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心脏生理功能
初中科学心脏知识点
初中科学心脏知识点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心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起着泵血的作用,保持着血液循环。
下面将通过介绍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知识点来加深对初中科学中心脏的理解。
1. 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位于胸腔的肌肉器官,主要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内有四个心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相连接,用于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此外,心脏周围还有冠状动脉和静脉,为心脏供血和排除代谢废物。
2. 心脏的功能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当心脏收缩时,心房和心室会收缩,推动血液流向全身,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
当心脏舒张时,心脏会吸入血液,准备下一轮的收缩。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血液在体内的循环。
3. 心脏的传导系统除了泵血功能外,心脏还有自身的传导系统,控制心脏的节律。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系统和心室肌细胞。
窦房结发出电信号,使心房收缩;房室结传导信号到束支系统,使心室收缩。
这一传导系统控制着心脏的跳动节奏,保持心脏的正常工作。
4. 心脏疾病与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会影响心脏的功能。
预防心脏疾病,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保持心脏健康。
5. 结语心脏是我们生命的泵动中心,维持着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功能和传导系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奥秘,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中科学中关于心脏的知识点。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如下:
心脏由心室和心房以及心脏传导系统构成,其功能主要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1、心脏结构由两组心房和心室组成,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
心脏的四个腔,左右由心间隔分开,房室由单向瓣膜联通,左侧房室间为二尖瓣,右侧房室间为三尖瓣。
心脏外侧有心包包裹。
由于左右两组房室所负责循环不同,导致其提供动力也有所不同,左侧房室分别比右侧房室要大,而且心肌壁也更厚。
心脏除房室结构外,还存在心脏神经体系,有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等组成。
2、心脏的功能。
作为循环系统最主要部分,心脏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使得血液源源不断流淌于人体血管中。
由于心传导系统严格按照顺序发生传递兴奋,加上其节律性收缩、舒张及房室间存在的单向瓣膜使得血液可以单向流淌,避免回流。
分别由左心房、左心室为体循环提供动力,右心房右心室为肺循环提供动力,绵延不断。
动物生理学心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动物生理学心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动物生理学心肌的定义和背景进行介绍,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心肌是构成心脏的一种特化肌肉组织,其在维持心脏正常运转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心肌组织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实现了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泵送。
了解心肌的生理特点对于理解心脏的功能和研究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其组成与结构以及收缩机制。
心肌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具有丰富的线粒体、细微管和肌纤维等结构,使其能够快速而协调地收缩。
心肌细胞相互连接,形成有序的心肌组织,保证了心脏的整体收缩和血液的流动。
心肌的收缩机制是心肌细胞发生收缩的过程,涉及多种离子通道、肌纤维的交互作用和能量的耗散。
在收缩过程中,钙离子的释放和收回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一系列信号传导的调节下,心肌细胞发生有序的收缩,从而推动血液通过心脏流入全身循环。
了解心肌的生理特点对于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病、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常常涉及心肌的异常结构和功能,而了解心肌的生理特点可以为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
此外,对心肌的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寻找心肌保护和心肌再生的新途径,为心脏病的治疗提供创新思路。
综上所述,动物生理学心肌具有独特的组成与结构以及收缩机制,了解心肌的生理特点对于理解心脏功能和研究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介绍心肌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心肌的收缩机制等内容。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所要讲述的内容来进行编写,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示例:2. 正文2.1 心肌的组成与结构本节将介绍心肌的组成和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心肌的生理特点。
心肌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构成,它与其他肌肉组织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本节中,将详细阐述心肌的结构组成和细胞特点,并介绍心肌与其他组织的相互作用。
2.2 心肌的收缩机制本节将探讨心肌的收缩机制,这是心肌的重要生理特点之一。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心脏病分类标准。
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系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是根据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症状表现来分级的。
该分级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I级、II级、III级和IV 级。
每个等级都反映了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决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理解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都非常重要。
对于医生而言,通过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或其他治疗措施。
同时,心功能分级也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对治疗措施的反应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对于患者而言,心功能分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患者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心功能等级,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量,以便更好地管理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系统的原理和各个等级的特点,同时探讨该分级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我们将看到,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促进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和管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首先,我们将对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进行介绍。
接着,我们将探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心脏病的背景,包括心脏病的定义、类型和发病机制。
同时,我们将重点介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系统,并对各个级别进行详细解释。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心脏功能分级标准是评估心脏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心脏功能的不同,将心脏疾病分为不同的级别,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定义。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将心脏疾病分为不同的级别。
