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
一、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主要内容
文章讲述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然而诸葛亮却自信地表示,他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周瑜认为诸葛亮在吹牛,但诸葛亮却胸有成竹。

他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草船,并利用草船和自己的智谋,成功地从曹操的军队那里“借”到了十万多支箭。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胆识过人、神机妙算。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瑜、忌、督、幔、寨、擂、呐、弩、丞”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委、鲁、遮、寨、擂、呐、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周瑜、都督、帷幔、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以及课文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课文的理解,我把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则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法和复述法,学法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品读、质疑、交流互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体验和表达。

注重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词析句中探究课文的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质疑:本文讲的是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怎样借箭?借到箭了吗?然后让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这种质疑激趣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通过自读、同桌互读互查的方式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思路。

如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或者是谁干的?干什么?干的结果怎样?然后指导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比如用关联词练习说话等。

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以“诸葛亮为什么只要三天?他是怎样借箭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课文。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

并相机指导朗读。

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齐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等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技巧的提高。

在指导朗读时我重点抓住周瑜和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让学生边读边想: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分别表现了他们当时怎样的心理?通过揣摩他们的心理来指导学生的朗读。

从而体会人物形象和人物内心世界。

在体会人物形象时我重点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自读自悟后汇报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诸葛亮他懂气象知道第三天有大雾;有的会说诸葛亮他懂人心,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有的会说诸葛亮他懂曹操的用兵之计躲过曹操的兵;还有的学生会说诸葛亮考虑周全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装作打仗的样子来逼近曹营………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相机找出相关句子和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品味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言色彩较重的词语进行解释和积累语言。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仅体现在他知天文懂地理通人心的知识上还体现在他谋划周密布署巧妙的方法上。

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使“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更加神奇和扣人心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