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宜林地拍卖情况的调查报告_1
林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林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林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
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
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
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
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
林业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林业调查报告4篇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
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
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
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
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
关于我省宜林地拍卖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省宜林地拍卖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主要介绍了我省宜林地拍卖情况。
在背景介绍了宜林地拍卖的重要性,问题意义强调了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性,调查目的是为了探究宜林地拍卖的市场现状。
在正文部分中,详细介绍了宜林地拍卖的背景、流程、规定、市场现状和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指出了宜林地拍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报告的内容,可以了解宜林地拍卖在我省的情况,为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和规划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宜林地拍卖,调查报告,流程,规定,市场现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宜林地拍卖是指将政府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宜林地通过竞价、拍卖或者协议等方式出让给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
宜林地拍卖是我省土地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近年来,我省宜林地拍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规范宜林地拍卖的行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宜林地拍卖活动逐渐增多。
宜林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规范宜林地拍卖活动,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省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我省宜林地拍卖的具体情况,探讨问题的根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2 问题意义宜林地拍卖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其问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社会影响:宜林地拍卖的进行不仅仅是经济活动,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研究宜林地拍卖的问题意义在于了解这一领域的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3.法律影响:宜林地拍卖的规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宜林地拍卖的问题意义在于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法规政策,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使用林地调研情况汇报
使用林地调研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林地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了解当前林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对林地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对林地的面积进行了测量和统计。
经过初步的调查,我们发现林地面积较大,覆盖了广泛的地域。
其中,一部分林地被用于木材的采伐和生产,另一部分则用于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
林地的分布较为分散,但整体上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其次,我们对林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着乱砍滥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林地的生态平衡。
同时,一些地方对于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利用林地进行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林地管理的问题。
一些地方存在着管理混乱的情况,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同时,一些地方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难以做好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对于林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控制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好每一片林地。
其次,加大对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力度,推动林地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对林地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总的来说,林地资源是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调研,为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林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2024年林业产权交易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林业产权交易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林业产权交易市场是指通过买卖林木、土地和其他与林业相关的产权进行交易的市场。
在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背景、政策法规等信息;- 专家访谈:与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从业者和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市场运行机制、问题和发展趋势; -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对样本进行调查,收集广大参与者对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看法和需求。
3. 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3.1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总交易额已达到XX亿元,市场规模较大。
3.2 交易主体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林业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等。
3.3 交易方式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方式包括拍卖、协商和挂牌等多种形式。
其中,拍卖是最常见的交易方式。
3.4 交易品种目前,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林木和土地两大类。
其中,林木交易占据较大比例。
4. 林业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4.1 信息不对称由于市场参与者对林地和林木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
4.2 价格波动大由于市场缺乏统一的定价机制和价格指导,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
4.3 交易流程繁琐目前,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流程复杂繁琐,需要参与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5. 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5.1 政策支持随着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政府将加大对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政策支持,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5.2 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产权交易市场将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
