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一、房间里的大象

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

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

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

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

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

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

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

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

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

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

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

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

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

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

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

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

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

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

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

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

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

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

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

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

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

最让他不能忍的是,自己一整年都在为阿希忙编辑的事,好

不容易书出版了,阿希好歹也该在扉页上表示一下吧?结果人家

阿希只在前言里面简单写了一句“感谢”。米尔格拉姆窝了一肚

子火,在写给阿希的信里(这封信最终并没有寄出,这一肚子火也始终没消掉)为阿希的书设计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封面:------------------------

反从众的独立性

作者:所罗门?阿希

尽管还有:

S.米尔格拉姆

-----------------------------

(S你简直是太傲娇了。)

大概正是出于这一用意,电影里面只要是和阿希有关的场景,都使用了黑白布景和彩色人物结合的手法,个人觉得用这种风格

表现米尔格拉姆与阿希的关系还挺搭。导演作为莎剧死忠粉,在

营造舞台剧效果方面也是得心应手,师生夫妻四人组的下午茶谈话片段不失严肃又稍带俏皮,黑白背景配合米尔格拉姆的自说自话,很容易把观众带回青年时代的回忆,同时不忘黑一下普林斯顿的官僚主义。

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

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

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

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

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

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

四、传记煎饼,记录薄脆,科普酱

点题《实验者》,电影在拍摄实验过程时有意使用各种手段避免长段落单一记录被试举动,将主要篇幅放在主试的细微心理变

化以及主试、被试之间的情绪交替互动上。比如在实验结束后的

主试提问阶段,利用实验室环境里有大量平面镜这一先天优势,

让摄影机处在被试身后的位置,面向靠墙坐着的主试。主试左边

是一面大的玻璃镜。被试坐在主试对面的椅子上,镜像呈现在玻

璃镜中。这一中景镜头相比于常用的双人对切中景镜头来说更加

简洁,又比一般的双人中景更容易表现人物面部及肢体动作的细

微变化。在拍摄实验过程时也有意把主试和被试放入同一画框,

主体位置的被试充满内疚、焦虑的表情和正后方背景里端坐在桌

前的主试的扑克脸形成鲜明对比,比较有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