通常采用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脏功能分为四个级别,Ⅰ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级(极重度)。
这些级别反映了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耐力和心功能状态,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二、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评估指标。
1. 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肌缺血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越严重,心脏功能分级越高。
2. 心脏收缩功能,心脏收缩功能受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收缩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3. 心脏舒张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受心肌的舒张力和心脏舒张期容量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舒张功能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4. 心脏瓣膜功能,心脏瓣膜功能受心脏瓣膜疾病的影响,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脏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心脏功能分级升高。
三、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诊断,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指导,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预后评估,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提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四、心脏功能分级标准的改善措施。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儿科医学领域中,心脏射血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儿童心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它反映了心脏每次搏动中泵出的血液量占总血容量的比例。
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对于儿童身体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展开详细讨论,并将内容划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与目标。
其次,在“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部分,我们将阐明这一指标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相应范围。
接下来,在“心脏射血分数与儿童健康关系”部分,我们将探讨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对妇女生育能力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解释。
然后,在“实际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部分,我们将探讨该指标在医学筛查和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误差。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有关心脏射血分数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探讨,旨在增进读者对儿童心脏健康评估领域的理解,并为儿科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此外,我们还希望引起更多关于心脏射血分数与儿童健康关系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兴趣,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发展方向和借鉴。
2.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2.1 心脏射血分数定义: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从左心室中排出的血液量与充盈时的总血容量之比。
它是评估心脏泵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之一。
2.2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范围: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范围通常在55%至70%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因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平均而言,在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中,正常心脏射血分数会有轻微的波动。
2.3 心脏射血分数的测量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测量储备法(biplane Simpson法)来计算心腔容积,并通过与末舒张容积相除来计算尺寸实模式(PNM);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单普术方法测量左心室心尖部衰减预期速度(EAD)。
心功能fs分级标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心功能fs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功能分级标准是一种评估和分类心脏功能损伤程度的体系,旨在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和治疗心脏疾病。
这个标准是根据心脏疾病的严重性和患者的症状来确定的。
通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心功能等级,可以为医生和临床团队提供指导,以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心功能分级标准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
它不仅可以在临床实践中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还可以用于研究领域,比如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心功能分级标准的定义和应用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改进。
最早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症状的程度来确定的,如气短、疲劳和体力活动受限等。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对心脏疾病认识的深入,心功能分级标准逐渐结合心脏功能评估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使评估更加客观和全面。
然而,心功能分级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不同心脏疾病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心功能受损程度,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其次,心功能分级标准只是一种评估工具,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临床状况。
最后,心功能分级标准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心功能分级标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数据分析,将更多的心脏功能指标纳入评估体系中,并加强国际合作和标准化,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功能分级标准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写作: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心功能分级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导读。
正文部分包括心功能分级标准的定义、历史发展、应用领域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心功能分级标准的定义,解释其涵义和作用。
心功能分级记忆口诀
心功能分级记忆口诀
摘要:
一、心功能分级的概念
二、心功能分级的标准
三、心功能分级的重要性
四、记忆心功能分级的口诀
正文:
心功能分级是指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心功能分级主要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一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二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三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四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心功能分级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其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计划。
