,全身展开来,十分酣畅。
狗睡觉被惊醒后,显
得心情很坏,非常不满惊醒它的人,刚被惊醒的狗醒眼朦胧它的不
满有时也会对人发泄,如不满的吠叫,甚至去咬惊醒它的人。
②嫉妒心:狗的嫉妒心非常强,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新来的狗身上,
忽略了对它的照顾时,它就会愤怒,变得暴躁。
③抚摸:狗的头部、颈部、身体,喜欢被人爱抚,但对于除了主人
以外的人来说鼻子、屁股和尾巴摸不得。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什么是生物的适应性?
答: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适应性是通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
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生物体的有些
适应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是通过遗传传
给子代的。
并非生物体接受某种刺激后才能产生,这与应激性是不
同的。
②典型适应性的实例:
a.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
做保护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
敌害或
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
b. 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
做警
戒色。
c. 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
生物
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
③结合生活
a. 在炎热的夏天,狗经常张开嘴,并把舌头伸出来,这是狗对炎热环境
的一种适应性。
【篇二:动物研究报告】
篇一:动物研究报告
可爱的国宝
—熊猫研究报告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熊猫体型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因而得名。
大熊猫体长
1.2~1.5米,体重50~80千克,体毛以白色为主,但四肢与肩胛部
有连片的黑色毛区,眼区有形似眼镜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
为黑色。
因其毛色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山高、谷深、树高、竹密。
茂密的竹林既是它们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后代的场所。
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
大熊猫虽属食肉类,却喜素食,偶尔亦吃动物,但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的笋和较青嫩的茎、叶,俗称花熊和竹熊,是中国特产。
大熊猫的食谱
竹子是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约占食物总量的99%,每天约食竹子25公斤。
其中被吸收的仅17%。
目前大熊猫栖息地内,大熊猫主食竹类达9属40余种。
在圈养条件下,为保证大熊猫的营养需求,还会为其提供适量的精饲料、水果、蔬菜等。
野生大熊猫偶尔还会捕食竹鼠一类的小动物。
大熊猫的手掌
大熊猫的前掌有五只手指及一只由腕骨演化而成的伪拇指,这有助于灵巧而紧紧地抓住竹子。
大熊猫的牙齿
当大熊猫慢慢长到7月龄时就开始换牙齿,它的臼齿大小约是我们的七倍,具有宽阔表面,强而有力的颌骨及坚固的牙齿,有助压碎磨碾竹子。
大熊猫特殊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具有典型是肉动物的消化道,单室胃,没有盲肠。
大熊猫以竹子为生,除了能够消化,吸收竹子细胞内含物质外,由于缺乏微生物的消化能力,只能利用一部分半纤维素,排出竹节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分辨。
这种独一无二的消化营养方式,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草食类动物都很难见到。
竹子是低营养食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大熊猫具备了吃得多,排泄快,选食优竹,不冬眠以及少运动、少消耗等特征。
排粘
排粘是大熊猫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大熊猫的消化道壁上有大量的粘液腺,当大熊猫的竹子采食量减少时,胃肠道正常分泌的粘液也会减少,多余的粘液滞留、粘附在肠壁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通过肠管的急剧运动,将连同部分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一起排出题外。
粘膜能够使竹便成形,减少消化道内的摩擦,起到保护作用。
在排粘期间,大熊猫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以及倦卧等现象。
疾病
观察狗的研究报告
一、目标
1. 学会观察方法,增强观察能力。
2. 学会描述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操作方法
1. 观察自己家的宠物狗。
其观察内容为:形态和生活习性。
2. 记录下狗的生活习性和形态。
3. 上网搜索加上自己了解,解释什么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结合
生活,描述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成果
1. 形态特点
网上:贵宾犬外形高贵优雅,有着漂亮卷曲的长毛和雍容华贵、仪
态万方的仪表。
现今犬展承认的三种体型及多种毛色,绝对能迎合
一般爱犬者的喜好。
贵宾犬有三种体型:标准型、迷你型、玩具型,他们的皮肤和被毛的颜色很有特点,被毛毛色纯一,以纯白色为上品。
观察:我家的贵宾狗:毛色为白色,毛微微卷曲,耳朵内侧的
毛为直毛,但与其他同种狗相比之下毛并不多。
眼睛呈黑色,大又圆。
鼻子也为黑色,湿润。
耳朵十分迷你,在头的两侧下垂,很软。
体型很小,算是玩具型。
嘴巴外有一小圈黑色的皮,个人猜想应该
是嘴唇。
狗狗脚底有四块肉垫,黑色,柔软。
两只前脚膝盖处,还
有两只小爪子。
2. 生活习性
①睡眠:狗没有较固定的睡眠时间,有机会有时间就睡。
但比较集
中的睡眠时间多在中午前后,凌晨二三点钟。
每天的睡眠时间长短
不一。
狗一般处于浅睡状态,稍有动静即可惊醒,对陌生的声音仍
很敏感。
浅睡时,狗呈卷曲状,将头埋进自己胸前的毛内。
熟睡时
常仰着,四脚朝天,全身展开来,十分酣畅。
狗睡觉被惊醒后,显
得心情很坏,非常不满惊醒它的人,刚被惊醒的狗醒眼朦胧它的不
满有时也会对人发泄,如不满的吠叫,甚至去咬惊醒它的人。
②嫉
妒心:狗的嫉妒心非常强,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新来的狗身上,忽略
