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各年级特点
教育培训机构必知小一至高三各年级学习特点(高中段)高中一年级生理特点: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 学科特点: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咨询师一定要跟家长强调在高中阶段,孩子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同时强调高中阶段,家长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高一关键词——“难”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1.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2. 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李,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3. 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4. 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
高中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
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
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
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自我明显分化,从“无我”到“唯我”这一阶段,他们充满自我炫耀的冲动,常常表现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举动。
开始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放在眼里,惟我独尊,我行我素,老是强调自己,维护自己,以个人为中心。
这种表现很容易被社会误认为是妄自尊大,自私自利。
其实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内心还是脆弱和不自信的。
他们也只是暂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或无意识的利己主义者,决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者。
3、行动带有自觉性高中阶段的孩子很重视友谊,他们交朋友需要互相深入了解,而且要有共同的兴趣和志向,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相互谅解,永不动摇;具有一定的原则性,一般愿意同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成绩好、能力出众的同学交朋友,希望他对自己在各方面能给予帮助。
这时,同学之间建立起的友谊,能够保持终身。
但是,在现阶段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交朋友不讲原则,而是讲义气、重感情,搞狭隘的“小团体”,有结伙倾向,彼此感情用事,互相庇护,这种“同志友谊”感是不健康的,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引导。
高中阶段孩子应该怎么教育1、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很多高中阶段的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
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
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里特点
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里特点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小学到高中是学生在学习中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本文将分别探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6-12岁):小学生正处于童年末期,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世界充满兴趣。
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生的特点包括:1.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专注力受限,很难在一件事情上持久投入,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游戏和互动的方式,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因果关系理解有限: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对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理解有限。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思维上的训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3.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同伴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
初中生(13-15岁):初中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初中生逐渐独立思考,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见和风格。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1.身份认同的探索:初中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希望被他人接纳和认同。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2.情绪波动大:初中生的情绪常常处于波动状态,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3.厌学和学习动力下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他们可能面临学习困难或者失去学习动力。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拾学习的动力。
高中生(16-18岁):高中生即将步入成年,他们的思维更加成熟和理性。
高一到高三不同时期孩子心理特点
高一到高三不同时期孩子心理特点孩子的心理特征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各个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心理,会让师生间、亲子间的沟通更顺畅,更有效。
一、高中一年级心理特点: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学科特点: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咨询师一定要跟家长强调在高中阶段,孩子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同时强调高中阶段,家长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高一关键词——“难”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1。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2。
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里,但是学习的确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3。
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生心理特点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特点概述虽然初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为:1、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概述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相对于初中生,取得了更加高度的发展。
高中生已经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求独立的愿望愈加强烈,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独立是建立在与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的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多数高中生能和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关系,放抗成分减少。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他们在心理上把自己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并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也日趋成熟,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
2、价值观的确立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大,生活阅历的积累及文化知识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分析各类社会事件,掌握各类社会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衡量各种现象,这就促进了高中生价值观念的确立。
三、高中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1、高中一年级高一年级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进入了从经验型占主导向理论型占主导转变的关键期,其间抽象思维发展速度达到历史最高点。
其他学习能力指标均已于成年人相差无几,在生理上来说,可以称之为成年人了。
