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
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前言。
计量标准化是指依据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计量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相关人员了解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性、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进行计量工作。
二、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性。
1. 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2.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推动行业发展。
三、计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1. 制定计量标准,根据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适用于具体计量活动的标准。
2. 实施计量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计量活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检验计量结果,对计量结果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4. 审核和认证,由专业机构对计量活动进行审核和认证,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维护和更新,定期维护计量设备,更新计量标准,保持计量活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计量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篡改计量数据。
2. 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严格控制计量环境,避免外部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4. 培训和管理计量人员,确保其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5.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活动中的问题。
五、结语。
计量标准化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作业指导书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计量标准化,促进计量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计量检定作业指导书
置,然后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进行测量。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超高的指 示值,然后将轨距尺调转 1800 放在检定器上,再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超高 的指示值。两次指示之和一半即为超高零位误差。1 级轨距尺的超高零位最大 允许误差应不超过±0.2mm,1 级轨距尺的超高零位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 ±0.6mm。
3.9.3 检定 2 级轨距尺时,应 对轨距尺的超高示值误差进行附加 修正。
3.9.4 超高掉头误差:将轨距 尺掉转 180 度再放在检定器上,用 3.9.2 条再测量一次,两次超高读数 代数和的绝对值即为超高掉头误 差。1 级轨距尺的超高掉头误差应不超过 0.4mm、2 级轨距尺的超高掉头误差应 不超过 1.2mm。
3.2 读数装置:目视装置 3.3 读数装置的相对位置 3.3.1 超高读数装置:在标尺标记面测量范围内均布三点,用相应厚度的 塞尺检查指针末端上表面至标尺标记之间的距离,塞尺上表面应不低于指针末 端上表面。 3.3.2 轨距读数装置:用深度卡尺进行测量。 3.4 显示时间 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拉动轨距尺手把,然后松开,开始用秒表计时, 至轨距尺稳定显示测量结果结束。 3.5 绝缘性能 用 500V 兆欧表的两条导线分别连接在轨距尺两测头上,连续摇动试验不少 于 1min,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1MΩ,见图 5。
3.检定方法 3.1 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3.1.1 目力观察各部件,不应有 碰伤、锈蚀和烤漆渡层脱落等缺陷。 3.1.2 被检轨距尺必须保持平 直,不得有可见的挠曲变形。 3.1.3 被检轨距尺的标尺、度轮 盘、刻线应读数清晰。
5
3.1.4 手动试验滑动、转动部件和操作拉手的工作状态应灵活可靠,不应 有影响滑动、不应有影响滑动、转动的缺陷。
1
一、概述
山东省计量标准考核作业指导书(试行)20120528终
山东省计量标准考核作业指导书(试行版)1、目的为保证计量标准考核工作质量,统一考评要求,规范考评行为,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及依据2.1适用范围适用于山东省计量标准的考评工作。
2.2考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相关标准(范)及其他要求3、职责3.1组长职责(1)全面负责计量标准的考评工作;(2)制定现场考评计划,控制考评活动;(3)代表考评组与申请许可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沟通,包括处理争议;(4)对现场考评结果具有最终决定权,负责审定并形成《计量标准考核报告》;(5)按时上报符合要求的考核材料;(6)评价考评组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2考评员职责(1)按照考评组的分工,全面、细致、真实、准确地做好相关内容的考评;(2)严格遵守考评组计划日程的安排;(3)负责考评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记录;(4)服从考评组长的安排和调度;4、现场考评前的准备工作考评组组长接到考评任务后,及时与市局观察员联系,获取申请材料。
4.1资料审核考评组组长按专业将申请材料分配给专业考评员,有疑问时与生产许可证审查部进行沟通、落实。
申请单位提报的材料包括:(1)新建计量标准考核应提供的资料: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份;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4)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模拟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5)检定或校准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一套;6)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7)如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以外的技术规范,应当提供技术规范和相应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套。
