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城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传承
148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历史老城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CUL TURAL CREA TIVE PRODUCT DESIGN OF WEST STREET IN QUANZHOU
福建师范大学 郭晓妍
宋元时期,中原人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福建的经济、政治、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纺织业、制茶业、印刷业等行业在这一阶段都欣欣向荣。
随着宋代造船技术的进步,泉州造船业兴盛,加上拥有天然港口的地理优势,使得泉州港成为当时海上商贸进出口最重要的集散地,在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商贸往来的频繁使得阿拉伯、占城、高丽、波斯等地的许多客商聚居于泉州。
外来客商在带来货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
作为著名的侨乡,早在宋元时期便有泉州商人、水手留居东南亚,成为第一批华侨。
到了明代,越来越多泉州人在南洋落地生根。
泉州华侨也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带回泉州,与本地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泉州骑楼、番仔楼。
1.3西街区位优势
古时候大型庙宇往往能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圈,商业的繁荣也会吸引许多贵族聚居周围,形成一个富有文化、经济氛围的中心。
泉州西街亦是如此,早在唐宋早期,西街就是泉州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宗教中心,许多历史古民居、古建筑坐落于此。
千年古刹开元寺和东西双塔见证了西街的兴衰,时过境迁今天的泉州西街商业、文化氛围依旧,历经时代变革,老城依然繁华,是泉州特色美食、泉州文化遗产的聚集地。
2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西街作为泉州市内结构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街,文化底蕴不亚于福建其它历史文化街区,西街深远的人文历史、传统曲艺、特色美食、优美建筑吸引了游客体验观光。
西街两侧的店铺以私人经营的泉州传统小吃和手工艺老店为主,这些老店所售的商品大多选用简单的餐盒或塑料袋包装,在包装和产品造型上尚未进行系统的设计,更不要提对设计元素的提炼。
因此,虽然西街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吸引了游客,但西街文化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宣传,西街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种类较少、做工粗糙、定位低端等问题,西街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造型还有待设计和开发。
3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定位
3.1消费人群定位
西街的消费人群定位为年龄为18~30岁,月收入0~4000元的本地人或不同年龄段的少量外省游客。
因为西街的规模比较小,且宣传力度不够,外省游客相对较少,当地人成为主要消费人群,而年轻人往往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主要的消费人群为年轻的本地人群。
3.2产品类型定位
从福建各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可以看出,以闽南游客为主的
1.泉州西街概述
1.1 地势与气候
泉州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泉州主城区与清源山相依,潺潺晋江流经,城内水系交错,更有东湖似碧玉镶嵌。
泉州城因城郭形似鲤鱼被誉为“鲤城”,又因路边种满梧桐而被称作“梧桐城”。
从地理环境上看,泉州城算得上是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临海的泉州更有着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因为地貌和气候的优势,使得泉州人养成了爱拼敢闯、兼容并济的性格,也为泉州港的繁茂奠定了基础。
而泉州人口中的西街一般是指东起中山路钟楼,西至开元寺的街道,以及街道两侧的街区。
1.2历史与文化
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摘 要:
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依然存在着一些未经开发的古城、老街,这些老街往往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更是一个城市展现市井文化的窗口。
随着旅游业深度体验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避开传统旅游景点,转战这些老城、老街,迎合游客的文化创意产品应运而生。
本文以泉州著名的老街――西街为例,对西街历史文化、特色建筑、地方人文进行研究,打破现有老街旅游纪念品形式保守、缺乏本地特色等问题,对历史老城泉州西街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和再设计,以求探索出符合老街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关键词:
历史老城;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7-0148-02
Abstract :
China's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some undeveloped ancient cities and old streets not only record the history of a city with people's memory, but also serve as a window to show its local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th experience tour in touris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tourists tend to avoid traditional tourist attractions but turn to these old cities and streets, in which way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atering to tourists come into be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West Street, one of the famous old streets in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the thesis is going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culture, unique architecture and local humanities with its own style. Concerned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souvenirs are old-fashioned and lack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hesis will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and redesig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West Street, aiming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at can fully reveal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istorical old city; Quanzhou West Street;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sign
