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问:“小蚂蚁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你能用各种工具帮它量一量这条课桌边有多长吗?”
生:用手,大约有8拃长。

生:用文具盒量,大约有4个文具盒长。

生:用铅笔量,大约有5枝铅笔长………
师:为什么大家测量同一样物体的长度量得的数却不同呢?你知道更好更统一的测量方法吗?
生:用尺量更好些。

师:对,我们可以根据尺上的刻度来确定要量的物体有多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尺。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尺:学生尺、三角尺、米尺、卷尺……)
【设计意图:将情境创设与生活经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量一量、说一说中,唤醒他们头脑里的已有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基础。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认识尺。

(1)自主观察。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尺,你发现每把尺上都有些什么?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每把尺上都有数字,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

生:尺上有很多线段,有的长,有的短,长线段还对着数字。

生:尺上有的写着“厘米”,有的写着“cm”
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介绍,教师及时补充或指正。

教师小结:数字0对着的刻度线是0刻度线,表示起点;“cm”表示厘米的意思;0刻度线到1刻度线就是1厘米的长度。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看一看
让学生先在尺上找到刻度0到刻度1之间表示的1厘米,再让学生看一看,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

(2)比一比。

引导学生用手势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

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量一量。

(4)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师:请你在学生尺上找一找2厘米、4厘米各有多长?
指名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4、探索测量方法。

(1)学生尝试独立测量。

师:用尺怎样量出一根小棒的长度呢?
学生先尝试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2)教师示范量法:小棒的左端对准0刻度线,尺放平,看小棒右端对着的数字是几,就表示小棒长几厘米。

(3)试一试:完成例题“量一量”。

探索画法。

(1)尝试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师:你能根据刚才量的方法,画出3厘米的线段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练习后,指定一名学生上实物投影仪演示,并让其介绍画法。

(2)茄子博士介绍画法。

师:这个画法对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茄子博士是怎么说的。

(课件展示配音,在介绍0-3厘米方法的同时肯定多种正确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