8)其他(2)计量标准复查考核应提供的资料: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份;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一份;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4)《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5)随机抽取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记录》复印件一套;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件一套;8)检定或校准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一套;9)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10)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11)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计量装袋拍袋岗位作业指导书
计量装袋拍袋岗位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岗位职责第一条计量岗位职责(1)严格按工艺卫生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手、工用器具、操作台面的卫生;(2)严格按照各产品的称重范围准确计量,保证成品重量;(3)对电子称的准确性进行定时检查,对装料盘进行重量校对,发现重量差及时清除;(4)对上一工序的半成品进行感观质量(如颜色等)监控,并将前段工序带来的异物捡出,不得将异物、不合格物料装袋;(5)正确使用电子称,并做好电子称的清洁卫生;(6)培训新员工,保证本台面的产品符合要求;(7)与拌料间配合作好进料台面的清理,防止料盆堆积拥挤而影响拌料间出料。
(8)临时安排的其他事务。
第二条装袋岗位职责(1)遵守卫生规范,进班应消毒洗手,作业时应戴上手套;(2)按规范操作进行装袋作业,保证前一岗位计量后的产品100%入袋,不掉豆干,不随意往袋内加料;(3)定期清理装料器袋口,保证袋□无辣椒、无油渍;(4)做好装料器,台面,毛巾的清洗及消毒工作;(5)培训新员工,保证本台面的产品合格;(6)临时安排的其他事务。
第三条拍袋岗位职责(1)遵守卫生操作规范,进班消毒洗手;(2)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拍袋操作(左手握袋口,用食指和拇指压住袋口,右手拍袋);(3)保证拍袋平整,豆干均匀分布袋内;⑷负责台面清洁,地面卫生,袋口的清洁。
(5)临时安排的其他事务。
第二节作业指导书第一条计量作业指导书开班前,用50PPm的消毒水搽拭台面,准备好计量工具(电子称、夹子)、盛放异物的容器、盛放掉落皮干的容器、毛巾、手套等。
(1)称量前,首先选择重量一致的称量碗,除皮归零。
称量过程中,因调料粘附,应将称量碗重新去皮归零。
(2)鸡翅、鸡爪、鸭掌称量时应先依据个头大小所差重量,挑取相应大小的产品称量,并按照称量时计量范围称量。
(3)牛肉称量时应尽可能的先称取两块重量为合格重量的牛肉块,确实需要切分时,应准确切分后称量。
应避免一袋中块数太多。
牛肉切块时,不得顺筋切。
计量器具作业指导书
1. 组织机构及领导1.1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主抓计量工作, 副总工程师兼管经理部及各工区的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规划及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1.2各工区的计量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处经理部监督指导, 处经理部的计量工作接受局指监督与指导。
2. 计量组织条例2.1项目经理部计量管理工作在总工程师统一管理下, 计量的平时业务工作受局指指导、监督与考核。
2.2组织贯彻国家计量法和有关方针政策, 逐步建立和完善计量体系, 编制器具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并贯彻执行。
3. 计量人员的职责范围3.1贯彻计量工作有关条例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
监督检查各工区计量工作执行情况。
3.2编制计量器具的送检计划, 督促各工区按时送检。
3.3指导各工区做好计量器具登记、核检、标识和记录工作。
3.4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 提报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分配方案及计量工作的发展规划。
4. 计量器具的管理、使用、检定、维修制度4.1采购计量器具时要有新产品出厂合格证, 并进行检定后方可使用。
4.2计量器具要建立帐卡、保存计量器具的原始档案, 并对每次过期检定进行登记, 以便掌握使用情况。
4.3各工区根据不同的计量器具, 按具体使用情况制定各类计量器具的保管及使用方法。
4.4使用各种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凡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计量器具损坏或数据失准者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5经检定不合格者, 确认无修复价值的计量器具要立即报废, 由计量人员填写报废单, 经批准后报废。
4.6到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 计量人员提前通知使用单位, 并安排送检使用单位或个人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及时送检。
4.7经检定、检验后的仪器、设备上应贴有明确标志, 标识注明何时、何人、何单位已对设备进行校准合格与否。
4.8各类计量器具必须按类别、系统建立完整技术档案, 保证计量器具从购入到检定、报废的全过程资料完整技术状态清楚。
5.主要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制度5.1全站仪的使用保管制度5.1.1使用制度5.1.1.1全站仪由经理部施工技术室专人使用,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不得让他人任意将仪器取出仪器箱。
计量 作业指导书
计量作业指导书计量学作业指导书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计量学作业,本文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指导书。
以下是具体步骤:Step 1: 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在开始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题目的要求。
如果有任何疑惑,可以向老师或助教提出问题以确保明确作业要求。
Step 2: 收集数据和文献根据作业要求,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文献。
