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fdcf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5.png)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引言: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突发发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分析并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几种常见情况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一、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心肌梗死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
当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平静,让其卧床休息。
2.询问是否有服用硝酸甘油的习惯,如果有,可让患者咀嚼或含服硝酸甘油。
3.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4.如果患者心脏停跳,可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紧急抢救。
二、中风的急救措施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会导致脑组织损伤。
当出现中风症状,如面部肌肉无力、言语障碍、偏瘫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头部正中位,避免头部摇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3.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果心跳停止,可进行心肺复苏术。
4.尽量不要移动患者,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三、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心律失常是心脏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帮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
2.询问是否有使用心脏起搏器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习惯,寻找相关信息。
3.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期间,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脉搏。
4.如果患者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并减轻患者的病情,甚至挽救生命。
关键是在突发疾病时保持冷静,尽快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并随时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等待专业医疗救援的到来。
此外,我们也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098b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b.png)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或堵塞,从而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1.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2. 脑卒中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脑卒中的症状,如突然昏迷、口角流涎、肢体瘫痪等,应立即将患者平躺,头部略低,以便呕吐物排出,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减轻症状。
3. 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等,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口服降压药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 合理膳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多吃蔬菜、水
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2. 增加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量戒烟限酒。
4.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控制体重。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f03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5.png)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损害,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患者和其家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认识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突发且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识别疾病症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1. 症状识别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突然昏倒或晕厥、头痛、言语不清等。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警惕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
2. 急救措施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
首先,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安慰。
尽量保持环境安静,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空气。
避免患者过度运动,最好保持平卧位。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二、为了更好地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个人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供参考:1. 知识普及在家庭中,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识非常必要。
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家人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急处理方法和急救电话等。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2. 定期体检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通过早期发现和控制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日常生活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控制摄入盐分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定期锻炼,保持适度的体重。
戒烟限酒,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4. 常备急救药物和设备针对自身的心脑血管疾病情况,及时准备好所需的急救药物和设备。
心脑血管意外的紧急救护措施
![心脑血管意外的紧急救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6b35a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b.png)
心脑血管意外的紧急救护措施心脑血管意外疾病是一类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时,及时而正确地采取紧急救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脑血管意外的紧急救护措施,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Ⅰ. 心肺复苏(CPR)1. 判断呼吸和动脉搏动: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或其他迹象。
2. 发起求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调度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3. 应用胸外按压:找到合适位置进行按压。
在无特殊训练情况下,可利用“百压法”进行按压,即以每分钟100-120次速度完成按压。
4. 人工呼吸:利用口对口或面罩给予无气道阻塞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5. 持续CPR操作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Ⅱ. 心脏病突发的急救措施1. 保持患者安静:将患者平放在舒适的位置,确保周围环境安静。
2. 给予硝酸甘油: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口服硝酸甘油或儿茶酚胺类药物缓解心绞痛症状。
3. 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无禁忌证,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给予患者咀嚼阿司匹林片剂以减少血小板聚集。