了对它的照顾时,它就会愤怒,变得暴躁。
③抚摸:狗的头部、颈部、身体,喜欢被人爱抚,但对于除了主人
以外的人来说鼻子、屁股和尾巴摸不得。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什么是生物的适应性?
答: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适应性是通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
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生物体的有些
适应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是通过遗传传
给子代的。
并非生物体接受某种刺激后才能产生,这与应激性是不
同的。
②典型适应性的实例:
a.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
做保护色。
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
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
b. 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
做警
戒色。
c. 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
生物
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
③结合生活
a. 在炎热的夏天,狗经常张开嘴,并把舌头伸出来,这是狗对炎热环境
的一种适应性。
篇三:濒危动物研究性报告
关于濒危动物的研究型报告
项目所属学科
生物
选题背景
几经权衡,西格尔最终将选定北极熊。
在她看来,北极熊在公众中“知名度”较高,加之它的生存与冰密不可分,全球气候变暖、海冰
消融势必对其造成影响。
此外,西格尔还希望借
此达到促使政府制定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根据西格尔的设想,一旦北极熊被列为濒危物种,美国政府将按照《濒危物种法》相关规定,采取措施保护其核心栖息地。
而由于北
极熊的栖息地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威胁,政府将被迫减排温室气体。
基于这种想法,西格尔于2005年2月16日,即《京都议定书》生效当天提出申请,要求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
北极熊被列为“受威胁”物种后,前往加拿大猎熊的美国人将无法把“战利品”带回国。
但是,美国内政部并没有将北极熊列为可获最高
级别保护的“濒危”物种,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今后采取何种级别的措施,保护这片油气资源丰富的北极熊栖息地仍有商量余地。
项目条件野生动物是大自然中对生态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生物类群,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成为濒危动物。
如何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日益受到人类社会的关注。
研究目的
了解目前生物濒临灭绝的状况,唤醒人们对濒危物种的重视。
主要研究方法
访谈法、上网查资料法等。
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系统学习生物基础上,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本组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找出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优方法。
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未来的世界自然遗产将是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具有全球保护价值的特有物种及其生境研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研究心得
动物与我们一起在地球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们在地球上都担当者重要的位置,维持着自然界微妙的平衡。
人类的肆意改造地球,已严重威胁到地球上的各种生命。
人类如此妄为无异于自掘坟墓,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事。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正趋于不协调。
要知道,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和自然界是整体。
如果生态平衡被破坏,那么,人类最终会毁掉自己。
所以我们要拯救那些濒危的动物,爱护身边的动物,爱他们就是爱自己。
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残害、虐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而在现实生活中,残害、虐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时常发生,有的案件在社会上还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反响。
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在我国刑法中增设残害、虐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以适应目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
摘要中文--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动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一个接一个,一种接一种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
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
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
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
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
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 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 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