为了便于记忆心功能分级,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口诀:
“一级平地走,二级轻登山,三级需扶助,四级卧床休。
”
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记住心功能分级的各个级别以及患者的活动能力。
心内科重点知识点汇总(两篇)
引言概述:心内科是研究心脏疾病的分支学科,其中包括心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便于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速2.房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3.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4.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特点5.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二、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2.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3.心肌梗死的分类和临床特点4.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5.心肌梗死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三、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2.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分级4.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5.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法和预后评估四、瓣膜性心脏病1.瓣膜性心脏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2.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瓣膜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评估五、心肌病与心脏肌肉病1.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2.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3.异源性心肌炎和病理性心脏肌硬化的鉴别诊断4.克山病和隐源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5.心脏移植和人工辅助循环在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心内科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医学领域,掌握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心内科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与心脏肌肉病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而专业的参考,以提高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和诊疗水平。
对于心内科患者,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促进心内科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
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1.引言1.1 概述研究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对于了解心脏健康和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心律、心输出量、体循环血流量、心脏收缩力和心脏舒张力。
舒张压和收缩压是血压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心脏在舒张和收缩时对血液的泵送能力。
心率和心律是衡量心脏节律的指标,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心输出量和体循环血流量是衡量心脏泵血能力的指标,反映了每分钟心脏能将多少血液泵送到全身。
心脏收缩力和心脏舒张力是衡量心脏肌肉收缩和松弛状态的指标,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强弱。
通过深入理解这四个基本指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了解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逐个详细介绍这四个基本指标,进一步加深对心脏泵血功能的理解,并探讨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篇本文将围绕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展开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性,并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中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心脏泵血功能的四个基本指标。
其中,第一个基本指标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解释和分析。
我们将着重讨论这两个指标在心血管健康中的重要性和不同疾病对其的影响。
第二个基本指标将重点介绍心率和心律。
我们将解释心率和心律的定义,并探讨它们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密切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心率和心律失常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第三个基本指标将涉及心输出量和体循环血流量。
我们将解释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并探讨它们与心脏泵血功能的紧密联系。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心输出量和体循环血流量在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调整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医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医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生考试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
医生考试是对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评估,这些基础知识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所必需的。
下面将简要介绍医生考试的重点内容。
2. 解剖学
2.1 人体器官
- 心脏:解剖结构、心脏功能
- 肺部:解剖结构、呼吸系统
- 肝脏:解剖结构、消化系统
- 脑部:解剖结构、神经系统
2.2 骨骼系统
- 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 关节的运动和功能
3. 生理学
3.1 心血管系统
- 心脏的生理学: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输出量- 血液循环:动脉和静脉的组成和功能
3.2 呼吸系统
- 呼吸的过程:吸气和呼气
- 气体交换: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
4. 病理学
4.1 常见疾病
- 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
-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炎症性肠病
4.2 疾病诊断与治疗
- 医学检查和诊断:常见的诊断方法和工具
-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5. 法律和伦理
5.1 医患关系
- 医疗纠纷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程序和解决方式
- 患者权益保护:患者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5.2 医学伦理
- 生命伦理:关于生命起源、遗传、人体实验等伦理问题的讨论
- 患者隐私与保密:医生对患者的隐私和保密义务
以上为医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详细的内容需要考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希望本文档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4版心血管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
2024版心血管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引言概述2024版心血管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是一本为医学专业人士准备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宝典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心血管内科学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学基础知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心血管影像学、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正文内容1. 心血管内科学基础知识1.1 心血管解剖学:详细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包括心脏、血管和循环系统的组成。