林地征占查处情况汇报
林地征占查处情况汇报
近期,针对林地征占情况展开了全面的查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查处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针对已经发现的林地征占情况,我们迅速展开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
行了严肃处理。
对于违法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我们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林地的监管力度,确保不再出现新的违法征占情况。
其次,我们还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林地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林地资源。
我们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林地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林地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林地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通过与林业、土地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我们加强了对于林地征占情况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于相关部门的督促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最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于林地征占情况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一切违法行为。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对违法者的强大震慑,确保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总的来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林地征占情况的查处工作,保护好我们
的林地资源。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更加美丽的家园。
使用林地调研情况汇报
使用林地调研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小组对林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以了解林地的生态环境、植被
状况、动植物种类及数量等情况。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获得了大量有关林地的信息,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林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林地内空气清新,植被
茂密,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落叶和腐殖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环境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病虫害情况,这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我们对林地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林地内植被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覆盖率较高。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植物的踪迹,这对于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们还对植被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植被的生长状况。
此外,我们还对林地内的动植物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统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了一些珍稀动植物的踪迹,这表明林地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然而,也有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数量较少,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在统计动植物数量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病虫害的情况,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林地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努力保护好林地的生态环境,促进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林地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林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对林地调研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林地调研报告
林地调研报告
《林地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解林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林地的植被类型、生长状况以及采伐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
1.林地类型调查:调查了不同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等情况。
2.资源利用调查:了解了林地在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利用情况,包括采伐状况、采伐方式、采伐量等。
3.生态环境调查:对林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包括水源、土壤、野生动植物种群等情况。
三、调研分析
1.林地类型多样化:调研发现,在不同地域的林地类型各异,
有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不同类型。
2.资源利用方式不规范:在一些地区,林地资源被过度开采,
采伐方式粗糙,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一些地区的水源保护措施薄弱,土
壤严重退化,野生动植物种群受到威胁,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四、建议措施
1.加强林地保护:建立健全的林地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非法采伐的打击。
2.促进林地可持续利用:鼓励科学合理的林地资源利用,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量和采伐方式。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林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水源和土壤的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林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保护好每一片绿色的家园。
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报告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林地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林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充分了解使用林地的现状,本报告对地的林地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方法: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了该地区林地的现实情况,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该地区林地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1.林地类型在该地区,常见的林地类型包括森林、疏林和人工林。
森林是自然生长的,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疏林是生长较为密集的林地,对于保护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工林是人为种植的,主要用于经济利益。
2.林地分布该地区的林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山脉、丘陵和河岸等地。
其中,山脉上的林地较为繁茂,多为天然森林;丘陵地带的林地相对较少,主要为人工林;河岸等水域附近的林地多为疏林,用于保护河流和减少泥沙淤积。
3.林地利用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的林地利用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林地进行保护和修复,二是对林地进行利用。
保护和修复林地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监管、限制砍伐和种植护林树种等;利用林地的方式有种植经济林、森林旅游和木材采伐等。
四、问题分析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砍伐和非法采伐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破坏了林地的生态功能;二是林地保护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强;三是林地利用方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林地的多功能性。
