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参考答案(1)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A. 缺乏防护知识B. 不规范的医疗操作C. 医疗设备不足D. 患者满意度低答案:D2.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A. 乳胶手套B. 隔离衣C. 防护眼镜D. 普通口罩答案:D3. 下列哪个病种不属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病种?A. 艾滋病B. 乙型肝炎C. 肺结核D. 流感答案:D4. 以下哪个措施不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A. 完善职业暴露防护设施B.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C. 提高医疗设备投入D.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现行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标准?A.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技术指南》B.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C.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答案:D6. 下列哪个操作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A. 穿刺操作B. 手术操作C. 护理操作D. 以上都对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定期监测D. 患者至上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个体防护措施?A. 佩戴防护用品B. 接种疫苗C. 加强营养D. 健康体检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集体防护措施?A. 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制度B. 开展职业暴露防护培训C. 增加医务人员待遇D. 完善医疗设备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政策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防护法》C.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D.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中,因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险因素,导致自身感染或受到伤害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1、标准预防的主要原则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负责任。

(×)2、目前国际上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根据传播途径)。

(√)4、在不同的操作要求下,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口罩。

(√)6、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毕后立即脱去手套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8、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和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9、通风系统应该区域化,以防止区域间的空气交叉污染。

(√)14、在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或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5、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或戴戒指会影响手的卫生。

(√)17、口腔科医生在为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18、医生在为病人进行查体前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进行查体。

(√)19、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20、手皮肤消毒的方法包括: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然后用流动水洗手。

(√)1、标准预防的主要原则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负责任,这意味着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目前国际上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根据传播途径)。

这种措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4、在不同的操作要求下,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口罩。

这样可以确保医务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6、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毕后立即脱去手套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艾滋病毒的传播。

8、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以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和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这种措施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9、通风系统应该区域化,以防止区域间的空气交叉污染。

这样可以保证医院内部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1、标准预防的主要原则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而不仅仅是对医务人员的负责。

2、目前国际上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

4、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应该选择不同种类的口罩。

6、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毕后立即脱去手套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8、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防止病原体从患者或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9、通风系统应该进行区域化,以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交叉污染。

14、在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或手套破损或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5、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或戴戒指会影响手的卫生。

17、口腔科医生在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18、医生在为病人进行查体前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

19、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20、手皮肤消毒的方法包括使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和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并流动水洗手。

1、医用防护口罩的持续使用时间为6-8小时。

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3、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应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应戴双层乳胶手套。

5、针对HBV暴露,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周后再加强注射一支(400U)。

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应在6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24小时应接种完毕。

6、职业暴露的原因包括针刺、切割、直接接触等。

7、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8、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10、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试题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试题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试题一、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哪种个人防护装备?A. 普通口罩B. 医用防护口罩C. 一次性手套D. 护目镜及面罩(答案:C,但根据实际情况,B和D也可能需要,本题主要考察基础且必须的防护)二、处理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医务人员应采取哪级防护?A. 一般防护B. 一级防护C. 二级防护D. 三级防护(答案:根据传染病类型,通常为B或C,但最高等级为D,针对极高风险操作)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为预防交叉感染,必须执行的关键措施是?A.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B. 佩戴双层手套C. 始终佩戴口罩D. 保持远距离交流(答案:A)四、关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后处理,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挤压出血B. 延迟报告,自行处理C. 尽快向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D. 不需特别处理,继续工作(答案:C)五、在配制化疗药物时,为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药物毒性侵害,应佩戴哪种特殊防护用品?A. 防毒面具B. 一次性医用口罩C. 乳胶手套及双层聚乙烯手套D. 普通棉质手套(答案:C)六、医务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后,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 立即淋浴B. 更换污染衣物C. 服用抗辐射药物D. 远离放射源并报告(答案:D,随后根据指示进行B及其他处理)七、对于可能飞溅到眼部的操作,医务人员应佩戴?A. 防护眼镜B. 普通眼镜C. 隐形眼镜D. 无需特别防护(答案:A)八、在处理锐器伤时,以下哪个步骤是错误的?A. 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B. 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C. 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D. 及时进行伤口包扎(答案:A,应避免挤压,以免增加污染风险)九、医务人员在进入传染病隔离区前,应完成的准备不包括?A. 穿戴隔离衣、鞋套B.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C. 彻底清洁双手D. 饮用预防性药物(答案:D)。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就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就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A 6-8小时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二、多项选择 (每题3分)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就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她锐器刺破皮肤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就是:( )A 立即用肥皂液与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参考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参考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D )A.戴工作帽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双层手套2、职业安全卫生一般操作规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B.可以将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抽屉、柜子和桌椅面等C.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D.在被污染的设备上张贴生物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3、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接触预防用药期间,如果证实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B )A.继续服完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B.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C.逐步减量至停药D.重新评估,2周内停药二、多项选择题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ABCD )A.戴手套B.戴防护眼镜C.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D.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ABCD )A.戴手套B.戴防护眼镜C.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D.戴防护面罩3、下列属于血源性病原体的是(ABCD )A.乙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梅毒D.艾滋病病毒4、配备并使用锐器容器,也称之为“安全盒”。

可重复使用的锐器用完后应放入哪种硬质容器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ABCD)A.防穿刺B.防渗漏C.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识D.有中文警示说明三、简答题1、什么是标准预防答: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发生锐器伤、针刺伤与哪些操作有关答:(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

(2)将针套套回针头时。

(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一个容器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A 6-8小时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二、多项选择 (每题3分)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A 6-8小时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二、多项选择 (每题3分)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A 6-8小时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二、多项选择 (每题3分)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标准预防强调的主要是对医务人员负责的原则。