与初一相似,高一又是一个学习成绩的分水岭。
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就开始感到学习的压力与紧迫感,开始奋发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终于从中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高考又遥不可及,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
由于学习态度的不同,会导致学习成绩分布的不均匀。
进入高一的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能力的发展,高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至四年级:这4年是从幼儿园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慢慢转化为以“学”为主的过程,对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都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
但由于其年龄的特征,对此感受不大,尤其是各方面的压力。
所以在这四年中是一个对学生综合习惯培养的一个最佳时机(比如说心质的培养;智力开发;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五至六年级:属于学生的心理的少年阶段,在各方面处于半成熟期,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超乎咱们的想象。
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熟阶段(集中力记忆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
初中阶段: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的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等比较极端的情绪类型)和人际交往的新特点。
初中阶段初一:学生还保留小学生的特点,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发育速度的突飞猛进,使其在智利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记忆力系统发展更加完善,记忆能力随着记忆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明显增高.在这阶段学习强度与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方法与小学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让学生认可,信任的好机会).初二:初二是一个学生整体发展的关键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主导学习成绩的关键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成为学习成绩是否优良的主要因素.初二年级没有刚入学时的天真,又没有初三年级的紧张,也是青春期特征表现明显的一段时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在此期间学生的成人感增强,想极力表象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摆脱家长老师,甚至是社会的约束.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成人感的急速上升与个人独立能力的矛盾日益明显.,情绪起伏较大.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精力转化到别的方面,寓于解脱.尤其是互诉衷肠(班主任一定要掌控好这一时期的学生,最基本的要杜绝在尚学的早恋问题,不让让他影响到学习意识,知识、价值观的形成.)初三: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于成人,尤其是心态也相对成熟,稳定. 但中考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考的压力甚至要大于高考.在学习压力外,中考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许多现实问题第一次摆到了学生的面前,加之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会焦躁,不安,失落和有挫败感.咱们班主任带这个阶段的学生时除了要摆正学习等问题,要对学生的心理极为关注.高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也日趋成熟与理性,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确立自我价值观.高一:从思维水平上看已经从经验型转变成理论型,学习能力已经与成年人相差无几.由于其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在其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我以是大人的萌芽思想"在各方面都想脱离父母,来证明我是可以的.其实在学习上就能反映出来,高一和初三其实一样是个分水岭,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开始感到学习的压力和急迫感,开始奋发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终于从中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高考还遥不可及,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高二:对事物的思维水平已经进入了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对某一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
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初中、高中)
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高中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初中1--2年级:初中时孩子人生的第二站,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但要会学习,还要会考试.在这阶段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和调试是我们能够帮上忙的..初一二是学生打基础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把握好这个时机,为初三中考做好准备初中生常见的学习方法七大问题:1 听课和笔记抓不住要领,效率不高.2 死记硬背,不消化理解3 不懂不爱问,有问题不及时请教老师,同学.4不看课本,不复习就做作业.5 忽视基础和基本训练,偏重钻难题.6 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7 自学方法差.影响孩子学习方法的因素:1 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2 对各科学系特点认识不足.(学习方法是有适应性的,其中一方面就是适应个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小学成绩特别的好,但上了初中后就不行了.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调整.我们应当帮助学生了解各阶段,各学科的特点,使他们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办主任应及时和学生个科任课老师沟通,为学生制定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计划,目标及指南.)3 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两方面:1 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2 对自己的个性特点认识不清.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4 缺乏学习动力.(表现方法上,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5没有坚强毅力和恒心.(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目标无结果.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的多.因此在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上学要咱们班主任多督促,多提醒,多鼓励,依靠外界来克服意志薄弱的状态.当良好的学习方法得到持之以恒的坚持后,古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获益终生)6 缺乏好老师的指导.孩子应具备的六种有效学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据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计划要和学生一起订,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放松;强调计划是其自己制定的,要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负责,兑现自己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在计划地执行过程中,及时发行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时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她去战胜困难,必要时可以给予孩子适当帮助)2 必要的课前预习(要给学生讲清课前预习的重要性)3 听好45分钟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行就会有一种渴望老师所讲和自己理解是否有出入的愿望.班主任要让孩子了解上课要跟着教学走,要明确记住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并要强化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如遇卡壳要反复思考弄懂.)孩子不认真听讲一般有三个原因(及解决办法)<1>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清况应给孩子补课并加强预习,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加强预习)<2>自制力差(易受内外部干扰而走神.