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精品文档]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7c0347cd184254b3535ff.png)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题库
![体育心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bf041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8.png)
体育心理学题库一、单选题1、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A 运动员的心理特点B 体育教育中的心理现象C 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体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广泛,既包括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也涵盖体育教育中师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人们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以下哪项不是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A 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B 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C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D 治疗心理疾病答案:D解析:体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体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旨在通过研究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等提供支持,而治疗心理疾病通常是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任务。
3、体育活动中,个体的唤醒水平处于何种程度时表现最佳()。
A 非常低B 非常高C 中等D 不确定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在体育活动中,个体的唤醒水平处于中等程度时,往往能够表现出最佳的运动状态。
唤醒水平过低可能导致动力不足,过高则可能引发过度紧张和焦虑。
4、以下哪种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 为了获得奖金而参加比赛B 因为喜欢运动而参与锻炼C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学习体育D 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训练答案:B解析: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因自身对活动的兴趣、爱好、享受等内在因素而产生的参与动力,喜欢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5、运动员在比赛前过度紧张,教练可以采用()方法帮助其缓解。
A 深呼吸放松B 增加训练强度C 批评指责D 忽视不理答案:A解析:深呼吸放松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缓解紧张情绪。
增加训练强度可能会加重紧张,批评指责会增加压力,忽视不理不能解决问题。
二、多选题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心理测量法答案:ABCD解析:实验法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观察法能直接观察行为表现;调查法可收集大量的信息;心理测量法能对心理特质进行量化评估。
2、影响运动表现的心理因素有()。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试题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c7e560aeaad1f346933fa7.png)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心理过程B 思维过程C 心理活动D 认识活动()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C 认识过程D 认识活动()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A 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C 心理过程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4、心理是A 人脑的机能B 心脏的机能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D 意识的功能三、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A 认识过程B 意志过程C 想象过程D 情感过程E 思维过程四、判断题()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A三、多项选择题1、ABD四、判断题1、×2、√3、√4、√5、√6、√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0b35a7917f1922791688e872.png)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完整word版)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
![(完整word版)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e0e8b48d7c1c709a14552.png)
(完整word版)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习题集单选Word版
![体育心理学习题集单选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5814e0e53a580216fcfea2.png)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第三章运动兴趣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5. 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A. 乐趣B. 广泛兴趣C.有趣D. 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为基础。
()A. 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 技术基础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
()A.乐趣B.直接兴趣C. 有趣D. 物质兴趣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A.运动兴趣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运动需要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10.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A. 乐趣B.有趣C.直接兴趣D.物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2aa7e7fd0a79563d1e7240.png)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d77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8.png)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B.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C. 体育运动器材的设计D. 体育运动规则的制定答案:B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属于哪种心理现象?A. 焦虑B. 抑郁C. 兴奋D. 放松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教练员的战术安排C. 观众的情绪反应D. 运动训练的心理效应答案:B4.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自信心属于哪种心理品质?A. 认知品质B. 情感品质C. 意志品质D. 能力品质答案:C5. 运动员在训练中经常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这属于:A. 认知训练B. 情绪训练C. 意志训练D. 技能训练答案:A6. 体育心理学中的“动机”是指:A. 运动员的个人兴趣B. 运动员的内在驱动力C. 运动员的外在奖励D. 运动员的比赛目标答案:B7.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这属于哪种心理过程?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技能过程答案:A8.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想象训练”的方法,这属于:A. 认知训练B. 情绪训练C. 意志训练D. 技能训练答案:A9.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放松训练,这属于哪种心理训练?A. 认知训练B. 情绪训练C. 意志训练D. 技能训练答案:B10.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属于哪种心理品质?A. 认知品质B. 情感品质C. 意志品质D. 能力品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分析法答案:ABCD1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包括:A. 认知训练B. 情绪训练C. 意志训练D. 技能训练答案:ABC13. 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包括:A. 焦虑B. 抑郁C. 恐惧D. 自卑答案:AC14.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包括:A. 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B. 改善运动员的情绪状态C. 增强运动员的意志力D. 提升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答案:ABC15.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包括:A. 影响运动员的技能发挥B. 影响运动员的情绪调节C. 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D. 影响运动员的战术执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ccc5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754b9bb4cf7ec4bfed057.png)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43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表象训练理论中认为,___________可以从神经肌肉与认知两个方面提高练习者的技术动作操作。
