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拍摄于2001年的老电影《死亡试验》改编自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斯坦福监狱试验,这是一部看完绝不后悔的电影,如果把电影作为一面镜子,过激的剧情是悲观的,如果电影在试图诠释什么,我们可以去刻意去不听到,不看到,可是留在心里的震撼是长时间的;每个人从这幕电影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参照物,自己的观点。
观点A:扭曲,压抑是本能与本性的两个极端西方哲学相信:人之初,性本恶。
这个哲学命题可以解释任何分歧。
20个普通的小市民参与了科学试验,他们当中有出租车司机,个体户,企业中层,歌手,军人……为了4000马克。
亦或是为了体验监狱里的刺激新生活,一部分人愿意放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沦为囚徒,只有上校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这将是一场人性的较量,囚犯一方,代表了人性中的本能对自由的向往。
12个囚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逆性,游戏人生,说笑,讲成人笑话,对监视器做鬼脸,他们是典型的生活中的小市民原型,这不正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抱着游戏人生,介入拿钱的态度,没有人较真,没有人把自己定位于岗位角色的扮演,男主角77号,是一个彻头彻尾不称职的员工原型,藐视权力,挑战秩序,他身上有人性中最可爱也最纯粹的本能,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给自己打工,付出努力,得到酬报,这是最简单的生活态度,也是最美好的生活愿望。
77号,是好朋友,好哥么,却不是个好职员。
他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刺头,害群之马,却也是试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元素,瑞恩教授也一直坚持这个观点。
使整个试验过程加剧,场面不可控制。
如果没有77号,是否冲突就不会加剧?答案是否定的。
8个狱卒初期表现:未进入角色和状态,尴尬,不被尊重,我们只能从服装上辨别他们的身份,试验初始,囚徒和狱卒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只不过是一群体验刺激,获得酬金的良民,在试验过程中履行维护秩序的工作,并且不得使用暴力,每个人都相信,这只是一场游戏,只要彼此配合,度过两个星期,就可以拿到钱,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临时的,正像一些企业单位里的中层管理者,或者是一些拥有权力的执法者,他们的身份也是临时的,随时会遭到高层的调离,解聘,他们和囚徒一样,都是参与者,打工者,只要与被管理者彼此配合默契,就可以圆满完成工作,获得酬劳。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篇一: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观后感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映射人性,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死亡实验》的电影,感触颇深。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
实验要求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关在一个模拟监狱中,一组是狱警,而剩下的则是犯人。
在整个实验中,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利对犯人实行一定程度的“管教”。
如果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人无法坚持下去,就表示实验失败,大家都是白忙一场。
若是所有人都坚持下来,则可获得巨额奖金。
故事就以这个背景展开。
实验最初招募实验志愿者时,他们虽然是不同职业但是都是平等的,坐在前往实验基地的大巴上时,并没有体现出矛盾。
而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赋予了一群人一些权力——“管教”囚犯的权力,矛盾因此展开,起初平等的一群人开始分化,被赋予权力的狱警起初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不过他们渐渐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没有被囚犯们尊重,于是开始适应自己的身份,以至于使用了一些近乎变态的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力。
作为囚犯的一群人起初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进行轻微的抗争,不过在狱警开始维护自己的权力后,他们也开始适应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开始忍受,不去抗争。
但是一切都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权力也是,当狱警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囚犯会意识到这种权力必须要被挑战,暴力冲突由此开始。
在电影中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实验,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反映了心理学上的问题,还关乎到了一些社会学问题:当赋予平等群体中的某个个体一些权力时,这个群体的平衡会被打破。
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权力感是不允许被挑战的,这是动物的本性。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释的话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想起了一直备受争议的论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我朋友说无论再做多少次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邪恶的。
可是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
Frankenstein双版本观后感范文
Frankenstein双版本观后感范文
《Frankenstein》是一部经典的恐怖小说,描写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名生命实验体,却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在观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后,我对这部作品
有了一些深刻的感悟。
首先,两个版本在表现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略有不同。
在经典的1931年版本中,弗兰肯斯坦被描绘为一个狂热的科学家,怪物则是一个令人同情的角色,他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而在更现代的版本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
关系更加复杂和错综,展现了更多的心理层面和情感。
其次,两个版本中怪物的形象也有一些差异。
在1931年版本中,怪物被塑造成一位令人恐惧的大个子,而在更现代的版本中,怪物更加人性化,展现出许多复杂的情感和
内心挣扎。
这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更能深入地思考人类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观看了两个版本的《Frankenstein》后,使我对这部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不同版本的呈现,我看到了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更加丰富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复杂心理和情感。
这部作品引发了我对科学、伦理、人性等方面的思考,