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自控能力上下功夫)<3>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是喜欢就听,不喜欢就不专心这样的状况,我们应多和家长沟通让其在学校多和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沟通,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得到肯定性评价,让学生在不专心的课上找到兴趣,并学会自我激励)4 及时纠正错题(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学会分析,自检.也可以另老师有的放矢的为其辅导)5 做读书笔记和摘要(读书时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记下书名,作者;2 采摘生字,新句及佳句;3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4在书上批注;5 列提纲;6 写读后感.)6 具备多种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是进行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交给学生思维方法除了让他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一些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外,还应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方法的培养.)家长要了解和配合老师做到的:1 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2 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3 家长要从不同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4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5 要有正确的奖惩标准6 要有正确的分数观7 要有正确的成败观(具体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帮助孩子理性分析试卷.)初三年级:初三可以说是一个决定学生一生的分水岭.班主任和家长要在学习方法和心理上对学生多做辅导..尤其和绝大多数学生都要面对一月一大考,半月以小考的冲刺训练.因疲于应付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记忆力大打折扣.如何在考试前增强记忆力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具体帮助学生的办法:1 集中精神,排除杂念.2 学生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使孩子有条理的进行复习.(首先以科为单位,按照单元划分出若干块重点并制定相应的目标,接着按照科目主次,掌握好坏,比重高低等将时间和丽的分配,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复习.同时对于时间的分配一定要留有余地.)3 以课本为主,模拟为辅,系统复习.(基础是关键,课本是考题的中轴线,无论大小考万变不离其中,因此在复习时应将重点放在书本上,要系统清晰地理顺课本的思路,对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重要知识点,更要反复琢磨,理解要非常的透彻.在啃课本的同时要是能在辅以相应的模拟题,特别是之前错过的题,更能事半功倍.)4 对课本复习内容要分清主次.(对于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全部强记事不得要领的做法.一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二是主次不分,容易混淆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复习时,要让学生把最常用到的基础知识列出突击重点,想办法征服他们.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对主要内容全力以赴,对无关紧要的内容要断然取舍.对于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科一定要讲全盘的知识网络深刻的印在脑子里.帮助学生把各科的重点用提纲,图表总结制作成一览表.或者整理到笔记本上,便于复习时一看重点就能回忆出所有内容)5 查缺补漏,让学生学会自省.(在考前付息中,将平时作业或小考的错误,没理解的错误一定要让学生考清楚弄明白.不要对那些难题怪题下太多工夫,中考的肯能性很低.也以免影响学生考试的信心)6 耐心反复多次复习.(记忆的根本就在于重复.但重复也学要技巧的.例:为了不让大脑产生厌倦感,可以短时间内看一些别的,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再去重复记忆.)7 强行记忆,自我加工(对一些极重要的,有相对不容易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机械性的强行记忆,如能自我理解后再记忆的效果会更加.)家长注意:家长要做到"四要""五不要"四要: 1家长情绪要稳定.2要告诉孩子尽力就好.3要搞好饮食卫生.4要检查督促.五不要: 1不要定考试目标.2不要时刻提醒考生目标.例:你想考的是某某重点呦,要是不努力你就考不上呦!等等.3不要在学生参加考试时,问询考试结果.4不要送孩子到考场.5父母不要争论观点不一致的问题.高中1--2年级:高中教育是个分水岭,前承九年义务教育,后启高等教育,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成的重要时期.更为关键的是,孩子三年后将面临高考这一人生重大转折.在这三年里我们和家长为学生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帮助他们合理规划高中三年的生活.学习方法:学生已经进入成人期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对待14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套最适合自己成绩提高的办法,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其规范学习方法, 监督学生在日校和尚学对知识的吸收率.并落实每个知识点.因为高中比初中的知识更具连贯性.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很重要!!!高中3年级:学生和家长最大的压力就是高考.我们所能做的事归纳起来有两件:协助远离考试焦虑,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对填报志愿我建议大家最好慎重,不要随便说,除非对各个大学和专业很了解)1远离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学生大部分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易于分散,思维似乎停滞.生理上则容易疲倦,失眠,多汗,厌食,心跳加速,头脑混乱,甚至是神经衰弱.办法: 1自我暗示法.2睡眠消除法.(事实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适当的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消除大脑疲劳.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的有效办法)3运动消除法4兴趣消除法5情绪宣泄法(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6游戏转移法7食疗法8音乐疗法(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 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1 一贯领跑型(尖子生):其奋斗目标直指国家级重点院校,这样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学生,并且没有明显的偏科现象,成绩稳定.但他们存在习惯于为自己定过高的目标,只顾自己复习不认真上复习课,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学习策略:<1>注重基础知识.(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用各科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予以表达.近年高考主观题量增加,而且难题主要是以主观题为主,因此尖子生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关键词语突出)<2>作文一定要有创新,最好是内容的创新而不是形式的创新。
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里特点
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里特点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引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包括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师采取更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小学到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
一、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学生在这个阶段呈现出许多独特的心理特点:1.求知欲强烈: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喜欢提出各种问题,主动学习。
2.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专注力相对较低,容易分散注意力,需要教师采取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3.情感脆弱: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加敏感,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鼓励。
4.童心未泯:小学生还保持着童真的天性,他们善于想象,对游戏和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更加感兴趣。
