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轴对称(一)
基础性作业
轴对称:沿着某条轴(直线)对称的一种性质,指的是一种性质。

对称轴:具有对称这种性质的轴(直线),指的是一条线。

轴对称图形:具有轴对称这种性质的某个图形,指的是一种图形。

下面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王、田、品、工、用、中、水、清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关键是要找出已知图形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首先用字母表示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然后以格子为单位,数出关键
点与轴对称之间的距离,再次在轴对称的另一侧数出同样的格子数,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对应点,与原来的图形组成新图形。

发展性作业
找出下面每种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画一画。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五角星,圆。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二)
基础性作业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
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看
到的全身像是( )
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1)(2)
B.(1)(3)
C.(1)(4)
D.(2)(3)
发展性作业
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折后的纸中央部分挖去一个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

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上下对折形成的折痕处挖去一个半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

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非折痕的某一边处挖去一个半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

将一张正方形纸沿着一条边对折四次后有多少条折痕?
平移和旋转
基础性作业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现象。

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没发生改变,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旋转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形状没变,只是物体本身的方向、位置发生了变化。

平移有两要素:方向、距离。

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下面现象中,是平移的有。

是旋转的
有。

1.直线索道上运行的缆车。

2.工作中的风扇。

3.推拉抽屉。

4.飞机螺旋桨的运动。

5.鼠标指针在桌面上的运动。

6.表盘中分针的运动。

发展性作业
平移复杂图形时,可以先平移某关键点或某条关键线段,(比如平移小旗时,可以先平移旗杆这条线段),然后再根据旗面各关键点与旗杆的角度、距离等位置关系在平移后的旗杆上画出平移后的全貌图
形。

有时候,线段不在方格边缘处时,要构造关键线段,化难为易,如把下图
构造成下图(带旗杆)变形的小旗的图形,然后仍然先平移旗杆,再根据旗面各关键点与旗杆的角度、距离等位置关系在平移后的旗杆上画出平移后的全貌图形。

然后再擦去辅助的“旗杆”。

即用到了辅助线、辅助图形的思想。

平移和旋转
基础性作业
图形平移前后的()和()没有变化,只是()发生变化。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发展性作业
如果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平行四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判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字母B、D,文字“水”都是轴对称图形。

()
对称、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大小会发生变化。

()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图中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最后得到的图形。

图中的小船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最后得到的图形。

七、作业的批改方式:
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相结合的方式。

八、作业完成时间:
每一课时基础性作业15分钟,拓展性作业20分钟。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35分钟。

九、设计意图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真正做到分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强调打牢四基的重要性,拓展性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有易有难,既重视基础又重视能力的培养。

所有题目的设计都从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对学过知识的应用。

各个环节的题目可以根据学情适当选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简单题,其他同学也可以挑战难题。

十、作业设计反思
从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来看,65%的学生作业完成的非常好,10%的学生在挑战题上没做,25%的学生出现错误,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基础不好;二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读题,数据计算错误等。

通过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揪出了部分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也帮助没有做错的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通过本单元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对本单元作业掌握较好,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

而与我而言,让我知道今后作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作业设计方面要避免死板。

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设计方面尽量创设一些带有切合学生生活情境的题型。

每次作业的题量不要过多,但要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才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乐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

这都是
今后要完善的。

十一、作业评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