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定流程
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均需参加放射防护条例上岗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
2. 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防护及墙璧、门窗防护方案,经省放射卫生防护所审批后,方能施工安装,设备安装后,经省放射卫生防护所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3. 投照曝光时,操作人员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4. 放射检查中应对被检者避免不必要的照射,遵守防护三条基本原则:缩短时间、增加距离、使用屏蔽(铅橡皮等放射防护用品)。
尽量缩小视野特别应注意病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
5. 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6. 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
7. 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派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8. 放射专业人员均需按规定佩带热释光个人测量仪,照射剂量超标时应暂时脱离接触射线岗位。
9. 本科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并定期向科主任汇报。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放射科工作环境安全,防范放射源对职工和环境的潜在危害,保障职工和患者的安全。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二、职责与义务1. 所有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工作,保证患者及自身的安全。
2. 放射科领导人员应制定工作指导方针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并监督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
3.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放射防护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4.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依法申报放射防护设备的购置、维护和修理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随时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理放射源、减少辐射风险。
6.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颈部护盾等。
三、放射安全控制措施1.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地使用放射设备,不得私自调整设备的参数。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在使用放射源时,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适当的限制区域,并在工作区域内合理布置辐射警示标志。
3.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辐射监测仪器的有效性,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应急准备与处置1.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熟悉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遇到突发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五、安全培训和教育1.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参加相关考试。
2. 放射科领导人员应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六、安全监督和检查1. 放射科领导人员应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放射科领导人员应定期对职工的操作行为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七、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违反放射安全规定的行为,放射科领导人员应及时进行纠正,对严重违规行为,可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放射科防护与辐射安全制度
放射科防护与辐射安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目的为了保障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辐射损害,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全部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法律依据本规章制度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辐射安全管理第四条辐射安全责任医院放射科负责人负有辐射安全管理的责任,需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辐射设备安全、辐射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第五条辐射安全掌控1.医院放射科应定期开展辐射安全评估,加强对辐射设备及防护装置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定期进行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2.医院放射科对辐射工作场合进行划定,并建立辐射防护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3.医院放射科必需订立辐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辐射事故时能快速采取应对措施,保护相关人员与环境安全。
第六条辐射工作岗位安全保护1.医院放射科需明确辐射工作所需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参加相应的培训与考核。
2.医院放射科应编制辐射工作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辐射设备,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3.医院放射科从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辐射诊疗时,应事先告知患者辐射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听取患者的同意,并遵从医疗伦理原则。
第七条辐射剂量监测与记录1.医院放射科应配备辐射剂量仪,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其辐射剂量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2.医院放射科应建立辐射剂量监测记录档案,并保管不少于十年,供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第八条辐射事故报告与处理1.医院放射科在发生辐射事故后,应立刻报告院领导,并采取紧急措施,避开扩大事故范围与影响。
2.医院放射科需认真记录辐射事故的过程、原因、后果及处理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防护措施第九条辐射防护设备和器材1.医院放射科应配备合格的辐射防护设备,包含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1、放射科 X 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 线辐射防护工作.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接受培训,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非机器操作员,严禁上机操作.4.放射科各 X 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 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5. 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如铅衣、铅手套、铅帽、铅眼镜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不用时妥善保管;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6. 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不得在机房内候诊;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 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7.摄片前,必须根据不同管电压,更换合适的附加滤过片;开机后应观察机器是否工作正常,若有疑点必须及时排除,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维修.8.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 线照射,尽量缩小照射野,缩短透视时间, 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9.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 X 线检查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 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对孕妇, 特别是受孕后8 周至15 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 线检查.10.使用携便式、移动式X 线机摄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离开X 线机球管2 米以外,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安全.11.每三个月对安全装置、各种运动转性、操作完整性和各种应急开关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夜间值班人员,负责机器设备安全.12.每次检修,在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13.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诸暨艾玛妇产医院。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是一种特殊的医学科室,工作环境中经常接触到放射性物质,因此建立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对维护医疗质量、确保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前言本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针对放射科工作中特殊工作环境和处置放射性物质而制定的规章,旨在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医务人员健康。
二、管理职责1. 放射科主任应负责本科室放射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与指导,并负责该科室所有放射安全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2. 放射诊断医师应具备医学放射学专业背景,熟悉所有放射性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协助和指导放射技师进行诊疗工作,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3. 放射技师应具有相关的放射学、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执行放射学检查操作,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文明服务,维护医疗秩序。
4. 放射管理员应协助科主任执行放射诊疗相关工作,向科主任汇报辐射防护工作,完善科内工作环境。
三、工作原则1. 加强放射诊疗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2. 保证所有医务人员获得辐射防护教育和训练,提高防护意识,降低放射伤害风险。
3. 建立和落实放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和防护标准,保护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4. 加强质量管理,防止误诊、漏诊与误报,提高诊疗准确率。
四、安全防护管理1.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放射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在放射教研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且质量有保证的防护物品。
3. 当放射科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安全。
4. 放射危险区域必须标识清晰。
5. 某些放射源和放射性材料必须定期检查,记录,更新、维修或报废处理,并按要求报告。
