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和教学目标1.1 教案背景《蔚蓝色的地球》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文。

通过该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 了解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和保护; - 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内容,了解到我们身处的地球多么美丽和宝贵。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2.1 教学内容•课文《蔚蓝色的地球》的阅读和理解;•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的主题。

2.2 教学重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3.1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阅读+思考+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制作一个小地球模型,用来引起学生对地球的关注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地球上有哪些国家?我们身处在哪个国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呢?”步骤二:课文阅读(10分钟)•介绍课文《蔚蓝色的地球》,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注关键词、不理解的词和句子。

步骤三:讨论与分析(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教师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详细解答。

步骤四:思考与表达(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的意义,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如何保护地球,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强调地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自主获取更多有关地球保护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4.1 教学手段•地球模型:用来引起学生对地球的兴趣;•黑板:用于写下重点内容和解答问题;•PPT:呈现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

4.2 教学资源•课文《蔚蓝色的地球》;•地球模型。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第一章:地球的诞生与演变1.1 地球的形成:介绍地球的起源,太阳系的发展,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2 地球的演变:讲解地球从形成至今的环境变化,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

1.3 地球的结构: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

第二章:地球的自然资源2.1 自然资源的概念:解释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和重要性。

2.2 土地资源:介绍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保护。

2.3 水资源:讲解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章:地球的环境问题3.1 环境问题的概念:解释环境问题的含义,产生的原因。

3.2 全球气候变化: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第四章:地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环境保护的意义:阐述环境保护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

4.2 可持续发展: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3 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第五章:地球的科学探索5.1 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讲解地球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5.2 地球科学的技术进展:介绍地球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

5.3 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阐述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六章:地球的地理格局6.1 地理坐标与地图:介绍地理坐标系统的构成,地图的种类和阅读方法。

6.2 地形与地貌:讲解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地貌类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3 气候分区与自然带:阐述气候分区的依据,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第七章:地球的气候变化7.1 气候变化的因素:分析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7.2 极端气候事件:介绍极端气候事件的类型,成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7.3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适应策略。

第八章:地球的生态系统8.1 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认识到地球的美丽和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自然环境。

2. 地球的美丽和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1. 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 如何保护地球。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视频播放法:播放有关地球环境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

3. 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地球自然环境和美丽风景的图片。

2. 有关地球环境的视频。

3. 分组讨论的问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风景。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地球的感悟。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层、水层、土壤等。

2. 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如气候、水资源、食物链等。

三、地球的美丽和多样性(10分钟)1. 展示地球的美丽风景图片,如山脉、河流、海洋、森林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地球的多样性,如不同地貌、生物种类等。

四、保护地球(10分钟)1. 播放有关地球环境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五、分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的问题。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美丽风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保护地球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建议和措施,显示出对地球的关爱和责任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地球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教育。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案、教学反思《蔚蓝色的地球》教案课标要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程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监督,控制学生活动的人,而应该是学生可信赖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

因此这节课我打破学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动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节,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多向互动贯穿课的始终。

教材简析:《蔚蓝色的地球》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课。

这节课,着重就让学生对地球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让他们知道人类探索的脚步从古至今没有停止,人类的执着与追寻真理的精神是需要他们继承的。

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探索更广阔的科学空间。

此外,还要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伟大的地球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上网、调查等多种途径查找、搜集有关地球的知识及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过程,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加工,做成地球知识资料卡片。

3.情感目标: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常识,感受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教学难点:感受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与反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学会描述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

3.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展示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 运用比较法,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

难点:1. 地球仪和地图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资料和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4. 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发现。

5. 讲解与解析: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讲解和解析,加深学生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6. 实践与应用: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展示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仪或地图,展示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在作业和测验中的表现。

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 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发言、提问、讨论等。

2.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分享等。

4. 作业和测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在测验中的成绩。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环境科学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地理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增强学生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直观感受。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杏山镇中心小学“百花杯”决赛教案《蔚蓝色的地球》张晓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从小树立科学的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教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猜谜语2.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是地球的居民,谁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3.生:圆的,球体。