基于上述问题1.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砍伐和非法采伐行为;2.完善林地保护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3.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林地保护的意识;4.推广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林种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5.开发林地旅游资源,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6.建立木材采伐管理制度,合理利用木材资源。
六、结论林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林地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纳这些建议,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地调查报告
林地调查报告1最近,我们深入有关市县对全省宜林地资源的拍卖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我省宜林地资源拍卖工作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制约宜林地开发利用的症结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初步意见。
一、我省宜林地拍卖与治理的现状宜林地主要指适宜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地、荒滩,宜林地拍卖是指宜林地所有者将自己所有的宜林地使用权以拍卖的形式转让给他人,取得一定出让金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承包经营形式。
通过宜林地拍卖把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开发治理宜林地资源的积极性。
早在 80年代,针对林业“三定”以来,群众承包的责任山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问题,有些地方就将集体的宜林荒山、荒地和荒滩(当时称“三荒”)承包或无偿分配给农民群众开发治理。
但由于群众存有怕政策变等心理,开发治理成效不大。
90年代以来,全省各地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把拍卖“三荒”作为扩大我省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1990年省政府《关于动员全省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规定:对林业“三定”后在荒山、荒滩、荒地上营造的中幼龄林,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可以活立木为载体,实行营林劳动、管理、科技、资金投入的有偿转让,或称“买卖青山”。
1994年省林业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拍卖宜林“三荒”工作的意见》,对我省宜林“三荒”范围、拍卖的程序、拍卖价格的确定、拍卖年限及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拍卖“三荒”的优惠政策措施。
全省出现了宜林地拍卖治理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拍卖荒山、荒丘、荒滩、荒地520万亩,共有78533户,366家企事业单位和团体购买了宜林地,其中已有60%得到了初步治理开发。
总结各地宜林地拍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户公开竞争拍卖。
对交通方便、立地条件较好,治理难度较小的宜林地,单户有能力治理的,采用单户公开竞争招标拍卖。
2、联户购买,股份开发。
林地清查调研报告
林地清查调研报告林地清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林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林地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山区和城市周边的林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林地保护和利用情况。
2. 文献资料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林地保护和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3.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林地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发现1. 林地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实地调研发现,我国林地面积逐年减少,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森林退化严重。
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地区,林地被过度开发和破坏的现象较为普遍。
2. 林地利用模式亟待调整:传统的林地利用模式主要以木材采伐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提倡生态经济建设,探索林地生态旅游、林业经济、林地生态补偿等新模式。
3. 林地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林地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督制度。
不同地区的林地利用管理方式存在差异,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效果不佳。
四、调研建议1. 建立完善的林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林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林地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和意识,增强大家的保护林地的行动。
3. 积极引导林地利用模式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加强林地生态旅游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林地利用模式转变,实现林地的多种功能。
4. 加强林地管理和监督:建立统一的林地管理机构,加强对林地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对林地的破坏行为。
五、调研结论本次调研发现了我国林地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林地保护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保护和利用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林地保护和利用做出贡献。
林地调研报告
林地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林地作为重要的资源,越来越被重视。
然而,在林地的利用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次调研将围绕林地的利用和管理展开,深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保护和提高林地的质量贡献力量。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1、了解当前林地的利用状况,包括商业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2、收集林地管理方面的信息,包括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3、提出对于林地利用和管理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文献查阅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得到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四、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当前广大林地的利用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商业性质,由此给生态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注重科学管理,并将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完善起来。
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
2、在林地管理方面,我们发现有些林地管理不到位,甚至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林地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制定出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标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3、我们还发现,当前林地利用和管理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经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林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对林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交流,让国内外的专家互相交流、学习和启发,提高林地利用和管理的水平。
五、建议与展望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2、加强林地管理,确保林地持续利用。
3、加强林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利用效率和质量。