让我更加珍惜人类的情感和生命。
实验室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实验室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实验室观后感篇1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大一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也已经进入了实习阶段,而参观实验室也是我们实习重要的内容。
观后,我深有感触。
在这里学习一年了,可是大学的感觉就没有多少。
学习完全就是高中的模式,眼里就只有课本,其他的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
可是,参观完了实验室之后。
才明白,大学是学技巧的,它是一个舞台,看谁把这场戏演得更好。
在这里,没有人整天围着你,告诉你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在这里,你可以发挥你的特长;在这里,你可以发展你埋藏了很久的兴趣。
大学更多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知识,把学到的应用于生活、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天参观了学校很多实验室,大多数都是关于计算机IT的大型实验室,看到了5-1模块,了解了相关操作;接着又进了智能实验室,了解了有关机器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了车模的擂台比武及机器人和机械蛇的运动。
这些高科技都让我目瞪口呆,对这些东西以前都只是在电视上见到,一直认为它们只有少数人才能只做得出来,现在这些东西就事实的摆在我眼前,而且就是我的学长学姐们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
才发现原来只要学了程序的人都可以的,只是得把程序学精、学的透彻。
这一年都不知道自己学的专业到底有什么重大作用,现在是彻底的明白了,人们所热衷于的iphone手机也都是靠计算机研发出来的。
从此,让我对所学的专业更加感兴趣,对将来充满了希望,将来时把握自己手中的。
大学是美好的,多彩的。
这种美好与多彩只对那些努力奋斗、有计划、有胆识、有毅力的人。
再告诉正在迷茫的学生一句话:好好学习吧,被等到毕业时后悔。
当日下午又听了几个学长学姐们的讲话,学习了他们的经验,看到了他们的成功。
现在什么都没有的我很羡慕,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奋斗,争取我取得的成绩比他们还要好。
那个学长告诉我们,他已经和某公司签约了,很快就可以去上班了,看到他我就想到了我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必须努力,我们还年轻。
另外一个学长他在大学四年里参加了许多比赛,什么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啊。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就从电影名来看都有点吓人,再加上老师在看之前跟我们说这部电影可能会使人感到郁闷压抑,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安的情绪,还有这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的电影。
所以我总是觉得这是一部恐怖电影来的,看它的过程中,我一直很紧张,看完之后真的觉得十分的震撼,它的确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的电影。
回头想想整个过程,不由得打起寒战:人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电影讲述的是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类心理,公开召集几十名志愿者参加实验。
实验场所是一所监狱,监狱里面布满了摄像头和红色的警报器。
志愿者被分成狱卒和罪犯,并以不同身份生活2个星期,最终能够赢得一定的报酬。
在实验开始之前,所有的志愿者都被告知,任何一个人退出比赛或者没有按照预定身份的规则行事,警报器就会想起,预示着试验失败,并且所有人得不到任何报酬。
此外,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还被告知所有的人都不会有人身安全的问题。
因此,两个星期的监狱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看似十分简单的生活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其自然。
无论是“狱警”还是“罪犯”都是不曾相识的陌生人,可是,当他们真正踏上这样一条路之后,人的本性就开始显露出来:由于为了能够得到那些报酬,“罪犯”必须按照“狱警”的条规生活,如果他们不遵守,“狱警”可以采“适当的”惩罚。
可是,那些“罪犯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规则存在,于是矛盾产生了。
“狱警们”开始慢慢地站在警察的位置来对待那些“犯人”了,由于法规和报酬的诱惑,他们把报警器供奉成了唯一断定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只要红灯不亮,就代表他们对了,就代表他们可以变本加厉,以致最后有一名“罪犯”被打死。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想到,同为受试者的“罪犯们”也有尊严,也有不被压迫的权利;他们一忍再忍,最终爆发进行反抗,开始进入罪犯的角色,履行罪犯的职责,一次又一次制造混乱。
“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
狱警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
他们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囚犯”,甚至对77号进行了侮辱性的惩罚。
frankenstein读后感
frankenstein读后感《Frankenstein》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经典的恐怖小说。
通过对科学与人性的探讨,小说引发了我深思。
故事讲述了狂热的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如何创造了一个怪物,但随后悔恨自己的行为。
小说的结构非常独特,通过小说主人公维克多的信件回忆录的形式,揭示了他创造怪物的经历以及怪物对他的复仇和维克多的心理变化。
阅读这本书后,我不禁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
维克多是一个极具热情和好奇心的人,他渴望通过科学实验探索未知领域,却始料未及地创造了一个生命。
这种对于科学的追求和渴望是人类的本能,然而,在小说中,它却不仅仅是一种进步的象征,也探讨了科学背后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维克多对自己的创造物感到厌恶和恐惧,甚至因此患上了精神疾病。
这使我想到了科学是否应该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以及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作为人类,我们具有强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但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运用到一些道德和伦理可疑的领域?怪物本身也是小说中一个引人深思的角色。
尽管外貌恐怖,但怪物却拥有一颗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心。
他的存在引发了我对同理心和宽容的思考。
我们是否应该将外貌和行为作为判断他人的标准?怪物并不是恶意的,他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关爱和友情。
这使我反思了人们对于外表和差异的偏见,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宽容和包容?除了对于人性的探讨,小说中还揭示了社会对于“其他”的态度。
怪物是一个背离常规的存在,他的外貌和行为都与众不同,因此遭到了无数人的排斥和歧视。
这使我想到了我们对待少数群体和不同的个体时,常常会有歧视和偏见。
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不论他们与我们不同有多么大?总的来说,《Frankenstein》是一本令人深思的经典小说。
