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氧剂..

合集下载

塑料助剂:抗氧化剂

塑料助剂:抗氧化剂

⑴ 外观变化
如表面变暗,变色,变黏,变形,出现裂纹,脆化,发霉等。
⑵ 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变化
如溶解热,熔融指数,玻璃化温度,流变性,耐热性,耐寒性,折射率,相对密度,羟基含 量的变化。
⑶ 机械性能的变化
如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度等大大下降。
⑷ 电性能的变化
如绝缘电阻,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也发生不利的变化。
二、抗氧剂分类及其反应机理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支化度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上分支的程度。
支化度越大,链结构的薄弱环节就越多,越容易降解。
1-含支链型聚乙烯;
2-线型聚乙烯;
图2、含支链型聚乙烯和线型聚乙烯随时间的吸氧量
含支链的聚乙烯比结晶的聚乙烯更易降解。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LDPE: HDPE: LLDPE: 1000个碳原子上约有8~40个长的支链 低密度聚乙烯主链每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4、水和潮湿的影响
水渗入聚合物中使其中某些水溶性物质、增塑剂和含水基团的 物质被溶解、抽提或吸收,从而逐步改变了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和比例, 加速了老化。
酰胺基团、酯基、缩醛基等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的渗入有时是可逆的。例如,尼龙吸水后拉伸强度下降,延 伸率提高。但将其烘干排出水后,拉伸强度又可以恢复。
二、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聚合物的组成及其链结构
聚合物的组成不同,化学键的强度不同。结合能低 的键容易在外因作用下断裂。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C-F键的键能为5.0×102kJ/mol;C-H键的键能为4.1×102kJ/mol。

抗氧剂

抗氧剂

酚[注]
OH
多酚
大类
小类
CH3 CH3 S
代表性品种
(CH3)3C OH C(CH3)3 HO (CH3)3C S C(CH3)3 OH C(CH3)3

硫代双 酚
HO (CH3)3C
(300)
(2246-S)
N
CHCH2CHCH2 OH
N
CH
CHCHCH3 OH
醛胺
(防老剂AP) (防老剂AH)
表观现象: (1) 外观变化:主要表现为褪色、泛黄、失重、透明性 下降、表面开裂、粉化等; (2) 性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强 度等机械性能下降。
(3)内在变化:包括高分子链断裂、交联、化学结构变化
以及侧链变化等。
不同的聚合物热氧降解时发生的内在变化不同。例如,
聚丙烯和天然橡胶主要发生主链断裂,丁苯橡胶和丁腈橡
CH2CH2COOC18H37 (DSTDP)
NH C C NH
O CH N NH C 2
பைடு நூலகம்螯合剂
O O
(DABH)
(Eastman Inhibitor OABH)
四、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 (1) 变色及污染
• (2)挥发性 • (3)溶解性 • (4)稳定性 • (5)抗氧剂的协同与对抗
三类抗氧剂的主要功能为: 链终止型抗氧剂——捕获或清楚聚合物自动氧化产生的自由基; 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型抗氧剂——促使聚合物中的氢过氧化物发生非自由 基型分解; 金属离子钝化剂型抗氧剂——与有害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从而钝 化其对聚合物自动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的抗氧剂。
(二)、按化学结构分类
1、受阻酚类抗氧剂
胶主要发生交联,而聚醋酸乙烯酯则发生侧链断裂。

抗氧剂

抗氧剂

• • •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 表3-2 胺类抗氧剂的名称和结构
名称,商品名 辛基化二苯胺 Octamine 4,4′-二(α,α-二甲基苄基) 二苯胺 Nauguard 445 N,N′-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 Flexone 4L 结构
N-苯基-N′-(对-甲苯磺酰 基)-对苯二胺 ArBiblioteka nox小木虫经典出品 (C)
第三章 抗氧剂
内容:高分子热氧化及机理 影响高分子热氧化的因素 抗氧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在成型、贮 存、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结构变化,逐渐地失去使用价 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 老化后的材料表现为变色、变粘、变形、龟裂、脆化;物 理化学性能方面的变化是.溶解性变差,耐热性降低,耐 寒性变差等;机械性能方面:抗张强度、伸长率、抗冲击 强度、疲劳强度等大大下降:在电性能方面:绝缘电阻、 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也发生不利的变化。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象如农 膜经过日晒雨淋最后变脆,室外的电线用久后龟裂等等。 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原因:物理因素有光、热、应力、电 场、射线等。化学因素有氧、臭氧、重金属离子、化学介 质等。生物因素有微生物、昆虫的破坏等。在诸多的因素 中,氧化作用导致高分子材料老化是重要因素。高分子材 料的氧化作用在材料的合成、贮存及加工应用中均可发 生,但不同塑料对于氧化作用的抵抗力是不同的。
小木虫经典出品 (C)