Ⅲ. 脑卒中紧急救护措施1. 拨打急救电话:及早寻求专业帮助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没有任何阻塞物,并采取适当的体位以促进排痰和呼吸。
3. 不要强行移动患者:如果没有紧急需要,请不要移动脑卒中患者。
将搬运工作交给专业人员。
Ⅳ. 冠心病意外紧急救护措施1. 让患者休息:让冠心病患者保持平卧位,放松身体,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休息。
2. 给予硝酸甘油: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剂或喷雾剂以缓解心绞痛。
3. 避免剧烈运动:不要让患者参与重体力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总结:紧急救护措施对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而言至关重要。
当遇到这些突发情况时,我们能够迅速调度急救人员之前,自己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有生死之别。
了解和学习这些基本的紧急救护措施非常必要,并确保我们能在必要时快速行动。
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步骤,请及时参加相关培训或寻求专业人士指导,以便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护。
突发心脑血管急病应急预案
![突发心脑血管急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61d7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a.png)
一、预案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为提高心脑血管急病的救治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心脑血管急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降低心脑血管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3.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心脑血管急病的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心脑血管急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心脑血管急病救治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3. 医疗救治组:负责心脑血管急病的救治工作。
4. 抢险救援组:负责心脑血管急病现场的救援工作。
5. 信息宣传组:负责预案的宣传、信息收集和发布。
四、预案启动条件1. 发生心脑血管急病,患者病情危急。
2. 预计心脑血管急病将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或社会影响。
五、应急预案措施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提高对心脑血管急病的识别能力。
(2)患者家属或目击者发现心脑血管急病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医院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救援与救治(1)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救治方案。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救治措施,如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
(3)确保救治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 信息报告与协调(1)医院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患者救治情况。
(2)应急指挥部根据救治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支援。
(3)确保救治过程中信息畅通。
4. 后期康复与随访(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治疗阶段。
(2)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康复情况。
六、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心脑血管急病救治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救治需求。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预案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预案进行总结,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根据总结结果,不断完善预案,提高心脑血管急病救治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83c9e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4.png)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一、120的正确拨打:1.老年人突然发病,情况紧急,应立即拨打120。
说清楚病人姓名、家庭住址、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过去的病史(如心梗、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2.说清楚地址,留下联系人手机号码,方便联系,必要时到明显的路口去迎接救护车。
3.做好入院准备。
带好医保卡、现金、信用卡、必要的衣物4.联系亲人、子女。
电话:5.救护车来了以后,根据病情选择去哪家医院。
根据病情的急重,考虑去哪家医院,就近还是大医院,告诉1206.在救护车上对病情应有个考虑,包括是积极的疗法还是保守的疗法,医生一旦征询应有思想准备。
1二、胸痛和心肌梗死的处理1.症状:多数病人都有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
起病急骤,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大汗淋漓。
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
亦可表现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疼痛严重,用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缓解。
发生心梗后,部分患者会发生猝死(心脏骤停)。
2.后果:心肌梗死(心脏没有骤停)几分钟之内就会有心肌坏死。
在第1个小时里,肌肉组织的死亡速度比较缓慢,起病后1小时内为抢救心肌的黄金时段,最迟不宜超过12小时。
时间就是心肌!而一旦发生猝死(心脏骤停),供您抢救的时间只有4分钟。
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因脑缺氧会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
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因此对于心脏猝死的病人,应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
3.提示:心梗及时救治效果很好,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放置支架等后,可以长时间存活。
心脑血管科疾病应急预案
![心脑血管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079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6.png)
心脑血管科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类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这些疾病通常具有突然发作、严重危害和迅速进展的特点,所以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心脑血管科疾病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早期预警早期预警是指通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发现有潜在风险的人群,并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作的概率。
(1)建立健康档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详细的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
(2)监测指标定期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心电图、脑血流图等辅助检查。
(3)早期干预根据监测结果,对有潜在风险的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给予相关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
2. 紧急抢救紧急抢救是指在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后,迅速采取合理、科学的抢救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快速反应发现疾病症状后,立即向专业医疗团队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如拨打急救电话、寻找现场医护人员等。
(2)基础护理提供基础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卧位、保持体温等。
(3)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如抗凝血、抗血小板等。
(4)介入治疗对于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手术,如冠脉造影、血管介入术等。