通过对科学、人性和社会的探讨,它引发了我关于伦理和道德的思考,拓宽了我的视野。
这本小说提醒我们要思考科学的边界和人性的本质,同时也呼吁我们更加宽容和包容。
实验者观后感
关于服从实验的组织社会学思考服从实验证明了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的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的的人去伤害无辜的人。
服从行为是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上的服从,或对权威人物的服从。
实验中,65%的人服从了增加电压电击学生的命令,尽管有60%的人都反对或拒绝继续实验,但是他们的主试严厉地督促他们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最后他们之中有62.5%的人都服从了命令继续实验。
权力的服从依赖于强制力量,主试就是这个强制力量的代表。
主试作为一个领导实验的人,以他自身的权力对真的被试施以影响,让被试们建立在恐惧和害怕基础上服从了他。
我相信如果让他们知道社会上有学校是以电击来惩罚学生,他们肯定都会觉得这很荒谬并且残忍,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在这种环境中屈服了。
其实服从本身就是人类的一部分,人们自然会服从于权力、权威、金钱等等。
甚至可以说它创造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而最有效的服从或许是服从于你自己的恐惧。
人会因为畏惧、无知而服从,但人不能因为服从抹杀自身的良知。
因为当服从成为一种可以抛弃自身良知和责任的习惯,造成的后果是血腥、暴力的。
因为恐惧,多数人站在“恐惧”这边以保护自己。
只有这样他就可以让自己处于强者的地位,使自己从被害者变成施暴者或是旁观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如此多的屠杀惨案。
我想服从实验揭示的更多是人性,我们的世界并没有道德沦丧,这还没有上升到人性沦陷的高度上。
人在某种环境下服从,是必然,也是可以被理解的,是人性中本来就拥有的东西。
当遇到威胁时保护自己是正常的,并不是弱点。
但我们要学会理性思考是否要服从于恐惧,有时恐惧、服从、逃避也许可以让你的肉体得以保存,但有时勇敢的反抗却让你的精神永存。
然而服从,是要视情况而定的,社会中的有些组织就是需要服从安排。
无论是什么时期,也无论是哪个国家,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只有具备服从品质的人才会在接受命令之后,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便是完不成任务也决不找借口推脱责任。
死亡实验影评(5篇)
死亡实验影评(5篇)第一篇:死亡实验影评《死亡实验》的故事蓝本来源于历史上有名的斯坦福实验,电影描述的情节虽然与原本的实验有所出入,但其中折射出的意味依旧给予人极大的震撼。
电影将77号参加实验的缘由作为开头,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他富有同情心和充满希望的一面,为他之后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在试验正式开始前,需要经过一些测试来挑选实验对象,这里电影使用了某种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联想起的某个记忆瞬间,揭起了他们隐藏在表面下的心理状况的一角,这一部分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解释之后这些试验者在实验中种种表现的动机,不仅仅是14000美元带来的诱惑。
先从单个人物的性格角度分析:刚坠入爱河浑身散发着自由气息的77号、自称是漫画的17号“飞人”以及西装革履表现的有些怯懦的瑞恩斯无疑在本片中最具代表意味。
77号向往印度,热爱和平同时也具有反叛精神,虽然身处实验的监狱中,但他的心仍是自由的,也因此他没有进入到囚犯的角色中,并引起了之后的种种冲突。
17号“飞人”一直用漫画家的身份来掩饰自己,直到糖尿病发才透露这不过是自己的假想,自己现实生活的一事无成导致他想逃避到监狱这个牢笼中来。
而瑞恩斯则是利用西装革履来将自己伪装成体面的人,实际上他42岁了还无法独立,每天仍旧接受母亲的呵斥,他平常将这些负面情绪压抑着不释放出来,但焦虑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他的心态和行为变得古怪起来,看他从刚进监狱还只是在一旁观望,到惩罚了77号之后,一种掌控自我、掌控他人的欲望从他心里蔓延开来,长期的压抑得到了一种扭曲的释放,此时他内心真实的另一面与他的表象交换,使他沉浸在权力的世界中,最后酿成惨剧。
可以说,17号是导火索,77号是那点火星,最后引爆了瑞恩斯这颗潜伏的炸弹。
一开始所有的囚犯与看守都在尽量遵守实验者提出的规则,当然这都是为了14000美元,而此时他们还没有进入角色。
直到囚犯与看守的首次偶然冲突,开始有囚犯接受了惩罚,即默认了自己被约束的身份,这也同时强化了看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死亡实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一这是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案例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我的主角,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这个颇具争议的著名实验已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
从拍成的影片角度来看,第一天还算是风平浪静的,‘犯人’一向是嘻嘻哈哈,而‘看守’处于中立态度,既看不出严肃,也看不出随便。
而到第二天,状况开始出现微妙变化,‘看守’的态度开始出现严肃的端倪,‘犯人’则出现轻微的抵制情绪,但总体上看出行为有一点点收敛。
到第三天,第四天,‘看守’的态度明显开始严肃,并且带有轻微的暴力暗示,‘犯人’则表现的开始乖顺,但仍有挣扎的行为。
到第五天,第六天,‘看守’和‘犯人’完全开始暴力斗争。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涉及到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而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当一个个个体刚开始组成一个群体的时候,大家的地位全是平等的。
此时,若给其中一个或部份个体一些高于其它群体的权力的时候,群体的平衡将会被打破。
《The Searchers》电影观后感
"The Searchers" is a cinematic masterpiece that explores the 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redemption, and the rugged landscapes of the American frontier. Directed by John Ford and starring John Wayne, the film encapsulates the essence of the Western genre while delving into profound themes that resonate far beyond its genre trappings.At its core, "The Searchers" is a compelling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s exemplified by the character of Ethan Edwards, portrayed by John Wayne. Driven by a deep-seated vendetta and a relentless quest to rescue his kidnapped niece, Ethan embodies the archetypal figure of the morally ambiguous anti-hero, shrouded in internal turmoil and haunted by the scars of his past.The film's visual storytelling is nothing short of breathtaking, with sweeping vistas of the American frontier serving as a majestic backdrop to the narrative. John Ford's masterful direction captures both the grandeur and the harsh realities of the untamed wilderness, evoking