A.心理神经肌肉理论B.符号学习理论C.符号学习理论D.以上三者都不是2.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实施的第一阶段是_________ 。
A.建立需要评估计划B.选择的心理方法C.确定谁是受辅者D.进行教育3.用红色材料布置训练场,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唤醒水平,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
A.自我暗示B.他人暗示C.环境暗示D.标志暗示4.传统的心理训练概念正在被_________训练所代替。
A.脑力B.心理技能C.大脑体操D.潜能开发5.在渐进放松训练中,首先应体验最适宜的___________。
A.暗示B.回忆C.感应D.唤醒水平6.生物反馈训练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包括直接作用和___________。
A.理论作用B.间接作用C.集中作用D.系统作用7.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模拟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是__________。
A.模拟训练B.放松训练C.系统脱敏训练D.沉思8.运动心理技能量表是由__________设计的。
A.马哈尼B.史密斯C.托马斯D.马滕斯9.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本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技能B.动作技能C.心理技能D.智力技能10.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___________。
A.放松训练B.肢体发暖训练C.系统脱敏训练D.生物反馈训练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11.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训练帮助学生和运动员培养和提高表象能力。
()A.表象的感官觉察训练B.表象的清晰性训练C.表象的控制能力训练D.以上三者都不是12.系统脱敏的主要程序是___________。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5ae8252ea551811a6878d.png)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290f0e03d8ce2f006623a9.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体育源于劳动,原始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2、1930年,(松井三雄)出版了《体育心理学》一书,并在1952年又出版了一本全新的《体育心理学》,此书以后再版达17次之多。
3、人的心理活动是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的,体育心理学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研究的。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4、从心理学和体育学的发展来看,与广义的体育概念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的学科是(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身体锻练心理学)。
5、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社会化)。
6、在本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滞阶段。
7、第一届国际运动心理大会于(1965)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并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8、体育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选择C 1、1979年在()举行的第()届全国心理学术年会上,设立了体育运动专业分组,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第一次学术会议。
A天津、二 B上海、三 C、天津、三 D、上海、二D2、第一世界大战后,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是()。
A、顾拜旦B、亚里斯多德C、巴斯D、科曼.格里菲思A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冯特B、科曼.格里菲思C、特里比特D、汤姆斯B4、( )年,科曼·格里菲思出版了《训练心理学》一书,这是第一本运动心理学专著。
A.1924B.1926C.1925D.1927A5、ISSP 是( )的简称。
A.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B. 心理学会C. 体育心理学会D. 中国运动心理学会C6、1913年在()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专门会议,体育运动心理学进入了科学的行列。
A、萨马兰奇B、基拉宁C、顾拜旦D、尤伯罗斯A7、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时间为()。
A、1979年B、1980年C、1981年D、1982年三、判断×√1、我国体育心理学5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60年代末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体育心理学题库
![体育心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fb668af0029bd64783e2c74.png)
体育心理学题库一.填空1..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馈,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2.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体育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它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的科学,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较强的学科。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1965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和(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成立,被看作是现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的里程碑,1926年我过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所著的(《运动的迁移价值》)一文是我国最早的运动心理学专论。
6.1925年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科曼:格里菲斯)建立的(运动心理实验室)标志着体育着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诞生。
7.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和1980年(运动心理学会)两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体育运动心理学开始走向迅速发展的时期。
8.随着学科的发展,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将在三大领域展开,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其中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现象的是(体育心理学)。
9.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当前事物整体的直接)的反映。
10.(感知觉)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错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有(高低对比错觉)、(视错觉)、(颜色对比错觉)、(重量对比错觉)、(时间错觉)。
11.专项运动意识表现为个体所选择的应答(最佳性)和(合理性)。
12.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应),它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13.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14.体育运动中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操作思维)和(直觉思维)。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8ac0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0.png)
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体育器材B. 运动员心理C. 体育教学方法D. 体育竞赛规则答案:B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属于哪种心理状态?A. 兴奋B. 焦虑C. 放松D. 抑郁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运动技能学习B. 运动动机C. 运动损伤恢复D. 运动营养答案:D4.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哪几个方面?A. 过去的经验B. 他人的评价C. 情绪状态D. 所有以上答案:D5. 心理技能训练在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运动技能B. 增强心理素质C. 改善身体健康D. 促进社交能力答案:B二、判断题1.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运动表现无关。
(错误)2. 心理技能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表现。
(正确)3. 体育心理学只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不涉及运动技能。
(错误)4.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感总是有害的。
(错误)5. 心理技能训练包括放松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体育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
答案:体育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运动员了解和掌握心理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效能感,减少比赛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和比赛成绩。