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过渡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心理特点:1.自我认同混乱:初中生在身份认同方面开始意识到自我身份的多样性,往往感到困惑和不安,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2.思维逻辑发展:初中生开始从事形式逻辑的思维,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但也容易在概念和思维转换上出现困惑。
3.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开始意识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外貌,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受到伤害。
4.压力增加: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和学习压力,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
三、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一些成熟的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成熟:高中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更加独立和自信。
2.面临选择困难:高中生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压力,他们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制定未来的规划。
3.求知欲高涨:高中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愿意更深入地学习和思考,并且喜欢独立地进行自主学习。
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第一部分认知特点1. 认知发展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它们的思维会受到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而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例如,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性阶段、模式性阶段和全局性阶段。
发展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思考自己的职业、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
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角色定位,关注社会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开始探讨社会的复杂性,以及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伦理体系中的角色。
模式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更加具体化,他们会试图去思考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贡献,开始强烈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他们会思考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且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全局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更加成熟,他们会关注社会的复杂性,学习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并且开始关注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问题。
2.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高中学生中有明显的发展,他们能够更加复杂、深刻地思考某个问题,并且能够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也有能力更加独立的思考问题,但是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虽然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么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影响,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思维有较强的域外思考能力,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加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影响。
第二部分心理特点1. 个性发展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此期间,他们会尝试去思考优劣,学习如何去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并培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般来说,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阶段:自我发现阶段、自我调整阶段和自我定位阶段。
自我发现阶段: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价值,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究竟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以及应该如何去参与社会的发展。
自我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高中学生会尝试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想中的那个自己,是否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细心地观察自身特点,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可以更完美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幼儿园阶段:在幼儿园阶段,学生通常年龄在3到6岁之间,这是他们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开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包括:1.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时期的学生,对他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渴望通过探索和尝试来了解新事物。
2.善于模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成人和其他孩子的行为,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3.短暂的注意力:幼儿园时期的学生往往难以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喜欢快速切换任务,对新鲜的事物更感兴趣。
4.探索和自主性:学生希望能有机会独立探索和决策,对于发现自己能做事情的能力感到兴奋和满足。
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年龄在6到12岁之间,这是他们开始正式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包括:1.自我意识的增强:学校环境使得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身份,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2.表现和成就的需求:学生渴望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表现出色,想获得家庭、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和口碑。
3.渴望独立: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完成任务,并获得成就感。
他们试图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自我独立和能力。
4.社交能力的发展:学生开始培养各种社交能力,包括与同龄人相处、沟通和解决问题。
初中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年龄在12到15岁之间,这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包括:1.自我认同和身份问题:学生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希望能够了解自己,并在社会和学校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情绪波动和计划能力不稳定:学生可能会经历情绪的波动,因为他们正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的计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可能还不成熟。
3.对未来的焦虑:学生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包括学术成绩、高中选择以及职业发展。
他们需要支持和指导来应对未来的压力。
4.对同伴压力的敏感度: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更加关注同伴的评价和期望,他们可能会被同伴的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高中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通常年龄在15到18岁之间,这是学生面临升学和人生选择的关键阶段。
高中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高一年级“适合期”的学生特点1、心理特点(1)从走读到寄宿,从初中到高中,从生活上的依赖到生活上的自立,都有一个从不适合到适合的过程,少数学生不适合寄宿制生活,不合群,怕艰苦的心理比较突出。
(2)自主、自立、自强、自信心理品质迅速发展,及其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