a sense of both wonder and trepidation as the characters navigate through the rugged terrain.Thematically, "The Searchers" grapples with the clash of cultures and the pervasive specter of racism and prejudice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ivil War. The film's portrayal of Indigenous peoples is complex and thought-provoking, offering a nuanced depiction of their struggles and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colonial incursions.The character dynamics in "The Searchers" are compelling, with Ethan's strained relationship with his nephew Martin providing a poignant exploration of companionship and conflicting moral values. The film does not shy away from the flawed nature of its characters, portraying them as deeply human and grappling with their own inner demons amidst the tumultuous backdrop of frontier life.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The Searchers" is its explor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oll of obsession and the cyclical nature of violence. As Ethan's quest becomes increasingly obsessive and morally ambiguous, the film prompts introspection into the corrosive effects of vengeance and the elusive nature of redemption.The film's climactic sequences are fraught with tension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culminating in a powerful and introspective denouement that leaves a lingering impact on the viewer. The moral ambiguity and haunting implications of the film's conclusion provoke contemplation long after the credits roll,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notions of heroism and closure.In conclusion, "The Searchers" stands as a timeless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and the enduring resonance of the Western genre. Its complex characters, thematic depth, and visual grandeur continue to captivate audiences, offering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humanity's eternal struggle for meaning and moral reckoning amidst the vast, unforgiving landscapes of the American frontier.。
实验者电影观后感
实验者电影观后感《实验者》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影片以一个典型的科幻故事为背景,探讨了人类道德与科技发展的冲突,同时也让观众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实验者的故事,揭示了科技追求的背后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后果。
托马斯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科学家,他拥有卓越的智商和创造力,但却在道德和伦理上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影片从一开始就通过托马斯在实验室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场景,展示了他对于科技的热情和渴望。
他用一台自制的设备成功地将大脑连接到电脑中,从而实现了人与机器的交互。
这个突破性的发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让人们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充满了期待。
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影片逐渐揭示了科技发展的阴暗面。
托马斯陷入了越来越深的困惑和痛苦中,他的实验变得越来越危险和不可控制。
他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已经违背了伦理和道德的底线,他的实验已经超出了他能够掌控的范围。
影片通过一系列托马斯在实验中发生的意外和错误,展示了科技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后果。
托马斯的实验逐渐变得失控,他不再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这让人们开始反思科技带来的影响,是否值得冒这样的风险。
《实验者》的影片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
导演通过巧妙的剪辑和镜头切换,将观众带入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
影片中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也相得益彰,给人带来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增强了观影的震撼力。
此外,影片还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深入探讨了科技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托马斯在面临道德困境时,和他的导师、家人、朋友进行了一次次关于科技和伦理的对话,这些对话引发了观众对于人类的道德观念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观看《实验者》之后,我对于科技的追求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无数的福音,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不能只盲目地追求技术的进步,而忽略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通过《实验者》这部电影,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科技和人类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
死亡实验电影观后感1000字
死亡实验电影观后感1000字《死亡实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一样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的故事。
下面是职场WTT整理的《死亡实验电影观后感1000字》,以供参考。