• • •
3.3.2 辅助抗氧剂 (1)亚磷酸酯 助抗氧剂的作用是可分解聚合物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 物。我们知道过氧化物可在降解过程中引发新的会诱发分 解过程的自由基,因而,阻止过氧化物的这种反应可使聚 合物的降解急剧下降,大大增强塑料制品的稳定性。 主要品种有: 三(2,6-二-叔对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3.抗氧剂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3.抗氧剂
如:
→聚丙烯比聚乙烯容易氧化,而含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材料, 如天然橡胶就更容易氧化。
2020/3/1
12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根据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要想提高抗氧化能力. 聚合物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防止游离基(自由基)的产生. 阻止游离基(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
对苯二胺类抗氧剂可分为二烷基对苯二胺、二芳基对苯二胺、 芳基烷基对苯二胺三种类型。
2020/3/1
23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防老剂H(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一种防护天然及合成橡胶制 品、乳胶制品热氧老化的防老剂,对臭氧及铜、锰等有害金属的老 化亦有防护作用,但喷霜性强,所以在使用时用量要加以限制。防 老剂H是由对苯二酚与苯胺在磷酸三乙酯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
2020/3/1
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链增长
在引发阶段所生成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能迅速与空气中 的氧结合,产生高分子过氧自由基(R-O-O·),该过氧自由基能 夺取聚合物高分子中的氢而产生新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 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又进一步产生新的自由基,该新自 由基又进一步与聚合物反应而造成了链的增长。
防老剂RD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的低分子量的树脂状 产品; 防老剂AW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防老剂BLE是丙酮与二苯胺的高温缩合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胺类抗氧剂发展动态 有关胺类防老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合成工艺的改进或开发 新的合成工艺。其中要以加氢还原烃化法在技术上最为先进 合理。

第3章.抗氧剂

第3章.抗氧剂
36
③电子给予体 ➢ 这种情况较少。最常见的是叔胺抗氧剂。作为主抗氧剂,
(1)反应型抗氧剂
(2)高分子量化 持久性、高效性是衡量稳定剂综合性能的两个方面,分 子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其在制品中的挥发、抽出和迁移 损失,同时减少制品起雾、发汗等现象。但并非分子量 越大越好,因氧化主要发生在制品表面,当表面抗氧剂 消耗殆尽后,制品内部的抗氧剂能否及时迁移到表面成 为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所以抗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 在1500以下。在提高稳定剂分子量的同时,还应提高有 效官能团的含量,即高分子量。
➢ 主要用来防止热老化的,叫做热稳定剂; ➢ 主要用来防止光老化的叫做光稳定剂。
8
3.1.2 抗氧剂的含义及性能要求
(1)抗氧剂的含义 许多聚合物在隔绝氧的情况下,即使加热到较高温度,
也是比较稳定的。但在大气中,由于氧的存在,即使 在较低的温度下也会发生降解。 ➢ 聚合物受到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氧化反应称为 氧化。 ➢ 凡能抑制或减缓聚合物氧化的措施称为抗氧化。 ➢ 为完成抗氧化加入的物质称抗氧剂。
32
➢ 此种类型的抗氧剂分子中必须具有活泼的氢原子,这是因 为它们必须与聚合物分子 RH 竞争,在争夺与自由基如 ROO• 的反应中占优势,如下所示: ROO•+RH(聚合物) → ROOH 十R• ROO•+AH(抗氧剂) → ROOH + A•(稳定自由基)
➢ 只有 AH 中的 H 比 RH 中的 H 活泼,才能使上述第一个 反应不进行而阻止氧化降解的自由基链的增长,达到抗热 氧老化的目的。
12
➢ 我国抗氧剂的生产始于1952 年,首先是防老剂甲(N-苯 基-1-萘胺)和 防老剂丁 ( N-苯基-2-萘胺)投入工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抗氧剂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品种、能力 还是产品质量均有了较大的进步,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生 产装备亦成规模和系列。

第三节 抗氧化剂

第三节 抗氧化剂

第三节抗氧化剂食品因氧化而引起的变质,已屡见不鲜,在加工中也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如脱氧充氮,防止金属离子混合产生催化作用,以减少氧化作用的发生。

氧化作用在含油脂多的食品中尤为严重,通常称为油脂的“酸败”。

为保持食品的品质,进一步降低氧化作用引起的变质,在食品加工中通常使用抗氧化剂,尽可能将氧化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使用抗氧化剂的同时,往往同时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即抗氧化剂增效剂,以提高抗氧化效果。

抗氧化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按溶解度可分为脂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能防止油脂氧化酸败的机理有两种:第一,通过抗氧剂的还原反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氧气含量;第二,由于抗氧化剂能提供氢,与脂肪酸自动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链锁反应,从而阻止氧化反应继续进行。

使用抗氧化剂时,必须注意在油脂被氧化以前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1.丁基羟基茴香醚又称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简称BHA,其结构为:BHA为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粉末,稍有异味,它通常是3-BHA和2-BHA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BHA可用于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速煮面、干制食品和罐头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暂定为0~0.5 mg/kg,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 g/kg。

2.二丁基羟基甲苯又称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简称BHT,其结构为:BHT为白色结晶或粉状结晶,无味、无臭,溶于水及甘油,对热稳定,与金属离子反应不会着色。

具有升华性,加热时能与水蒸汽一起蒸发。

抗氧化作用较强。

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效果较好。

BHT的使用范围与BHA基本相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暂定为0~0.125 g/kg,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 g/kg。

一般多与BHA合用,并用柠檬酸或其它有机酸作为增效剂。

BHT和BHA混合使用时,总量不得超过0.02%。

如在植物油中BHT、BHA和柠檬酸的使用质量比为2∶2∶1。

抗氧剂的应用原理

抗氧剂的应用原理

抗氧剂的应用原理什么是抗氧剂?抗氧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可以减轻或阻止氧气对物质的氧化作用。

当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时,氧气会与其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氧化反应的发生。