总之,林地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只有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利用它,让其为人类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地用林情况调研报告
用地用林情况调研报告地用林是指在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森林为主的用地类型。
通过对地用林情况进行调研,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状况、植被类型、森林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森林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一份关于地用林情况的调研报告,共计1000字。
地用林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为了解某地区的地用林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状况,包括植被类型、森林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森林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实地走访获取对地区植被和森林资源的直观了解,然后根据实地走访的情况设计问卷,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查,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森林分布情况根据实地走访和调查数据统计,该地区总共有森林面积约为XXX公顷。
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据了该地区土地面积的XX%。
2. 植被类型在此次调研中,发现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而灌木林则分布广泛,覆盖了整个地区。
3. 森林资源利用情况在了解植被类型之后,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木材采伐和林产品采集。
木材采伐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和家具制造业,而林产品采集则主要用于制药和医疗行业。
同时,还有一部分森林资源被用于旅游和休闲娱乐等方面。
4. 森林管理森林管理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所必需的。
在此次调研中,了解到该地区设有森林管理部门,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督。
该部门除了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外,还鼓励居民参与森林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此外,还有相应的森林消防队伍负责森林火灾的防范和扑救工作。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通过调研发现,该地区的森林面积较大,植被类型丰富,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木材采伐和林产品采集对森林资源的压力较大,存在过度开发的风险,因此建议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林地使用调研报告
林地使用调研报告一、引言林地是指以森林为主体的土地类型,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林地的合理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我国林地使用的现状和问题,本文进行了一次林地使用调研,旨在为林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问卷主要涵盖了林地的面积、种类、用途、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与当地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林地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我国的林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
森林资源种类丰富,涵盖了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多种类型。
林地的主要用途包括木材采伐、生态旅游、水源涵养等。
在管理方式上,政府管理和农民合作社管理是两种常见模式。
四、问题与挑战然而,我们的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存在滥伐和乱占林地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其次,林地的保护意识还不够普及,一些人对于林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义缺乏了解。
此外,林地的规划和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强对于林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林地的价值意识。
其次,加强林地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伐和乱占林地的行为。
此外,要加强林地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林地利用方案,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六、总结通过本次林地使用调研,我们对我国林地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林地的合理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打造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省宜林地拍卖情况的调查报告最近,我们深入有关市县对全省宜林地资源的拍卖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我省宜林地资源拍卖工作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制约宜林地开发利用的症结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初步意见。
一、我省宜林地拍卖与治理的现状宜林地主要指适宜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地、荒滩,宜林地拍卖是指宜林地所有者将自己所有的宜林地使用权以拍卖的形式转让给他人,取得一定出让金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承包经营形式。
通过宜林地拍卖把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开发治理宜林地资源的积极性。
早在80年代,针对林业“三定”以来,群众承包的责任山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问题,有些地方就将集体的宜林荒山、荒地和荒滩(当时称“三荒”)承包或无偿分配给农民群众开发治理。
但由于群众存有怕政策变等心理,开发治理成效不大。
90年代以来,全省各地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把拍卖“三荒”作为扩大我省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1990年省政府《关于动员全省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规定:对林业“三定”后在荒山、荒滩、荒地上营造的中幼龄林,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可以活立木为载体,实行营林劳动、管理、科技、资金投入的有偿转让,或称“买卖青山”。
1994年省林业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拍卖宜林“三荒”工作的意见》,对我省宜林“三荒”范围、拍卖的程序、拍卖价格的确定、拍卖年限及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拍卖“三荒”的优惠政策措施。
全省出现了宜林地拍卖治理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拍卖荒山、荒丘、荒滩、荒地520万亩,共有78533户,366家企事业单位和团体购买了宜林地,其中已有60%得到了初步治理开发。
总结各地宜林地拍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户公开竞争拍卖。
对交通方便、立地条件较好,治理难度较小的宜林地,单户有能力治理的,采用单户公开竞争招标拍卖。
2、联户购买,股份开发。
对宜林地面积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一家一户难以治理的,由农民群众通过联户购买,股份开发,按股分红。
入股的方式包括: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投劳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
入股的股东包括农户、个体户、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
3、均分到户,拍卖治理。
有些地区,为了避免在治理见效后出现“红眼病”,将宜林地按立地条件合理搭配,平均划分到户,由各户向集体交纳宜林地使用费或按收益分成。
这种方式在迁西县围山转治理中普遍存在,由于围山转多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木,效益较高,这种方式较受欢迎。
4、改包为卖。
为了维持以前形成的承包关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强化承包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经双方协商,修改承包合同,合理作价,一次性卖给原承包者。
对承包后逾期未治理或治理效果较差的,集体收回,统一作价,公开招标拍卖。
5、面向社会跨地区跨行业拍卖。
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366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购买了宜林地。
目前,参与跨行业购买宜林地的主要有:城镇下岗职工、城市个体工商户、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等。