一套制服、一个假定身份就让潜藏在人心底的“恶”倾泻而出。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个人的标签设定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是从一个为期两周的“监狱实验”开场放映,在开场实验前,实验者都是经过身体、心理的安康检查,以保证参与实验的人员都是安康的,而在实验进展了几天之后,实验者们大都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并被角色固化,狱卒开场对犯人用刑来稳固自己的权利,而有些犯人屈从于狱卒的“权利下”,开场听从狱卒,并且害怕他们“用刑”,逐渐的狱卒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找到了“被尊重”、“使人畏惧”的快感,已经完全忘记了这只是一个实验,开场行使自己的“真正的”权利,最后甚至进犯到实验的发起人。
在电影中最后的狱卒头并不是一开场就敢于真正管制“犯人角色”的狱卒,他在狱卒扮演者中甚至并不受到太多的尊重,但是在经历第一次的参与后,他渐渐的找到了释放自己行为的途径,对犯人进展管制似乎可以满足他内心的欲望,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开场释放自己,并且足够大胆,以致于其他狱卒开场听从他的指挥,对犯人进展彻底的施暴。
当“犯人们”受不了开场对抗并集体逃出监狱时他奋起追击想要把他们重新带入监狱,在追逐的最后他拿起刀捅向了77号,在完成“捅人”这个动作后,他仿佛回到了现实。
而这个实验进展到第六天也被迫终止。
思绪拉回现实,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人性之下的那一点恶,会通过特定的情景及角色设定而被激发甚至无限放大。
放眼如今的生活环境,这让我想到了人们对自己的标签设定,就像大多数的明星都对自己有一个人物设定,可以凭借这个人物设定来获取粉丝的喜欢。
平常的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贴有一个或几个标签,而一旦在意识里形成标签设定之后,我们会默认的把自己的行为往自己设定的标签中开展。
比方重庆是“火辣”的代表,很多人变会因为这个地域标签而不自觉地把它标入自己的性格标签中,并且展现给其别人看。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实验者..我突然对心理学的实验感兴趣;我发现心理学其实很有趣;只是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很少罢了;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观看了实验者后我自己的一种想法和想要分享的一些东西..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是一项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可能对此也略有耳闻;电影就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故事..人物传记电影如果拍不好很容易变得平庸寡淡;而实验者的导演显然不愿意跟平淡二字沾边;于是想法设法打破常规;尽管电影风格怪癖;却难逃沉闷;很多时候人们自己眼里的“别出心裁”;可能是他人眼里的“过犹不及”..可以说;影片的有趣程度随时间递减;开头算是惊艳一笔;直接把心理学实验室呈现在人们面前;风格考究;也吸引人看下去..在“服从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如果通过学习之后回答错误;就要接受不断升高的电击作为惩罚..而事实是;学生一直是由实验者的助手扮演;这些被试者被蒙在鼓里;而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在实验的进行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被实验的人不同的反应;有人挣扎后继续按下点击按钮;伤害另一个人;也有少部分人在实验进行一半反抗心理学家;拒绝进行下去..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这个实验有三种要求:1、请继续..2、这个实验需要你;请继续..3、你务必继续实验..不过;“服从实验”也让米尔格拉姆受到争议;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声势不断浩大的人权运动时代;人们从实验伦理的角度驳斥这类研究所获得的成功..作为电影;它有着有趣的主题;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东西大有可挖掘的潜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被实验的角色..不过;影片在讲述这个“服从实验”后;将重心转至米尔格拉姆的家庭生活以及他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故事;拖沓冗长;缺乏高潮;直到讲述到主角死亡..而实验者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中不仅穿插不少旁边与独白;主角米尔格拉姆动不动就抽离场景来一段内心独白;或者向观众透露“我女儿快出生了”、“就快演到我死了”之类的信息..每当米尔格拉姆在走廊中边走边独白;他的身后总会出现一头大象;导演或许是想说“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谚语;表现人们不愿意公开讨论他们看到的东西;但放在片中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另外;片中一些室内镜头使用背景图像;颇具实验性;有种模仿的感觉;最诡异的是;影片结尾处;米尔格拉姆不念独白而是唱出来了;实在是让人感觉突兀;花哨有余;有趣不足..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Elephantinthe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1、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2、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3、丢信实验4、六度分隔理论5、电梯从众6、仰望天空从众7、“熟悉的陌生人”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六、看见提线的木偶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如今半个世纪过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我们可以说这个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可以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果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最后;电影不忘给观众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米尔格拉姆对着镜头缓缓诉说:这些实验结果;以及所谓的“代理状态”;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木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看得见上方的牵线;我们意识到这些线的存在;并且有能力抵抗..。
电影《实验》暗藏的心理学玄机
电影《实验》暗藏的心理学玄机影片通过再现很久以前德国心理学家所做的一次真实的实验,向我们揭示出了人性的弱点。
实验中杜恩教授将20名志愿者分成两个小组,12人的一组扮演囚犯,另外8人扮演狱警。
随着双方进入角色,矛盾越来越尖锐。
不到9天,这项实验以悲剧被迫中止。
影片大多以一种压抑的氛围进行着,此中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下面请让我从精神分析心理学来解剖这部影片。
影片的一条主要线索是狱卒与囚犯之间的矛盾的深化。
而这个矛盾又集中体现在狱卒伯瑞斯和77号囚犯塔兰特的身上。
随着矛盾的加深,空气越来越紧张。
狱卒们变本加厉地对囚犯们采取各种疯狂的惩罚方式,而一方面囚徒们终于忍无可忍地起来反抗了。
这充分地体现出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的观点,即认为最终决定人的行为的最根本动力是人的本能。
这种本能被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又包括自我本能与性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它驱使人们寻求快感,解除紧张状态,弗洛伊德将这种潜力称为“力比多”。
