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力修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师反思力综述
一、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
第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第二,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第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
二、教师反思的一般特征:实践性、正对性、反省性、实效性、过程性、内隐性、批判性、
顿悟性
三、教师反思的一般原则:继承性原则;自省性原则;对比性原则
四、反思性教学的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2)反思性教学以改进
教学为目标;(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五、教师反思的意义: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2,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3,改进
教师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教学反思的特点:1,教学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2,教学反思以探索教
师行动意义为目的;3,教学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
七、教学反思的作用: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3,教师必
须认真反思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八、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1,文体意识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教学实
践合理性的追求
九、教学反思的内容:1,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写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3,记录
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十、教学反思的策略:1,教学四大环节反思策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
效果;2,教学三大行为反思策略: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师生互动行为;3,教学三个问题反思策略:学生的角度,听课教师的角度,自我反思角度;4,教学评价反思策略:从学生眼中反思,从同事的感觉中反思,从理论文献中反思,自我批判反思;十一、反思的方法:1,教师反思点的选择:反思成功点,反思失败点,反思创意点的选择;2,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形式: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课堂观摩,专家回诊,行动研究,教学后记,案例研究;方法:质疑反思,归纳反思,换位反思,对比反思,评议反思。
第二章教师反思的途径之一:教育案例
一、教育案例的基本要素: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对案例事件的反思;
二、教育案例的主要类别归纳: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休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
3,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可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4,根据传统学科不同可划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从应用角度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6,根据内容覆盖面的宽窄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
7,从内容性质上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8,按篇幅大小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
9,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录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三、教育案例的一般结构: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景描述、问题探究、评析反思
四、撰写案例的一般有以下基本步骤:1,了解教学背景;2,观察教学过程;3,课后访谈调查;4,资料整理分析;5,整理撰写初稿。
五、案例写作方法:一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案例,二是采访编辑案例。
六、如何提炼主题:1,主题紧扣案例;2,主题具有创意;3,顺应时代发展;4,符合教育
规律;5,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章教师反思的途径之二: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的基本类型:研讨型、经验型、述评型、报告型、学位论文、叙事研究报告。
第四章教师反思的途径之三:教育日志
撰写教育日志的方法:要注意读书,勤于思考;要重视日常观察,及时记录,持之以恒;要做到总结经验与检讨失误相结合;要善于交流与研讨。
第五章教师反思的途径之四:教后记
撰写教后记要注意的问题: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依据;要注意及时进行反思;要善于在观摩中学习与提高;要有自我诘难、积极改进的勇气和习惯;主动邀请专家指导;采用纵向和横向比较法进行反思;要有对今后教学改进的思考与行动方案。
第六章教师反思的途径之五:网络教研
一、网络教研的意义: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民主讨论;共享集体智慧;促进教研深入;
二、网络教研的一般特征:方便快捷、互动交流、主题集中
MSN Messenger 在微软MSN主页(/ default. asp)可以免费下载。
MSN 是以信箱地址来区别用户的,当安装MSN后可使用微软的Hotmail 或者MSN信箱进行注册,如果没有,那么软件会自动申请一个。
Sina 或163的信箱可以首先进入,接着点击“立即注册免费的NET Passport!”。
然后使用自己的非Hotmail或非MSN信箱进行注册即可,这样就可以在MSN中使用自己原来的信箱了。
这个步骤做好后,进入MSN Messenger。
现在,可以在主菜单中选择“添加”好友了。
如果教师们想把会议记录保存下来,可以到/soft/13198.htm下载一个Messenger Plus插件,它为MSN增加了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