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字与木文化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六篇
传统建筑论文六篇传统建筑论文范文11.1历史背景分析。
建筑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能够充分代表城市肌理和文脉片段。
建筑历史是通过传统材料的记录进行呈现的,其从某种程度而言留下了历史印记,具有肯定影响和心理示意。
人作为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对传统材料自身具有的亲切属性和自然属性能够直接产生认同感。
1.2进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快速进展,建筑行业也迎来蓬勃进展的时期。
传统的建筑材料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自身发生巨大变革,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水平对传统建筑材料给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表现手法也由保守向夸张过渡。
传统观建筑材料自身具备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能实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美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让人在视角效果上实现美。
目前,诸多建筑师熟悉到现代地域建筑融合地方情感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显示出时代特征,还可以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连续。
现代建筑中融合传统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文自然的本质,体现出人文关怀。
1.3讨论传统建筑材料的作用及内在本质。
所谓传统建筑材料是指传统土木建筑结构全部材料的总称。
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沙石、石灰、石膏、菱苦土、水泥、混凝土、木材、竹材等等。
现代建筑师们采纳传统建筑材料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在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下,体现建筑魅力,使传统建筑材料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2新理念在传统观建筑材料中的体现在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相互交融,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更是无法避开的相互交织。
而处于这种世界进展趋势之下,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传统建筑材料,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之上,将外来的和新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借鉴。
目前,地域性的建筑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利用高科技水平和材料,还需要考虑如何与传统材料有效结合,在保持传统建筑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顺应时展要求。
当前,随着高新技术工艺的水平的提高,为传统建筑材料的进展制造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和缤纷绚丽的色彩运用。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
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
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
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
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三)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摘要: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建筑儒家礼教天人合一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1。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
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
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
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
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
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
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
保护文化遗产论文
保护文化遗产论文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保护文化遗产论文篇一文化遗产与保护摘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就对“西化”风潮中我国古旧历史建筑的颓萎凋零忧心忡忡。
他曾叹道,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
而不愿意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平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建筑遗产处境陷恶,要么在改造后面目全非,要么在保护地段中苟延残喘,而市场则在历史地段巨大的地产潜值驱动下对之“虎视眈眈”。
翻开到2003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
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艺术形式论文(5篇)
艺术形式论文(5篇)艺术形式论文(5篇)艺术形式论文范文第1篇历史和现实,山村和城市,梦幻与传奇等,以生态学家至山区考察生态环境,并对野人踪迹进行查找为主线,然而交叉着若干条辅线,比如生态学家和老婆的情感危机、和山野妹子的情感纠葛以及劳动者在自然生态后的苦痛等。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不断创作优秀的京剧剧目,向建国60周年献礼,我们青岛京剧院两年来始终在着手新剧目创作,剧院先后征集了多个剧本,我们本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原则,不成熟决不上马,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考虑要从地方戏的优秀剧目中移植改编。
目前还很少有剧院这样做,这也是近几年文化部领导大力提倡的。
京剧移植地方戏有很多胜利的先例,例如京剧《沙家浜》就是移植沪剧《芦荡火种》;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移植的是河南豫剧。
二、戏剧演剧形式的创新以往的表演、导演以及舞台机械图解剧作中渐渐将自我表现形式丢失,对演员与观众间的沟通与沟通造成限制。