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
2、思想特点(1)因为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处于一个新的竞争环境,出现竞争对象不同,学校对学生要求不同,在较高的起点上实行竞争,有些同学会暂时失去初中时期的领先地位,思想上会受到挫折,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同学也有一个适合过程。
(2)对未未充满憧憬和理想正处于变幻不定的时期。
(3)既可能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迅速进步。
又可能对自己放松要求,退步下滑。
(4)在学习上想有一个喘息休整期。
不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错误地认为只要高三突击拼搏一下就能进入理想大学。
(5)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雏型。
(二)高二年级“发展期”的学生特点1、心理特点:什么是发展,怎样进入发展,是这个年级的主要德育工作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发展要有理性,发展要适合时代、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发展要符合学生自己的可能性,发展要有纪律保证。
学生的发展要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发展,教师要启发学生坚持和敢于实践,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同学得到发展。
(1)通过一年的“适合期”,各种心理品质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发展产生一种紧迫感。
但也有少数同学仍处在观望,如果集体氛围较好,这些同学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如集体氛围不好,或遇突发事件,他们完全能够向坏的方向发展,起坏作用。
(2)思维品质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3)独立意向逐步走向相对成熟。
(4)异性关系方面,绝大部分同学逐步趋向理智、懂事和能够用理智控制情感。
少数个别同学受电视媒体的影响,认为中学生谈恋爱是正常现象,这是性解放等错误思想。
高中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
高中十到十二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高一:1.学习特点: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五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习太难。
进入高一的孩子往往认识到“高考在即”,总是踌躇满志,准备从高一开始便大干一番,而太难的课业无疑将会影响到孩子信心,增加孩子压力,进而产生焦虑、苦闷心理。
2.心理特点:在心理上,进入高中之后学生总会形成“长大了”的观念和认知。
开始脱离父母,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高二:1.学习特点:高二年级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学生已经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所以心理上比较轻松。
这一阶段部分学生依旧有着清醒认识,能够以高一时的状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另一部分学生则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可能出现目标不明确,从而处于茫然状态。
同时心理上放松也会导致学习上放松,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学科,或者不喜欢的老师的科目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偏科现象。
2.心理特点:由于高二的特殊性,造成了高二部分学生学习和心理呈现明显分化特征。
这时候学生学习心理上出现几个特点: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偏科现象严重。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4、面对并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学生往往产生消极、放弃情绪。
高三:1.学习特点:步入高三,就像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从这一刻起,需要全力冲刺,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决不放弃!学生面临的可能是没完没了地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
加上自己给自己压力,学生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
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学前儿童(3-6岁)1.自我中心:学前儿童主要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2.安全感需求:学前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安全感需求较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3.想象力丰富:通过大脑的发育和探索环境,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幻想和创造性的活动。
4.独立性逐渐增强:学前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表现出想独立做事情的愿望。
二、小学生(6-12岁)1.进取心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追求成功和成就感,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自我意识提升:小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和面子问题。
3.好奇心强: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极高的学习兴趣。
4.朋辈关系重要:小学生开始在同龄人中建立友谊和互相影响,朋辈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初中生(12-15岁)1.自我认同困惑:初中生在心理上经历了许多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价值的怀疑。
2.规则意识增强:初中生开始逐渐接受并遵守社会和学校的规则,强调的是遵守秩序、服从统一的原则。
3.成人意识觉醒:初中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开始学会自我管理和生活自理。
4.同伴压力存在:初中生在同伴团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伴之间的互相表现和评价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四、高中生(15-18岁)1.独立意识加强:高中生逐渐有了成熟的思维能力,开始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渴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2.学业压力增大: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对于成绩和升学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压抑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3.自我意识更强:高中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社会认同感,关注自己在学术、感情和外貌等方面的表现。
4.人际关系复杂:高中生踏入社会的门槛,面临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处理和平衡各种关系。
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在不同年级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对于教育者、家长和社会来说,了解并应对这些心理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4-6年级及高二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征
4-6年级及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科特征一、心理特点: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
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
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
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
分析问题就是独立认识问题的过程。
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
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
1、一般心理特点1.1.难以引导时期。
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有些专家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十多年里,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
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发育快的已接近中学生的指标,发育最慢的还像一二年级的小孩子。
心理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
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
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
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
