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2018年7月第25卷第14期
C R 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 <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饮食不节、胆石、创伤等因素引起,毒热炽盛,湿热淤积中焦而发病,表现为肝胆湿热,胃肠热结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发病速度快,邪热聚集,湿热淤积,血液不畅化而为脓。
本文采用自拟平胰灌肠汤辅助治疗,方中大黄为君药,清热解毒,芒硝、枳实同属臣药,有很好止痛效果,半夏止呕,鱼腥草解毒,当归活血止痛,滋补中气,红花活血,沉香健脾。
诸药合用共腠清热解毒,驱邪伏弊功效。
中药灌肠不仅能够有效清热、促进肠蠕动,还能将患者肠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降低对毒素的吸收,有效降低胰液分泌速度,且操作简单,不会出现相应并发症。
灌肠前需向患者说明可能引起的不适,嘱患者灌肠前排便,并清洗肛周。
腹胀、呕吐为SAP 较为常见症状,主要是由肠运动异常导致肠道内容物出现停滞,造成大量细菌繁殖,肠内
压力增加,易出现肠缺血[1]。
中药大黄含大量大黄素,如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番泻叶A 等。
番泻叶A 能够有效刺激大肠,加快其蠕动速度,从而起到破积、健胃、泻热、通腑目的。
大黄还有很好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作用,它通过刺激结肠,增加肠液量分泌速度,促进肠道的吸收
速度,从而起到消毒功效[2]。
有研究表明,大黄的有效成分能够修复胃肠道功能,有效降低细菌活性,从而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并且还能避免炎症的出现,增加患者血液循环速度,有效保护胰腺组织;除此之外,大黄还能有效促进胆汁的排泄速度,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提升效果[3]。
本文结果显示,自拟平胰灌肠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避免炎性因子释放,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袁炳斌,陈高科,陈伟鹏,等. 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J]. 当代医学,2010,16(30):98.[2]
赵长普,党中勤.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8例[J].光明中医,2009,24(10):1879.[3]
朱生樑,黄天生,王高峰.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治疗现状与展望[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811.
(收稿:2017-12-26)(发稿编辑:高 燕)
艾灸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效果观察
璟叶秀春 叶 兰 静 赖立英 邹新花
文献报道住院患者肠内营养(EN )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18.0%~42.5%[1]。
而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皮肤破损等,降低患者抵抗力,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我们采用艾灸配
基金项目:丽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自筹项目(2015sjzc32)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丽水市中医院呼吸内科通信作者:赖立英,Email:940675031@
合中药贴敷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使用肠内营养剂24~48小时后出现腹泻的患者60例,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感染性腹泻及对本次观察所用中药过敏者,入院时即有肝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
【摘要】 目的 观察艾灸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肠内营养(EN )相关性腹泻的效果。
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该院使用肠内营养剂24~48小时后出现腹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温水冲化鼻饲,观察组采用艾灸配合中药贴敷治疗,5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30.0%)明显高于对照组(1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艾灸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能达到与常规西药相似的效果。
【关键词】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艾灸;中药贴敷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 别例数 治 愈 显 效 无 效观察组 3015(50.0)15(50.0) 0对照组
30
7(23.3)
20(66.7)
3(10.0)
中国乡村医药
消化道大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预计24小时内死亡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7±8.3)岁,住院(8.9±7.3)天,Hart腹泻积分(27.1±6.8)分;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9±9.3)岁,住院(19.2±7.2)天,Hart腹泻积分(24.4±5.6)分。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早期肠内营养,即在入住病房24~48小时内开始肠内营养,能量供应目标量为20~25k cal/(kg·d),采用德国Freka Tube内径3.5mm的经鼻喂养管持续输注,保持患者床头抬高30~45°。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3g(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3g/袋)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0.4g(重庆泰平药业有限公司,0.2g/粒),温水冲化鼻饲,每天3次,疗程为5天。
观察组采用艾灸配合中药贴敷治疗:①艾灸选用苏州东方艾绒厂生产的艾条,采用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相应穴位,距皮肤
2.5~
3.0cm距离施灸,以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5分钟。
选穴:主穴选神阙、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穴,配穴:脾胃虚弱型配脾俞穴,肾阳不足型配肾俞穴,肝脾不和型配太冲穴。
施灸时间:每穴施灸5分钟,每日1次,5次1疗程。
②穴位贴敷选用自制中药膏,药物组成:白芥子、肉桂、玄胡、制附子各1g,甘遂、细辛各0.5g,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成稠膏状,做成直径为1cm的小丸,放在直径约5cm透气敷贴上,每天在艾灸结束后固定于上述穴位上,每次敷贴4小时,5天为1疗程。
两组均治疗5天。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与腹泻相关指标正常;显效:大便每日2~3次,基本成形,与腹泻相关指标显著改善;有效:大便每日>3次,基本成形,与腹泻相关指标有好转;无效:水样便或稀便,与腹泻相关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简便特点,但由于自身疾病、抗生素的使用、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EN患者易出现不耐受情况,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2]。
EN属中医“泄泻”范畴,《景岳全书·泄泻》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抗生素多为苦寒泻火之品,易耗损阳气,损伤脾阳,久及肾阳。
肾中元气对推动体内津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且肾为胃关,肾阳虚则胃之分清泌浊、游溢精气之功不能彰,水主之气不能上乘;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或湿从寒化,或酿生湿热,加之药毒留恋,蕴结大肠,气血凝滞而致腹泻腹痛,甚至出现黏液脓血便。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灶或艾条等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具有温中祛寒,调理气血,健脾固肾回阳之功效。
有研究表明,艾灸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虚损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采用艾灸神阙穴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治疗3天可获得较好疗效[3]。
中药穴位贴敷利用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穴位吸收直达病所,调节胃肠功能,诸药协同作用于穴位共同发挥温中止泻的作用。
我们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进行辨证取穴,神阙、中脘、气海穴均为任脉重要穴位。
艾灸和穴位贴敷神阙穴,是传统脐疗方法。
神阙穴有调理脏腑,扶正祛邪之功效,灸之可温中散寒,健脾补肾壮阳。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灸之可益气补中,暖脾驱邪。
气海穴为诸气之大海,灸之可大补元气及调理三焦。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
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胃府下合穴,可调理脾胃,充养气血,扶助正气。
脾俞穴为脾的背俞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使脾胃功能恢复,加快气血生化。
肾俞穴为肾的背俞穴,一身元气所在,能培元固本、补肾益精、补精化血。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具有疏肝理气、益肝、舒筋通络的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艾灸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能达到与常规西医治疗相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危娟,林凤英,莫红平,等. I 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
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54.
[2]赵媛媛,张梅.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
与康复,2012,(11)3:222.
[3]崔竹. 艾灸神阙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 实用中
医药杂志,2013,29 (8):676.
(收稿:2017-12-31)
(发稿编辑:高燕)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对照组 304(13.3)10(33.3)11(36.7)5(16.7)观察组 309(30.0)12(40.0)7(23.3)2(6.7)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
治疗期间未发生烫伤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EN作为患者营养补给的一种方式,具有安全、有效、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