因此,由于时代的革新,使得新时期戏剧表现形式也渐渐注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形体艺术、听觉以及视觉等方面的综合,以彰显戏剧艺术的剧场性与舞台性,同时也加强了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对现代化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并将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来:面具的盛行、肢体语言的兴起、舞台多样化、剧场拓展以及舞美创意等。
像演员的肢体语言,其实就是用形体语言将人的简单本能、心情以及意识用语言不尽意、言之不足的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表演形式。
三、戏剧表现方式的创新国内许多艺术家八方出击、四周顾盼对一种现代化戏剧表现方式予以查找,最终将其突破口找出,即同是艺术范畴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电影等银山金矿,所以,艺术家对其中的珍宝和精华予以吸取,并将其完善融合于戏剧中。
四、戏剧艺术进展前景将来戏剧艺术必将向商业化方向进展,此为戏剧富强昌盛的必定趋势。
对于戏剧演员而言,今后会归于市场,无需专属剧院。
并由导演打算剧目,再依照剧目之需选拔演员,从理论方面优化配置资源,该现象与市场经济原则相符合。
申遗背景下焦溪古镇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与可持续传承研究
摘要:“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筑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
焦溪古建筑是江南古建筑的代表,深得其营造技艺的精髓。
研究焦溪古建筑“大木作”的营造技艺,从实地调研研究其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挖掘出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项目修缮设计传承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为焦溪古镇参与江南古镇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传承中图分类号:TU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21)03-0030-07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21.03.006一座没有历史可追忆的城市是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1]。
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城市建设既要向现代化方向努力,同时也要兼顾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焦溪传统建筑的现状明代姚文灏:东吴泄水之大道,三江之外,苏有三十六浦,松有八滙,常有运河十四渎[2]。
焦溪即是常州十四渎水系的古镇代表。
焦溪古镇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北部、太湖核心流域,常州市东北部,北濒长江,南临芙蓉湖、太湖,西南距常州中心城区20多千米。
焦溪古镇依山傍水,舜山、秦望山、鹤山、石堰山环抱拱卫,东西南北水陆路交通便捷,沟通长江与太湖的水路要道——舜河穿镇而过。
古镇大量店铺枕河而筑,街巷井然,民居辏集,石桥卧波。
本文通过对焦溪大量传统建筑遗产调研,发现遗存基本为清代建筑,少量明代明居遗产,见表1,发现申遗背景下焦溪古镇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技艺与可持续传承研究史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收稿日期:2020-07-27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太湖流域传统村落礼制建筑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研究”(2020-K-192),2020年常州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遗背景下焦溪古镇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艺保护与研究”(CZSKL-2020B115)作者简介:史波(1985-),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讲师、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古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古建筑施工技艺。
议论文说玩儿
议论文范文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
以《中国古代漆器》《明代家具珍赏》《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享誉中外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
”也有人说: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
请以“说玩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范文】说玩儿当“玩儿”不陷于低俗时,它便是人生的奢侈品,是文化的摇篮床。
玩儿是一份热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同冬眠的走兽一样,总想出去玩儿,把春日的阳光接到身上。
孔子乐在暮春“浴乎沂,风乎舞雩”,甚至要唱唱歌“咏而归”。
春游之乐跨越千年。
清代《满井游记》的作者在早春郊游,赏玩的是林间走兽、对弈游人、驴上红装。
郊外先迎来春天,这里比城中热闹、有生机,作者欣喜于春光,笔下字间溢满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对于现今碌碌于城市中的人们,那份热爱常不得以被工作,被柴米油盐淹没,成了奢侈品,成了远方,似乎只有去丽江去九寨的度假才是“玩儿”。
但这奢侈品其实就在手边。
或一盆花或一卷书,集邮集烟盒集报纸。
汪曾祺说:“人总要爱着点什么。
”爱点,玩点,人生的美好在于这种“奢侈”。
玩儿是一份传承。
不低俗的玩若再雅再专些便是文化的摇篮床。
中国文人玩的最普遍的大概是诗词。
从屈原身披木兰饮食朝露,到王羲之修禊日曲水流觞,更有宋人凡井水处能歌柳词。
诗词发于心,本是自己写给自己或解忧或叙乐的。
诗的功利性比起文章还是弱太多,更多人是在吟安一字,捻断千茎的推敲中“玩儿”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和时常比独吟有趣。
或同游或通信,作诗的人多了,诗便成了中国的文化名片。
一些老戏迷“玩儿”着听戏唱戏,若少了他们文化中可能要失传了牡丹亭下的生命觉醒,夜奔梁山的无奈怨愤,四面楚歌中的深爱无悔。
文物鉴赏家王世襄著多部“世纪绝学”成书,总结自己一辈子“净玩儿了”。
他玩儿的事物中蕴含着文化,别说他著书研究了,光是多他一个来玩来爱便是一份传承。
儿童益智木玩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四篇
⼉童益智⽊玩设计毕业论⽂参考⽂献四篇⼉童益智⽊玩设计参考⽂献⼀: [1]陈丽红。
县级图书馆绘本亲⼦阅读推⼴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和图书馆“七彩绘本亲⼦阅读活动”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作,2019,(11):67-70. [2]董延茹,靳桂芳,仓诗建。
益智⽊制玩具的设计⽅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11):117-119. [3].中外资讯[J].中外玩具制造,2019,(01):80+82+84+86. [4].2019玩具⾏业新春祝福[J].中外玩具制造,2019,(01):12-22. [5]陈洁。
