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三九年级 星星变奏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星
• 第一节: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 意…谁不喜欢
(否定) (肯定) 第二节:对现实的否定。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 喜欢 (否定) (肯定)
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 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 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 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 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 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 现一点变化。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 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 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4、根据上面句式特点写几 句诗
5、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 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冷的现实 的否定,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和 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又不失坚 定的情怀。
朦胧诗
•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 诗歌流派,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 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 被称作“朦胧诗”。内容含蓄,它往往借 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 境,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 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 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 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星星是不会颤抖的,是生活的压抑和束缚 使星星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 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江 河
江河
作者介绍:
•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声,北京人。1968年 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 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 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当中灌 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 抒情诗和古代升华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 赢得社会瞩目。
语言特色
• 具有朦胧诗的语言特色:多用象征、比喻 的修辞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使 得诗歌含蓄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