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安全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这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科技水平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是经济投入问题。

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企业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职工学会安全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会给他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会进一步促使他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安全文化概念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倡导安全文化的效果可能要在2 ~3代人的身上才能显现出来,必须从孩童时期抓起。另外,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无法想象,一个企业生产条件恶劣,事故隐患丛生,安全管理混乱甚至没有,不安全行为随处可见,而仅仅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即可使不安全的生产面貌发生有效的改变。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

要任务,具有保障安全的基础性意义。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分三个层次进行,包括表层物态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及深层精神文化。其中塑造企业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是精神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党群部门作为企业思想工作的主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在深层精神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首先,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渗透安全理念上,党群部门应发挥“造势”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而这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党群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造势“作用。

“势”相对于“形”,指事物根据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的方向或趋势。“造势”是人们对客观形势的正确感知和能动的反映,是顺其“势”而营造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催人、逼人的人气。“造势”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研究“造势”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切实增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组织部门要研究党员、干部的特点,强化“安全责任和政治使命”的造势,形成一支安全责任感强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工会要研究分析职工构成和群监工作特点?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

进行“我懂安全、我要安全”的造势;共青团要贴近青工群体,了解青工喜好和成长特点,发挥团员、岗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作用,进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造势;宣传部门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舆论工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宣传造势。

“造势”要坚持时效性和长期性原则,因为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广播、电视、音像制品、报刊、标语、横幅、读本等多种媒体以及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这些过程和活动,对于熏陶人的性情,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造势”,把“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安全理念转变成每一个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其次,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企业党群部门应发挥总策划作用。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安全文化阵地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应发挥总策划作用,站在全局高度,从安全理论阵地、安全媒体阵地、安全文化

设施阵地等三个不同层次和领域上进行总体策划。策划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下,对已有的文化阵地进行整合提升,使文化阵地的桥梁作用和媒介作用充分发挥。

宣传部门要立足安全理论阵地,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工作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员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等。通过各种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提炼出适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在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哲学、安全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论引导,指导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最后,在健全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上,党群部门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过去多起事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对原有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重新整合。作为企业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文化氛围营造和理念渗透,安全文化建设会在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上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党群部门要在机制的有效运作上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这种监督保障作用体现在考核的深度上,不是过去走马观花式,而是扑下身子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群安员、安检员、团员、岗员“安全绩效”的细致考核考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统计,而是对每一起三违及事故隐患人的细致帮教和人因分析;考核的深度广度越大,保障作用越强,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取得质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