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面试说课“八股”之说教材 说学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招面试说课“八股”之说教材|说学情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讲,说课中应该包括八个要素,分别是: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用具,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我们统称这八个要素为说课八股。
那么,这八股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其内容到底应该怎么安排呢?今天我们来着重解决一下前两方面——教材和学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学亦是如此。
上好一趟课,首先得有内容,教材即是课堂内容的来源,因此,必须得对教材了如指掌。
一般来讲,教材分析可包括三大块。
首先是内容简介,这是必选项。
我们需要用及其概括简洁的语言将本节内容呈现出来,不同的科目主要内容的概括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语文,一般概括文章的主要大意或者中心思想就行了;但英语,尤其是小学英语,有时候就几句话,没有所谓的主要大意或中心思想,这时候就需要将内容呈现出来,比如这节课有关于什么的单词,有什么样的句型等。
这点同样适用于理科类教学,我们可以将一些公式定义等的学习作为本节课的内容简介。
学习完本堂课内容之后,学生肯定要有所提高,那这就是教材分析的另一大着手点——即对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阐述,这也是说教材里面的必选内容。
在这里,我们既可以从知识层面来讲,也可以从情感层面来讲。
例如,对于英语科目,我们可以说学完本堂课内容之后,学生可以用某某句型造句并进行日常生活交流,还有掌握一些特殊的阅读技巧或者方法等;再例如物理化学,我们可以将公式定义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作为能力提升的着手点;对于语文历史等,则可以从情感方面来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对生活的热爱等都是可行的。
教材分析的最后一点可以落在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上。
这一点要求考生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非常熟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酌情分析,但切记牵强。
如果考生自己对教材内容结构不熟悉,前后联系不合理,那这点可以绕开不说,免得反而弄巧成拙。
总的来说,教材分析可以包括三点:
内容,提升,地位。
其中内容提升必选,地位根据具体内容选择需要不需要。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说授课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因此,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教师自己知识量储备足够,还应该对教学对象有一个整体把握。
对于学生情况的分析,我们大致也可以从三个大方向来讲。
首先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
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的思维认知是有差别的,小学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学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思维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期,而高中生则有了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维特点的不同决定了老师在教学方法应用上的差别,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其次,学情分析还可以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储备量来讲。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因此教学内容上一定要难度适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也要合适。
最后,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说,我们也可以从兴趣爱好的层面来分析学生情况。
例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中学生则求知欲比较旺盛,喜欢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等。
此外,学情分析还要注意一定要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结合,也就是说可以将学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结合;针对不利因素,我们也可以将自己拟采用的教学方法糅合进去,也就是针对这种不利情况,我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最后,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具体例子,以供参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但是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我会用借助于图片,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总之,对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要适当,详略视具体说课时间要求而定。
如果是十分钟说课,这部分内容可以稍微详细一点,但是五分钟的话只需用简洁的语言点到为止,不必做太深入的分析。
以上就是对说课八股之教材和学情的简单剖析,下次我们继续分享其他内容。
最后,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