4.设疑:可人站在地上,却感觉到它是平平坦坦、方方正正的,如果按你们说的形状,我们应该随时会歪倒,我们的教室也会向一方滑去,那太可怕了!同学们的观点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5.板书:《蔚蓝色的地球》二、知识探究:(一)地球的形状1.关于“地球的形状”,人们很早就开始探索了,你知道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①生说一说。

②介绍最初猜想的地球样子?2.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渐渐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对地球的形状提出了新的观点。

3.直到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才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师:请同学们阅读了望台95页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

①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②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③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觉到什么?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师小结:人类为了揭示地球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的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了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追求科学的探索精神。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第一章:地球的美丽家园1.1 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理位置等。

2. 认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地球资源。

1.2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大小和形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2. 地球上的自然景观:介绍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 环保意识教育: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珍惜地球资源。

1.3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模型和自然景观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第二章:地球上的生命奇迹2.1 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2. 认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2.2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生物的分类:介绍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生命观念教育:讨论生命的价值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分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过程。

2. 观察法:观察动植物标本和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第三章:人类与地球的互动3.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包括人类对地球的开发和利用。

2. 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污染、气候变化等。

3. 培养学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意识。

3.2 教学内容1.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介绍人类对地球的开发和利用,如农业、工业、交通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介绍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人口、资源和环境意识教育:讨论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2. 让学生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 通过学习地球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3. 地球的人文地理知识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3. 地球的人文地理知识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2. 地球的人文地理知识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蔚蓝色的地球》。

【新课导入】一、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结构3.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1. 气候系统2. 地貌系统3. 水文系统4. 生物系统三、地球的人文地理知识1. 人口地理2. 经济地理3. 城市地理4. 政治地理【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的基本特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的结构示意图2. 列举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并简要说明其特点【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地球的知识。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蔚蓝色的地球》。

2. 地球的基本特征: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3. 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教师讲解气候系统、地貌系统、水文系统和生物系统,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知识。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第一课时话题从太空看地球教学要求1、在学习中了解地球的形状,认识地球的巨大。

通过观看“从太空看地球”照片进一步欣赏地球美丽的形象,从而对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发生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2、收集并了解人类探索宇宙所付出的努力,激发同学探索和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探索地球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准备(教师)“从太空看地球”照片(同学)绘画工具教学过程活动一地球的形象1、设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照片,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吗?请同学们畅谈假如给地球照相该怎么照?2、考虑与分析:请同学们收集地球的照片时,分析这些照片上怎样拍摄而成的?可以结合教材92页同学们的问题,针对大家初看“从太空看地球”照片感到新奇与疑惑的地方,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

3、认识:利用教材93 页所提供地球大小的相关信息,引导同学们体会地球体积巨大以和给地球照相的艰难,也可以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与扬利伟拍摄的地球局部照片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同学总结对地球的大小和地球外貌的基本认识。

4、创作:根据自身的理解,同学可以用彩色笔等文具,画地球并设计解说词。

活动二收集与考虑收集人类从太空看地球的历程只有趣的故事,如:教材加加林的话,神州5号、6号升空的故事等。

旨在让同学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第二课时话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教学目标:1、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激发同学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一张世界地图教学过程:活动一地球早期是怎样的?1、人们早期认为地球是怎样的?2、人们是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活动二我与麦哲伦一起航行1、结合p95页的内容,查找麦哲伦航海时的资料。

如当时的航海技术、船只状况等情况。

2、出示世界地图,从麦哲伦起航地点动身,沿着麦哲伦当年的航程在地图上标明航迹,并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和收集到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故事。

3、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交流“和麦哲伦一起完成环球航行”的感想。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_26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_26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 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常识,感受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教学难点:感受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在这茫茫宇宙中,在这无数颗星球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你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球体——地球。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类生命的摇篮——蔚蓝色的地球。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走进地球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2、93页,稍后我们进行“地球知识快乐竞答”。

2.进行‘“地球知识快乐竞答”。

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表面是什么颜色?3、地球的面积?4、地球上有多少人口?5、地球的组成结构?6、地球的周长?7、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多少?8、第一个测量出地球赤道周长的人?9、第一位登上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3.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现在,地球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美丽、神秘……)活动二:人类对地球的探索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师过渡:是啊,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它的美丽让我们震撼,它的神秘更激起了人们对它进行不断地探索。