氧化反应是许多化学过程的核心,但有时候氧化反应会导致物质的质量下降或失去其原有的功能。

抗氧剂的工作原理抗氧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捕获自由基,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自由基是高度活跃的分子,具有未配对电子。

它们在体内外被引发的氧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气和其他化合物会与自由基相互作用,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从而形成一个连锁式的反应,导致氧化损伤的发生。

抗氧剂可以在氧气和自由基之间发挥媒介的作用。

它们捕获自由基,并稳定它们的电子,从而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抗氧剂能够保护物质免受氧化损伤,并延长其寿命。

抗氧剂的应用领域抗氧剂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食品工业:抗氧剂在食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防止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抗氧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2.医药领域:抗氧剂在医药领域中被用作药物的辅助成分。

它们可以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并延长其有效期。

3.化妆品工业:抗氧剂在化妆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缓化妆品的氧化速度,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4.橡胶工业:抗氧剂被广泛用于橡胶制品中,可以延长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5.包装行业:抗氧剂在包装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保护包装内的产品不受氧化损伤。

常见的抗氧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氧剂:•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剂,能够稳定自由基,并促进其他抗氧剂的再生。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剂,可以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抗氧剂,例如茶多酚、花青素等。

•单体酚类化合物:单体酚类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异黄酮类、花色素类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第3章抗氧化剂

第3章抗氧化剂
③在包装材料上使用BHA作为抗氧剂时,可涂 抹在包装材料内面,也可在包装袋内充入抗氧 化剂的蒸汽,或用喷雾法将抗氧化剂喷洒在包 装纸或纸板上,用量为0.02%~0.1%。
第3章抗氧化剂
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学名是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为 白色结晶。基本无臭,无味,熔点69.7℃,沸点 265℃,对热相当稳定。接触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 子不显色,抗氧化效果良好。具有单酚型特征的升华 性,加热时与水蒸气一起挥发。不溶于水、甘油和丙 二醇,而易溶于乙醇和油酯。
鉴别方法 : 在10mL以甲醇为溶剂的本 品溶液中(1+100000),加水10mL (3+1000)亚硝酸钠溶液2mL及联茴 香胺溶液(200mL3,3′-二甲氧基联苯 胺双盐酸盐溶于40mL甲醇和 60mL0.1mol/L盐酸混合液中所组成的 溶液)5mL,在3min内呈橙红色。加氯 仿5mL,摇动,氯仿层中呈现紫色或品 红色,曝光时褪色。
JECFA认为:BHA在膳食中以20g/kg连 续给予大鼠口服6~12个月,大鼠前胃肯 定产生鳞状细胞癌;给予1.25g/kg时有 轻微增生;给予1.0g/kg时不增生。对 猪食道的影响可疑,且用量比大鼠大。 对狗无有害作用。对人无需进一步研究 (FAO/WHO,1989)。
第3章抗氧化剂
使用注意事项
(2)我国台湾省《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 (1986)规定:BHA应用于油脂、奶油、干鱼、贝制 品及干制品,最大使用量低于0.2g/kg;用于冷冻鱼贝 类及冷冻鲸鱼肉的浸渍液,低于1g/kg;用于口香糖、 泡泡糖,低于0.75g/kg。
第3章抗氧化剂
(3)FAO/WHO(1984)规定:用于一般食用油脂, 最大使用量0.2g/kg。与BHT、没食子酸酯类、 TBHQ合用时,没食子酸不得超过100mg/kg(暂 定),总量为0.2g/kg;用于人造奶油,单用或与 BHT、没食子酸酯类合用时,没食子酸酯类不得超过 100mg/kg。不得用于直接消毒,也不得用于调制奶 及其制品。

第三章抗氧化剂

第三章抗氧化剂

第三章食品抗氧化剂Antioxidants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抗氧化剂1、食品抗氧化剂(1)定义: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

(2)作用:阻止或延迟空气中氧气对食品中油脂和脂溶性成分(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的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⑶使用意义:终止贮藏、加工过程中因自由基的导致的链锁反应,延缓食品被氧化的过程。

自由基(free radical):由氧化反应或活性氧产生的带电粒子。

二、油脂的氧化机理(一)油脂的氧化过程RH R• ROO• ROOH+R•(二)激发油脂氧化的因素1、可变价金属离子(尤其是铜和铁)(1)金属离子直接与油脂作用,生成脂肪自由基Mn+ + RH M(n-1)+ + R•+ H+(2)金属离子使氧分子活化成单线态氧或过氧化自由基Mn+ +O2 M(n+1)+ + O2-O2- –e 1O2 或O2- + H+ HOO•(3)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并成为自由基的主要来源ROOH + Mn+ RO•+ OH- + M(n+1)+ROOH + M(n+1)+ ROO•+ H+ + Mn+2、温度3、紫外线4、碱性条件和碱土金属离子5、油脂的不饱和度6、体系中氧含量周期系ⅡA族元素,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六种金属元素。

(三)油脂氧化的终结和分解氢过氧化物作为脂类自动氧化的主要初期产物,经过许多复杂的分裂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有油脂酸败特征的醛、酮、醇、碳氢化合物、环氧化物及酸等低分子物质;也可经聚合作用生成深色的、有毒副作用的聚合物,同时也会使色素、香味物质等被氧化。