2019⼴州玩具展观展全攻略略[J].中外玩具制造,2019,(03):12-14. [6].⼴州玩具展新品速递[J].中外玩具制造,2019,(03):15-19. [7]上官嫚嫚。
传统节⽇⽂化的民俗底蕴[J].⼈民论坛,2019,(13):242-243. [8]卢智毅。
⼴州玩具展迸发市场新活⼒[J].中外玩具制造,2019,(05):13-16. [9].企业特⾊玩具推介[J].中外玩具制造,2019,(08):42-43. [10]熊嫕。
民国“幼者本位”观念影响下的⼉童⽣活设计考察以玩具设计为中⼼[J].新美术,2019,38(04):44-54. [11].动漫产业链变现层的发展情况[J].玩具世界,2019,(05):29-38. [12]陈诚。
玩具⽹销⾏情分析--电商市场⽊制玩具成常青树[J].中外玩具制造,2019,(09):32-33. [13]宋琦。
⼴深区域城市⽼年⽂娱产品设计需求研究[J].⽂教资料,2019,(07):75-76+83. [14]陈丽红。
关注少⼉阅读提升阅读品位--云和县图书馆少⼉服务之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2):106-107. [15]DM,产品设计者。
追逐纯真童趣[J].设计,2019,(24):46-50. [16]陈泽锋。
康熙字典12画属木最吉祥字义
1. 康熙字典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字典,它是由清朝皇帝康熙帝亲自主持编撰的,于1716年完成。
这部字典以《说文解字》为主要参考,对汉字的字形、字义进行了详细解释。
而在康熙字典中,根据汉字的笔画数和部首对字进行了分类,其中12画属木最吉祥的字义让人趋之若鹜。
2. 12画属木的汉字是指在书写时需要用笔划12画,并且部首为“木”的汉字。
在康熙字典中,这类汉字被认为有吉祥的意义,常常与吉祥的事物或者美好的愿望通联在一起。
这些汉字的字义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人物、自然、天文、地理、文化等,可谓是博大精深。
3. 在12画属木的汉字当中,最吉祥的字义之一是“桃”。
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也是我国文化中的象征物之一。
在我国传统的美好愿望中,常常与桃有关。
康熙字典中对“桃”的解释十分详细,它不仅对桃的字形和发音进行了介绍,更是解释了桃在古代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着美好的愿望、长寿和幸福。
这些都使得“桃”成为了12画属木汉字中最具吉祥意义的字义之一。
4. 另外一些12画属木的汉字也有着特别的意义,比如“榜”、“樽”等。
在康熙字典中,这些汉字的解释也都涉及到了吉祥的意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愿望息息相关。
5.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康熙字典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它为我们深入理解汉字的来历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而12画属木的汉字中最吉祥的字义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美好愿望的深厚内涵。
6.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康熙字典中的12画属木的汉字,来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还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并尊重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7. 康熙字典12画属木最吉祥字义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通过认真学习和传承这些字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秉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愿望,进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 仔细研究康熙字典中12画属木最吉祥字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字义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描述,更是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愿望、幸福安康的向往和祝福。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 (5篇)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篇1【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中国文人构成古代了唯一的上层社会,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营建活动,把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带入了建筑创造之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的根本特征【关键词】天人合一;风水堪舆;模山范水;古代建筑建筑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历史。
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农耕生产过程中认识到了“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为自然的代表“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靠天吃饭的人们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看作是内心深层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人在营建都市、构筑房屋、庙宇时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师法自然、合乎天地成为人们内心中自觉的精神意识。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周易.大状卦》中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宇”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被解释为屋边(“宇,屋边也”)。
《淮南鸿烈.览冥训》“宙,栋梁也.”从上述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宇”、“宙”这两个字,在古代他的基本含义是与建筑有所关联的.然而这个词在很多时候又被用来表示无限的自然时空.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杂说》四部丛刊本)中国古人将表示天地自然的宇宙与表示房屋的宇宙等同视之,天地即是宇宙;宇宙也是房屋,作为人们着风挡雨的房屋在中国文化的起始就被赋予了“天地入吾庐”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人在建筑环境的创造上依托自然,这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根本特征。
根据自然地形随形构筑,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因、借”来达到建筑与自然的相辅相承,即所谓的“托体同山阿”。
建筑借山势表雄伟,因水形而奇峭。
秦始皇统一六合,大兴土木,建筑了庞大的阿房宫。
阿房宫北依渭水,南向秦岭,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以象太极”将宫殿与大尺度的自然山水辉映交融,把建筑溶入自然,借自然界恢宏尺度,来体现大秦王朝气吞山河的不凡风度。