2. 描述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紧张、自我怀疑等。
应对策略包括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如放松训练、自我暗示、目标设定等,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四、论述题1. 论述心理技能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表现中的重要性。
答案:心理技能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高压的比赛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此外,心理技能训练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从而提高整体的竞技表现。
结束语:通过本次体育心理学考试题库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体育心理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掌握其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心理技能训练来提高运动表现。
体育心理学题库
![体育心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13d74d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d.png)
体育心理学题库一、单选题1、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A 运动员的心理特点B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体育活动中参与者的心理活动D 以上都是2、以下哪个不是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A 揭示体育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B 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提供心理学指导C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3、运动动机的功能不包括()。
A 发动功能B 选择功能C 强化功能D 创造功能4、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 为了获得奖金而参加比赛B 因为喜欢运动而坚持锻炼C 为了赢得荣誉而努力训练D 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任务5、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不包括()。
A 个性特征B 运动项目特征C 成就动机D 自我效能感6、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Choking”现象,指的是()。
A 压力下技术动作变形B 压力下过度兴奋C 压力下发挥失常D 压力下注意力分散7、以下哪种心理训练方法常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
A 放松训练B 表象训练C 模拟训练D 注意力训练8、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包括()。
A 降低焦虑水平B 增强自信心C 提高认知能力D 导致社交隔离9、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 探索阶段B 磨合阶段C 稳定阶段D 分裂阶段10、以下哪种领导方式最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A 专制型B 民主型D 以上都不是二、多选题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心理测量法2、运动兴趣的品质包括()。
A 倾向性B 广泛性C 稳定性D 效能性3、影响运动归因的外部因素有()。
A 社会文化背景B 运动项目特征C 比赛结果4、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包括()。
A 与专项结合原则B 预防为主原则C 积极主动原则D 全面兼顾原则5、体育活动中的情绪特点包括()。
A 多样性B 强烈性C 短暂性D 复杂性6、影响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有()。
A 团队成员的相似性B 团队规模C 团队目标D 团队领导7、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包括()。
体育心理学试题
![体育心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0dc4f80242a8956bece427.png)
体育心理学总复习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身体和超常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不同的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C. 不同的D. 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 D )A. 一种B. 两种C.三种D. 多种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3.锻炼心理学具体研究。
(B.D )A.学生的学习焦虑B.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C.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 体育锻炼坚持性7.教育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等方面的问题。
(A .B .C .D)A.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过程B.提高动机水平C.调节情绪和感觉状态D. 降低焦虑程度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门学科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也是发展方向。
(√)3.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以及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6.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
(×)六、简答题3.何谓体育心理学?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七、论述题1.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答: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1163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练习题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1.“我必须赢得这场比赛”、“老师必须对我好”反映了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 B )A. 绝对化要求B. 过分概括化C. 糟糕至极D. 以上三者都不是2.学习体育心理学是( A )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 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 运动训练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 C )开始。
A.乐趣B.直接兴趣C. 有趣D. 物质兴趣4.以下哪一项不是运动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 A )。
A. 协调性B. 前测与后测C. 学习曲线D.保持测验与迁移测验5. 在体育运动中要鼓励的是( C )行为。
A.敌意性攻击B.工具性攻击C.果断D.果断性攻击6.传统的心理训练概念正在被( B )训练所代替。
A 脑力B 心理技能C 大脑体操D 潜能开发7. 采用赛前心境预测( A )运动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
A. 个人B. 团体C. 直接对抗D. 间接对抗8. 在体育领域,无论家长、教练员和队员强调比赛获胜还是技术掌握,会在一个运动集体中造成不同的心理气氛,这被称为( B )。
A 课堂气氛B 动机气氛C 教学气氛D 目标气氛9. 下列哪个选项是指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C )。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10. 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C )。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1.教师采用(D )领导方式,学生会有明确的体育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A混合型B放任型C集权型D民主型12.以下哪一规律不属于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 B )A. 先慢后快B. 一蹶不振C. 高原现象D. 起伏现象13.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模拟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是( A )。
A. 模拟训练B. 放松训练C. 系统脱敏训练D. 沉思14. 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B )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A. 闭锁式B. 开放式C. 连贯式D. 间断式15. 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由父母、同学、老师所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是促使个体采取某种目标定向的主要原因。
体育心理学题库
![体育心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428449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5.png)