1.2 心血管生理学:解释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压的调节等。
1.3 心血管病理学:探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常见疾病的病理过程。
2.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1 临床表现与病史采集:详细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及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2.2 辅助检查:阐述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
2.3 药物治疗: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凝血、降压、扩血管等药物的使用。
2.4 介入治疗: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球囊扩张术等。
2.5 外科治疗:讨论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心脏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3. 心血管影像学3.1 X线胸片:介绍X线胸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心脏大小、肺血管纹理等的评估。
3.2 超声心动图:详细阐述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包括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评估。
3.3 核医学检查:探讨核医学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心肌灌注、心肌代谢等的评估。
4. 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4.1 冠状动脉造影:详细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支架植入术:阐述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支架类型选择、手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等。
4.3 心脏射频消融术:介绍心脏射频消融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
5种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5种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脏是人和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是维持机体的血液循环和输送养分。
对心脏组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系列心脏疾病。
虽然人类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对于小动物心脏的研究相对较少。
小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在心脏疾病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在心脏结构和功能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对心脏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对小动物心脏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心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的组织学结构、功能特点和病理学表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进一步了解小动物心脏的特性。
通过对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进行系统研究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各种小动物心脏在形态与功能上的差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的病理学特点,可以为相关心脏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未来的心脏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理论支持,有助于促进小动物心脏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对于了解不同物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种类小动物心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动物在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和特点,有助于揭示心脏发育和进化的规律。
研究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病理学特点,可以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有助于深入探讨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小动物心脏的比较研究还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多参考价值,有助于改进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推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高职护理《生理学》复习重点docx2024
高职护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引言概述: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职护理《生理学》复习的重点知识,包括细胞与组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五大内容。
通过对复习重点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细胞与组织1.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1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1.1.2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1.1.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2组织的分类与特点1.2.1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2.2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2.3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2.4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3组织与器官的关系1.3.1组织的相互作用与协调1.3.2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系统2.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1.1神经元的组成和特点2.1.2神经元的传导过程2.1.3神经元的功能类型2.2中枢神经系统2.2.1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2.2脑干的结构和功能2.2.3小脑的结构和功能2.2.4脊髓的结构和功能2.3外周神经系统2.3.1神经系统的分布和功能2.3.2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2.3.3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3.心血管系统3.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1.1心脏的解剖结构3.1.2心脏的心电活动3.1.3心脏的血液循环3.2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2.1动脉的结构和功能3.2.2静脉的结构和功能3.2.3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3血液的成分和功能3.3.1血液的细胞成分3.3.2血液的非细胞成分3.3.3血液的功能和调节4.呼吸系统4.1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1.1鼻腔和咽部的解剖结构4.1.2气管和支气管的解剖结构4.1.3肺的结构和功能4.2呼吸的过程和调节4.2.1外呼吸和内呼吸的过程4.2.2正常呼吸的调节机制4.2.3不同情况下的呼吸调节4.3气体交换的机制和影响因素4.3.1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4.3.2血液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4.3.3体内酸碱平衡对呼吸的调节5.消化系统5.1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5.1.1口腔和食管的结构和功能5.1.2胃和小肠的结构和功能5.1.3大肠和肛门的结构和功能5.2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5.2.1口腔和胃的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5.2.2胰腺和肝脏的消化液分泌和作用5.2.3小肠和大肠的消化液分泌和作用5.3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5.3.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5.3.2脂肪的消化和吸收5.3.3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总结:通过对高职护理《生理学》复习重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与组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容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心功能分级.