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一)抗氧化剂的种类按照抗氧化剂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脂溶性抗氧化剂两大类;按照抗氧化剂的来源分为天然抗氧化剂(生物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按照抗氧化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消除剂、酶类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

第三章_抗氧剂

第三章_抗氧剂

3、杂质 包括在聚合过程必然进入的杂质和加工过程 中必须加入的杂质。 聚合中的引发剂、乳液聚合时的乳化剂、 悬浮聚合中的分散剂、反应中未聚合的单体和 副产物、聚合时与金属设备接触而带入的少量 金属离子等,都是在聚合过程中会进入的杂质。 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补强剂、硫化 剂、硫化促进剂、填充剂、颜料等都是必须 加入的杂质。
反应速率决定于氧化剂从聚合物分子上夺取 氢原子的难以程度,而夺氢反应的速率又取决 于C-H键的类型。
H C H H
<
C H
<
C H
H
(a)
(b)
(c)
聚丙烯和线性聚乙烯的稳定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聚合物的降解具有影响
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的聚合物其低相 对分子质量部分必然较多,所以相对分子 质量分布宽的聚合物通常稳定性较差。
413.4
O-H C=C
462.8 607.0
表3 常用聚合物最敏感波长
聚合物 最敏感波 聚合物 符号 长/nm PC PE PVC PS 258~305 300 320 318.5 聚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乙烯-乙酸乙烯 共聚物 聚酯 聚合物 符号 PP PMMA P(VCVAC) PET 最敏感波 长/nm 300 290~315 327和364 325
图1 紫外线照射下,聚丙烯薄膜分子量的变化曲线
二、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聚合物的组成及其链结构 聚合物的组成不同,化学键的强度不同。结 合能低的键容易在外因作用下断裂。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支化度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上分支的程度。
支化度越大,链结构的薄弱环节就越多, 越容易降解。

第三章 抗氧剂

第三章 抗氧剂

②羟胺缩合物
代表品种是丁醇羧醛-α-萘胺,主要用 于橡胶抗氧剂,其抗热抗氧性能良好, 喷霜现象较小,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但 其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性、变 色性以及自身易于被氧化。
三、含磷抗氧剂
塑料用含磷抗氧剂主要是亚磷酸酯类, 其作为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和自由基捕捉 剂在塑料中发挥抗氧作用。具有低毒、 不污染、挥发性低等优点,是主要的辅 助抗氧剂
合成反应式:
OH
OH
+ 2 CH2
CH3 苯酚铝 (CH3)3C C
C(CH3)3
CH3
(CH3)3C
OH C(CH3)3
+ CH2
CHC
O
(CH3)3C
碱性氧化剂
O CH3
OH C(CH3)3
CH2 CH2
O C O CH3
(CH3)3C
OH C(CH3)3 O
(CH3)3C
+ 甲醇钠
C H3(C H2)17OH
众所周知,高压聚乙烯在空气中即 使在室温下也有相当严重的老化。 但如果使之隔绝空气,要一直升温 到2900C以上才会出现分解。这一事 实说明聚合物的热老化实质上是一 种在能量作用下的热氧老化。
高分子化合物的氧化有三种形式
分子型氧化 链式氧化 聚合物热分解产物氧化
2.抗氧剂的基本作用原理
+ 2 H Cl
3 多酚类
主要有烷撑多酚及其衍生物和三嗪阻 碍酚类
①烷撑多酚及其衍生物的代表品种有 抗氧剂1010、抗氧剂CA等
抗氧剂1010为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 具有优良的耐热氧化性能,挥发性小、无 污染、无毒。用作非污染性高温抗氧剂, 用于橡胶,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反应式:

第三章抗氧化剂

第三章抗氧化剂
高油脂食品 油炸核桃仁、花生仁、土豆片等所用的抗氧化剂必 须按油的种类、油炸温度和油的酸碱性情况定,通 常是BHA、BHT、PG、CA复配。 肉类制品 通常用BHA和CA的混合物,添加量为0.02%BHA和 0.01%CA。
32
5 油溶性抗氧化剂的应用
鱼类制品 不饱和脂肪酸,血红素等。选用BHA和CA复配 其它食品 果实油:防止色、香的变劣,在温度低 时加入BHA 糖果:防止香气、油脂或高油脂的辅料的 氧化,通常使用BHA、BHT
33
6 正确使用抗氧化剂的方法
混合均匀: 加入固体中,先用少量物料或配料混 均,再加入物料中混均。 加入液体或表面,先溶解成稀释剂或乳 状液,再使用 掌握使用时机: 新鲜状态和未发生氧化变质之前使用
34
6 正确使用抗氧化剂的方法
控制影响抗氧化效果的因素 光、热、氧、金属离子 ⑴紫外线和热量 ⑵食品内部和周围氧浓度 ⑶铜、铁等重金属离子是氧化催化剂 与增效剂复配使用:CA、VC
⑷氧化链传递:-CH==CH-
O O
+ r-CH2-O-OH→
(快) C C H H
形成氧化链锁反应;不断产生低级酸、酮、醛类物质
O O O
C H O H C H H 3 2
9
2、抗氧化过程
抗氧化剂: AH
⑴RCH2· + AH → RCH3 + A·
自由基吸收剂(游离基清除剂),与氧化中间产物结合(降 低活性自由基浓度),阻止氧化反应进行
自由基free radical:由氧化反应或活性氧产生的带电粒子。
2、食品抗氧化剂类型
⑴隔绝材料 ⑵吸附材料
⑶螯合剂 Sequestrants (抗氧增效剂) ⑷还原性物质 Antioxidants

