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
析
摘要:当前道路桥梁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稳步提升,但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的施工与处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若道桥沉降段的处理不符合规范,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降低工程整体质量。
如施工技术不成熟、沉降结构不科学、施工环节设计不合理等,导致道路桥梁使用时出现桥头跳车、质量差等问题,不仅大大缩短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还给道路桥梁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
施工建设单位逐渐提高了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路基路面;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人们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结合新型技术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人们创造更大的出行福利。
但是在具体的施工期间,仍旧存在较多的路基路面问题,因此需要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道路桥梁沉降的主要原因
1.1台背地基形变的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基,比如,道路桥梁台背在河流的两旁或沟壑等环境恶劣的地区,需要首先确保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这些地区土壤含有较高的水分,可塑性极强,通常会导致施工出现沉降现象,再加上地基强度有限,又受到填土高度和土壤间隙的影响,地基压缩性不断增加,当按照50cm的范围进行填筑后,容易导致地基的承受能力不足,引发沉降问题,从而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
地基沉降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施工设计,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规范要求设置钻探深度和钻孔数量,就无法勘探软土地基存在的深度,最终无法运用针对性策略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除此之外,在软土地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精准的计算参数并根据软基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否则,就会导致桥头软
土路基出现沉降的情况,加上雨水侵蚀,使得路堤逐渐流失,进一步降低强度。
1.2路基的结构不科学
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钢筋混凝土和过渡板等,因此要减少由于建筑材料在使用时发生的刚性变化而导致的路基路面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保证桥梁道路表面的平滑性。
通过科学理论分析,路基建设的结构多为一条通道板,如果出现沉降的情况,将会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的情况。
那么就需要从路基的设计结构出发,改善这种结构所出现的弊端问题,从而减少因为路基沉降出现的交通隐患。
1.3土层结构松散的问题
桥梁道路建设最常见的就是桥台软基问题,而土层结构松散是引发桥台软基问题的主要因素。
在处理桥台软基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施工经验有限,造成桥梁存在下沉的情况,从而对桥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河流地下层的淤泥也会影响整体桥梁工程,进而威胁车辆的安全驾驶。
2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对沉降路面进行改建
当桥梁道路出现沉降问题时,要对道路桥梁的软土进行改建,保证桥头的沉降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要根据桥梁沉降程度和土质状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和施工方案,确保地基的承载性能,提升路基的承受强度,减少施工方案与实际操作产生的误差,如果道路桥梁的桥头软土厚度较大,应该降低路基沉降的差异率。
将填充材料覆盖于路基空虚的部分,增加软土两侧的压力,这种设置可能会影响到桥台的旋转,对建筑的甲板造成损坏,甚至会使回填材料的性能下降。
2.2搭板施工技术
应结合设计经验,对沉降段施工制订科学合理的搭板设计标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与行车要求之间的关系,确保提出的方案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要加固处理锚栓,保证拉杆处于水平方向,确保施工进度。
搭板的底部要做好铺垫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全面掌握距离搭板较近的位置。
选择橡胶材料时,要精准掌握橡胶性能,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可充分运用土木格栅技术,来控制路基位移和土层移动方向,进而提高路基路面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减少路基沉降的发生。
2.3压实施工技术
路面压实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
般需要对沉降路段进行压实以保证通车的顺畅和安全。
进行压实施工作业时,必须控制好压实的填土含水量和干水量,综合其他参考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驼峰水实曲线,确保土壤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以保证最大的密实度。
由于碾压程度很容易受到气温、风速的影响出现各类问题,因此,要科学把控压实作业的数值,控制好碾压度,结合压实设备的性能、碾压程度和摊铺速度进行。
2.4加强桥梁道路过渡段的措施
首先在施工阶段,要避免过分开挖道路桥梁的过渡部分,在开挖的过程中一般会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作业,也可能会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在道路建造竣工之前,需要对过渡部分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再开挖,根据土质来确定填充物和填充方案,增加土壤的厚实程度,确保道路过渡段的强度。
道路桥梁的压实是交叉操作,在宽阔的区域需要特别注意路面的紧实程度,从而增加路面的稳定性。
桥梁道路过渡部分的稳定性下降主要是由路面的排水系统导致的,在道路桥梁过渡部分施工时,一般会对排水沟进行修剪。
在雨雪恶劣天气下,水会向路面低落进入排水沟,而排水沟表面铺设的材料是石块,日积月累会对排水沟表面的结构造成侵蚀,因此需要在排水沟中加入混凝土构件,防止排水沟系统被破坏。
还需要有效的维护道路桥梁的过渡段。
桥梁道路因为来往车辆的挤压变形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要对路基进行定期的修缮,避免路面受损程度的扩大和道路边坡的结构受损,从而保护道路桥梁与周围结构的协调性。
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是保护路面岩石,尤其是根据不同的角度设置边坡的不同应用,比如将混凝土结构设置于边坡中,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
在岩石边坡要设置高强度的塑料网,防止岩石被风化。
2.5地基的回填法
采用沙砾回填法和灰土回填法可以有效增加地基强度和路基的承载度。
灰土的抗水性较强、强度较高,硬化的灰土可以充分增加和土壤之间的依附力度,同时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整个桥梁路基路面的强度,避免由于过大的压力路面出现变形的情况。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之前制订好回填土的计划,确保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回填,确保使用的沙砾的颗粒大小、用量满足施工要求,按照施工需要对颗粒大小、用量进行科学的计算。
在大型桥梁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在引道下部适当增加骨料、碎石,再采用浇筑的方式开展施工,避免施工出现问题,引发沉降问题,对桥梁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结语
总之,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道路桥梁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管理尤为重要。
为有效防止路基路面出现沉降,可以采用路基路面排水加固处理,科学设置搭板等
有效技术进行防控,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率,为交通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董良来.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2):63-64.
[2]廖福平.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12):49-50.
[3]刘华山.浅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6):109.
[4]伊树军.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27):77.
[5]王晓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24):50-5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