四、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1. 专业团队建立专业的心脑血管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确保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应对突发情况。
2. 物资设备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如心电图仪、血压计、血氧仪、急救药品等,确保及时救治。
3. 新技术应用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如远程医疗、智能监测等,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水平。
4. 信息共享建立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重要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传递效率。
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
![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a033b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2.png)
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突发疾病是指突然发生的,症状明显,需要紧急救治的疾病。
突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所以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突发疾病救治常识,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提高救治效果。
一、心脏病突发心脏病突发是指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病变。
常见的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在发现心脏病突发的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1.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医护人员患者所在的地点和病情。
3.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嚼服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等药物。
4.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中风突发中风是指脑部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缺血或出血。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
在发现中风突发的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1.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保持平躺,头部略微抬高。
2.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医护人员患者所在的地点和病情。
3.如果患者还有意识,可以让其嚼服阿司匹林等药物。
4.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按摩手部和脚底,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哮喘突发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但也可能发生突发性哮喘。
常见的症状有喘息、呼吸急促等。
在发现哮喘突发的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1.让患者保持正坐或半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2.让患者使用吸入器或雾化器,吸入快速作用的β2激动剂,以扩张气道。
3.如果患者的呼吸急促很严重,可以让其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四、低血糖突发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出汗、心悸等。
在发现低血糖突发的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1.让患者立即吃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葡萄糖。
2.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口服葡萄糖胶囊。
五、癫痫突发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常见的症状有意识丧失、痉挛、口吐白沫等。
在发现癫痫突发的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1.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保持平躺。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20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20](https://img.taocdn.com/s3/m/3fe7df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a.png)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20
202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心肺复苏的步骤:首先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然后立即叫救护车并开始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2. 胸外心脏按压:按照正确的手法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为至少5厘米。
3. 人工呼吸: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呼吸后应观察胸廓是否抬起。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尽早使用AED进行电击治疗,如果没有AED,尽可能快地将患者送往医院。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应该尽早进行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肌损伤。
6.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给予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和机械辅助通气等治疗。
7. 心力衰竭的治疗:应该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并且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
总之,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是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进行急救,请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心脑血管急救小常识
![心脑血管急救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57fb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a.png)
心脑血管急救小常识
以下是 6 条心脑血管急救小常识:
1. 你知道吗,当有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时,第一时间要保持冷静啊!就像火灾时不能慌乱一样。
比如看到有人突然晕倒,可别慌了手脚,赶紧让旁边人散开,保持空气流通。
2. 哎呀呀,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可一定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呀!这就好比是在战场上呼叫支援,刻不容缓呢!比如有个大爷在街上突然心脏不舒服,周围人就得赶紧打电话。
3. 你想过没,让患者保持舒服的体位也很重要啊!就像给疲惫的人准备一张舒适的床。
假如有人心脏病发作,尽量让他平躺着休息。
4. 嘿,千万别忘了,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的药品,赶紧给他用上呀!这就像是给饿了的人送上食物。
像那种有心脏病史的人,随身带的药关键时刻能救命啊!
5. 要记住哦,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时候,要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呀!就如同守护宝贝一样仔细。
比如说看患者的呼吸是不是正常。
6. 哇塞,一定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啊,除非你真的很确定怎么搬才安全!这就好像对待一个珍贵的易碎品。
倘若随意搬动,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啊!
我的观点结论:心脑血管急救真的太重要了,这些小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大家一定要牢记呀!。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c5452b6aeaad1f346933fda.png)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