心脏指数 为了更准确起见,免受身材大小的影响, 临床上多采用心脏指数(CI)来估价心脏 的泵功能。 心脏指数=心排血量/体表面积 正常值:2.8~3.2L/(min· m² );指数在 2.0~ 2.2L/(min· m² )以下,临床将出现心功 能低下,;若达1.8~2.0,则可出现休克
临床常采用肺毛细血管楔压与心脏指数的 相关图,作为病情评价和治疗依据 若测得的血液动力学数据处在Ⅱ、 Ⅳ项限 内,表明肺毛细血管扩张剂及心肌正性收 缩药物 若处在Ⅲ项限内,提示体内血容量不足, 不宜首先选用血管扩张剂,而应快速扩容 (包括采用胶体溶液)
NYHA分级的局限性
• 由于单纯从症状出发,缺乏客观指标,带 有一定的主观性 • 体力活动衡量也缺乏量化指标,所谓一般 体力活动、日常体力活动、低于日常体力 活动,均无明确分界线 • 不适用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
NYHA分级的局限性
• 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2001年版《心力衰竭的评估 及处理指南》对NYHA分级进行补充 • 新分类系统将心衰分为A—D四期,A期和B 期为无症状患者。
级别
Ι级
体力活动 静息状态 症状(疲劳、心悸、 气喘或心绞痛) 不受限 无症状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 轻度受限 无症状
明显受限 无症状 丧失 有症状
Ⅱ级
Ⅲ级 Ⅳ级
日常体力活动可引起
低于日常体力活动引 起 任何体力活动均加重
日常评判依据
• 一般体力活动指常速步行3~4里、上三楼、 上坡等活动量 • 日常(轻度)体力活动指常速步行1~2里、 上二楼、上小坡等活动量
心功能分级
陈莉莉 2014-02
心功能分级
• NYHA分级——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 会 • 心衰的心功能分级——2001年美国心脏病 学会及美国心脏学会(ACC/AHA) • 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及血液动力学特点有两种分类方法: Killip分级 Forrester分型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心脏功能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其心功能进行分级评估的标准。
这一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心脏功能分级标准主要分为四级,即I级、II级、III级和IV级。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四个级别的特点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I级,心功能无明显受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明显不适,可以正常进行体力活动,如步行、上楼梯等。
此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正常,没有明显的心脏病变。
II级,轻度心功能受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感到轻度不适,如运动时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
此时,心脏的功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受损,但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III级,中度心功能受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进行轻微体力活动时即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
此时,心脏的功能已经明显受损,需要限制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IV级,重度心功能受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此时,心脏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管理,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等手术治疗。
除了以上四个级别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对于患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但其临床表现可能与一般心脏病患者有所不同,需要结合瓣膜病变的特点进行评估和分级。
另外,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也需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和生理状态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分级。
总的来说,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对于评估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生在进行评估时,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心脏功能分级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本人也应该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分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更好地控制病情。
心率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
心率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引言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协调的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呼吸系统则通过呼吸作用使氧气进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心率和呼吸系统的密切配合,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率和呼吸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生理意义。
1.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心,呈锥形,约脏鸽蛋大小。
它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还具有心包、心肌和心瓣等重要结构。
1.2 心脏的基本功能心脏是泵血器官,其基本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它还能够将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收集回来,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然后再次向全身输送新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1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部等结构。
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进一步分为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2.2 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鼻腔和咽喉部位负责吸入气体,气管和肺部负责气体传输和交换。
3.心率和呼吸系统的关系心率和呼吸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通过一系列生理机制相互调节,以确保人体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
3.1 心率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心率的变化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当心率增加时,心脏收缩力加强,血液循环更加迅速。
这会导致肺部更快地进行气体交换,增加氧气的吸入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相反,心率减慢时,肺部的气体交换速度降低,氧气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
3.2 呼吸系统对心率的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也会对心率产生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呼吸和心跳是相互协调的。
当我们深呼吸时,肺部对氧气的吸收能力增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上升,这会刺激心脏收缩力的增加,从而提高心率。
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脏在动态状态下运行的方法,它对于了解心脏的正常功能和疾病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心脏变时功能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以及评估其严重程度。