数据可以来自公共数据集或者是自己搜集的数据,而文献则可以来自课本、论文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确保数据和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tep 3: 数据预处理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或者异常值,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来保证数据质量。
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值填补、数据标准化等。
Step 4: 模型构建根据作业要求和收集到的数据,确定所需的模型类型并进行构建。
例如,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或者是协整分析等方法来建立模型。
Step 5: 模型评价在建立模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残差分析、模型符合度检验、预测精度检验等。
Step 6: 结果分析基于模型评价的结果,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图表、文字等方式来呈现分析结果。
Step 7: 结论撰写最后,将模型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撰写。
结论应该清晰、简练,突出本次研究的重点和所得到的结论。
以上就是计量学作业的具体步骤,希望对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计量学作业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如果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助教或同学寻求帮助。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如何正确地取材、操作仪器、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并理解几个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计量检测实验室里提供的仪器和设备:1、数字示波器;2、计算机;3、万用表;4、热电偶;5、光学显微镜;6、薄膜厚度计;7、加热器;8、称量器;9、温度传感器;10、光度计。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如下:1、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数字示波器就是一种电子测试仪器,它可以让测量的信号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波形和数据。
学生将学会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通电、校准和测量等。
(2)数字示波器一般有多个通道,需要选择相应的通道来测量电信号。
例如,测量交流电流,需要选择相应的交流通道;测量直流电流,则选取相应的直流通道。
(3)为了使示波器的数据更加准确,需要进行校准。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示波器自带的校准功能,以确保测试到的数据的可靠性。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光学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观察小尺寸物体的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物体的颜色和形态等。
(2)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焦距是否正确,以避免图像虚化或者失真。
另外,显微镜的条线和光线也需要进行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薄膜厚度计的使用方法:(1)薄膜厚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各种物质的薄膜厚度。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薄膜厚度计、如何校准及如何取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薄膜厚度计时,需要注意测量的位置和厚度。
同时,需要将厚度计与标准的标准薄膜片之间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光度计主要用来测量光的强度和颜色。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光度计和如何校准、设置以及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2)在使用光度计时,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颜色,以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同时,需要将光度计与标准的光源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
计量与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 (4)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 (4)1.1.1 计量的概念 (4)1.1.2 计量的分类 (4)1.2 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1.2.1 检测的基本原理 (4)1.2.2 检测的方法 (4)第2章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5)2.1 计量单位制 (5)2.1.1 国际单位制 (5)2.1.2 我国的计量单位制 (5)2.2 量值传递与溯源 (5)2.2.1 量值传递 (5)2.2.2 量值溯源 (5)2.3 计量检定与校准 (5)2.3.1 计量检定 (6)2.3.2 计量校准 (6)2.3.3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6)2.3.4 计量检定与校准的联系 (6)第3章计量器具及其使用 (6)3.1 计量器具的选用与维护 (6)3.1.1 计量器具的选用 (6)3.1.2 计量器具的维护 (6)3.2 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与原理 (7)3.2.1 电流表 (7)3.2.2 电压表 (7)3.2.3 万用表 (7)3.2.4 示波器 (7)3.3 计量器具的误差分析 (7)3.3.1 系统误差 (7)3.3.2 随机误差 (8)3.3.3 粗大误差 (8)第4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8)4.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8)4.1.1 传感器概述 (8)4.1.2 传感器原理 (8)4.1.3 传感器应用 (8)4.2 检测信号的转换与处理 (9)4.2.1 信号转换 (9)4.2.2 信号处理 (9)4.3 检测系统的功能评价 (9)4.3.1 精度 (9)4.3.2 灵敏度 (9)4.3.3 稳定性和可靠性 (9)4.3.4 响应速度和频带宽度 (9)4.3.5 抗干扰能力 (9)4.3.6 量程和分辨率 (9)第5章长度计量与检测 (10)5.1 长度计量基本概念 (10)5.1.1 长度单位 (10)5.1.2 长度计量标准 (10)5.1.3 长度计量方法 (10)5.2 长度测量方法与仪器 (10)5.2.1 直接测量法 (10)5.2.2 间接测量法 (10)5.2.3 长度测量仪器 (10)5.3 长度测量误差分析 (10)5.3.1 系统误差 (10)5.3.2 随机误差 (11)5.3.