作者简介
郭晓妍/1994年生/女/福建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
福建福州 350007)
文化与传承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49
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更应该强调西街本地的特色文化,可以提取与闽南地区其它历史街区不一样的元素进行设计。
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意味着产品在类型定位上需要以中低价格、低技术门槛的文化创意产品为主,风格上需打破生硬搬套的设计方式,着重提炼泉州与西街的独特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情感附加值,设计出符合年轻人个性的产品。
在产品的生产工艺上,由于年轻人群消费能力有限,应尽量采用简单工艺,降低产品造价。
材料上可以选择泉州本地特产的白瓷、铁艺或易于造型的玻璃、PVC 、树脂等工艺相对简单的材料,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4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思路
4.1融合泉州建筑元素
早在2014年西街就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除开元寺外,西街街区里存在大量文化遗址和珍贵文物。
作为古代泉州港重要的文化和商贸往来场所,西街就像一座建筑博物馆,融合了中国、伊斯兰、印度等多民族设计风格,逐渐形成了沿街两边独特的泉州骑楼建筑(如图1)。
西街两旁的小巷深处也坐落了许多古厝和雕梁画栋的木楼群,闽南特色古厝和近代小洋楼在红砖砖墙的装点下和谐的坐落在同一个街区。
西街就像泉州历史的活化石,记录了泉州港曾经的辉煌,留下了各种文化交融、相互借鉴、杂糅的印记。
通过将西街建筑里水滴兽、浮雕、燕尾脊(如图2)等建筑装饰作为造型元素进行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配色上选择西街建筑特色的砖红色,从造型和配色上突出西街文化,提高西街文化创意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从而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求新求异的需求,从视觉上给人以更好的享受。
4.2融合泉州传统戏曲元素
作为泉州的传统曲艺形式,南音、提线木偶、高甲戏(如图3)亦是泉州西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重要元素。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泉州传统曲艺形式的体验也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融合泉州传统戏曲元素艺术特征作为设计元素,可以体现出戏曲文化的底蕴,富有独特的魅力。
比如可以融合戏中人物的造型、服饰图案、角色的姿态、脸谱图案、戏曲色彩、戏曲动作等要素,通过提取鲜明的特征加以深化,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
4.3融合泉州历史文化
作为泉州古城内现有保留最为真实、完整的历史街区。
在西街两侧坐落着陈庆镛、欧阳詹、曾公亮等众多名人宅第,他们有的爱国忠贞、有的知识渊博,他们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在坊间流
传。
可以提取西街的著名历史人物、故事作为原型进行卡通化、故事情节化的设计。
例如,设计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耳机、折扇、花翎伞等文化创意产品,加深游客对西街文化的印象。
既创造了可观的销售业绩,还能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并结合历史典故运用简单的文字、语言和人物动态,传播正能量,表达正直、勇敢、不屈不挠的泉州精神。
5结论
时至今日,泉州的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当初辉煌时的影子,老街、古厝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风采,未受到过度开发。
爱打拼的泉州人将外来的文化与本地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建筑和艺术形式。
首先,随着消费者品位、追求的提升,千篇一律的低端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正在不断减少,因此西街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善于利用泉州西街丰富的宗教、建筑、历史和人文资源,并以多元文化融合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作为亮点,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具有设计感、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其次,应考虑风格、品类、价格定位、消费者喜好等因素,对产品进行系统、合理的开发,以灵活的视角来看待文化创意产品,在产品造型、功能形式等方面对产品设计进行深度考量;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取独具西街地方特色的元素加以设计,结合泉州传统手工艺设计出具有泉州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根据泉州西街游客多以年轻人为主、消费能力较弱、求新求异等特点,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只有做到真正有内涵、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西街文化创意产品,才能更好地宣传泉州文化,促进泉州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沙.泉州西街的建筑文化[J].居舍,2019(10):01.[2]吴银鸿.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街区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以泉州西街为例[J].可持续发展,2018(06):43-46.[3]严尚霞,陈金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体验记忆要素研究――以周庄、乌镇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11):13-19.[4]何宇瑶,徐力.消费升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发展之路[J].设计,2019
(11):51-42.[5]赵堃雅.基于消费侧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J].工业设计,2019(10):99-100.[6]王启,许懋琦.基于地域文化传播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J].工业设计,2019(12):44-45
.
图1泉州骑楼建筑图2燕尾脊图3泉州高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