6. 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禁止将任何医疗废弃物丢弃在普通垃圾桶内。
7. 定期检查设备和操作环境,确保符合放射安全标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五、质量控制管理1. 执业医谕要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
放射科线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的安全,防止放射性污染和辐射事故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放射科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
三、组织机构1.成立放射科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放射科安全防护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
四、放射防护措施1.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放射科诊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和维护。
3.放射科诊疗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注意防护。
4.放射科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剂量控制原则,尽量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
5.对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在进行放射诊疗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6.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7.放射科诊疗场所应配备防护屏、防护帘等防护设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
8.放射科诊疗场所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放射性污染。
五、安全防护培训1.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2.新入职的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放射科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全防护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
六、辐射事故处理1.放射科工作人员发现辐射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立即向放射科安全防护办公室报告。
2.放射科安全防护办公室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对辐射事故的责任人,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依法进行处罚。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由放射科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放射科安全防护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管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放射工作场所的分类和管理原则第二条根据放射源的性质和辐射危害程度,将放射工作场所分为一般放射工作场所和辐射源重要放射工作场所。
第三条一般放射工作场所主要是指与辐射源相关的普通操作活动地点,如医院放射科、工业检测等。
第四条辐射源重要放射工作场所主要是指那些与高活度辐射源相关的操作活动,如核能发电厂、核实验室等。
第五条放射工作场所的管理原则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设计、有效运行、防护设施和装备齐全、人员培训合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督检查落实等。
第三章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管理要求第六条放射工作场所应当具备以下安全防护管理要求:(一)设立专门的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岗位;(二)制定并实施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办法;(三)建立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和考核制度;(四)定期进行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检查和评估;(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六)建立健全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第四章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第七条放射工作场所应当根据辐射源的类型和辐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八条放射工作场所应当设置辐射源使用区域、未使用区域、禁区和封尘措施等,确保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第九条放射工作场所应当设置辐射源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泄漏等安全事故。
第十条放射工作场所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辐射风险的认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第五章放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管理机构和岗位职责第十一条放射工作场所设立专门的放射防护管理机构,负责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二条放射防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组织培训和考核、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领导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
第十三条放射防护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组织培训和考核、积极参与安全防护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等。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1. 公司设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部门,负责放射安全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部门下设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岗位,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第三章安全设施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放射设备安全控制系统,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 放射设备应设置辐射监测装置,随时监测辐射情况。
3. 放射设备操作区域应设置辐射警示标识,指导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放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放射安全的意识和认识。
2. 新员工进入公司时应接受放射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五章紧急预案1. 公司应制定完善的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处置。
2. 在放射事故发生时,员工应按照预案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第六章日常管理1. 公司应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放射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操作设备,切实保障安全。
第七章监督检查1.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放射设备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2.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确保安全控制。
第八章处罚制度1. 对违反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定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1. 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在公司放射安全防护管理部门。
2.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为公司放射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公司将严格执行该规章制度,保障公司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篇一: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一、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或配备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制定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二、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诊断工作,并按规定时限申请校验。
三、每年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设备性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及状态检测,保证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尽量以胸部X-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五、放射诊疗机房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进行射线检查必须关好防护门、窗,并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如确需陪护,必须向陪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
六、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七、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使受检者转诊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一、落实责任制,由放射科负责人负责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工作。
二、放射科医、技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三、放射诊断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不购置、接受、使用、转让和出租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断设备。
四、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每年对放射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定期进行设备校正、维护保养,并进行记录。
五、建立完整详细的质量控制记录。
记录包括放射诊断设备校正、维护保养,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洗片机专用水槽的质量等。
六、熟悉X射线诊断设备和X胶片的性能特点,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X胶片。
根据体厚选择适宜的投照条件。
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钻研业务,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积累工作经验,确保影像质量。
放射科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放射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放射科设立放射防护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放射防护工作的全面管理。
2. 放射科主任为放射防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放射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3. 放射科护士长负责放射防护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监督。
4.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放射防护规定,提高放射防护意识。