助剂工艺及化学复习题

助剂工艺及化学复习题
塑剂的分子量最好在500以上;一般与PVC树脂相容性好 的增塑剂其挥发性较大;分子内具有体积较大的基团的增 塑剂,挥发性较小。
2024/10/13
26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2.4 增塑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与耐抽出性的关系
耐抽出性包括耐油性、耐溶剂型、耐水和耐肥皂水性等。在 增塑剂分子结构中,其烷基相对比例大的,耐水性、耐肥皂 水性好,而耐油性、耐溶剂性差,相反,苯基、酯基多的极 性增塑剂和烷基支链的增塑剂耐油性和耐溶剂型优良,而耐 水性和耐肥皂水性较差。
通常是沸点高、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固体。
2024/10/13
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2.1 增塑剂的定义、性能要求及分类
增塑剂的分类
知识点1
按与被增 塑物的相 容性分类
主增 塑剂
主增塑剂与被增塑物的相容性好,重 量相容比几乎可达1:1。可单独使用 。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烷 基磺酸苯酯类等。
辅助 增塑剂
相互之间的稳定性,否则就会析出(喷霜或渗出)或无机填料沉淀,致 使助剂功能难显。当然也有一些助剂利用有限相容性而发挥作用。如润 滑剂、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等。
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加工条件对助剂的要求,最主要是耐热性,即要求助剂在加工温
度下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对加工设备和模具不产生腐蚀作用。
助剂对制品用途的适应性
2024/10/13
1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2.3 增塑剂化学与工艺
6. 含氯化合物
增量剂
主要为氯化石蜡、氯烃-50、五氯硬脂酸甲酯等。
2024/10/13
19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2.3 增塑剂化学与工艺
8. 石油酯 石油酯也称为烷基磺酸苯酯,结构式为

第三章 抗氧剂

第三章 抗氧剂
3.2.3.1 有机硫化物 作为辅助抗氧剂,常用的硫脂有两个品种,抗氧剂
DLTP与抗氧剂DSTP。合成工艺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3 辅助抗氧剂
3.2.3.2 亚磷酸酯 作为辅助抗氧剂亚磷酸酯的结构通式如下:
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常可与主抗氧剂并用,有良好的协 同效应;而在聚氯乙烯中,又是常用的辅助热稳定剂。
抗氧剂作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应用领域广,品 种繁多,不同的材料用途各异,除了对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的 要求外,常常还对其某些特性有不同的要求。在实际配方中, 价格可能是影响抗氧剂选用的主要因素,以下原则暂不考虑此 因素。
① 耐变色性 ② 挥发性 ③ 溶解性 ④ 稳定性 ⑤ 抗氧剂的物理状态
材料添加剂化学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1 全受阻酚类抗氧化剂 ➢ 烷基单酚 ➢ 烷基多酚 ➢ 三嗪阻碍酚结构 ➢ 硫代双酚类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① Cyanox1970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② Irganox245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3 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AH为为高分子量树脂状的化合物 其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4 酮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其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4 酮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AW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③ SumilizerGA-80/MarkAO-80

第三章抗氧剂

第三章抗氧剂

给予氢
终止自由基
Ar 1
H N
Ar 2 +
R ROO R ROO
Ar1
N R
Ar 2 +
RH ROOH OOR N Ar2
给予氢
Ar 1
N
Ar 2 +
Ar 1
N
Ar 2 或 Ar1
终止自由基
2. 辅助抗氧剂 (1)过氧化物分解剂 亚磷酸酯、硫代酯
OR' P OR' + ROOH OR' ROH + O OR' P OR' OR'
C O O
C O
C O C O O
臭氧化物
异臭氧化物
结论: 聚丙烯,聚烯烃橡胶,ABS,聚甲醛等易氧化老化 金属离子杂质多,温度高,光照强,氧和臭氧浓度大易氧化
三、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螯合金属离子
终止自由基
分解过氧化物
1. 链终止型抗氧剂(主抗氧剂) (1)自由基捕获型 :醌、稳定自由基、炭黑
O
CH3 CH3 O O CH CH3 3 R O缺点:污大用途:橡胶、乳胶制品
CH3 O C CH3+ H2N
H N
H2
CH3 H H3C C N H
H N
汽车轮胎用橡胶配方
HN
H HN C CH2 CH3
CH3 C CH3 H
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20)
NH CH3 CH3 O C CH2 C CH3 + H NH2
O R' S R' + ROOH
O (R'O C CH2CH2)2S O + ROOH O

第3章 抗氧剂

第3章 抗氧剂


聚合物老化时,其结构也随之变化。这些 变化包括分子链的断裂、交联、化学结构 变化以及侧链的变化。 如聚丙烯和天然橡胶主要发生主链断裂, 丁苯橡胶及丁腈橡胶主要发生交联,而聚 醋酸乙烯则发生侧链的断裂。高压聚乙烯 在空气中即使在室温下也会有相当严重的 老化,但如果与空气隔绝、升温至290℃以 上才会出现分解。这一事实说明聚合物的 热老化实质上是一种在能量作用下的热氧 老化。
②链增长和链转移