在狱卒与囚徒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塔兰克几次梦到与自己萍水相逢的朵拉,于是在力比多一次次的骚动下,他故意对狱卒发起挑衅,带头闹事,不服从狱卒的命令。
以寻求本能的满足,发泄心中的不满,从而获得快感,消除这种压抑紧张的状态。
而从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来看,梦是愿望的满足人们通过做梦来满足平日里未被满足的需要。
即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里。
这些愿望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恰好,塔兰克的几次梦境正与此符合。
例如,梦到朵拉,梦醒后的闹事等等。
都是他得以实现潜意识里的欲望的方式。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生的本能驱使人们为生活的满足而努力、追求、产生创造性活动。
当塔兰克被气急败坏的伯瑞斯关进黑箱子时,他生的本能驱使他一直努力的想方法开启可怖的黑箱子,强烈的求生欲望最终使他获得自救。
在进一步完善本能论时,弗洛伊德在潜意识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人格说。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观后感汇总(5)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观后感汇总(5)这位是迈克尔·莱德维特,他是爱尔兰梅努斯学院的教授,他告诉人们,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你。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反过来就会同样对待我们。
举个例子说,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中缺少幸福缺少满足,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对生活的热爱。
这位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叫约翰·哈德林,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同时他还是圣贤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告诉人们:人和万物都是相关联的,你和我是一体的,就是大一统的基础现实。
从最深层次的亚核世界的存在来看,你和我都是一体的。
威廉姆蒂勒教授再次提醒人们,周围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类必须做正确的事情。
他讲的像是中国老话;不能怨天尤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我们都在创造未来,我们都在创造着外部世界,以这种方式看,没有谁是无的,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我们不喜欢的事,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
因为我们毕竟是共同创造的。
我们必须做正确的事,努力得到最有益于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科学家最后提醒人们,人类的想法和做法,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因为我们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
“我能影响我周围的环境、人群,我能影响空间本身,我能影响未来,我对这一切都有责任,我和周围的一切不是分开的,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我和这一切互相联系。
我不是孤独的。
了解到我们和宇宙互相联系,我们彼此联系,我们和宇宙息息相关,就基础层面来说,我认为这是对人的意念的最好的解释。
”人类和万世万物是永远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中国古人告诉我们“万物有灵”,几千年之后的科学实验才让我们终于相信老祖宗说的是真理。
“万物有灵”的意思是,世界万物都是活的,都有灵性。
山河大地草木鱼虫,没有一样不与人的内心息息相通息息相关。
所以圣贤教育我们一定要“慎独”,“慎独”就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尤其要谨慎小心,不要以为你自己一个人可以胡作妄为,不要忘了你周围还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这些统统都在看着你听着你,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把这些环境全部破坏了,这就是经典里边所讲的“慎独”更深一层的意思。
实验者观后感
实验者观后感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对于科学实验和新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参与科学实验的实验者,我有幸亲身参与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并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实验开始之前,我们被告知不得提及具体的实验内容,以免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这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象着实验的过程和可能的结论。
当我进入实验室时,看到一些设备和器具,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实验的开始。
实验过程中,我们被要求仔细记录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观察到的现象。
这使我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细致性。
在实验中,我需要按照实验操作手册中的步骤进行,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
每当我发现一些与之前所学知识不符的现象时,我会试图解释或提出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对于科学实验的方法和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察力变得更加敏锐。
我仔细观察着试验的变化、现象的出现和消失。
有时候,一些微小的变化甚至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这让我再次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真相。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运用统计学和一些数据处理工具,从而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与实验的结合,还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实验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
实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探索未知的领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推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同时,实验也让我认识到科学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
这让我明白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坚持和勇气,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于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实验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实验者观后感
实验者观后感
《实验者》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非常复杂的观看感受。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充满着复杂的实验室操作和高深科学术语的电影,但很快我就发现并非如此。