三、放射防护设施1. 放射科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备,如防护屏风、防护帘、防护罩等。
2. 放射科应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3. 放射科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和公众注意辐射危害。
四、放射防护操作1. 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射防护操作,确保受照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3.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定期进行剂量监测。
4.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五、放射防护培训1. 放射科应定期组织放射防护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放射防护培训,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水平。
六、放射事故应急处理1. 放射科应制定放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2. 发生放射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放射科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监督检查1. 放射科应定期对放射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放射防护规定的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放射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放射科、核医学科、介入放射科等。
第三条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放射诊疗安全。
2. 预防为主:加强放射诊疗设施设备管理,降低辐射风险。
3. 严格监控:对放射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诊疗安全。
4. 保障权益: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成立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组织开展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培训和教育。
3. 监督检查放射诊疗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4. 处理放射诊疗安全防护事故。
第六条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放射诊疗设施设备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应确保放射诊疗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第八条放射诊疗设施设备应具有辐射防护功能,如防护屏、防护帘、防护门等。
第九条放射诊疗设施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换等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四章放射诊疗操作规范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制定放射诊疗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流程、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
第十一条放射诊疗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接受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培训。
第十二条放射诊疗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诊疗安全。
第五章放射诊疗人员防护第十三条放射诊疗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四条放射诊疗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为放射诊疗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来管理和控制放射科工作中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一、放射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 诊断放射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制度:确保放射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定期维修等。
2. 操作规程和技术操作指南的制定和执行:规定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操作指南,确保操作规范和准确。
3. 影像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放射影像的质量,包括监测和调整设备参数和影像质量控制指标等。
4. 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针对放射科工作的特点,制定质量保证计划,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和病人的辐射安全,包括辐射防护设施和装备的管理和使用、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
2. 辐射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规定各种操作情况下的辐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辐射安全。
3.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4. 辐射剂量监测和记录管理: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和病人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辐射剂量的控制和记录的准确性。
以上是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放射科设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的全面管理。
2. 放射科主任为放射防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
3. 放射科设立放射防护管理员,负责日常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落实。
4. 放射科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放射防护工作,遵守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提高放射防护意识。
三、放射防护管理制度1. 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每年四次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个人剂量档案内。
3. 放射科工作场所必须有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上方设有警示红色信号灯,并有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意外照射的安全连锁装置。
4. 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 放射科诊疗设备必须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
6. 对受检者进行放射诊疗时,必须严格控制受照射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7. 对孕妇和幼儿进行放射诊疗时,应事先告知其健康影响,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8. 放射科应建立健全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四、放射防护培训与考核1. 放射科应定期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放射防护意识。
2. 放射科应建立放射防护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放射防护能力。
五、监督与检查1. 放射科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对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放射科放射防护管理员负责日常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的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
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预防放射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放射诊疗活动的科室、部门和人员。
三、管理职责1. 放射科主任负责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工作,对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维护、检修等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放射科安全员负责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放射安全防护设施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设施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四、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要求1. 放射科应按照国家规定配置必要的放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屏风、防护门、防护帘、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 放射安全防护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性能良好,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3. 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
4. 放射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放射防护原则,合理使用放射安全防护设施,降低辐射风险。
5. 放射科应建立健全放射安全防护设施使用记录,包括设施名称、型号、使用时间、维护情况等。
五、放射安全防护设施使用要求1.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放射诊疗区域。
2. 放射诊疗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放射源,尽量减少辐射范围。
3. 放射诊疗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放射源,确保辐射区域安全。
4.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六、监督检查1. 放射科安全员应定期对放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的放射安全防护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施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3. 单位应定期组织放射安全防护设施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七、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做好放射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工作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024年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2024年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放射科是医疗机构中具有一定辐射危害的科室,为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规范放射科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1. 院级领导班子负责放射科安全防护工作,确保相关安全措施的实施,保障放射科工作的正常进行。
2. 放射科科主任负责本科室的安全防护工作,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和演练,保障放射科施工操作的安全性。
3. 医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常抓不懈地贯彻放射科安全防护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放射源管理1. 放射科应按照放射源的放射危险性等级建立台帐,记录所有放射源的情况,包括放射源的分类、品种、数量、使用人、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及时进行更新。
2. 放射源的取得、使用、储存及报废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