有的老师感叹:这些孩子根本管不了,知道的事比我还多呢!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
他们不只是寻找热闹的漫画或故事书,而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书籍,对理科感兴趣的孩子开始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类读物。
意志行为中体现出比较完善的选择性。
这时候表现出来的爱好还不稳定,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游戏项目。
说明四年级学生总体上没有达到成年人所具有的稳定的自主能力。
1.2 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
如,这样不合适,那样又有妨碍。
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等同于他人。
高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
高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高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高中生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渴望了解社会和他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加之心理变化的迅速而又不稳定,这一时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学业负担重,压力大,而社会经验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
同时,他们在生理上开始由少年走向成熟,但是他们的情绪调节机制尚未完善,面对现实的冲突无法作出正确的抉择。
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高中生过分紧张,从而导致精神压力过大。
有的学生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造成情绪波动较大,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随时可能发生,有些还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由于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录取率低等原因,有些学生会形成很强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与独立性增强的客观要求相违背,也容易引起冲突。
有的高中生会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或做法产生反感,并会采取防御和抵抗的态度,表现出不合作或过激行为。
高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
生物钟与早恋的关系学校老师、父母经常告诉我们:“十七八岁的男女,是最危险的年龄,是多事之秋。
”在人生的关键期,少男少女们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却尚未成熟。
因此,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较大的飞跃,独立的愿望比较强烈,对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异性面前往往表现得较为羞涩。
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许多事情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异性的暗示,很可能会把对方的夸奖视为爱慕的信号,进而对对方产生好感,并模仿对方的语言和行为。
这种感情是单纯而美好的,如果得到及时的引导,两个人就可能从相互欣赏、相互吸引,逐渐转化为相互喜欢,最终相互爱慕,从而发展成为恋爱关系。
所以,早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与“月晕效应”不同,它并非是成人干预下的结果,而是在少男少女情感升华的自然流露,也是早期健康情感的表达。
当然,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等原因,高中生恋爱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自制力不强、责任感和道德感薄弱等。
小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
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
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
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行为不规范。
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
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
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
高中生个人性格特点描述
高中生个人性格特点描述有不少同学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本文列出了高中生总体的心理特征和高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希望能让你对高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力。
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
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二、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
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
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三、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
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
四、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
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五、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
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六、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
自我评价更加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
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七、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八、对异性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
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为稳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一年级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
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换;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
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的焦点,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决定着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决定着今后高中学习生活能否优质高效的进行,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将来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
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们认为有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必须引起大家的: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走到一起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都保持着自己在初中时的心理定位,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们的对象,是同学们的仰慕对象。
然而,到了新的环境,强强相遇,他们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老师们的目光不再那么专一的集中在他的身上,自己在同学中也不再显得那么优秀,有些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不行了,产生出一种学习的焦虑。
如果不能正是这种焦虑,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首先,如果长期在这种焦虑中徘徊,必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更加不理想,更加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其次,长期处于这种焦虑中,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使他们处于一种焦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
这种焦虑失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1、学会科学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是强手林立的环境,不能盲目自卑,在瘦的骆驼比马大,认识到自己现在相对的落后不是绝对的落后,而且只有在这种有差距的环境中,自信且顽强,才能更有动力。
学习评价的三种纬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所谓的相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