特点:在链增长过程中,一部分反应与未抑制自动 氧化过程相同,即
RO2 RH ROOH R R O2 RO2

另一部分则是向抗氧剂的链转移,即
RO2 AH ROOH A
②链终止

特点:在抑制自动氧 AH RO2 ROOH A 化中,温度、氧浓度、 聚合物结构和抗氧剂 RO2 A ROOA 性质与用量等都与终 2 A A A 止反应速度有关。作 为一个抗氧剂分子可 以终止两个动力学链 反应:
4. 抗氧剂本身应该是最难氧化。 5. 对酚类抗氧剂来说,由于邻位取代基数目增加及 其分支的增加,增大空间位阻效应,就可以是酚 氧自由基受到相邻大基团的保护,即提高酚氧自 由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抗氧性能。 6.高分子材料常在较高温度下加工成型,抗氧剂的 挥发性大,消耗就大,因此常用提高抗氧剂分子 量的办法来提高沸点,降低在高温下的挥发性。 增大分子量,一是增大取代基;二是增加芳环个 数。因此常见的抗氧剂都是分了量较大、结构复 杂的。抗氧剂还要与高分子化合物有良好的相容 性,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性也要好。
(2)预防型抗氧剂

包括一些酸的金属盐、硫化物、硫醇和亚 磷酸酯等化合物,它们能与过氧化物反应 并使之转化为稳定的非自由基产物,从而 完全消除自由基的来源。

抗氧剂 第三章ppt课件

抗氧剂 第三章ppt课件
精品课件
1、酚类抗氧剂的类型
酚类抗氧剂都带有受阻酚的结构。它 包括烷基单酚,烷基化多酚,硫代双酚等类型。 此外还有多元酚和氨基酚的衍生物等。
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上只含有一个受阻 酚单元,具有极好的不变色和不污染性。由于 分子量小,挥发性和抽出性较大,影响了抗老 化能力。抗氧剂1076,即为新的烷基化单酚, 其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的酯基,使分子量增加, 挥发性降低。
按功能分: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 抑
制剂)即主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
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等)即辅助
抗氧剂。
按结构分: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

精品课件
对抗氧剂的要求: 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 与聚合物相容性好; 不影响聚合物的其他性能,不与其他化
学助剂发生反应; 不变色,不污染或污染小,无毒或低毒。
精品课件
高分子材料耐氧化能力与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聚合物其键的离解能不同,如在聚四 氟乙烯中,C-F键的离解能为119kcal/mol,而 PE结构中,C-H键离解能为106kcal/mol,比 PTFE低许多。
甲基、乙基、异丙基和叔丁基的稳定性 顺序如下:
-﹡C-C>-C﹡-C-C->-C-∣﹡C-C
高分子材料老化过程的变化
(1)外观:如表面的变色、出现斑点、发粘、
霉等。
变形、裂纹、脆化、发
(2)物理与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如溶解性、耐
密度等。
热性、流变性、耐寒性、相对
(3)机械性能变化,如抗张强度、伸长率、抗
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
度变高分化子等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
(象4)如电农性膜经能过变日化晒,雨如淋介最电后变常脆数,,室击外穿的电电压线用等久。后

高分子助剂 第三章 稳定剂(抗氧剂)2

高分子助剂 第三章 稳定剂(抗氧剂)2
CH3 H3C C CH3 H3C CH3 C H H3C H C H H H C H
CH3 C CH3
CH3 C
CH3 H3C C
CH3
3
H
H
﹥HC
CH3 C CH3
C H
﹥H C
3
C H
﹥H
C H
CH3
CH3

C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1) 变色及污染 ) (2)挥发性 ) (3)溶解性 ) (4)稳定性 (5)抗氧剂的协同与对抗
抗氧剂的近况与发展趋势 酚类抗氧剂
提高其抗氧效率 降低其毒性
含磷化合物
改善耐水性 提高耐热性
本节主要内容
• 抗氧剂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 • 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区别及主抗氧剂的 基本条件 • 胺类抗氧剂和酚类抗氧剂各有何优缺点 • 两种主抗氧剂和两种辅抗氧剂的搭配使用
作业
• 胺类抗氧剂和酚类抗氧剂各有何优缺点? 其代表分别是什么?请写出其结构式 • 主抗氧剂的三个基本条件 • 什么是抗氧剂1010?
多元酚衍生物
防老化性能与烷基单酚的相似或略高,其缺点是有轻 微的污染和喷霜现象。常用于浅色的乳胶制品中。
胺类抗氧剂
应用效果很好
R1
对氧, 对氧,臭氧的防护作用很好
N 对热、 对热、光铜害的防护也很突出
×具有较强的变色性和污染性 H
1.二芳基仲胺类 二芳基仲胺类
其主要品种有防老剂A和防老剂D、防老剂OD和防老剂ODA
(1) 链的引发 )
RH
光或热
H
+
R
(2)链的传递与增长 ) (3) 链的终止 )
高分子烷基自由基能迅速与空气中的 氧结合,产生高分子过氧自由基,此 过氧自由基能夺取聚合物高分子中的 氢而产生新的分子烷基自由基