本文旨在综述已有的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并提出新的标准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引言、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理论基础、新提出的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及解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接着,在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部分,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相关标准;然后,通过理论基础部分,我们将阐述心脏变时功能的定义以及其重要性;随后,在新提出的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及解释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并阐述新提出的标准;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已有的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标准以完善这一领域。
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心脏变时功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从而改进现有的诊断方法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推动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领域的发展,为心血管医学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2. 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是用于评估心脏在不同时间点下的功能状态的一套规范化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脏变时功能诊断标准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如心率、各个阶段的每搏输出量、舒张期容积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在不同时间点下可以了解到心脏收缩力、舒张力以及泵血功能等关键参数的改变情况。
这些诊断标准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为医生提供一个客观、可靠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其次,这些标准也有助于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或进展情况。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心脏内皮细胞是构成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管结构稳定、调节血压和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功能。
因此,研究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概述并解释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方法,包括定义和功能介绍、分离方法的概述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劣比较。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讨论心脏内皮细胞分离过程中的步骤和操作技巧,如材料准备、操作环境要求、细胞分离酶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基配制与使用注意事项等。
在实验结果和数据解读部分,我们将介绍心脏内皮细胞分离后效率和纯度评估指标,并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详尽解读。
此外,我们还会将结果与预期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现有研究进展之间的联系。
最后,在结论与未来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在心脏内皮细胞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还会提出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探索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的全面指导,促进对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相关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并为相关治疗方法的开发和改进提供新思路。
2. 心脏内皮细胞的分离:心脏内皮细胞是一种位于血管内壁上的细胞,其主要功能包括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心脏功能和参与免疫反应等。
在很多研究中都需要对心脏内皮细胞进行分离以便进一步的实验操作和研究。
本部分将概述心脏内皮细胞的定义和功能,并对常用的心脏内皮细胞分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劣比较。
2.1 心脏内皮细胞的定义和功能:心脏内皮细胞是一种存在于血管壁以及相关组织中的特化上皮细胞,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们构成了血管内壁,起到隔离并调控外部环境与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其次,心脏内皮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来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因此在血压控制和循环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参与免疫反应等方式对心脏功能进行支持和调节。
中学心脏解剖模型
中学心脏解剖模型概述中学心脏解剖模型是一种教学工具,用于帮助中学生理解和学习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该模型通常由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具有逼真的外观和可拆卸的部件,可以展示心脏内部的详细结构。
1. 心脏的重要性人体心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中央,负责泵送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供应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循环系统以及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心脏结构概述2.1 外部结构•心脏外形:类似一个倒置的锥形,稍微向左倾斜。
•心尖:位于心脏底部,稍微向左下方延伸。
•心基部:位于心尖上方,与主动脉相连。
•冠状沟:将心室与房间分隔开。
2.2 内部结构•心房:左右两个心房分别位于心脏的上部,通过心房间隔分开。
•心室:左右两个心室分别位于心脏的下部,通过心室间隔分开。
•心瓣膜: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3. 心脏功能概述3.1 循环系统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血液经过循环系统不断地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和肾等器官进行排泄。
3.2 心脏收缩与舒张•收缩期(收缩):心肌收缩,将氧气和营养丰富的血液从心脏泵送到全身。
•舒张期(舒张):心肌松弛,允许新鲜的血液从肺部回流到心脏。
3.3 心电图通过测量身体表面的电位差变化,可以记录下来形成心电图(ECG)。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包括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4. 中学心脏解剖模型的使用中学心脏解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使用该模型的教学方法:4.1 结构展示通过拆卸模型上的部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心脏内部结构。
同时,教师还可以解释每个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4.2 功能演示通过手动操作模型,教师可以演示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心脏如何泵送血液,并加深对循环系统运作原理的理解。
4.3 病理讲解在模型上添加一些常见疾病的标记,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疾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Na+内流与Ca2+内流 B. Na+内流与K+外流 C. Ca2+内流与K+外流 D. Ca2+内流与Cl-内流 E. K+外流与Cl-内流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律性:
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 兴奋的能力或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38. 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 心室舒张时,室内压降低所引起的
B. 心房收缩时的挤压作用 C. 呼吸运动中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 D. 血液的重力作用 E. 以上均不是 41.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约为 A. 7 ml B. 10 ml C. 35 ml D. 70 ml E. 120 ml 42. 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
(心室颤动) (心房颤动)
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单位时间内泵出血液量 (1)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搏出量