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起自信心。
2、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
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考上重点本科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本科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可取专科就是成功。
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保持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学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
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规律和独特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按照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科学地修正自己的学习,培养他们一种元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找出自己的思维误区,对症下药,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升自己的学习状态。
二、自我放弃,学业绝望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自我封闭,抑郁孤僻;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方面,荒废学业。
更有甚者,自我封闭的学生可能会形成抑郁症;自我放纵的学生可能形成小团体,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不能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对生活产生扭曲的理解,影响他们的一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沟通,排遣心理郁结。
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学业上的不适应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而由此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将进一步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保持亲密接触,积极沟通,让学生信赖老师,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进而让他们的心理症结得以排遣;并且,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才会为下步工作作好铺垫。
尤其是那些自我封闭的同学,更需要老师耐心的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2、积极鼓励,找回学习乐趣。
在和这些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之后,要积极的影响改变他们的观念。
不论是自我封闭还是自我放纵,都是对自己在学业上的一种绝望,一种自卑和不自信。
我们要通过积极的交流,帮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要自卑,对自己来说关键是重视高中三年的过程,让自己无怨无悔。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让他们在学业上找到胜利的愉悦,找回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3、因材施教,铺设成才之路。
在使这些学生找到愉悦和平静的学习心态之后,要合理的帮他们构建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终究会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如有艺术特长,可以尝试学习艺术专业,将来报考艺术院校;如有体育特长,可以尝试学习体育专业,将来报考体育院校;如有影视兴趣,可以尝试将来报考影视类的艺术专业,等等。
并且告诉他们现在所学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有沉住气,多学一点,尽量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让他们树立其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有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改变他们自我绝望。
三、自以为是,学业自负考入北中这所重点中学,确实不易,都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于是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负倾向。
他们学习上非常自负,其实水平不见得多强,能力不见得多高,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自己是半瓶子醋。
平时学习,浮躁懒惰,不深入,不系统,浅尝辄止;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涂。
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对于学生个人可能会难以提高成绩,对于班级可能会形成一股不良的学风。
对于这样的学习心态,我们建议尝试以下方法:1、挫折教育,消磨浮躁。
面对盲目自信的人,必须让他们自己受挫,碰得头破血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意识到都是自己自负惹的祸。
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在分析考试成绩时,针对他们马虎粗心的做题状态进行严厉批评;也可以通过让其当众演示某一问题的思路,指出其局限性,对他们强化一种需要谦虚谨慎的意识。
2、精妙指导,折服自负。
自负的人,往往有一定的资本。
要让这样的学生听进老师的指导意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必须通过老师深厚渊博的知识,精妙科学的指导使学生深深折服,从而使他们自惭形秽,认识到自己的浅薄。
进而,彻底审视自我,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心态。
3、及时鼓励,强化改进。
当学生尝试着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时,老师要密切,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探索新学法修正旧习惯的意识。
只有真正地把这种改进意识牢固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理机制中,才有可能使他们自觉地审视学习,改进学习。
四、急功近利,学业苛求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一种紧张急切情绪,会感到压力大,负担重。
尤其是实验班的学生。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家庭、学校和学生自己的期望过苛求过于是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调节学生的心理:1、调低期望,缓解压力。
有实力的学生往往非常自信,自己有较高的目标和要求,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焦虑压抑。
此时,要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2、摆正心态,快乐学习。
应当引导学生尽量摆脱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成绩、高考和名牌大学上,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看法,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因为这些学生学有余力,所以应该充分的享受这种学习的快乐,不可苛求自己,要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此外,在上述这些学习心理的调解过程中,我们认为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
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2、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教师只有具备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才可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问题,才可能科学的设计解决方案,才可能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落实解决方案。
3、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催化剂。
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4、建立经常性的家校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
总之,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个复杂的课题,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认真思考的课题。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二年级一、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
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移,偏科等倾向。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二、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
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
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
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