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
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长期领先世界,独具魅力,对人类历史文明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篇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特征及影响摘要:中国古代科技非常发达,下面从九个领域来阐述我国古代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关键词:世界潮流;科技成果;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科技非常发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遥遥领先世界。
特别是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下面我从九个领域来阐述我国古代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造纸术:西汉末期我国就有了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造出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于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非洲。
2.印刷术:唐朝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刷的《金刚经》;后来北宋的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木字印刷术,这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
3.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南宋时期发明“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13世纪,火药与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数学成就1.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2.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500年。
3.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4.南朝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这比西方早1000多年。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论文中国古代建筑在国际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有很多的论文都对中国古建筑的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赏析,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浅析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在国际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其主要以木构架为建造体系,以建筑群体的组合为核心形式,以建筑装饰塑造建筑的形体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形象的构成以及建筑文化的丰富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内涵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尤其是屋顶的构造形态,不但造型十分优美,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飞翘形状的屋檐装饰是对“天”的憧憬与崇敬,凹曲的“人”形屋面装饰设计,则是上天、下地、人居中间之意。
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表现出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理念,比如,明清时期的建筑屋顶装饰力求自然,把自然作为建筑审美的基本原则,并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雕刻、绘画等艺术,因此,这一时期的建筑灵动感十足。
同时,飞檐的建筑屋顶造型更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我国建筑中的深刻的体现,折射出了人们力图挣脱封建社会各种礼教束缚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大自然生活的憧憬。
(二)等级划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反映与标志,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所使用的建筑装饰也是各不相同。
例如,龙凤图是古代帝王才能选用的建筑装饰,其代表着威严、不可侵犯的皇权,而宫殿不同的建筑其装饰也有高低贵贱之分,金色龙图是最高等级的象征。
还有建筑物的大门装饰,宫殿中的建筑物大门能够使用斗�怼⒚哦ひ约捌咽椎茸笆危�然而普通的平民百姓家是绝对不能使用的,故而中国古代民间的建筑物大门装饰通常都较为简朴。
(三)祈福驱邪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饱含着古人的美好祈愿,不同的建筑装饰代表着人们不同的追求与愿望。
[作文范文]汉字传承的议论文
汉字传承的议论文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下面xx收集了有关汉字传承的相关论文,供大家欣赏。
篇一:汉字传承日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现场直播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
考的是孩子们,汗颜的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
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提笔忘字。
两个多月来的持续关注,使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汉字”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
这个说法不准确,取名“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
在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汉朝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这一时期是汉字的重要发展期。
汉朝历时400多年,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历时最长的朝代,到汉武帝时,大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同享辉煌与荣光。
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汉朝为各种文化元素的自由生长提供了沃土,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不光汉字兴盛于此,汉人也兴旺于此,人口数量和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民族,为形成汉民族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成长与汉族的发展,是汉朝的两大文化硕果。