(×)2、当前国际上所共同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标准预防+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3、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戴手套。

(×)4、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5、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医务人员由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脱防护用品的程序是: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6、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7、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8、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9、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10、隔离衣每周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1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手的原则(×)14、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坏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举行外科手消毒。

(√)15、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晦气于手的卫生。

(√)16、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17、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18、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举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19、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举行洗手或手消毒(√)20、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含答案

**************卫生院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测试题(一)科室: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标准预防强调的主要是对医务人员负责的原则。

()2、当前国际上所共同采取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标准预防+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3、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戴手套。

()4、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5、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医务人员由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脱防护用品的程序是: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A 4小时B 6小时C 8小时D 6-8小时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___小时。

()A 12小时B 24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

3、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方案是()A 基本用药程序B 强化用药程序C 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D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卫生工作操作时,要戴()A无菌手套B清洁手套C双层乳胶手套D耐热手套5、HBV暴露,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周再加强注射一支(400U)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___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24小时应接种完毕。

()A 4小时B 6小时C 8小时D 10小时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1、锐器伤的处理流程是:()A 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清洗冲洗污染的伤口和皮肤B 轻轻挤压伤口周边,让血从伤口向外流,尽量挤净,切忌将污染血挤入伤口深层,并不断用流动水冲洗C 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皮肤D 暴露的皮肤粘膜,如眼结膜要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揉搓眼睛E 污染衣物:按正规操作脱掉、洗手,用75%酒精或0.55碘伏消毒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参考答案(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参考答案(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D )A.戴工作帽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双层手套2、职业安全卫生一般操作规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B.可以将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抽屉、柜子和桌椅面等C.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D.在被污染的设备上张贴生物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3、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接触预防用药期间,如果证实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 B )A.继续服完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B.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C.逐步减量至停药D.重新评估,2周内停药二、多项选择题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ABCD )A.戴手套B.戴防护眼镜C.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D.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 ABCD )A.戴手套B.戴防护眼镜C.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D.戴防护面罩3、下列属于血源性病原体的是( ABCD )A.乙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梅毒D.艾滋病病毒4、配备并使用锐器容器,也称之为“安全盒”。

可重复使用的锐器用完后应放入哪种硬质容器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 ABCD)A.防穿刺B.防渗漏C.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识D.有中文警示说明三、简答题1、什么是标准预防答: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发生锐器伤、针刺伤与哪些操作有关答:(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

(2)将针套套回针头时。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1)相关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1)相关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1)相关试题及答案
1、下列属于经空气可传播的疾病是()
A、艾滋病
B、麻疹
C、丙肝
D、痢疾
E、疟疾
2、下列不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是()
A、甲肝、轮状病毒
B、戊肝病毒
C、沙门氏菌
D、志贺氏菌
E、艾滋病毒
3、母婴传播在宫内传播引起的感染只占()
A、10%
B、20%
C、30%
D、40%
E、50%
4、接触感染的决定因素()
A、病原体的感染能力
B、宿主的易感性
C、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
D、接触方式和时间
E、以上都是
5、体液中HIV病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
A、血浆或血清>脑脊液>精液>唾液>尿液
B、血浆或血清>精液>脑脊液>唾液>尿液
C、血浆或血清>精液>脑脊液>尿液>唾液
D、血浆或血清>尿液>脑脊液>唾液>精液
E、尿液>精液>脑脊液>唾液>血浆或血清答案:BEAEB。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B )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D )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 A )A 6-8小时B 4-6小时C 8小时以上D 10小时以上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C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 立即更换D 再加套一副手套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1.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C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判断题2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3、禁止弯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血管钳。

()5、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6、传递器械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7、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二、选择题20分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普通注射器1、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75%的酒精、0.5%碘伏进行消毒D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2、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3、患者HBsAg(+)的处理()A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200-400U,并同时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1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第二针、第三针C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 、肝功能D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4、患者HIV(+)的处理A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暴露后1一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HIV三、简答题60分1、什么是标准预防20分2、案例分析40分我院一名外科医生在做手术,被手术刀划伤手指,患者为HBsAg阳性,该医生以前体检为阴性,如何处置?在今后工作中如何防范再次发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答案一、判断题20分1、×2、√3、√4、√5、√6、√7、√8、√9、×10√二、选择题1、ABC2、DC3、ABCD4、DBC5、ABCD三、简答题1、什么是标准预防20分答:定义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测试题
科室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D )
A.戴工作帽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戴双层手套
2、职业安全卫生一般操作规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
B.可以将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抽屉、柜子和桌椅面等
C.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D.在被污染的设备上张贴生物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3、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接触预防用药期间,如果证实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 B )
A.继续服完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
B.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
C.逐步减量至停药
D.重新评估,2周内停药
二、多项选择题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ABCD )
A.戴手套
B.戴防护眼镜
C.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D.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 ABCD )
A.戴手套
B.戴防护眼镜
C.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D.戴防护面罩
3、下列属于血源性病原体的是( ABCD )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梅毒
D.艾滋病病毒
4、配备并使用锐器容器,也称之为“安全盒”。

可重复使用的锐器用完后应放入哪种硬质容器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 ABCD)
A.防穿刺
B.防渗漏
C.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识
D.有中文警示说明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发生锐器伤、针刺伤与哪些操作有关?
答:(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

(2)将针套套回针头时。

(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一个容器时。

(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

(5)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

3、防止发生锐器伤的措施有哪些?
答:(1)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2)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

(4)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的等医用锐器。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答:(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口、鼻粘膜暴露后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可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