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冀美版《大家一起真快乐》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冀美版《大家一起真快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集体活动中人们的表情、动作和姿态,如聚会、游戏、比赛等场景中的人物状态。
让学生掌握用绘画工具表现人物欢乐场景的基本方法,包括用简单图形和线条描绘人物外形,运用色彩传达快乐氛围,能表现出多人互动的画面。
培养学生运用手工制作(如彩纸、黏土、纸盒等材料)创作欢乐集体场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回忆、讨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集体活动中的快乐瞬间。
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在美术创作中体验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
感受集体欢乐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抓住集体活动中人物快乐的表情特征(如笑容、大笑、欢呼的嘴巴形状)和动作姿态(如手舞足蹈、拥抱等),准确地用绘画或手工方式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掌握表现集体场景的技巧,如人物的排列组合、场景的布局,使画面呈现出热闹、欢快的氛围,如多人围成圈做游戏的场景。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突破对常见欢乐场景的简单模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新颖的作品,如设计特殊的集体活动(如魔法世界的聚会、动物们的狂欢节)或赋予场景独特的元素(如彩色的气球雨、神秘的礼物盒),避免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单调。
在手工制作场景时,指导学生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塑造不同的人物和场景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同时注意材料的拼接和固定。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教师播放一段孩子们在游乐园玩耍的欢乐视频,视频
中有大家一起坐过山车的兴奋尖叫、玩碰碰车的欢笑、分享棉花糖的快乐画面。
播放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有没有和大家一起玩得特别快乐的时候呢?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快乐的时刻画出来或者做出来哦。
”引出课题《大家一起真快乐》。
(二)讲授新课(12分钟)
1.回忆与分享(4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经历过的快乐的集体活动。
讨论结束后,每组请一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记录学生提到的活动,如生日派对、学校运动会、课间游戏等,并引导学生描述活动中的有趣细节,“生日派对上有没有漂亮的蛋糕?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呢?”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回忆欢乐场景。
2.表现方法(5分钟)
绘画方法:教师以画生日派对上大家一起唱生日歌的场景为例进行示范。
先用彩色粉笔画出一个大大的蛋糕在画面中间,“蛋糕是生日派对的主角呢,我们可以把它画得大一点、漂亮一点哦。
”然后用圆形、方形等简单图形画出围在蛋糕周围的小朋友们,用线条表现他们的手臂和身体姿态,“看,这个小朋友在鼓掌,我们可以用向上弯曲的线条来表示他的手臂动作哦。
”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画出小朋友们的头发和衣服,再用弧线画出他们欢笑的嘴巴和弯弯的眼睛,“这
样就画出了快乐的表情啦。
”在画面上方用彩色的线条画出气球,在蛋糕上画出蜡烛,“这些小装饰可以让画面更有派对的氛围。
”教师边画边强调人物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关系,要体现出前后顺序。
手工制作方法(以彩纸和黏土为例):教师拿出彩纸、黏土等材料,示范制作一个学校运动会的场景。
先将绿色彩纸剪成椭圆形当作操场,用白色纸条当作跑道,粘贴在椭圆形彩纸上,“这就是我们的运动会场地啦。
”然后用彩色黏土捏出不同姿态的小人,如跑步的、跳远的、扔铅球的,把小人放在跑道和操场合适的位置,“捏小人的时候要注意他们的动作哦,可以把腿和手臂弯曲来表现运动的状态。
”用彩纸剪出一些小彩旗,插在操场周围,用红色黏土捏出一些奖杯放在领奖台上,“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会场景就做好啦!”
场景的丰富性:教师展示一些表现欢乐集体场景的优秀作品,有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场景的丰富元素、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感受创意的多样性,如有的作品中加入了魔法棒和仙女,有的作品把游戏场景设置在神秘的森林里。
3.色彩与氛围(3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色彩风格的欢乐集体场景图,如以暖色调为主的热闹的节日庆典、以明亮色彩搭配的欢乐的户外野餐。
讲解色彩对氛围的影响,“暖色调和明亮的颜色会让我们感
觉更快乐、更有活力,就像阳光一样。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快乐氛围选择合适的色彩。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或手工制作)来表现一个大家一起快乐的场景,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2.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如油画棒要涂得均匀,水彩笔要注意颜色的过渡;对于手工制作的学生,指导他们安全使用工具,如使用剪刀时要小心,使用胶水时不要涂抹过多。
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场景的氛围营造,手工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拼接牢固。
如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表现复杂的人物动作或者材料不够用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如“这个复杂的动作我们可以先把身体和四肢分开画,然后再组合起来呢?如果材料不够了,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类似的材料代替呢?”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作品展示(3分钟)
教师在教室前方的展示区为学生准备好展示空间,让绘画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手工制作的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
2.自我评价(2分钟)
请几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
么快乐的场景,为什么选择这个场景,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比如添加了什么有趣的元素或者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情,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
3.同学互评(3分钟)
引导其他同学从场景的主题(是否体现大家一起快乐)、人物表现(表情、动作是否准确传达快乐)、色彩(是否协调、符合快乐氛围)、创意(独特元素、场景设计是否新颖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我喜欢他画的课间游戏场景,小朋友们的笑容都画得很大,而且玩的游戏很有趣,是跳大绳,绳子画得很有动感”“她做的手工生日派对场景有好多彩色的彩带和礼物,还有一个超级大的蛋糕,上面的蜡烛是用小木棍做的,很有创意,看起来就很快乐”。
4.教师评价(2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如有的学生场景主题明确,人物描绘生动,有的学生色彩搭配协调,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了独特的元素或场景。
同时指出一些不足之处,如有的画面构图有些杂乱,有的手工制作的人物不够牢固等,并给予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教师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的欢乐节日,如巴西狂欢节、西班牙番茄节等,讲述这些节日中人们的欢乐庆祝方式和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不
同文化中的集体欢乐。
2.鼓励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新的材料重新创作一个欢乐的集体场景,或者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家人,讲述作品中的快乐故事,体验亲子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同时进一步丰富对集体欢乐的理解和表现。
五、板书设计
大家一起真快乐
回忆场景:生日派对、运动会、课间游戏等
表现方法:绘画(人物图形+线条、色彩、氛围)、手工(彩纸、黏土等)、场景丰富性
色彩氛围:暖色调/明亮色彩(快乐、活力)
评价要点:主题、人物表现、色彩、创意
拓展:世界欢乐节日(巴西狂欢节、西班牙番茄节)、亲子创作/分享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家一起真快乐》的教学中,通过播放欢乐的游乐园视频导入新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创作欢乐集体场景的兴趣。
在讲授新课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再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创作中,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在表现人物的动
作和表情时不够生动,绘画时人物姿态略显僵硬,手工制作时人物表情不够丰富。
这反映出二年级学生在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表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指导,如通过简单的人物动作模仿练习和表情绘画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巧。
在创意方面,一些学生的作品略显常规,缺乏独特的构思。
这表明在启发学生想象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在讲授新课阶段展示更多富有创意的欢乐集体场景作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集体活动和欢乐元素,如星际派对、童话角色的聚会等。
同时,可以在讨论环节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
在评价环节,学生互评气氛活跃,但评价内容还可更深入、更具针对性。
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如作品的节奏感(场景中元素的疏密变化形成的节奏)、形式美(对称、均衡等形式)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对世界著名欢乐节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介绍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易懂。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同时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总体而言,这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了观察力、动手
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