一、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1.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2.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原因3.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二、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调理三、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
1、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保持病人镇静、舒适,解开贴身衣扣。
支撑病人的头部,并让病人处于腹卧位,将靠近抢救者一侧的上臂及膝关节屈曲,轻轻将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保持病人暖和,用凉的湿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上。
千万不要摇摆病人或用冰水泼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不要让他进食或喝水。
有不少心脏病病人会随身自备急救药品,抢救者可在病人意识清楚时及时给病人服药。
心脏病急救药物是硝酸甘油,需含服;阿司匹林需嚼服!一般情况还是需平卧休息,若急性心衰,采取端坐位。
如心跳骤停叩击心前区施术者将左手掌覆于病人心前区,右手握拳,连续用力捶击左手背。
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
挤压心脏重建循环,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大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
2、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
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
每天酒精摄。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处置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f5c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e.png)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处置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内的一类疾病。
这类疾病在突发时常常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压力。
在此,我们提供一份处置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处理突发状况。
1. 初步识别和应对
在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让患者静卧,尽可能保持呼吸畅通;
2.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3.若患者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则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联系相关医疗机构
事先了解家庭附近的医疗机构、医院(特别是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以及急救中心等信息十分必要,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协调相关医疗资源。
应当做好如下准备:
1.安排好合适的人员驾驶车辆前往医院;
2.保持电话畅通,及时进行沟通,尽量描述患者的情况和症状。
3. 特别提示
1.慢性心脏病者突然感到气短、心慌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采
取休息和就医措施;
2.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该按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及控制饮食。
3.对于不会进行心肺复苏的人员,应参加集体教育和培训,增加应急处
理的能力。
总之,对于情况发生突然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家属和周围人员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联系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进行必要的处置和诊治,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
![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eb09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d.png)
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发病迅猛,病情严重,需要急诊科医生迅速干预和处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方法。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最关键的处理措施之一。
在发生心脏骤停时,急诊医生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通过迅速的复苏措施,可以恢复患者的心脏跳动和呼吸,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血管通路建立在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处理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静脉置管和动脉穿刺,可以迅速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和给药途径。
急诊科医生需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确保快速、安全地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监测。
三、药物应用药物应用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常见处理方法之一。
在处理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等疾病时,急诊医生需要迅速给予抗凝、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专业协作在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时,急诊科医生需要与其他专科医生紧密合作。
例如,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急诊医生需要及时联系神经内科医生,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专业协作是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的关键。
五、监测与观察监测与观察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基本任务之一。
急诊科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指标,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神经评估,以及持续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在病情发展中及时调整救治策略。
六、并发症防治在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时,急诊医生需要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例如,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和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防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七、团队合作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需要急诊科医生与团队其他成员的紧密合作。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251b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7.png)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心血管内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肌梗死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急救人员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第一时间解除疼痛和抢救生命。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供氧;其次要及时进行静脉通道建立,补液并联合进行抗凝等治疗;在临床急救中应注意相关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2、急救配合: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实施相关急救措施。
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确保急救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3、临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临床护理,包括心电监测、心功能支持和局部心肌再灌注等方面的治疗,同时要注意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工作。
二、心力衰竭1、急救要点: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另一个常见病症。
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对患者出现的急性呼吸困难、气息急促等症状进行及时评估,然后进行有效的吸氧、呼吸支持及药物治疗等。
