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形小针刀治疗弹响指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形小针刀治疗弹响指的技术分析
吴夏勃1,胡迪2,胡海威1,温建民1,林新晓1,梁朝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 北京 100102;2.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七年制01级)
【摘要】 目的 探讨钩形小针刀疗法治疗弹响指的疗效与机理。
方法 运用钩形小针刀治疗弹响指3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指疼痛、弹响或/和绞索、活动受限的改善情况,并对局部压痛、被动牵拉痛、主动屈指痛、抗阻屈指痛等项目进行量化,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疗效与机理。
结果 全部病例在治疗后6~12个月随访,29例疼痛、弹响或/和绞索消失,活动改善,局部压痛、被动牵拉痛、主动屈曲痛、抗阻屈指痛等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96.67%。
结论 钩形小针刀治疗弹响指,快捷、有效、微创、安全。
【关键词】弹响指 腱鞘炎 小针刀疗法
针刀种类繁多,操作方法及适应症不尽相同。
我科采用钩形小针刀(见下图)治疗弹响指患者,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量化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疗效与机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4月~2007年8月经治弹响指30例,均为单指发病。
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4~69岁,平均56.3岁;病程2周~4年,平均5个月;拇指24例占80%,中指5例占16.67%,食指1例占3.33%;临床分期均为Ⅲ期[1] ,患指疼痛、弹响或/和绞索、屈伸受限。
1.2 方法 采用钩形小针刀松解:常规消毒、铺巾。
局麻后,在腱鞘结节的远侧中央处进针,用汉章钩形小针刀刺入皮下,沿腱鞘方向缓慢向近侧推开腱鞘浅层的脂肪结缔组织,针刀保持在腱鞘的正中央,当推过增厚的腱鞘结节后即达到环状韧带的近侧缘时,将针刀尖垂直刺入鞘内,再将针尾抬高45º,慢慢地向远侧提切、钩割腱鞘的环状韧带狭窄处,此时有韧性切割阻力感,可感“嚓嚓”声,切割至阻力感消失。
出针检查,若患指主动屈伸自如,弹响或/和绞索消失,即为松解成功,治疗结束,否则需要追加松解。
术后处理:无菌敷料敷盖创口,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创口敷料,另手握患指令其充分被动屈伸,进一步松解粘连。
用胶布固定敷料、绷带包扎3天。
第二天开始功能锻炼,患指充分屈伸,10次为1组,每日3组,至术后2周。
1.3 观察项目 包括治疗前后患指弹响或/和绞索、功能活动、局部压痛、被动牵拉痛、主动屈曲痛、抗阻屈指痛[2]等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局部疼痛、压痛消失,活动正常,无弹响或/和绞索;显效:局部疼痛消失、轻压痛,活动正常,无弹响或/和绞索;有效:局部轻度疼痛、压痛,活动轻度受限,无弹响或/和绞索;无效:局部疼痛、压痛明显、活动障碍,仍有弹响或/和绞索。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2 Related Samples Test),比较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
2 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时所有病例弹响或/和绞索消失;6~12个月随访30例,29例弹响或/和绞索消失,活动改善,局部压痛、被动牵拉痛、主动屈曲痛、抗阻屈指痛等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1例复发,经二次治疗愈。
所有病例无感染、无合并症和后遗症。
表1 30例弹响指治疗前后V AS数据统计
均值±标准差(X±S) Z P
术前 术后
局部压痛 5.633±0.928 0.667±0.365 -7.123 <0.01
被动牵拉痛 5.100±1.029 0.033±0.183 -7.125 <0.01
主动屈曲痛 4.600±1.248 0 -7.196 <0.01
抗阻屈指痛 5.700±1.264 0.667±0.365 -7.090 <0.01
疗效统计:30例患者治疗后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为96.67%。
3讨论
3.1 弹响指即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变时,腱鞘的起始处鞘壁因充血、水肿、渗出而增厚,腱鞘内径变小,此时肌腱呈哑铃样、结节样肿胀,加之支持带(环状韧带)的约束,导致屈指肌腱的通道狭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或/和绞索等症状[4]。
反复的活动、卡压,可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3.2 治疗上,狭窄性腱鞘炎急性期多以封闭治疗为主,但病变严重或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封闭治疗对弹响或/和绞索的改善多不理想。
而钩形小针刀可直接松解紧张的支持带和狭窄的腱鞘管、解除卡压、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组织的吸收而收到明显的效果。
由于卡压的解除,患指弹响或/和绞索可以即时消失、收效快捷。
3.3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微创操作技术,针体小、损伤少、安全性高。
针刀大致可分为三类,有扎切型刀、直形刀、镰状弯刀等。
钩形小针刀从镰状弯刀演化而来,更加适用于弹响指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康,汤欣,杨奎,等.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7):490~491.
[2] 熊宁宁,蒋萌,刘芳,等.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止痛效应的临床研究设计.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
疗学,2004,9(1):113.
[3] 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303.
[4] 郭世跋. 临床骨科解剖学[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