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纲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

导言

一.关于“中国当代文学”

明确当代文学概念:所谓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指出这一概念的缺陷:它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已约定俗成,难以改变。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面临的难题

1.作品数量繁多,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占有和把握;

2.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许多作家和现象难以盖棺认定;

3.离现实太近,与政治关系密切,难以排除的干扰和障碍。

三.必要的准备

1.培养自己怀疑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

2.培养自己历史的观念和开放的目光

第一讲:新规范的确立与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新规范的源流

当代文学——延安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

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一)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持续不断的文艺批判)

1.对萧也牧的批判

2.对《关连长》的批判

3.对《武训传》的批判

4.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

5.对胡风的批判(鲁迅的追随者)

(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三)作家的体制化

三.大一统格局下的创作实践

(一)创作概况

诗歌,小说,戏剧,通讯特写……

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

(二)出现的问题

1.文学观念的工具化

2.文学主题的政治化

3.虚假化、概念化、公式化、粗俗化

第二讲: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文学的突围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

现实的要求。

二.昙花一现的繁荣景观

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耿龙祥《入党》、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

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公刘《禽兽篇》、“迟开的蔷薇”。邵燕祥《贾桂香、流沙河《草木篇》

戏剧: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

报告文学: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

文学批评:巴人《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三.反右运动与文坛生机的夭折

55万“左派分子”的产生;

文艺界“重灾区”情况;

“反右运动”对作家心理和创作态度的影响。

第三讲从“大跃进文艺”到“文革文学”

一.“新民歌运动”和“文艺大跃进”

1.大跃进民歌运动的发生;

2.空前的民歌运动景观;

3.“文艺大跃进”。

二.大跃进文艺的内容与形式

1.颂歌的重复

2.内容特征:理想与抒豪情

3.艺术手法:想象与夸张

4.得失分析

三.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

1.关于诗歌道路问题的讨论

2.两结合创作方法

四.狭路上的探索

五.从“歌颂”到“战歌”

第四讲十七年的诗歌

一.郭沫若等老一代诗人的新创作

二.郭小川的诗

三.贺敬之的诗

四.闻捷等人的诗

五.李瑛、严阵等人的诗

第五讲十七年的小说

一.农村题材小说

赵树理的小说及“赵树理方向”

孙犁的小说

柳青和他的李准的创作道路《创业史》

李准的创作道路

浩然的《艳阳天》

从赵树理、柳青到浩然构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线索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杨沫的《青春之歌》与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

梁斌的《红旗谱》

王愿坚等人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茹志鹃的小说

第六讲十七年的散文与戏剧

魏巍等人的报告文学

杨朔、秦牧等人的散文

邓拓等人的杂文

十七年的报告文学

老舍的《茶馆》

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剧

《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现代戏

传统戏曲改编

1964年的革命现代京剧汇演

第七讲文革文学

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

文革前期文学

1.文革前期文学状况

2.“文学空白”说的评价

3.“红卫兵文学”

文革后期文学

1.基本状况

2.《朝霞》、《学术与批判》

3.样板戏

4.浩然及其长篇小说《金光大道》

5.张永枚和他的诗

6.电影《春苗》《决裂》

第八讲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

从黄翔到郭路生

知青之歌与白洋淀诗群

手抄本小说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毕汝协《九级浪》,

赵振开的《波动》,

靳凡《公开的情书》,

《少女的心》,侦探、武侠……

第九讲时代的转折与文学的复兴(上)

文革结束之后文坛的转机

“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伤痕文学:卢新华《伤痕》郑义《枫》(短篇)、冯骥才《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

反思文学: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犯人立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十讲时代的转折与文学的复兴(下)

面对现实问题:

谌容的《人到中年》;刘宾雁《人妖之间》;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又名《骗子》)。

改革文学的兴起: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燕赵悲歌》;

何士光《乡场上》、《种苞谷的老人》;

张一弓:从《黑娃照相》到《流星在寻找失落的轨道》。

改革文学发展的两种趋势:

1.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

2.张炜《秋天的思考》、《秋天的愤怒》,矫健《老人仓》。

几部反映改革的长篇小说

张洁《沉痛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柯云路《新星》。

第十一讲:新时期诗歌创作

一、诗人的“归来”与现实主义诗歌

艾青、公刘、邵燕祥等人的诗;雷抒雁、叶文福、杨牧等人的诗。

二、朦胧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