2、急救配合:医护人员在急救心力衰竭患者时,要配合紧密,确保医疗措施的连贯性。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的不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
包括心功能评估和支持、充分的营养和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
三、心律失常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心律失常也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情况。
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密切的心电监护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2、急救配合:在心律失常的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协调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病情变化,紧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得到系统的临床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及中医预防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及中医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abaffa13b3567ec112d8ae8.png)
既病防变 ——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中医针灸
早期诊断
在患病初期,如外感热病的传变,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因此,在表证初期,就应该抓住时机, 及早诊断。如少阳证,见到部分主证时,即可应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以不致病情恶化。
早期治疗
有些疾病在发作前,每有一些预兆出现,如能捕捉这些预兆,及早作 出正确诊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临床上,常பைடு நூலகம்的中风病发 生之前,常有眩晕、手指麻木等症状;如能抓住这些预兆,早期治疗, 可使病人减少痛苦,增加康复机会。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原因
不可改变因素
遗传因素 性别:男性比女性易患冠心病 年龄:老年人易患心血管疾病
中医针灸
可以改变因素
吸烟 高血脂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 紧张 缺乏锻炼 饮食
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 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 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 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 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 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 痛、左手臂痛等。
综合治疗
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应该在缓解期,预先给予针刺、脱敏,抗 炎,中药膏方,中药穴位敷贴等综合治疗,就可能阻止其发作。
病后防复 —— 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中医针灸
在人患大病之后,脾胃之气未复,正气尚虚者,除慎防过劳以外,常以补虚调理为主。
如果余邪未尽而复发者,应以祛邪为主;或根据正气之强弱,二者兼顾之。
如果发生一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钟后又能恢复;短暂性肢体麻木或者视力障 碍。即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等,这是中风先兆,如果积极救治,就可能避免中风。
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应该在缓解期,预先给予脱敏,针灸、抗炎、中药膏方、中药穴位敷贴等综 合治疗,就可能阻止其发作。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7512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3.png)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大脑血管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
这些疾病发作时往往需要紧急的急救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急救措施。
心绞痛急救措施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胸痛症状。
以下是心绞痛的急救措施:1.让患者保持安静:帮助患者舒缓疼痛,减少心脏负荷。
2.使用硝酸甘油:让患者口服一片硝酸甘油或含化硝酸甘油的药物。
也可以给患者使用喷剂或外用贴剂,但需要按照医生建议和使用说明操作。
3.慎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可以让患者咀嚼一片阿司匹林,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阻止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塞。
以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与急救医生取得联系,并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2.让患者保持安静:切勿让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激动情绪。
3.给予急救药物:由医生或急救人员给予阿司匹林和肌苷酸等药物,以阻止血栓形成。
4.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停止呼吸,需要实施心肺复苏术。
中风急救措施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导致的脑部缺血或出血的病情。
以下是中风的急救措施:1.让患者保持平卧位:确保患者头部保持水平,减少脑部血液供应不足。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与急救医生取得联系,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3.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不要给患者口服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4.观察症状变化: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肢体活动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症状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措施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提供足够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以下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1.让患者保持直立位:让患者坐起或支撑身体,有助于减轻肺部水肿。
2.给予急救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患者纯氧,以增加氧气供应。
3.使用利尿剂:由医生或急救人员给予利尿剂,以减轻体内液体积聚。
4.给予硝酸甘油:通过静脉注射给予硝酸甘油或使用贴剂,有助于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紧急救护知识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紧急救护知识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51ac2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4.png)
紧急救护知识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紧急救护知识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它们的突发病情往往需要紧急救助。
掌握基本的紧急救护知识既能够帮助自己及时救治,也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介绍紧急救护知识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紧急救护知识1. 打911紧急情况下,拨打当地的急救通信方式911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准确、清晰地告诉接线员你所处的地点、病情和需要的救护措施,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派出救护车以及救护人员。
2. CPR心肺复苏术(CPR)是在心脏停跳时的一种紧急救援方法。
如果目睹了心脏骤停,立即开始CPR,并通知救护人员。
CPR的常规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
掌握正确的CPR操作,可极大地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识别心脏骤停患者的心律紊乱,并通过电击恢复正常心律。