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70ml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55%~65%
心功能减退、心室扩大
(2)每分输出量、心指数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心指数:
1
0
2 0 3 4
自动去极化 缓慢
–70 –90
24.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 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 骨骼肌的挤压 25. 心动周期是指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音活动周期 D.心率变化周期 E.室内压变化周期 26. 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 房室交界 B. 心房肌 C. 窦房结 D. 房室束 E. 浦肯野纤维 30. 第一心音标志着 A. 心房收缩的开始 B. 心室收缩的开始 C. 心房舒张的开始 D. 心室舒张的开始 E. 全心舒张的开始 31. 心肌收缩的前负荷是指 A.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B. 大动脉血压 C. 平均动脉压 D. 外周阻力 E. 每搏输出量
(1)第一心音
心缩期 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心室肌收缩
房室瓣关闭
心室射出的血液冲击动脉壁
反映心肌收缩的情况和房室瓣的机能状态。
(1)第二心音
心舒期,标志着心室舒张期开始 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主动脉瓣关闭
肺动脉瓣关闭
反应动脉瓣的机能状态和动脉压的高低。
(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工作细胞:收缩功能
心肌细胞
有效不应期长
依赖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
2、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温度、酸碱度 温度升高 心率加快
温度降低
心率减慢
血液Ph降低
血液Ph增高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收缩力增强(舒张不全)
(2)离子对心肌的影响 细胞外液离子浓度
(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
自律性高低
窦性节律
窦房结>房室交界>浦肯野细胞
异位节律(潜在起搏点)
(2)兴奋性:
心肌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1)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ARP) 0期去极化开始,3期复极化至-55mv 有效不应期 (ERP) 兴奋性为零 局部反应期 3期复极化(-55mv~-60mv) 局部去极化但无AP
心房 收缩 ----------舒张 心室 收缩----------舒张 全心舒张期
收缩----------舒张 收缩----------舒张
收缩期﹤舒张期
利于静脉回流及心室充盈
保证心室有效射血
心率加快 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更明显)
工作时间延长 不利于长期工作 休息及充盈时间缩短
2、心脏泵血过程
窦性节律(收缩)
3)传导性 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
单个心肌细胞膜传导:同神经纤维
心肌细胞之间:闰盘
心房
房 室 交 界
心室
房室延搁
房 室 交 界
心房收缩----心房舒张 心室收缩----心室舒张
4)收缩性 心肌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可发生收缩的能力, 称为收缩性。
特点:同步收缩
无强直收缩
“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32.. 在射血时,心腔内压力变化是 A.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 C.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33. 每搏输出量不变的前提下,决定心输出量的因素是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外周阻力 D. 心率 E. 动脉血压 34.. 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心室收缩时,血液冲击半月瓣的震动 B. 心室收缩时,半月瓣突然开放时的震动 C. 心室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冲击管壁震动 D. 心室舒张时,半月瓣迅速关闭,血液冲击主动脉和肺动 脉管壁的震动 E. 心室舒张时,大动脉弹性回缩的震动
(1)心室收缩与射血 ① 等容收缩期
心房 心室 收缩 ----------舒张 收缩----------舒张
心房
心室
主动脉
等容收缩期长短
心肌收缩力
动脉血压
② 射血期
心房
心室
主动脉
(2)心室舒张与充盈
① 等容舒张期
心房 心室 主动脉
② 充盈期
心房
心室
主动脉
抽吸作用 心房收缩
心房 心室 收缩 ----------舒张 收缩----------舒张
4期膜电位不稳定(缓慢自动去极化)
自动节律性基础
1
2 3 4
(1)窦房结自律细胞
0、3、4期
0期:去极化缓慢(钙离子内流)
3期:复极化(钾离子外流)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复杂)
膜 电 位
(mv)
0 0 -40
3
4
0
-70
(2)浦肯野自律细胞
AP同心室肌细胞相似
4期自动去极化:钾离子外流减少
钠离子内流增加
1
2 3 4
3)2期 (平台期) 0mv水平 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开放 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
1
2 3 4
4)3期 (快速复极末期) 0mv~-90mv 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关闭 钾离子外流增强
1
2 3 4
5)4期 (静息期)
细胞膜离子跨膜转运 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恢复
1
2 3 4
2、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4、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心率 * 每搏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
①前负荷 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的血液充盈量) 静脉回心血量 +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心衰
②后负荷
心室收缩时承受的负荷称为后负荷。
(动脉血压)
后负荷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搏出量
③心肌收缩能力
心肌能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收缩功能的
内在特性,称为心肌收缩力。
取决于肌肉本身功能状态,
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 搏出量
(2)心率 一定范围内
5、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心输出量能随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
能力,称为心力储备。
6、心音
心动周期中,心肌舒缩、瓣膜开闭以及血流 撞击心室和大动脉等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称为心音。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二尖瓣关闭音
50. 窦房结是心跳起搏点的原因是
A.静息电位低
D.传导速度最快
B.动作电位无平台期 C.0期去极化速度快
E.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57.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 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 骨骼肌的挤压 60. 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E. 有效不应期长
血液循环概念
心 血管、一定方向、周而复始
输送血液、分配血液、物质交换场所
一、心脏生理功能
(一)泵血功能 1、心率与心动周期 (1)心率
概念: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成年人60~100次/分钟,平均75次/分钟 年龄、性别、状态
(2)心动周期
概念:收缩一次+舒张一次
机械活动周期
0.8秒(75次/分) 0.8秒(75次/分)
相对不应期 (RRP)
3期复极化(-60mv~-80mv) 阈上刺激 可能产生AP (心肌兴奋性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正常) 超常期 (SNP) 3期复极化(-80mv~-90mv)
阈下刺激 可能产生AP
(心肌兴奋性高于正常)
兴奋性恢复正常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额外刺激
窦性节律(收缩) 有效不应期 代偿间歇: 期前兴奋 期前收缩 窦性节律(收缩) 有效不应期
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 1、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室肌细胞为例) (1)静息电位 -80~-90mv 形成机制与神经细胞类似
(2)动作电位 0、1、2、3、4五个时期 1) 0期
去极化过程 刺激 钠通道少量开放 阈电位 +30mv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4
2) 1期 快速恢复初期 +30mv ~ 0mv 钠通道失活 钠离子内流停止 钾离子外流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