当然,汉字的源起,还远在得名于汉之前。
文字是人类的足迹。
从54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粘压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5000年前古代埃及人刻写在神庙石碑上的神文圣书,再到33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甲骨文,文字推动了历史,也记录了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一样,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唯有汉字。
1928年,考古界对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出土地的甄别确认,使得消失了3000多年的商朝殷都被发现,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夏商王朝只是一个传说的推测,使中国历史有了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的断代依据。
数万枚方寸甲骨抖落满身风尘,组合成一副轮廓分明的脊梁,驮起一个古老民族厚重历史的明证,我们不能不心怀敬畏。
以汉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汉字为题写一篇作文一、题目解析。
1. 题目含义。
- “汉字”这个题目非常宽泛,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造字法、多样的字体演变等。
可以写汉字本身的魅力,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音韵之美;也可以写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如汉字与传统文化、民俗的联系;还可以写学习汉字的经历和感悟等。
2. 写作思路。
- 历史文化角度。
- 阐述汉字的起源,从甲骨文开始,讲述汉字如何历经岁月的洗礼,不断演变发展,如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的演变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例如,甲骨文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是象形文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仁”字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汉字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像春节时贴的“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 美学角度。
- 分析汉字的结构美。
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多种形式,每个汉字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例如“森”字,由三个“木”组成,给人一种树木繁茂的感觉;“晶”字由三个“日”组成,有明亮、晶莹的视觉效果。
- 讲述汉字的音韵美。
汉语有平仄、韵律等特点,很多汉字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如古诗词中的押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的押韵使诗句富有音乐感。
- 学习与传承角度。
- 分享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如小时候学习写字的趣事,如何从一笔一划开始认识汉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容易写错的字、多音字的混淆等。
- 强调汉字传承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多地使用电子设备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面临着汉字传承的危机,呼吁人们重视汉字的书写和传承。
3. 文体选择。
- 可以写成记叙文,讲述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如自己学习汉字的故事、与汉字有关的文化活动经历等。
- 也可以写成说明文,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音韵等知识。
- 还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汉字的文化价值、传承意义或者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篇一:关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之论文关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之探讨摘要:我国古典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其色彩鲜明,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本文就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特点做出简略分析。
关键词:古典建筑;和谐;自然山水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21)16-001-01 我国古典建筑之所以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主要是因为她在建筑的各个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她追求含蓄的艺术风格,强调自然山水的意境,突出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在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追求含蓄与沉稳风格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
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
黑格尔曾说:“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一开始就用完全新的方式来建造,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
”中国的风水学说最热衷追求的审美理想是求取自然天地与人的亲和浑一。
其堪舆工具“六壬盘”——风水罗盘,为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将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仪规化。
例如:避暑山庄的120余组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融入了塞北风情,如在绿草如茵的篇二:古建筑论文中国古建筑与传统文化作者姓名:崔清林学号:10199581【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称得上是三千年不变,从殷周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其建筑形式及其空间形态,没有太大的本质性的变化。
这其实正是建筑的文化背景所致。
中国古代文化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形成了建筑及其空间上的不变形,所谓改朝换代,结构不变。