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1)第6章力学计量与检测 (11)6.1 力学计量基本概念 (11)6.1.1 力学量 (11)6.1.2 力学计量 (11)6.1.3 力学计量单位 (11)6.2 力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1)6.2.1 测量方法 (11)6.2.2 测量仪器 (12)6.3 力学测量误差分析 (12)6.3.1 系统误差 (12)6.3.2 随机误差 (12)6.3.3 误差处理方法 (12)6.3.4 误差传递与合成 (12)第7章热工计量与检测 (12)7.1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 (12)7.1.1 热量 (12)7.1.2 温度 (13)7.1.3 热流 (13)7.2 热工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3)7.2.1 热量测量 (13)7.2.2 温度测量 (13)7.2.3 热流测量 (13)7.3 热工测量误差分析 (14)第8章电磁计量与检测 (14)8.1 电磁计量基本概念 (14)8.1.1 电磁量定义及单位制 (14)8.1.2 电磁计量的重要性 (14)8.2 电磁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4)8.2.1 电流测量 (15)8.2.2 电压测量 (15)8.2.3 电阻测量 (15)8.2.4 磁场测量 (15)8.3 电磁测量误差分析 (15)8.3.1 系统误差 (15)8.3.2 随机误差 (15)8.3.3 粗大误差 (15)8.3.4 电磁干扰误差 (15)第9章光学计量与检测 (15)9.1 光学计量基本概念 (16)9.1.1 光的传播 (16)9.1.2 反射与折射 (16)9.1.3 衍射与干涉 (16)9.1.4 偏振 (16)9.2 光学量测量方法与仪器 (16)9.2.1 几何量测量 (16)9.2.2 光学量测量 (16)9.2.3 光学子系统测量 (16)9.3 光学测量误差分析 (17)9.3.1 光源波动 (17)9.3.2 仪器误差 (17)9.3.3 环境因素 (17)9.3.4 人为因素 (17)9.3.5 光学系统误差 (17)第10章计量与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7)10.1 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17)10.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7)10.1.2 数据表示与记录 (17)10.1.3 数据校验与审核 (18)10.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8)10.2.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18)10.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18)10.2.3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报告 (18)10.3 计量与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18)10.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10.3.2 假设检验 (18)10.3.3 方差分析 (18)10.3.4 相关性分析 (18)10.3.5 回归分析 (18)10.3.6 数据可视化 (19)第1章计量与检测基础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计量作为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对物理量的测定和量值传递。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范围 (3)1.2 参考文献 (4)1.3 定义与术语 (4)第2章标准化基础知识 (4)2.1 标准化概念 (4)2.1.1 定义与内涵 (4)2.1.2 标准化分类 (5)2.2 标准化体系 (5)2.2.1 标准化体系概念 (5)2.2.2 标准化体系结构 (5)2.3 标准化制定与实施 (5)2.3.1 标准制定 (5)2.3.2 标准实施 (6)第3章计量检测基本原理 (6)3.1 计量概念 (6)3.2 计量单位制 (6)3.3 计量检测方法 (7)第4章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7)4.1 设备选型与采购 (7)4.1.1 设备选型原则 (7)4.1.2 设备选型流程 (7)4.1.3 设备采购 (7)4.2 设备校准与验证 (7)4.2.1 校准概述 (7)4.2.2 校准周期 (7)4.2.3 校准方法 (8)4.2.4 校准结果判定 (8)4.2.5 设备验证 (8)4.3 设备维护与保养 (8)4.3.1 设备维护 (8)4.3.2 设备保养 (8)4.3.3 设备故障处理 (8)4.3.4 备品备件管理 (8)第5章计量检测误差分析 (8)5.1 误差来源与分类 (8)5.1.1 误差来源 (8)5.1.2 误差分类 (8)5.2 误差评价与处理 (9)5.2.1 误差评价 (9)5.2.2 误差处理 (9)5.3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措施 (9)5.3.1 选用高精度设备 (9)5.3.2 改善检测环境 (9)5.3.3 提高操作者技能 (9)5.3.4 优化检测方法 (9)5.3.5 严格质量控制 (9)第6章计量检测数据处理 (9)6.1 数据收集与记录 (10)6.1.1 数据收集 (10)6.1.2 数据记录 (10)6.2 数据分析与处理 (10)6.2.1 数据分析 (10)6.2.2 数据处理 (10)6.3 数据报告与存储 (11)6.3.1 数据报告 (11)6.3.2 数据存储 (11)第7章计量检测质量保证 (11)7.1 质量控制体系 (11)7.1.1 质量控制原则 (11)7.1.2 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11)7.1.3 质量控制流程 (11)7.1.4 质量控制文件 (11)7.2 质量控制方法 (11)7.2.1 检测设备校准 (11)7.2.2 检测方法验证 (12)7.2.3 检测过程监控 (12)7.