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怀人诗的鉴赏
【教学目标】
1.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从分析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思乡怀人诗词的写法,从而学习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对思乡怀人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思乡怀人诗语言常见标志
客愁思亲征人行人杨柳雁乡月归还梦
三、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情感
(一)分类:
1、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这是一首五律。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

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色。

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

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

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

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2、思亲念友
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

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
的胸襟。

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内容]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

王维《杂诗》
(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边关思乡
高适《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白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

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

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家傲”。

上阕写景,景中蕴情。

前两句写道: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雁尚无留意,人留在此纯是出于不得已。

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接着,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辉、烟雾缭绕着的群山中间,将士们就守着那一座早闭的孤城。

下阕主要是抒情。

前三句从时间上已由傍晚转入深夜,从人物的描写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

离家万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将士们还不能有回家的打算。

最后,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

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

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

4、闺中怀人
王维《杂诗》
(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内容]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

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

(二)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特殊节日。

(三)总结情感: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月夜》。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这种思想内容在边塞诗中多有涉及。

(四)注意特殊意象、特殊节日中寄托的情思。

在古典诗词中,一些特殊意象往往可以寄托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比如大雁、折柳等;
一些特殊的节日也常常寄托者诗人的一些思乡怀人的情思,比如在除岁、除夕、除夜、元宵节、中秋节、寒食、重阳节(旧历九月九日,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以避灾的传统)等重要节日时,常常引发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思乡感情的意象
月——古人常用月来烘托情思。

一般说来,古诗词中的月亮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

雁——诗人常借此表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叹。

柳——古人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笛——婉转悠扬的笛声常会勾起人们无限的思乡之情。

杜鹃——杜鹃鸟的啼叫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鹧鸪——羁旅乡愁
芳草——历来是思乡离别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五、常见的抒情方式:
触景(感时)伤情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托物传情、借景抒情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想象抒情
邯郸冬至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因梦寄情
思江南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六、常见的题型示例:
1、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旅舍。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比如,鉴赏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就要弄清楚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的写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是曲子《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此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七、归纳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体味艺术特点,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八、名句默写
1、鸡声茅店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君自故乡来,。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夕阳西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