团体主要有:厂矿企业、政府机关、宾馆饭店等,其购买的目的主要作为本单位的生产开发基地或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投资达200万元以上。
目前,农村宜林地的开发项目主要是发展林果业、养殖、旅游业、建立工业原料基地。
二、我省宜林地拍卖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一)主要做法总结我省宜林地拍卖工作,主要做法是:1、强化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经过近几年来的宣传发动,各地对宜林地拍卖工作较为重视,多数地区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在调查的县(市)发现,多数县的县委、县政府都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林业、水利、土地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宜林地拍卖领导小组,有关乡村建立了拍卖组织,精心组织拍卖工作。
曲周县成立了由主管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工部、土地局、林业局、开发办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具体负责林地使用权拍卖工作的组织。
2、规范拍卖程序保证公正公开在宜林地使用权拍卖过程中,各地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订拍卖方案。
在拍卖前对宜林地进行摸底调查,统一规划。
制订拍卖方案,交群众代表讨论,报乡和县有关部门审查。
二是合理确定宜林地标底,公开竞争拍卖。
由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组成评估小组,根据宜林地的不同类型、立地条件合理确定标底,张榜公布,公开竞争招标。
三是签订合同,进行公证。
一般作法包括:统一制作合同样本,规范合同内容,包括四至界限、承包期、治理标准和时间,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进行司法公证,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土地和林业部门要及时确权发证。
四是搞好拍卖金管理。
多数地区的宜林地拍卖金管理较为规范,主要作法是村有乡管或村有村管,拍卖金主要用于宜林地治理和改善农村的社会公益事业。
有的县将宜林地拍卖金纳入村有乡管范畴,能够用活用好。
3、合理确定宜林地拍卖的范围、面积、期限、价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宜林地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宜林地主要包括:荒山(约占全省宜林地面积的90%以上)、荒地、荒滩。
有些地区对限制拍卖的宜林地也做了规定;宜林地的拍卖期限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如迁西的围山转、平原地区的路、渠、废耕地拍卖期为30年以下,立地条件一般的宜林地拍卖期为30-—50年,立地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地一般确定为50-—70年;拍卖面积根据本地宜林地资源存量、购买者的治理能力,宜林地的分布特点及村民的意愿由村委会研究决定,一般控制在10--100亩,购买1000亩以上的大户主要分布在承德市。
关于拍卖价格的确定,一般由村委会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宜林地的立地条件等级、交通条件等确定底价。
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宜林地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相对而言,迁西县的做法较为规范,对一般宜林地,由村集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根据治理难易程度、适合栽植的树种、预期效益及群众认可程度等情况确定价格;对拍卖的围山转,由村委会委托县农经部门集体资产评估事务所,根据面积、株数、树势及效益等情况,进行资产评估。
拍卖“三荒”和围山转须一次交清拍卖金,并逐年按每亩不低于50元交纳资源使用费。
均包到户的围山转,逐年按每亩50-—80元交纳资源使用费,竞争承包的,实行逐年缴纳承包费(含资源使用费)。
4、不断完善宜林地拍卖政策为促进宜林地开发治理,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台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围场、滦平、曲周、玉田、唐县、迁西、元氏、赞皇等县都出台了关于加速开发治理宜林荒山、荒地的政策性意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允许宜林地购买者依法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允许继承、转让、租赁、抵押;(2)延长宜林地拍卖使用期限,由原来的30年延长到50年,最长的为70-—100年。
(3)购买宜林地可以分期付款;可以在拍卖后产生效益前的3-—5年内,免收土地使用费或承包费;可以,依法适当减免农林特产税、土地管理费、耕地占有税、乡村提留等。
(4)宜林地拍卖金主要用于宜林地开发的基础或配套设施建设,如在宜林地开发区修路、引水、架电等。
(5)各类林业工程项目投资、小流域治理或经济沟建设补助费可直接投资到宜林地购买户。
(6)坚持谁购买、谁治理、谁受益;鼓励下岗职工开发治理宜林地的。
(二)存在问题我省宜林地拍卖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宜林地开发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
目前全省宜林地面积仍有3000万亩,主要分布在山区。
尽管我省在拍卖宜林地,促进开发治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多数地区在治理宜林地上还没有突破,特别是有些山区县,大面积宜林地长期得不到开发治理,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二是拍卖行为不规范。
有些地方存在仗权拍卖现象,拍卖缺少透明度;有的地方拍卖宜林地没有整体方案,没有统一规划和长远打算,拍卖的程序和手续不健全,有的拍卖后没有签订拍卖合同,有的虽然有合同,但合同容很不完善。
三是宜林地资源的价格评估不科学,评估结果不合法。
宜林地拍卖价格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每亩仅1元。
有些地区拍卖合同不合理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形成新的分配不公;有些地方拍卖金管理不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或收回后管理混乱,没有建立起会计和审计监督机制;有的村干部将宜林地拍卖作为自己以权谋私,发财致富的捷径。
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群众治理宜林地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用于宜林地开发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在群众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扶持或贷款从而限制了宜林地开发治理的进度;宜林地产品销路问题没解决,影响了开发的资金周转。
特别是资金、劳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
仍是制约宜林地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
五是宜林地开发后的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建立,造成农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治理之后,短期内难以见到收益,从而给治理者造成新的“经济危机”。
六是有些地方,为了搞形式,不顾群众意愿,在宜林地拍卖中搞一刀切,将宜林地平均分配给农户,难以达到宜林地治理的预期效果;有些地方为谋取短期利益,存在重拍卖轻治理的问题。
三、对我省宜林地拍卖工作的几项建议为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我省宜林地拍卖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实践证明,通过宜林地拍卖,开拓农村市场,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调查的情况看,宜林地开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迁西县有万户农民投资1800万元,购买了15万亩荒山和围山转工程的使用权,通过宜林地治理使该县的板栗产量由83年的700万斤增加到96年的1500万斤,全县417个村靠治理宜林地发展林果实现奔小康,占全县的53%;围场县已经出现了靠宜林地开发脱贫的百万富户(按现有资源估价);由此可见,拍卖宜林地,对增加农村投资和消费总需求,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更新观念换脑筋,加强领导和引导,从政策中找出路,从机制上寻动力,因地制宜,把宜林地开发作为振兴本地经济的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
2、不断完善拍卖政策,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1)合理确定拍卖承包期。
目前导致宜林地长期得不到治理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担心政策变化。
合理确定宜林地拍卖期限,可以消除群众顾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治理步伐,尽快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依法合理地给予购买者经营自主权,允许其在合同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经营,允许继承和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治理成果。
(3)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减免一定的费税。
特别是在宜林地治理的初期产生经济效益之前,减免税费的政策十分必要。
因为,目前农民群众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治理初期无力负担应交的税费,适当减免,可以促使购买者集中精力投资治理宜林地。
(4)林业、水利、农业、土地等相关部门对于涉及宜林地治理的工程项目可以搞一些直接投资入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