刚才我们所了解的地球知识,都是前人探索的结果。

现在我们说起来简单,可是我们人类在曾经的探索之路上却是异常的艰辛,现在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1)阅读课本94页,想想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认识?学生回答。

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妙,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同学探索地球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假如你乘座宇宙飞船漫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

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2、请同学们阅读了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引导同学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妙。

(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教案【蔚蓝色的地球

教案【蔚蓝色的地球

蔚蓝色的地球古蔺镇长田小学王静【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在认识、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行为与习惯: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及对地球的漫长探索过程。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

及对地球的漫长探索过程。

【教学重、难点】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及对地球的漫长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地球有关的资料。

搜集关于探索地球的故事。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话题引入: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这就是最早的“天圆地方”说。

2、导语:现在,我们已知地球是一个球体。

那人类是怎样证明的?地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探索地球吧!(板书:蔚蓝色的地球)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我与麦哲伦一起环球航行。

1、师:“天圆地方”说一直被人们所信,但葡萄牙人麦哲伦坚信地球是圆形的。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麦哲伦踏上了环球航行的旅程,我们和他一起作一次环球航行吧!(幻灯出示:与麦哲伦一起环球航行--瞭望台:自由阅读,感受航行中的经历)2、学生说一说,从事例中所得感受。

师:生存下来的船员们,你从这次航行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感受,如航行的历史意义、航行的艰难、麦哲伦的坚持不懈及不放弃、麦哲伦及船员们的勇敢等等。

】3、你还知道哪些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故事吗?【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故事展示出来,如学生未能展示,教师将出示一、两个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在认识地球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幻灯片:人类认识地球的故事1、2】【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形的,麦哲伦一行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及航行的历史意义。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了解地球的蔚蓝色。

2.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2.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应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蔚蓝色。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气候变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认识,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地球的图片,具体案例的图片。

2. 文字资源:相关教材、论文、案例分析。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视频、新闻报道。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九、教学建议1. 建议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时,结合地图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建议教师在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第一章:认识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位置和大小2. 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样子。

2. 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图画,并写上自己对地球的认识。

第二章:地球的美丽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景观。

2.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景观,如森林、海洋、沙漠等。

2.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资源,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作业:1. 学生写一篇关于地球资源的短文,提倡节约和保护资源。

第三章:人类与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如依赖地球的资源生活。

2.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如人类如何依赖地球的资源。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保护动植物、减少污染等。

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图画,并写上自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第四章:地球的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关爱家园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等。

2. 保护地球,关爱家园的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严重性。

2. 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地球,关爱家园的方法,如减少碳排放、垃圾分类等。

作业:1. 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的文章,提倡大家行动起来,关爱地球。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引言: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保护和
爱护它。

为了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为地球可
持续发展做出努力的能力,我们设计了这份《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通过该教案的开展,学生将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学习环境保护的基
本知识,并培养环境意识和环境行动的能力。

第一部分:地球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为学生介绍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
对地球的关注和保护。

1. 地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行星,有
着丰富的生态系统,提醒他们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相互关联、互
相依存的。

2. 地球面临的挑战:向学生介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
变化、水污染、土地退化等,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问题对地球和人类
的影响。

第二部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教授学生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
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1. 节约能源: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利用电力、水资源和其他能源,培养低碳生活的习惯。

2. 垃圾分类与回收: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回收利用。

3. 植树造林:让学生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益处,组织植树活动,引导他们亲自动手,为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4. 水资源保护: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他们珍惜水资
源的意识。

第三部分:培养环境意识和环境行动的能力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活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
意识和环境行动的能力。

1. 地球日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地球日宣传活动,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成为地球的小守护者。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美丽景色、气候多样性、动植物资源。

2. 地球的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3. 保护地球:环保知识、环保行动、低碳生活。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2.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2. 如何引导学生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

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环保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想法和实践经验。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 低碳生活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现低碳生活的方法和经验。

第一章:地球的美丽景色1. 引入:展示地球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上的各种美丽景色,如山川、湖泊、海洋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地球美景,并说明原因。

第二章:气候多样性1. 引入:展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多样性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上的各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向往的气候地区,并说明原因。

第三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1. 引入:展示地球上的动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资源,如森林、海洋生物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动植物,并说明原因。