四、防护设施和设备1. 放射科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防护设施,包括防护屏、防护门、防护墙等,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2. 防护设施和设备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人员防护措施1. 放射科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放射防护证书,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2. 实施个人剂量监测,定期检测医护人员的职业辐射剂量,限制剂量要求应当合理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 在放射源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装置,如铅衣、铅眼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六、辐射工作区和辐射限制区划定1. 放射科应当划定辐射工作区和辐射限制区,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能够清晰识别。
2. 辐射工作区和辐射限制区进入和离开必须经过相应防护设施,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辐射剂量检测和环境监测。
七、应急预案和演练1. 放射科应当编制应急预案,并且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演练中需要评估各项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3篇)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的安全防护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根据《放射防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管理。
第三条放射科的安全防护管理原则是预防优先、安全第一、科学合理、依法管理。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四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知识背景,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定的工作职责进行工作。
第五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各项安全防护规定,严禁擅自调整放射设备的参数和剂量,确保检查和治疗安全。
第六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导,确保工作符合法规要求。
第七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放射科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九条放射科设备应当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精度准确。
第十条放射科设备的放射剂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设定的规定,确保患者接受检查或治疗时的安全。
第十一条放射科设备禁止私自拆卸、改装、调整参数,必要时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授权和检验。
第四章安全操作第十二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在进行放射性检查和治疗操作前,应当详细核对患者的身份、检查项目和用药情况,确保操作正确。
第十三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十四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和安全操作知识,严禁对放射物质的储存、运输和处理进行违规操作。
第十五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放射性治疗,严禁超过安全剂量范围。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第十六条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正确进行放射性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和标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第十七条放射性废弃物应当专门由相关部门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____线检查,尤其是妊娠____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____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____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____%,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____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____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____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____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放射科工作的特点和放射性辐射的特殊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内容:1. 放射科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进行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并定期进行资质复核。
2. 放射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要求严格按照设备厂商和国家相关标准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并建立设备使用日志和维护记录。
3. 放射性药物管理:建立放射性药物进销存管理制度,并制定严格的使用流程和处置措施,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和追溯。
4. 放射性废物管理:明确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规范,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放射科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提高放射科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放射科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放射检查、放射治疗、放射介入等。
所有涉及放射源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质量优先。
第四条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的目标是:规范放射科的工作流程,确保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五条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应当强调“放射防护,安全第一”原则,严格遵守“ALARA”原则,即尽量减少放射照射量和剂量。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六条医院应当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放射科技术要求的放射设备,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和验收。
第七条放射设备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放射设备台帐和使用记录,做到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等工作有记录可查,不允许任何人私自操作设备。
第九条医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放射设备的供电、冷却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放射设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制定和实施放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放射科工作中应当佩戴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接触放射源时应当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源的安全性和避免源的丢失或泄露。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放射设备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放射科进行职业病防护检查和质量评估,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
第十六条对于患者的照射应当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确保患者的照射剂量符合规定。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二、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三、放射诊疗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放射工作人员证》,遵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管理法律法规。
四、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取得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并定期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放射科主任负责放射科的质量保证和放射安全防护管理。
五、从事放射诊断和治疗时,必须按照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人辐射防护用品,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装置。
六、放射性装置处必须设置放射性警告标志和必要的安全保护联锁装置、辐射报警装置和工作信号指示装置。
七、建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组织,切实做好放射安全防护工作,发生辐射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维护辐射装置、剂量监测和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并建立检查记录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
定流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接受培训,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非机器操作员,严禁上机操作。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
5.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如铅衣、铅手套、铅帽、铅眼镜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不用时妥善保管;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
6.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不得在机房内候诊;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
7.摄片前,必须根据不同管电压,更换合适的附加滤过片;开机后应观察机器是否工作正常,若有疑点必须及时排除,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维修。
8.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尽量缩小照射野,缩短透视时间,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9.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线检查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周至15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 线检查。
10.使用携便式、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离开X线机球管2米以外,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安全。
11.每三个月对安全装置、各种运动转性、操作完整性和各种应急开关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夜间值班人员,负责机器设备安全。
12.每次检修,在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3.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诸暨艾玛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