本文着重介绍古代建筑等级制度、风水术、建筑布局艺术对建筑形式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古建筑建筑等级制度风水建筑布局影响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连接中华民族的是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外国古典家具论文
目录简介 (1)关键词 (1)一:概述“巴洛克”艺术 (1)二: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2)三:家具工艺在各国的发展 (3)(一)佛兰德斯与荷兰 (3)(二)法国 (4)(三)德国 (5)(四)英国 (6)(五)意大利和西班牙 (6)外国古典家具简介: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卡拉瓦乔、贝尔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巴洛克漆绘贴木镶嵌一:概述“巴洛克”艺术“巴洛克”一词的出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一是葡萄牙文的“barroco”和西班牙文的“barorueco”,意为“畸形珍珠”、“不合常规”等;二是中世纪拉丁文的“baroco”,意为“荒诞的思考”、“繁缛可笑的神学讨论”;三是意大利文的“boracchio”,意为:“暧昧刻意的买卖活动”。
失踪的木活字读后感500字
失踪的木活字读后感500字(实用版4篇)篇1 目录一、引言1.介绍《失踪的木活字》的内容和作者2.表达对本文的读后感期待二、篇1正文《失踪的木活字》是一篇描述我国传统木活字制作工艺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木活字这一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文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木活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木活字是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的文化传播和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阅读这些内容时,我深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能了解到这些知识感到自豪。
文章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活字的制作工艺。
从选材、雕刻、印刷到修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我被这种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吸引,也为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木活字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这不仅让我感到遗憾,也让我深感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的来说,木活字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重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
篇2 目录一、引言二、失踪的木活字简介三、读后感想1.感受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伟大2.体验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融3.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四、结论篇2正文一、引言《失踪的木活字》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纪录片,通过讲述木活字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震撼,对祖国的古代印刷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的思考。
二、失踪的木活字简介木活字印刷技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木活字印刷技术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这部纪录片以寻找失踪的木活字为主线,向我们揭示了这一技术的神秘面纱。
三、读后感想1.感受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伟大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感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伟大。
五行属属木的mo字
五行属属木的mo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相互制衡、相生相克,构成了整个宇宙的运行秩序。
五行属木,代表了生长、蓬勃发展的力量,是自然界中最旺盛、最有生命力的元素之一。
而mo字,则是五行属木的代表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mo字的发音和“莫”的发音相同,它的注音为mò,是一个汉字音节,这个字是由“艹”和“末”两个部首组成的,蕴含着意境深远的象征意义,一笔一画都寄托着古人的智慧和感悟。
在古代的甲骨文中,mo字已经出现,并且在《说文解字》等古代典籍中得到了详细的解释。
mo字是五行中属木的代表字,它所代表的是生长、发展、蓬勃的力量。
木是自然界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之一,它象征着春季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mo字的形体仿佛一棵生长茁壮的参天大树,在笔画中透露着一种生命力的张扬和蓬勃。
mo字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们在观赏时仿佛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顿时心旷神怡,情绪舒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mo字常常被用来形容万物的生长、春风拂面、百花盛开的景象,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生机的不息。
古人常常把mo字和春天、生命相联系,用mo字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mo字的韵味和涵义引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这个字成为了广受喜爱的代表元素之一。
mo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常被用来书写各种诗词、文章、书法作品等,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和表现形式。
mo字的书写方式和结构,充满了古典的美感和意境,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在书法作品中还是在古诗词中,mo字都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韵味,让人们不时为之动容。
mo字作为五行属木的代表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生长、发展、蓬勃的象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木部字与木文化
【摘要】本文以许慎的《说文解字》第六木部字为例,从木部字出发,谈谈木部字和木文化。
【关键词】许慎;《说文解字》;木部字;木文化
引言
木,甲骨文字形为,金文字形为,小篆字形为,从甲骨文到小篆,字形基本上都是画出一棵树木整体的样子,有树根,树干和枝桠。