若附近有AED设备,可在进行CPR的同时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并按照设备指示操作。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1. 控制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2. 密切关注健康指标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健康指标,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体检、接种疫苗等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3. 合理用药是否合理用药直接关系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效果。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用药是必不可少的。
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时长,避免不当的自行调整。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掌握紧急救护知识和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心脑血管急救措施
![员工心脑血管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0999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5.png)
员工心脑血管急救措施
首先,对于心脑血管急救,最重要的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911或本地急救电话号码),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帮助患者。
对于心脏病发作,首先要让患者停止活动,坐下或半躺着,并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氧气供应。
如果患者有服用硝酸甘油的处方,可以帮助他们使用。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并且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对于中风,我们要立即识别中风症状,如面部一侧麻木、言语不清或偏瘫。
然后要尽快就近送医院就诊。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患者平躺下来,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衣领,并且不要让患者进食或饮水。
此外,预防胜于治疗。
雇主可以促进员工健康,包括提供健康检查、鼓励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以及提供心脑血管疾病的教育和预防措施。
员工也可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帮助。
总之,员工心脑血管急救措施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挽救员工在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时的生命,并且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希望每个工作场所都能重视员工心脑血管急救措施的重要性,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1df05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f.png)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心脑血管疾病来势汹汹,就像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风雨,能在瞬间把平静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那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呀,得掌握些急救知识才行。
咱先说这心脏病突发吧。
你看啊,心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发动机,一直不停地工作着呢。
要是这个发动机突然出故障了,人可就危险了。
要是有人突然捂着胸口,脸上露出特别痛苦的表情,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掐住了一样,那很可能是心脏病犯了。
这时候可别慌,让他赶紧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
你要是在旁边,就像守护宝藏一样守着他,别让他乱动。
可别觉得这时候给他喝点水就好了,这就像着火了给火上浇油一样,可能会让情况更糟呢。
那要怎么做呢?要是身边有硝酸甘油这种药,就赶紧给他含一片在舌头下面。
这硝酸甘油啊,就像是给发动机临时修复的小工具,能让心脏舒服一点。
如果他的情况没有好转,那得赶紧打120。
这120电话啊,就像是救命的专线,可不能犹豫。
再说说脑血管疾病,像中风。
中风这个事儿啊,就像大脑里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把正常的秩序都给打乱了。
如果看到有人突然嘴歪了,说话也不利索了,就像嘴里含着个热汤圆一样,半边身子还没力气,那很可能是中风了。
这时候你可不能想着等一等就好了,这就像看着房子着火了还不救火一样愚蠢。
如果是这种情况,要尽快记下发病的时间。
这个时间啊,就像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医生能根据这个判断病情呢。
然后让患者平躺着,把头偏向一侧。
这就好比是给一个危险的道路设置了一个安全的方向,防止他因为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窒息。
千万别给患者乱吃药啊,这不是乱投医嘛。
不管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哪一种,现场有人懂得心肺复苏(CPR)那可就太重要了。
心肺复苏就像是给生命重新注入活力的魔法。
怎么做呢?你得把双手交叠,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然后用力按压。
按压的时候就像你要把一个深深陷下去的东西给顶起来一样,要有一定的力度。
按下去的深度啊,大概得有5 - 6厘米呢。
按压的频率也得合适,就像有节奏的鼓点一样,每分钟100 - 12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一、120的正确拨打:1.老年人突然发病,情况紧急,应立即拨打120。
说清楚病人、家庭住址、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过去的病史(如心梗、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2.说清楚地址,留下联系人手机,方便联系,必要时到明显的路口去迎接救护车。
3.做好入院准备。
带好医保卡、现金、信用卡、必要的衣物4.联系亲人、子女。
:5.救护车来了以后,根据病情选择去哪家医院。
根据病情的急重,考虑去哪家医院,就近还是大医院,告诉120 6.在救护车上对病情应有个考虑,包括是积极的疗法还是保守的疗法,医生一旦征询应有思想准备。
二、胸痛和心肌梗死的处理1.症状:多数病人都有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
起病急骤,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大汗淋漓。
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
亦可表现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疼痛严重,用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缓解。
发生心梗后,部分患者会发生猝死(心脏骤停)。
2.后果:心肌梗死(心脏没有骤停)几分钟之就会有心肌坏死。
在第1个小时里,肌肉组织的死亡速度比较缓慢,起病后1小时为抢救心肌的黄金时段,最迟不宜超过12小时。
时间就是心肌!而一旦发生猝死(心脏骤停),供您抢救的时间只有4分钟。
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因脑缺氧会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
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因此对于心脏猝死的病人,应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于院外猝死。
3.提示:心梗及时救治效果很好,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放置支架等后,可以长时间存活。
如果不及时去医院,等到心脏骤停,那么可能就会悔之晚矣!4.发病后的家中救治:(1)正确拨打120救护车(2)停止任何活动平卧或侧卧,头下不垫东西,宽衣解扣,保持呼吸通畅。
有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避免堵塞气管。
如果呼吸困难,不要强迫其平卧。
(3)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快吸入氧气。
(4)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隔5分钟服1片,不超过3片,不要直立服药防止晕倒。
要含在舌下,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
(将未开瓶的药物遮光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定期更换)(5)观察病人是否神志清醒。
观察瞳孔、呼吸、心跳(6)一旦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
a.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呕吐物、假牙;使其头后仰,防止舌根堵住喉部;解开皮带、衣领等b.尝试恢复心跳手摸颈动脉,如果没有心跳,可先尝试叩击恢复:施术者将左手掌覆于患者心前区,右手握拳,连续用力捶击左手背,在心脏停搏1.5分钟有效。
如果心跳不能恢复,要立即实行心肺复c.为促进静脉回流,可将下肢抬高d.心肺复送气:一手将患者的口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按压:剑突上二指,借助身体力量用力下压,使胸骨下陷2~3厘米。
每分钟80~100次。
避免用力过猛,肋骨骨折。
比列:单人15:2 双人5:1按压时间:每分钟检查颈动脉有无心跳恢复。
