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写作教学应有“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教学应有“灵魂”
写作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提了又提,在提倡注重语文素养的新课标理论指导下,写作教学作为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是一个重点,但在现实中却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个状况,我们常常疑惑为什么学生总是在写作中表现出无话可说,总会以空话套话来凑字数?为什么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呢?在无数次摇头叹息的作文批阅之后,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写作缺乏“灵魂”。
但是我们却通常把这样的问题归结于学生的语言匮乏,生活经验单一,观察不够细致,没有写作自信等原因,可是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寻找的这些原因不都是从学生方面的原因吗? 其实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重要的是反思在进行写作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在反思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去总结归纳教学的问题,寻找更为优质的写作教学方法。
在四年级上册1单元《师生》的写作教学中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按照课标的要求,需要学生写和老师的故事。
在上该单元写作课那天,像往常一样,我一宣布写作文,学生们顿时唉声叹气,而我像往常一样先找了几篇范文给学生念了一遍,然后锁定《我喜欢杨老师》为我们的仿写范文,为什么选择《我喜欢杨老师》呢?是因为这篇文章结构层次清楚,首先交代了上语文课画画的起因,被发现后到办公室的过程,然后交代在老师的教导下作者痛改前非的结果,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我心里想着有着这篇“完美”的范文,学生应该有“葫芦”可以画“瓢”了吧,的确,批阅完本次写作之后,发现全班几乎都给我交了一个毫无新意的“瓢”。
在摇头叹息的作文批阅之后,我开始反思我们一贯的写作教学,发现这样的仿写教学只能是让写作缺乏“灵魂”。
在以考试为风向标的背景下,我们作为老师自以为聪明的探寻到了一条写作教学的捷径和模式——“仿写”,其实仿写也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我们在课堂中的仿写却太过于追求形式和效率,就真有点依葫芦画瓢的意味了。
以三年级下册3单元《动物》为例,要求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因为学生的语文成绩称差不齐,再加上课堂时间的紧张限制,我们的做法大都是首先看一看本单元的哪一片课文可以作为范文,比如选定《松鼠》,写作课上又将《松鼠》这篇文章进行分析,明确了第一段写了外形,二、三段写了活动,四段写了食物,然后再让学生补充一下还可以写一写喜爱动物的其他的方面,最后告诉学生我们也应该像范文那样从这几个方面去写,那这样的学生的写作结果几乎是可以预测,肯定千篇一律啊。
因为这样的仿写教学就好像是给学生一个模板,然后学生写作就好像是在这样的模板上完成更换词语的填空游戏一样,在这样的只重形式的写作训练下,学生在写作之初他就已经不会去思考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去写?没有构思,
唯一的构思就是老师教授的要仿写的优秀文章。
并且老师在优秀例文的选择上也是倾向于脉络清晰便于学生仿写的文章,所以学生拿到习作任务后,更多的只是在脑袋里检索或者翻阅作文大全看看是否有范文可以仿写,这样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变成了不是让学生去“创造”,而是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去“制造”属于自己的作文。
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转变这种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教学,改变这种为了省时高效迎合考试而走的“仿写”道路。
既然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又重新上一次了四年级上册1单元《师生》的写作课,这次我让学生们放下考试的包袱,结合语文天地说一说你的老师,然后过度到说一说你和老师的故事,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和老师的故事可说,于是我又拓展学生思维,结合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说一说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我们什么,学生们总会有在周围的人身上获益的故事,这样话题就打开了,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故事。
虽然我还是会有一些担忧,考虑这样会不会偏离了原来的题目要求?可是我又深入思考了这个单元的写作目的,该单元写作上是要求叙事,从情感上是感恩老师,那感恩生活中的老师又未尝不可呢?于是我让学生们,放开限制,去书写自己真实的故事。
在第二次作文写完之后,结果更是印证了写作的灵魂在于真情实感,孩子们写了很多关于生活的感悟,述说了许多和人生导师的感动与忧伤,尽管很多文章并没有丰富的辞藻,也没有表现出巧妙的构思,但是从哪些平铺直叙,朴实真诚的文字,我读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感悟。
在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的背后也许有着习作的题目是与学生的生活脱离,或者学生接触了解得比较少,这样导致学生“无话可写”,我们作为老师要敢于在习作教学中去挖掘发现真正离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话题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们爱上表述自己的故事,从而爱上写作。
小学教育虽然要符合检测送孩子去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但是教育更应该是为人的发展服务,在写作教学这件事情上,要确定形式是为内容服务,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的,而真实的内容才真正的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