说明古代先民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利用其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工具。
许慎的《说文解字》第六木部,解说“木“字:”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凡木之属皆从木。
“徐鍇注:“屮者,木始甲拆,萬物皆始於微。
故木从屮。
莫卜切”。
[1]在说文中,“木”部字有421个,而《汉语大字典》中共收录了1640个木部字,这些汉字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对树木的认知。
本文就从木部字出发,谈谈木部字和木文化。
第一章自然环境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原始先民以茹毛饮血如此简单直接的方式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源。
攀采野果、围猎野兽、燃木取火、构木为巢这些原始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树木都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树木的这些认知都体现在木部汉字中。
[2]
1.1 树木的总称
例1:树木林森
这类字单纯描述指树木的本身,意义比较单一。
一木为树,二木为林,三木为森。
1.2 树木的种类
例2:桃梅松柳
这类字大多是形声字,指某一种具体的树种,这也体现远古先民就开始辨识树木的种类。
第二章生产用具
木作为一种生产生活的基本材料,可以加工成各式工具,供原古先民使用。
2.1 指木作为材料
例3:材枨柹朴
材指木料,也可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
枨是长木柱,古代竖立于门两旁,用以防止车过触门。
柹指砍木头掉下来的碎片。
朴指没有经过细加工的木料。
2.2 指农业生产工具
例4:耒:枷杷欋
耒,《说文解字》中“手耕曲木也。
从木推丯。
古者垂作耒?以振民也。
凡耒之屬皆从耒”。
汉典解释为,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据《释名`释用器》中“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
“枷一种打谷脱粒的器具。
欋,指四齿杷。
2.3 其他生产用具
例5:杼样柙槽
汉民族虽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和纺织业,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在生存和发展需要,他们对于木材的运用,也体现在这些生产用具上。
如杼,指的是木制的织布梭子。
样,指搁架蚕箔的木柱。
柙,指关猛兽或其他畜兽的木笼等。
槽,一种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较大的盛东西的器具,一开始是用木制作的,特指用来盛饲料喂牲畜的器具。
第三章生活用具
谈到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下面具体谈一谈关于这些方面的用具。
3.1 衣物
例6麻棉桑柘
麻,植物,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棉,植物,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
通称棉花。
桑,说文,蚕所食叶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造丝制衣的国家。
甲骨文中出现桑字有20 多处,是有关祈祷农业和蚕桑业来年丰收的祭祀记录。
柘,桑也,是一种低矮而叶大、便于采摘的地桑。
[3]
3.2 饮食
例7,柴杯樏杅
木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先民除了直接采集植物的果实来食用外,还燃烧柴木烹饪食物,也利用木材制作不同的容器或器具来装盛食物。
这些也是汉民族文化发展的表现。
不同的食物或
饮品要用不同的器皿来装盛,如用杯来盛羹注酒,用樏来盛食物,用杅来盛糖浆等。
3.3 建筑
例8:柱梁楣栋
传说中华初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
所以古代先民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用树木搭建房屋,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柱,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楣,房屋的横梁,即二梁。
栋,房屋的脊檩,后来也做量词。
第四章祭祀崇拜
4.1 礼乐用品
礼乐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礼乐用品有一些是用木制成的。
例9:柶棜柷栻
柶,是古代舀取食物的礼器,像勺子。
棜,是古代祭祀时放兽、馔或酒樽的长方形木盘;。
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像方匣子,用木头做成,奏乐开始时敲打。
也有表示礼乐器的组成部分,例如柎,是钟鼓架的足。
4.2 丧葬用品
例10:棺椁柩榇
中国古代的丧葬方式崇尚入土为安,所以有了木棺,后来了椁,
是指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据《礼记·曲礼》:”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榇,古时指空棺,后泛指棺材。
第五章抽象意义
5.1 民俗
民俗层面对于木往往寄予了许多寓意和图腾象征,比如松代表长寿和刚劲,不仅有吉祥寓意同是也为“四君子”之一,槐树代表富贵吉祥和身份显赫;桃木代表消灾免难和驱邪除险的寓意。
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
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人们对于木制品的加工与利用,使得一些加工、使用木器的技术和方式以及相关传统也具有了特色得鲜明。
鲁班被誉为木工匠开山鼻祖。
他发明了许多加工木材的工具,是木制品加工更加便捷。
5.2 政治
古代无文字时,是以刻木记事的。
发明了文字以后,也是刻在木头上的,称木简,或木牍。
据《吕氏春秋》载:“舜有诽谤之木。
”舜在府前设立诽谤之木,是供百姓书写政治得失的。
官府的文书也都刻在木板上,如板,刻在板上的古时帝王的诏书和官府的文件。
案,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及与狱讼结论。
檄,古代官方文书用的木简,多作征召,讨伐用。
榜,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古代用木制成的一种符信,凭此可以通过关津。
古代制版以梓木为上,故指印刷制版,付梓,把稿件交付印刷。
旧时多用木、枣木刻板印书,故以枣为书版的代称。
[5]
结语
木已经深入到古代先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甚至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细想观念与审美情趣中,关于木的字,研究越细致,就越能体会先民们对木制品无所不用。
人们利用木制品生产生活可以上升为木文化,对于这类触手可及的资源,人们渐渐了解了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了关于介绍和传播木文化的网站,但愿木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4.
[2]李顺琴,李兴奎.木部汉字的构词造字方式及语义范畴[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04):94-99.
[3]陈树.说文解字木部与中国古代文化[j]合肥学院学报,2007(05):76-79.
[4]孙光妍.感受非物质体悟木文化——非物质木文化之漫说[eb/ol]木文化网
http:///default.htm
[5]黎云昆.说不尽的木字(下)[j].国土绿化,2008(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