影片开始以一些看似平常,却又隐隐透着不寻常的场景切入,比如那些看似普通的人物对话和场景布置,看到这里我感觉这可能是一部用很细微之处见真章的电影。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主角进行米尔格拉姆实验的过程。
那些实验者们,他们在看似无害的指令下,逐渐做出违背自己本心的行为。
那个场景让我深深地震撼了,人们在所谓的权威压迫之下,是如此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
我当时就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情况呢。
比如在工作中,领导提出了一个方案,即便可能不合理,但有些人因为担心得罪领导或者盲目相信领导的权威,就选择了盲目跟从。
再比如一些群体事件中,有些人在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时候,就被大众的情绪所带动,成为所谓权威或者群体意志的盲从者。
还有主角在坚持自己的实验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和争议。
社会各界对他的实验从误解到攻击,他却仍然坚持追寻真相。
看到他面对这些压力和怀疑时的那种执着,我一方面佩服他的坚韧,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有点不确定他这种不顾社会强烈反对声音的坚持是否完全正确。
影片中大量的人物互动,那种心理层次的复杂展现特别精彩。
还穿插着主角自己家庭的一些画面,显示出他不只是一个专注实验的冷面科学家,他也是有着家庭角色的人。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是多面性的,不能单纯地从一个角度去定义。
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思考了很多关于人性、关于科学、关于权威的问题,让我以后看人看事可能都会更加深入地去思考背后的心理和影响因素。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这是一个在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人性、权威、以及社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个实验的感悟。
米尔格拉姆实验,也被称为服从实验,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在1960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权威的命令下,人们是否会顺从并执行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非法的行为。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加一个关于“惩罚对于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他们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扮演教师,另一部分扮演学生。
每次实验中,教师会被要求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惩罚,而学生会被电击。
尽管这些惩罚被标明是“必要的”和“为了学习”,但许多教师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这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中明显看出。
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
虽然实验前米尔格拉姆对参与者进行了关于电击对学生无害的解释,但还是有大约65%的教师选择在学生的错误答题上给予最高的电击强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并非冷漠无情,他们大多数在执行电击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权威的压力时,即使他们对于权威的命令有所怀疑,甚至知道这些命令可能是不道德的,他们仍然可能会选择服从。
这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复杂性和脆弱性。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首先,它揭示了权威的影响力。
在实验中,尽管参与者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但是在权威的命令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
这表明了权威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即使在面对道德或伦理问题时也是如此。
其次,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社会压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虽然参与者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但是在其他观察者和权威的面前,他们仍然选择继续进行实验。
这表明了社会压力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即使这种压力是不合理的或者不道德的。
此外,这个实验也让我们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许多参与者知道电击学生是不道德的,但是他们仍然选择执行电击。
死亡实验解析
死亡实验外文名称Das Experiment (2001)更多中文名:实验、实验监狱更多外文名:Experiment, DasBlack Box国家/地区:德国类型:惊悚/ 剧情片长:119 min上映日期:2001年3月7日德国对白语言:德语发行公司:Senator Film...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主演:莫里兹·布雷多克里斯汀·伯克一、剧情简介本片以1971年美国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根据马里奥·乔丹努的小说《黑盒子》改编。
出租司机塔瑞克看到报纸上一个征招心理实验对象的广告前去应聘,与其他19名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男性应聘者被分为两组,本别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狱警,实施为时2周的模拟监狱实验,并各获4000德国马克报酬。
实验前夕,塔瑞克回到自己两年前曾供职的报社,决定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写成报道出售。
塔瑞克在实验中是囚犯77号,他依仗着实验中不准使用暴力的规定,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新闻。
狱警博鲁斯(不满塔瑞克的嚣张,在对囚犯的制裁中一步步确立自己的权威。
二人的针锋相对为实验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二、影片介绍无论怎样实验,得出的结果都一样:人总是邪恶的。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
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
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
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
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实验者》影评观后感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
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
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
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
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
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