抗氧剂 第三章

抗氧剂 第三章
链的引发是指初期生成的自由基与氧分子结合, 产生过氧化自由基,这个反应过程极快,并不 需要什么活化能,因为自由基R·的活性比 ROO·自由基的活性大得多。
整理版ppt
15
氢过氧化物在系统中不断积累,又分裂出新 的自由基,新自由基继续袭击聚合物,形成了 链的新增长,链的增长又加速氧化作用的进行。
氢过氧化物的分裂是自动催化的主要原因, 所形成的过氧基,不断夺取邻近聚合物分子上 的氢原子,形成一个过氧化物和另一个新的烷 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还可与氧结合成更多的 自由基不断重复这种循环,即产生连锁反应, 称之为链的增长。
(CH3)3 C
C(CH3)3
(CH3)3 C
OH C(CH3)3
CH3
2.6-二叔丁基-4-甲酚 (抗氧剂264)
CH2CH2COOC18H37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
整理版ppt
(抗氧剂1076)
29
(CH3)3 C
OH CH2
OH C(CH3)3
CH3
CH3
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第三章 抗氧剂
整理版ppt
1
概述 聚合物的氧化降解和抗氧化作用 抗氧剂的分类 抗氧剂的选择原则 抗氧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整理版ppt
2
第一节 概 述
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在成
型、贮存、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结构变化,逐渐地
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高分子材料的
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NH- -NH-
N,N-二苯基对苯胺 (抗氧剂H)
-NH- -N’H-
N-苯基-N’-环已烷对苯胺 (抗氧剂4010)
-NH-