若无恢复应持续按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美国心脏协会对心脏病急救方法做重大改变,成年人突然心脏病发作,用双手快速反复重压病人胸部,与标准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保全人命同样有效。
必须每分钟用力按压病人胸口100下,直到急救人员赶来接手,或者用除颤器使心跳恢复正常。
这种急救法只能用于突然昏倒、停止呼吸并失去反应能力的成年人。
对儿童、溺水、药物过量或气体中毒,还应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把空气送入他们的肺部。
5.治疗介绍: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心肌梗死的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即使治疗后经过有效康复,患者的心脏功能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抢救过程极为强调时间。
抢救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用药物紧急溶栓。
二是心脏介入手术,放支架。
很多人一听做手术就害怕。
其实,从治疗的效果考虑,医生提倡,符合介入手术适应症的人还是应尽量做介入。
介入手术开通血管的成功率比溶栓治疗更高。
一般来说,用溶栓剂开通血管的成功率可达到80%,而介入手术一般可达到95%,比溶栓治疗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发病3小时以,使用药物溶栓和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发病超过12小时后,患者生命指征处于不稳定状态,溶栓和介入治疗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医生更倾向于采取保守治疗。
三、中风的处理1.症状:中风往往都有先兆,当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要特别注意。
a. 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流口水、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b.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
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虽未遇障碍,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
c. 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但持续时间短。
d. 突然听不懂别人的话。
e. 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自行恢复。
f. 一过性黑曚。
一只眼或双眼突然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重影或伴有眩晕。
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
g. 剃刀落地。
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脑供血不足所致。
h. 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
i. 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j.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
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这常是由于动脉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
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家庭成员要意识到可能发生了急性脑出血。
中风患者常因没有及时发现征兆,延误救治而使脑部受损甚至丧命。
如何判断家人是否出现中风呢?其实有四个简单的方法:1.要求病人说一句简单的句子。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如果出现用词错误、发音含糊、甚至不能说话则为异常。
2. 要求患者笑一下或伸出舌头。
如果面部两侧运动不对称则为异常。
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也是中风的征兆。
3. 要求病人闭上双眼举起双手,向前平伸10秒,两胳膊运动一致且不移动为正常;如果一只手臂能保持不动,另一只无力并往下掉则为异常。
4.还可以让病人喝口水,观察是否有呛水出现。
通常情况下,部分中风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反射障碍。
上面四个动作,有任何一个动作做不来,就要立刻拨打120!并且把症状描述给接线者听。
2.后果:患者中风后,大都会留下后遗症。
不会说话了叫失语;眼睛看不见叫黑朦;肢体不好用叫偏瘫;意识丧失叫昏迷;最严重的是死亡。
从严重程度讲,脑出血比脑梗塞要严重得多,也更凶险,但预后一般比脑梗死好;脑梗死预后一般都会留下残疾。
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脑细胞和生命。
对于脑梗塞,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极限时间”。
在3小时疏通血管,脑细胞可恢复,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在6小时疏通血管,梗死区域的“半暗带”可以大部分恢复,可以大大降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
可是,很多人是在中风8小时后甚至第二天才送院治疗,完全失去抢救机会。
虽然经过长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必然会留下后遗症。
3.提示:一旦有中风征兆,要尽快送院。
患者中有99%因为送院不及时,导致错过最佳溶栓时间,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很多人都知道中风和心肌梗塞一样,发作后致残致死率很高,但是发生心肌梗塞时往往伴有剧烈胸闷胸痛,人们会更重视,就医也会更积极。
而脑梗塞发作时,没有剧烈的疼痛,症状有时是一过性的,很多老人家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短时间出现这些症状是正常的反应,一开始还有些慌,过一会儿有所好转,就以为没事了。
有时又是晚上,不愿麻烦子女,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医院,往往失去了溶栓机会,受损的脑细胞再也无法恢复,最终造成偏瘫失语等残疾。
4.发病后的家中救治:中风时患者的表现各不相同,轻者可见一侧口角向下偏斜并不断流出口水;重的则可突然倒地、大小便失禁,旋即进入昏迷状态。
因中风病人多有偏瘫,为防从椅子上或床上跌下,救助者若在跟前要立即上前将其扶住,对于清醒的患者要设法消除他的紧情绪,以免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颅出血。
若病人此时坐着或躺着则无须改变其体位,原先坐着的病人由于心脏到脑部的高度差,还可相对保证血液冲入脑的压力不致太高。
所以,任何不必要的体位改变或搬动都可能增加脑的出血量,从而加重病情。
只要病人坐得不勉强就无需使其躺下。
如中风后病人当即失去意识或倒地,此时的抢救仍应尽可能避免将其搬动,更不能抱住病人又摇又喊,试图唤醒病人。
此时的病人不仅无法唤醒,而且反复的摇晃只会加重脑的出血。
正确的作法是:若病人坐在地上尚未伏倒,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
若病人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拨正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产生窒息。
解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使呼吸通畅。
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一时尚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低温可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家庭救治步骤:(1)正确拨打120救护车。
(2)脑出血以后,保持平卧位。
如果昏迷了,把病人就地放平,不要在头下垫枕头,解开衣领扣子,把头稍微偏向一侧即可,没必要把身体侧过去。
既不要把下肢抬高,也不要把上身抬高。
保持这种体位赶快上医院。
千万不可搬动他,切忌摇晃患者,防止头部震动。
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
(3)病人呕吐时,清除呕吐物防止堵塞呼吸道,有假牙取出假牙。
(4)如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要保持室温暖和。
(5)未得到医生许可,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6)在没有明确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药。
因为两者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7)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
转送患者要用担架卧式搬抬。
从楼上抬下患者,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
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用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8)缺血性中风患者大多神志清醒,应防止患者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
此时应让患者静卧,并可安慰患者。
(9)检查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停止。
要马上做心、肺复术。
5.治疗介绍:在我国99%的患者因为送院不及时,导致错过最佳溶栓时间,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一旦动脉发生堵塞,核心区域的脑细胞一般在几分钟就会停止工作,并很快坏死,脑细胞一旦坏死则不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