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
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
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
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
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
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
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
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
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
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
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
最让他不能忍的是,自己一整年都在为阿希忙编辑的事,好不容易书出版了,阿希好歹也该在扉页上表示一下吧?结果人家阿希只在前言里面简单写了一句“感谢”。
米尔格拉姆窝了一肚子火,在写给阿希的信里(这封信最终并没有寄出,这一肚子火也始终没消掉)为阿希的书设计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封面:------------------------反从众的独立性作者:所罗门?阿希尽管还有:S.米尔格拉姆-----------------------------(S你简直是太傲娇了。
)大概正是出于这一用意,电影里面只要是和阿希有关的场景,都使用了黑白布景和彩色人物结合的手法,个人觉得用这种风格表现米尔格拉姆与阿希的关系还挺搭。
导演作为莎剧死忠粉,在营造舞台剧效果方面也是得心应手,师生夫妻四人组的下午茶谈话片段不失严肃又稍带俏皮,黑白背景配合米尔格拉姆的自说自话,很容易把观众带回青年时代的回忆,同时不忘黑一下普林斯顿的官僚主义。
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
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
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
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
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
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
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
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
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
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
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
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
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
四、传记煎饼,记录薄脆,科普酱点题《实验者》,电影在拍摄实验过程时有意使用各种手段避免长段落单一记录被试举动,将主要篇幅放在主试的细微心理变化以及主试、被试之间的情绪交替互动上。
比如在实验结束后的主试提问阶段,利用实验室环境里有大量平面镜这一先天优势,让摄影机处在被试身后的位置,面向靠墙坐着的主试。
主试左边是一面大的玻璃镜。
被试坐在主试对面的椅子上,镜像呈现在玻璃镜中。
这一中景镜头相比于常用的双人对切中景镜头来说更加简洁,又比一般的双人中景更容易表现人物面部及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
在拍摄实验过程时也有意把主试和被试放入同一画框,主体位置的被试充满内疚、焦虑的表情和正后方背景里端坐在桌前的主试的扑克脸形成鲜明对比,比较有表现力。
导演莎剧死忠粉的又一个证据是:主角又时不时地对着镜头唠嗑了。
虽然这种打破第四道墙的手法早已经不算新奇,而且最近几年好像有格外流行的趋势,但不得不承认用在传记片上还是很讨巧的。
对于不了解米尔格拉姆的观众来说,这些独白对于解释人物经历和剧情的前因后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总结升华立意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
在威廉?夏特纳主演CBS根据实验改编的电影《第十级》的拍摄现场的段落,戏中戏和人物独白两种手法的综合使用使主人公有机会跳脱出来面对观众进行自我审视,这一处理方式莎剧也早已出现过了,导演应该只能算是继承了躯壳吧。
作为一部主人公是心理学家的人物传记片,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电影里出现的实验有很多,有些是直接搬出当时的实验视频,有些是剧组演员情景再现。
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这些:1、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2、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3、丢信实验4、六度分隔理论5、电梯从众6、仰望天空从众7、“熟悉的陌生人”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是不是。
五、服从毕竟是人性在为老师阿希《反从众的独立性》做编辑工作时,米尔格拉姆受到普林斯顿的冷遇,工作不顺,占用了大量写论文的时间,这样巨大的压力让他一度无法忍受。
他曾写了一封辞职信,准备放在阿希的邮箱里,但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
在阿希拒绝在新书扉页上给他一个更具学术价值的名分时,他写了一封讽刺信,表示了自己强烈的不满,但最终也没有寄出。
在哈佛任教时,他从朋友手中购得一辆炫酷的白色捷豹,嘴里说着满不在乎院方会对他这个大学助理教授开捷豹有什么看法,但最终还是在评职称之前匆匆卖掉。
CBS要把他的实验拍成电视电影,付了5000美元作为顾问费。
米尔格拉姆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老掉牙影像,根本没有抓住实验骨子里的戏剧性,但是制作方并没有采纳他的修改意见。
他感到愤怒,回到家中仍然情绪激动——这时的米尔格拉姆和他的服从实验里的被试似乎没有区别,他沮丧地抱怨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事实上,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就是他的生命。
他的实验阐明了特殊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当他自己处于特殊环境中时,他自己的行为也成为他实验结果的最好注脚。
在这个意义上,他早已不是纯粹的“实验者”,现实生活使他必须从单向玻璃后面走出来,成为被观察的对象。
这位研究权威服从的实验者也会服从权威,同样地,他也喜欢成为课堂、实验室和研究院里无可争议的权威,他享受这种感觉。
电影毫不避讳地表现了这一点,在米尔格拉姆的内心深处,估计早把自己的职业和他本人合而为一了。
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人家研究的就是人性。
六、看见提线的木偶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
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
”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
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
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
”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
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
如今半个世纪过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