第四章:水资源的重要性1. 引入:展示地球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讲解: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如人类生活、农业、工业等。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_16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_16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蔚蓝色的地球》教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对文字图片等材料的阅读学习,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以及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2.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通过思考、网上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3. 在自学、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通过交流与探秘活动,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探索精神和了解人类正在不断探索地球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三、教学难点: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蔚蓝色的地球》(板题),我们来看课题,蔚蓝色的地球,课题把地球的颜色定位成蔚蓝色的。

老师有个疑惑,想请教同学们。

平时,你感觉地球是蔚蓝色的吗?为什么说地球是蔚蓝色的?我们首先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活动一:为什么说地球是蔚蓝色的?请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从中找出答案。

引导分析:蔚蓝色是从太空看地球,蔚蓝色的表面,白云缭绕。

出示:地球全景照片地球上的蓝色是什么?陆地是那些颜色?白色的涡流是什么?谁是第一位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他是怎么描述地球的?有句俗语是这样描述地球的,三山六水一分田,说的就是地球表面有十分之三是山脉,十分之六也就是五分之三是水,十分之一是田地。

人们经过计算和研究得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就是这71%的海洋使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成一个耀眼的蔚蓝色星球。

我们明白了课题,知道了为什说地球是蔚蓝色的?下面我们来继续探究地球知识。

活动二:地球知识知多少自学课文93---97页并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3.人类探索地球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4.除了本课书中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之外,自己还知道有关地球的其它方面知识:5.人类已经探索的地球奥秘:三、知识竞赛,小组PK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全班分四组开展竞赛。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四单元《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

2.知道人类为了认识地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体会人类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学生的探索地球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们了解多少?生:地球很美。

(她哪里美?这么美的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她?)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为她的孩子付出了很多,地球给了我们什么?是啊,地球孕育着这么多生命,我们更应该好好爱她)你们知道地球有多大吗?你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吗?板书:地球二、了解地球的外观谁知道地球的形状?生:地球是圆的。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们看看四周,能看到地球是圆的吗?怎么能做到呢?)出示图:这就是地球的样子。

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地球上有很多的蓝色(猜猜,蓝色是……)生:白色的是云雾……这地球看上去真的很美,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她!地球这么漂亮,你估计一下,她有多大?用手量量书上的地球。

能测出来吗?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三、读书活动我们刚才说的与科学工作者探索一致吗?咱们去读读93页和95页的内容。

学生读书交流,你从阅读中了解了哪些内容于我们刚才说的一致?生:要到太空中才能看到地球是圆的。

(谁是第一个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50年前的科学技术有现在这么发达吗?在宇宙飞船里会有什么危险呢)出示面对这么多危险,他们怕了吗?从这点上,你想说什么?刚才的读书,还有什么收获?生:埃拉托色尼测出了地球的周长。

(地球周长是多少?那是多长?这数据是怎么测出的?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出示有关词,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谁也想谈谈生: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他们在航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麦哲伦相关材料,出示相关词)你从这些中感受到了什么?人类又是怎样探索地球的历史呢?出示资料可见,从最早的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蔚蓝色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妙,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同学探索地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假如你乘座宇宙飞船漫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

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
(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
(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引导同学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妙。

(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
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四、总结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妙,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时探索进取,充沛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反思:
《蔚蓝色的地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我们的地球”单元的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使同学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妙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同学探索地球的愿望。

教学重点是感受人类为揭开地球奧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直接进入课题,接着欣赏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让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请他们说说自身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

然后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提出了问题:你能用具体的事例说说地球有多大吗?读了《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或事?上课过程中,我感受到课堂气氛不够活泼,同学的主动性似乎被束缚了。

上完课后,我开始了对整堂课的回顾与反思,如何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如何引导同学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我找来了《小同学思想品德课课程规范》,通过学习,我充沛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习的实质是同学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活动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无法代替。

开课前,可以让同学说说对地球了解多少?激发同学兴趣。

学习《麦哲伦环球远航》时,通过小组合作,读文交流,教师适当引
导,同学们对麦哲伦和船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会领悟的更深刻些。

还可以让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人类探索地球的人或事全班交流,让收集来的“知识资源”充沛共享。

在今后的思品教育活动中,应强化同学的主体意识,采用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的活动形式,调动同学群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明性,引导他们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