(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关键词
濒危|遗传|保护
罗列研究资料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部分网上资料等。
研究结果
现在已经清楚的知道,为了成功的保护物种,除了要保护其栖息地外,还必须保护其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频发的物种,在环境变化中将十分脆弱,因而其进化前景黯淡。
研究结果分析
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由于受难度、代价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个体和生存环境同时进行保护。
必须要知道哪些群体首先应该被保护。
研究建议
应该加强实践考察
【篇三:动物调查报告】
广西区内野生动物调查报告2011-17班吴虹熹 53号近来,野生动物的急剧下降让人类意识到,保护动物,关心生态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
自己。
就此,我调查了广西区内野生动物目前的生存状况。
据我调查,广西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自治区级23处,地市级和县级31处。
如
下:
1花坪自然保护区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1960年被广西区批准为保
护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
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花坪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
花坪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身份是活化石银杉的发现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
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地质古老,具有古陆性
质,想体验史前一万年的感觉的朋友可以考虑来穿越一番。
保护区内物种丰富,被誉为“花的世界,绿的海洋,动物的王国,银杉的故里,瀑布的
天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花卉基因库,所以此地的名字原写作“花瓶”,十分贴切。
但
进入花坪保护区需要完备的装备和足够的胆量,因为夏天,花瓶里除了处处繁花还有随处可
遇见的蛇??但对于色友们来说,蛇的原生态曲线美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创作的热情。
花
坪特色生物推荐:
蛇花坪除了花多就是蛇多,不拍蛇算是枉去花坪一趟了。
蛇虽然看起来恐怖,其实只
要了解蛇的习性,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安全的拍摄蛇的美丽身姿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胆量
一定要大,足够拿稳相机,但也不建议胆大的同志没事抓蛇玩。
白鹇别名银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著名的观赏鸟类。
李白曾作《赠黄山胡公晖求白
鹇》一诗表示自己对白鹇的喜爱。
白鹇外形素雅,性情高傲,生活习性独特,但它们又能和
粗鲁的野猪十分要好,有野猪的地方常常就会有白鹇,两者关系十分另类,似动物界的伯牙
与子期。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鹇的天堂,白鹇群数较多,大的群有超过100只白鹇共同
生活着。
漂亮的外形,独特的气质都让白鹇成为本系列重点推荐的动物之一,如果顺便能拍
到野猪,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银杉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3年前在花坪第一次发现银杉存
活,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轰动,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
到了花坪,如
果忽略了这种国宝级的树种,那此行着实虚得紧了。
2 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省北部,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特有种类繁多,是广
西三个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同
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连片面积大,保存完好,森林覆盖
高,为世界同纬度地区所罕见。
它是生物学、生态学、生态地理学不可多得的科研试验基地,
对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左江上游龙州县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北缘,区内群
峰嵯峨、山弄密集、溪流时隐时现、喀斯特地貌典型,植被为世界上罕见保存最完好的岩溶
地区热带季雨林。
,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14个关键地区之一,也是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的40个a级保护区之一。
它于 1979年建立,总面
积达10080平方米,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
与广西众多森林保护区不同,弄岗具有典
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进行穿越的难度较大,在此开
展户外运动需要极好的运动能力和技术。
弄岗保护区有120多种鸟兽,最为珍稀的是白头叶
猴,这是我国特有动物,也是《可爱广西》丛林穿越系列中要特别关注的生物之一。
弄岗
特色生物推荐:
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
200平方公里。
性情机警,活泼好动,极善跳跃,集群生活,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但
种群数量稀少,繁殖难度大,加上人类逐渐扩大生活劳动的范围,白头叶猴仅存的生存区域
受到严重威胁。
《可爱广西》邀请生物专家和驴友们共同勘查白头叶猴生活的现状,探讨保护
这一珍稀物种的方法,如果你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想要参加我们的团队,请赶紧报名,
为保护我们的世界贡献出你的智慧。
金花茶:闻名遐尔的国宝级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该品种于20个世纪60年代在广
西发现,目前仅有3个品种和1个变种,是山茶花中唯一金黄色的类群,被誉为植物界的“大
熊猫”,享有“茶花皇后”的美誉。
