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二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师:学期:2022年上期2022年上期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共4课时)基本环节课题: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二次备课1及重难点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2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周次 1 份数1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第1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1)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2)第3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1)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2)第5课时练习课学科 数学 二 年级审批: 周次 3 份数 1第7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2)第8课时练习课第9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第10课时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周次5 份数1第12课时练习课(2)第14课时单元测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一、填空。
(29分,每空0.5分)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列出算式:( )÷( )=( ).2.24÷4=( )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个( ).3. 算式:( )÷( )=( )表示:把( )全班交流汇报,评价作 业课后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复习 三、拓展应用 二、练习 四、归纳总结教学反思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4.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5.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8÷()=()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8÷()=()6.15÷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7.8.4×5=20 20÷5=4想:(四)五二十,商是4.20÷4=()想:四()二十,商是().9.12÷2=()想:二()十二,商是().12÷6=()想:()六十二,商是().24÷4=()想:四()二十四,商是().24÷6=()想:()六二十四,商是().10.在()里填上“>”、“<”或“=”。
5 ()20÷5 30÷6()6 40()6×512÷3 () 5 6()36÷6 20 ()4×5二、口算:(48分)4×2= 4×3=5×2=8÷2=12÷3= 10÷5=8÷4=12÷4=10÷2=3÷3= 4÷2=8÷4=12÷6= 12÷2=12÷4=9÷9= 6÷3= 10÷2=12÷3=9÷3= 6÷6=24÷6=30÷5= 16÷4=3×4=5×5=6×6=12÷4=25÷5= 36÷6=3×2=2×5=3×4=6÷2=10÷2=12÷3=6÷3=10÷5=12÷4=5×3=5×6=6×4=15÷3=30÷6=24÷4=15÷5=30÷5=24÷6=三、列式计算(16分)①24里面有几个4?②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多少?③18除以6等于多少?④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四、解决问题:(7分)1、2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个苹果?2、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6人一组,需要4条船。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学科数学课题主备实施教师教学目标——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审批:周次份数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辅备授课时间知识与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技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与方法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度与价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教学重点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过程,提出有关问题并回预习要求答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法指导过程。
教学方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课时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个性设计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单元简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检测与评估(二)完成第39页做一做:2、第44页第7题3、第44页第8题4、第44页第6题6、思考题:2、6;3、9;4、7;5、8四、总结作业练习册2、16 □ 5 □第五单元检测与评估第六单元检测与评估第45—46节。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
想一想:1.全班共有( )人。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
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练习
巩固
总结
延伸
过渡:现在小组讨论开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效率高。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2、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二、目标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主学习
认真看课本第3页的内容。
思考:1、同学们是采用什么方法选出参加故事大赛的名单?
2、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3、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么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格教案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2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345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678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910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1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314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5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617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18192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反思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精选]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
单元简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检测与评估(二)完成第39页做一做:1、分析题意2、第44页第7题3、第44页第8题4、第44页第6题2、16 □ 5 □第五单元检测与评估第六单元检测与评估第45—46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版
环节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百。
(教师相应板书)
②要想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我们还是
要亲自数一数。
和刚才比,小棒的数量
更多了,要怎样数才能数得快,还能让
人很容易地看出结果?
师: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是10个一
百,10个一百是一千。
“千”和我们学
过的“一”“十”“百”一样,也是一个
计数单位。
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特别多的时候,
我们用“百”作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
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
(教
师相应板书)
③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它是由很
多小正方体组成的。
你们猜一猜大约有
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你判断的依
据。
师小结:结合数小棒的经验,一个一个
地数,发现一列是十个小正方体。
十个
十个地数,发现一层是一百个小正方
体。
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总共有一千个
小正方体。
(出示课件)
④师:在刚才数数的过程中,9个一、9
个十、9个百,再增加一个相应的计数
单位之后,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出
示课件)
活动意图:学生先自主选择数数的单位,然后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见证了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格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格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1.表内除法(1)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1)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2)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4.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1)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6.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教案(表格版)课时设计记录表课题第一课时认识厘米主备人时间学科数学备注教学内容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学生基础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知识与能力: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法情景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学具直尺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新授一、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认识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巩固1厘米的表象。
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3.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二)、用厘米量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
单元简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检测与评估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6×3 12÷4 35÷7 4×4 5÷51×7 14÷2 1×1 6÷3 42÷6 2×68÷2 3×3 6×4 7×4 1×2 30÷5 49÷76÷1 21÷3 4÷2 4÷4 7×7 3×1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42÷6=?15÷5=?二、新课(一)教学例2(二)完成第39页做一做:1、2、3、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八5~9题第5题:完成后反馈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020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
单元简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检测与评估(二)完成第39页做一做:1、分析题意2、第44页第7题3、第44页第8题4、第44页第6题2、16 □ 5 □第五单元检测与评估第六单元检测与评估第45—46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
——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周次份数
第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
第课时练习一
第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课时练习课
学科 数学 二 年级 审批:
周次 份数
第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课时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周次份数
第课时练习课()
第课时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分,每空分)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个. 列出算式:( )÷( )=( ).
.÷=( )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个( ).
. 算式:( )÷( )=( )表示:把( )
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作 业
课后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一、复习 三、拓展应用 二、练习 四、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几个?÷()=()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几个?÷()=().÷=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想:(四)五二十,商是.÷=()想:四()二十,商是()..÷=()想:二()十二,商是().÷=()想:()六十二,商是().
÷=()想:四()二十四,商是().÷=()想:()六二十四,商是()..在()里填上“>”、“<”或“”。
()÷÷()()×
÷()()÷()×
二、口算:(分)
×= ×=×=÷=÷= ÷=
÷=÷=÷=÷= ÷=÷=
÷= ÷=÷=÷= ÷= ÷=
÷=÷= ÷=÷=÷= ÷=
×=×=×=÷=÷= ÷=
×=×=×=÷=÷=÷=
÷=÷=÷=×=×=×=
÷=÷=÷=÷=÷=÷=
三、列式计算(分)
①里面有几个?
②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多少?
③除以等于多少?
④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分)
、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个苹果?
、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人一组,需要条船。
如果每人一组,需要几条船?
第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
周次份数
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
第课时旋转
第课时配套单元测试
第课时用、、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科数学二年级审批:周次份数
第课时用、、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课时解决问题()
第课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