体育心理学题库一、运动员在比赛中感到紧张焦虑时,最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是?A. 增加训练强度B. 进行深呼吸或放松练习(答案)C. 减少赛前热身时间D. 避免与教练沟通二、下列哪项不属于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B.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C. 天气对比赛的影响(答案)D. 运动中的动机与激励三、在团队运动中,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不包括?A. 共同的团队目标B. 队员间的相互信任C. 严格的等级制度(答案)D. 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四、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哪种心态更有助于其从失败中学习并成长?A. 逃避责任,归咎于外因B. 积极反思,寻找改进空间(答案)C. 否认失败,拒绝接受现实D. 过度自责,陷入消极情绪五、心理技能训练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A. 仅提高身体素质B. 仅增强比赛信心C. 综合提升竞技表现与心理韧性(答案)D. 仅改善人际关系六、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定势”现象通常指的是?A. 赛前对胜利的过度预期B. 比赛中对特定情境的习惯性反应模式(答案)C. 赛后对成绩的过分自责D. 训练中对新技能的排斥七、下列哪项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常见表现?A. 持续的兴奋状态B. 对训练或比赛失去兴趣与动力(答案)C. 体能突然增强D. 注意力异常集中八、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可以采取的有效策略不包括?A. 设定合理的目标并给予正面反馈B. 强调错误与失败,以激发斗志(答案)C. 提供成功的体验机会D. 教授有效的心理调节技巧九、在高压比赛环境下,运动员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A. 压抑情绪,避免任何表达B. 通过冥想或正念练习保持冷静(答案)C. 过度渲泄情绪,以释放压力D. 忽视情绪,专注于技术动作十、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 应制定详细的比赛计划与应对策略B. 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激发竞技状态C. 赛前完全放松,避免任何思考(答案)D. 进行模拟比赛,增加熟悉感与自信心。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16d97148d7c1c708a1458c.png)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2、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B )A 斯金纳B 罗杰斯 C皮亚杰 D 赫尔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 D )A. 1901B. 1896C.1905D. 18986、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C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的学习策略。
( B )A. 自下而上B. 自上而下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8、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 B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 班杜拉9、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0、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1、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2、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14、试述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13、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和变化(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1、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
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斯,他们设计了一种专心于跑步的量表用于测量锻炼成瘾。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
( D )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B.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
C.上班时骑自行车
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
2.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A.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3.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D )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4.突生二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A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5.灵魂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B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6.唯物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D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
( B )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
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8.“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
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这一假设是。
(A )
A.社会认知假说
B.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C.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D.心理控制感假说。
9.身体锻炼成瘾属于。
( B )
A.物质成瘾
B.过程成瘾
C.结果成瘾
D.状态成瘾
10.下列关于认知功能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认知功能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
B.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求解、
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
C.人的思维模型类似于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D.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
11.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体现在。
( C )
A.运动员的智力高于一般人的智力
B.小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
C.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相同
D.体育锻炼对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12.“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
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不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这个观念是下列哪一种理论的观点。
( A )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13.关于体育锻炼对抑郁影响的正确说法是。
(D )
A.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的人从体育锻炼中不能获益
B.一次体育锻炼不能降低抑郁
C.体育锻炼对严重的抑郁症不能起任何作用
D.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这对心理健康不是必需的手段
14.“体育锻炼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由于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触发和增加神经肽的释放,激活中枢阿片系统(Thoren,1990),从而影响大脑分泌β-内啡肽。
”这一假说为。
( C )
A.单胺假说
B.心境状态假说
C.神经肽假说
D.心血管健康假说
15.“即使一个人对锻炼有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认识,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足够的机会去锻炼,那么他/她的锻炼意图将会变得薄弱。
”这一观点符合。
( C )
A.社会认知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控制理论
16.“体育锻炼可以通过促进5-羟色胺释放,有效地增进心理健康。
”这一假说是。
( A )
A.单胺假说
B.心境状态假说
C.神经肽假说
D.心血管健康假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体育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B.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C.体育锻炼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
D.多数研究发现,与女性相比,体育锻炼对男性的主观幸福感更大
18.体育锻炼能提高自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 A )
A.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认知
B.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抵抗抑郁
C.体育锻炼能提高主观幸福感
D.体育锻炼能降低焦虑
19.以下四个研究方向中,目前研究最多的课题是。
(A )
A.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B.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C.对锻炼成瘾的研究
D.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
20.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
( B )
A.速度
B.心肺耐力
C.力量
D.灵敏性
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哪些体验不属于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
(CD )
A.跑步者高潮
B.流畅体验
C.应激状态
D.战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