11月开始开花,花期很长,可延续至翌年3月。
金花茶
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的园艺界,受了国内外园艺学家的高度重视。
认为它是培育金黄色山茶
花品种的优良原始材料。
4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
生态系统。
本区的滩涂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有27种,大型底栖动物有84种。
由于保
护区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鸟类迁徙线的交汇区,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
方面,北仑河位于保护区西端,是我国和越南的界河,历史上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区的
原生红树林损失66%左右,导致北仑河主航道偏移和中国国土的流失。
因此,保护区的建立
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防目国土流失、保护领土和领海权益也具
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5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
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
30′。
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
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
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
部最高的山峰。
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 ,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
森林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
繁多,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蜂猴、金钱豹等;二级保护动物有
大灵猫、黑熊、苏门羚等。
“广西庐山”、“南宁后花园”,“北回归线
上的明珠”??林林总总的头衔早已让大明山为
广西人所熟知,其环境地形物产就不赘述了。
但不可忽略的是,这
个保护区分布有原始森林、
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物种及古老的地层,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生物宝库。
大明山特色生物推荐:
1、短尾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称红面猴,年老者颊部毛长似胡须,尾光秃无毛,长
在河谷地带抓螃蟹、青蛙,活动场面比较有趣,适合拍摄。
2、桫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活化石,造型独特,视觉印象比较好。
大明山保护区是广
西植被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所以珍稀树种是必须进行了解的。
这些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广西区领导对野生动植物的重视与保护,目前它
们生化环境良好,
且较安全。
我们广西不仅设立自然保护区,而且人们对动物十分友好。
2011年4月5日晚,一只不明动物突然出现在南宁市青环路的
一家店铺几名店员面前,
员工们好心把它收留喂养。
经查实,该动物为懒猴,是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次日,这只懒猴
被送往有关部门处置。
接到员工黄先生的电话后,记者来到南宁市
青环路的一家店铺。
懒猴
被放在一个纸箱里,当记者拍照闪光灯亮起时,它才懒洋洋地睁开
眼睛。
“5日晚11时许,
我们几个员工下班回宿舍区,在二楼楼梯见到这家伙。
”黄先生称,
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动
物,但感觉很可爱,“第一想法就是将它保护起来”。
黄先生很容易
地便将懒猴装进了塑料桶
里,然后到小卖店买来水果,“我们喂它喝水,还给它香蕉、苹果吃”。
当看到着懒猴吃相憨
态可掬,黄先生和同事忍不住笑了起来。
黄先生称,这家伙当晚在
员工宿舍过夜。
4月6日,
森林公安人员接报后赶到,证实该动物为懒猴。
公安人员称,懒猴
怎么会跑到员工宿舍区,
原由还不清楚。
他们会将懒猴送往相关部门妥善处置。
2005年5
月31日广西南宁市动物园宣布,中国首例人工繁殖的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蜂猴,
在广西动物园顺利成活。
小蜂猴身体状况良好,活泼可爱。
截止该
小蜂猴出生,广西南宁市
动物园共有四只蜂猴。
南宁市动物园工作人员称,人工繁殖的蜂猴极难成活,刚出生的小
猴只能吃母乳,不能
人工喂养,该园此前生下的两只蜂猴仔都因参观人多,母猴情绪烦
躁不哺乳而死亡。
这次,
动物园吸取教训,早早就把怀孕的母猴安排在游人稀少的园区,让
母猴吃好睡好,加上在夏
季生产,大大有利于猴仔的成活。
这只小蜂猴刚出生时只有一百克,能正常地吃母乳。
有蜂猴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在云南,有云南南部的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绿春黄莲山自然保
护区、沧源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西部的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中
部的景谷威远江自然保护
区、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和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
对蜂猴在中国的保护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估计它们已包括了中国蜂猴80%以上的种群。
懒
猴又名蜂猴,因受人类捕杀而濒临灭绝,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70年代以来云南南部和西部热带森林的大片被砍伐,已造成本种栖
息生境的大幅度
减少,使大多数蜂猴仅在保护区中生活。
因此,加强有蜂猴分布的
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
建设,保护和改善蜂猴的生存环境是一项首要措施;
2、加强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蜂猴入药并无科学根据的道理,
制止由此而产生的偷
猎、滥捕蜂猴等的行为;
3、进行中国蜂猴的数量调查和资源评估,合理审批用于动物园展出
或出口的额度。
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