第三章_抗氧剂

第三章_抗氧剂
悬浮聚合可获得较少的不稳定结构,杂质残留 量少。在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粒度均匀、 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的棉花球状树脂。
2、选择优良的引发剂种类和合理的用量
表4 合成聚烯烃用引发剂的发展及其效能
项目 引发剂种类 举例
第一代 TiCl4-AlR3 第二代 8TiCl3-
AlEt2Cl 第三代 TiCl3-AlR3-
4、消除不稳定的端基
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砜等聚合物,由 于都具有不稳定的端基,其稳定性和加工性较差。
聚甲醛
CH3
O
n
CH3
聚苯醚
聚碳酸酯
O S
n
O
聚砜
均聚甲醛常常由于痕量水的存在,其端部形成半 缩醛羟基,极易发生解聚反应。
热 作 用 下
C H 2 O C H 2 O C H 2 O H
C H 2 O C H 2 O H + C H 2 O
杂质是造成聚合物降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因。
(二)外因
1、热、环境温度和热氧的影响
热具有较高的活性,受热可以加速聚合物分 子的运动,从而引起聚合物的降解和交联, 使其性能降低。
聚合物的化学键在受热时会断裂,产生自 由基。
断 裂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重 新 组 合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酰胺基团、酯基、缩醛基等在水的作用下, 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的渗入有时是可逆的。例如,尼龙吸水后拉 伸强度下降,延伸率提高。但将其烘干排出水后,拉 伸强度又可以恢复。
5、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解或者破坏的生物体。
F原子的半径为6.4nm,比H原子的2.8nm大得多。 而C-C键长约13.1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3 辅助抗氧剂
3.2.3.3 辅助抗氧剂发展状况
(1)亚磷酸脂类 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受到人们的重视的主要原因: ①与硫脂类辅助抗氧剂相比其具有优良的耐变色性和无气 味; ②在受阻胺光稳定剂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的防老化配方的今天 ,亚磷酸酯因与受阻胺光稳定剂复配使用具有协同效应而同 时被广泛应用,硫脂却因与受阻胺光稳定剂并用有对抗效应 而在使用上受到了限制 ③与酚类主抗氧剂复配时具有协同效应
3.5.5 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5)天然抗氧剂维生素E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5 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4)复合化 到目前为止,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复合型稳定剂,但对其协 同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人们对聚合物稳定化配方的选用主 要还是根据经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而这些配方往往又是各生产 企业的商业机密,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复合技术的交流,因而 研究各种稳定剂组分之间的协同机理对提高稳定剂效能、促进 复合稳定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得在实际选用防老 化配方时,所选的稳定剂之间最好具有协同作用,至少也应具 有加合效应,而不至于选用明显起反协同作用的配方。
材料添加剂化学
Thank
you
材料添加剂化学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3 辅助抗氧剂
3.2.3.3 辅助抗氧剂发展状况
(2)有机硫化物 硫代二丙酸酯是一类大量使用的重要的辅助抗氧 剂,但其存在挥发性大的缺点,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改进 的品种
材料添加剂化学
3.3 金属离子钝化剂
不同价态的同一金属,在将氢过氧化物分解为自由基的 过程中,可以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如下式:
如果某一金属具有两种比较稳定的价态时,则能同时出 现上述两反应。低价态的被氧化产生 高价态的还原产生
材料添加剂化学
3.3 金属离子钝化剂
典型的金属离子钝化剂品种简介: (1)N-亚水杨基 水杨酰肼
结构式如下:
(2)1,2-双 结构图如下:
二叔丁基-4-羟基)丙基酰 胫
材料添加剂化学
3.4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3.5.1.2 协同机理
(2)物理机理 物理机理主要是指稳定剂在聚合物中的相容性、分散性、 扩散和迁移性,样品厚薄对并用体系效率的影响。 三种影响协同作用的物理因素如下: ①扩散机理 ②浓度分布 ③部分稳定剂对制品厚度有要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2 均协同作用
低分子量的Tinuvin770(HALS-1)和高分子量的Chimassorb944 (HALS-2)的复合抗光氧化效果如图:
3.2.1.4 酮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其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4 酮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AW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4 酮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BLE合成方法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萘酚反应而制得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3 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AP为3-羟基丁醛与 萘胺的缩合物 其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3 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 防老剂AH为为高分子量树脂状的化合物 其合成线路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3.1.1.2 链的传递与增长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3.1.1.3 链的终止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如下所示: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1 过氧自由基作用机理 能终止氧化过程中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的抗氧剂称为 链终止型抗氧剂。此类抗氧剂又称为主抗氧剂,以AH表示, 其发挥稳定化作用的反应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材料添加剂化学
第三章 抗氧剂
1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 抗氧剂的结构与性能 3 金属离子钝化剂 4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5 抗氧剂的研究进展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1 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
3.1.1.1 链的引发 游离基链式反应的引发一般都是在光照、受热、机械 剪切、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般来说,聚合物通过 光照与受热所吸收的能量,尚不足以使其某些弱键断裂 而产生自由基,所以最有可能是高分子材料中含有易产 生游离基的杂质所致。
3.2.2.1 全受阻酚类抗氧化剂 烷基单酚 烷基多酚 三嗪阻碍酚结构 硫代双酚类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① Cyanox1970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② Irganox245
材料添加剂化学
能够除去易产生自由基的物质(主要是氢过氧化物)的 抗氧剂称为预防型抗氧剂,又称为辅助抗氧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1)链终止型抗氧剂 链终止型抗氧剂是通过与高分子材料中所产生的自由基 反应而达到抗氧化目的的。
① 自由基捕获型
材料添加剂化学
1
胺类抗氧剂
2
酚类抗氧剂
辅助抗氧剂
3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1 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 防老剂A学名为N-苯基-1-萘胺 结构式如下:
防老剂D学名N-苯基-2-萘胺 结构式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1 胺类抗氧剂
3.2.1.2 对苯二胺类抗氧剂 其分为二烷基对苯二胺、二芳基对苯二胺、芳基 烷基对苯二胺三种类型。 结构通式如下:
3.2.2 酚类抗氧剂
3.2.2.2 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③ SumilizerGA-80/MarkAO-80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3 酚类抗氧剂的发展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3.2.2.3 酚类抗氧剂的发展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3 辅助抗氧剂
3.2.3.1 有机硫化物
作为辅助抗氧剂,常用的硫脂有两个品种,抗氧剂 DLTP与抗氧剂DSTP。合成工艺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3 辅助抗氧剂
3.2.3.2 亚磷酸酯 作为辅助抗氧剂亚磷酸酯的结构通式如下:
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常可与主抗氧剂并用,有良好的协 同效应;而在聚氯乙烯中,又是常用的辅助热稳定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1)链终止型抗氧剂 ② 电子给予体型
③ 氢给予体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2)辅助抗氧剂 ① 有机硫化物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2)辅助抗氧剂 ②亚磷酸酯 烷基亚磷酸酯的作用机理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1 协同效应的研究
3.5.1.2 协同机理
(1)化学机理 ④两种稳定剂中,一种抑制另一种作用的发挥,而产生反协同效 应 ⑤两种稳定剂中,一种加速另一种的消耗,而降低稳定效果 ⑥两种稳定剂间有化学反应,破坏了彼此的活性官能团而导致稳 定效果下降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1 协同效应的研究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3)碳正离子捕获剂 双酚单丙烯酸酯类结构式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1.2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3.1.2.2 碳自由基捕获机理 (3)碳正离子捕获剂 双酚单丙烯酸酯类作用机理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 抗氧剂的结构与性能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5 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3)无尘化和专用化 抗氧剂商品大多是粉末状,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不断提高,们可以精确计量抗氧剂的用量,同时使抗 氧剂在聚合物中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整体稳定 性。
材料添加剂化学
协同与反协同作用的数学表达式 如下: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1 协同效应的研究
3.5.1.1 协同效应
协同作用包括分子间的协同和分子内的协同作用。 分子间的协同包括: (1)均协同作用 (2)非均协同作用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1 协同效应的研究
3.5.1.2 协同机理
(1)化学机理 化学机理是指稳定剂间发生化学反应,使稳定效果增加或降 低,化学方面的协同作用机理为: ①两种稳定剂按各自的机理发挥作用,相辅相成,产生协同效应 ②两种稳定剂互相保护,从而减少彼此的消耗,达到增效的作用 ③两种稳定剂或它们在稳定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形 成更高效的稳定剂而增效
3.2.1 胺类抗氧剂
3.2.1.5 胺类抗氧剂的改变和进展 胺类抗氧剂因其具有毒性、污染性、变色性以及自身易 于被氧化,所以,人们研制胺类抗氧剂的新品种时,除了 提高其应用性能外,主要是研究如何克服上述缺点。 通过向分子中引入羟基,可以减少胺类抗氧剂的着色性 。
材料添加剂化学
3.2.2 酚类抗氧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4 分子内复合的自协同作用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5 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1)反应型抗氧剂
材料添加剂化学
3.5.5 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2)高分子量化 持久性、高效性是衡量稳定剂综合性能的两个方面,分子 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其在制品中的挥发、抽出和迁移损失,同 时减少制品起雾、发汗等现象。但并非分子量越大越好,因氧 化主要发生在制品表面,当表面抗氧剂消耗殆尽后,制品内部 的抗氧剂能否及时迁移到表面成为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所以抗 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500以下。在提高稳定剂分子量的 同时,还应提高有效官能团的含量,即高分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