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12)7.3 质量改进措施 (12)7.3.1 不合格品控制 (12)7.3.2 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 (12)7.3.3 持续改进 (12)7.3.4 培训与技能提升 (12)第8章计量检测实验室管理 (12)8.1 实验室组织与人员 (12)8.1.1 组织结构 (12)8.1.2 人员配置 (12)8.1.3 岗位职责 (12)8.2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 (13)8.2.1 实验室环境 (13)8.2.2 设施与设备 (13)8.2.3 检测方法与标准 (13)8.3 实验室安全管理 (13)8.3.1 安全制度 (13)8.3.2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13)8.3.3 安全防护 (13)8.3.4 消防安全 (13)8.3.5 药品与试剂管理 (13)第9章计量检测标准方法 (13)9.1 标准制定与修订 (13)9.1.1 标准制定 (13)9.1.2 标准修订 (14)9.2 标准内容与结构 (14)9.2.1 标准内容 (14)9.2.2 标准结构 (14)9.3 标准应用与实施 (14)9.3.1 标准应用 (14)9.3.2 标准实施 (14)第10章计量检测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国际计量检测发展趋势 (14)10.1.1 国际计量体系演变 (14)10.1.2 新型计量技术发展动态 (15)10.1.3 国际计量检测标准化进程 (15)10.1.4 国际计量检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10.2 我国计量检测现状与挑战 (15)10.2.1 我国计量检测体系概述 (15)10.2.2 我国计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 (15)10.2.3 我国计量检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5)10.2.4 提高我国计量检测能力的策略与措施 (15)10.3 计量检测技术展望与应用前景 (15)10.3.1 计量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15)10.3.1.1 量子计量技术 (15)10.3.1.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15)10.3.1.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计量检测中的应用 (15)10.3.2 计量检测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5)10.3.2.1 高精度测量技术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应用 (15)10.3.2.2 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计量检测应用 (15)10.3.2.3 新兴领域计量检测技术需求与发展方向 (15)10.3.3 计量检测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15)10.3.3.1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 (15)10.3.3.2 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计量检测需求 (15)10.3.3.3 计量检测在国家安全、贸易、民生等方面的应用 (15)第1章引言1.1 范围本章主要阐述标题标准化与计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容概述。
计量作业指导书
计量作业指导书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计量作业指导书(1)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人工测量)a.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停机时累计泵码数。
b.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c.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d.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e.当量油尺铊接近罐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f.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使液面发生波动。
g.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h.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i.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量表中。
(2)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a.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不大于0.5度。
b.油面平稳后再进行计量。
c.具体计量程序同储油缺罐液面高度测量。
(3)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a.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水的高度超过300mm时应使用量油尺。
b.测量时,在量油尺或检水尺上涂抹一层薄的试水膏。
c.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d.尺铊或检水尺触底时,应静置3~5s后提尺。
e.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读取试水膏变色处的毫米读数;读取时检水尺不应平放或侧置。
f.遇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应重新按程序测量。
g.水高超出50mm,应及时报告站长,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h.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表中。
(4)油品温度测量a.温度测量应在油品高度测量之后进行。
b.测量时将温度计装入保温盒。
c.将温度计置于油面高度的1/2处测量油温,浸没时间不少于5min。
d.提取温度计时要迅速,温度计离开油点到读数时的时间不应超过10s;读数时应使温度计垂直,不让盒内液体洒出,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先读大数。
油品人工计量作业指导书
油品人工计量作业指导书
ZJSY/HSE O-A01001 -05-2003
一、作业指南
1、准备阶段:
工作人员穿戴好工作服、帽,准备好计量工具,上罐前消除人体静电。
1.1检查。
检查计量器具是否齐全有效。
1.2稳油。
油罐稳油时间,轻质油品不少于30分钟。
2.实施阶段:
2.1登罐。
计量人员登罐必须抓牢扶梯,拿稳计量器具,动作要轻,防止跌落或碰坏器具
2.1开盖。
人必须站在上风侧,开启量油口盖,动作要轻。
2.2位置。
油品计量位置,必须在固定测深点(量油口内投尺槽)。
2.3标准。
轻质油品,按照GB8927-88的规定测量油温,GB4756-84的规定取样,GB1884-83的规定测密度。
2.4操作顺序。
油品计量按下列顺序操作:将保温盒和温度计浸入罐内指定部位;测量油高;测量水高;取出温度计,读取温度;采样,测密度。
2.5注意事项。
输转油品时,不得进行计量作业;大风和雷雨天气应停止计量作业;照明工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提起保温盒、取样筒、量油尺时,速度必须符合防静电管理规定。
3.结束阶段:
3.1结束。
计量完毕,关闭量油口盖,拧紧螺栓,擦拭计量工具和量油孔四周油污,检查计量记录。
3.2计算。
计算油品收(发)、存和损溢情况。
二、相关记录:油罐计量作业分户帐。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计量工作是指根据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法规进行各类物理量的测量、检测和校准工作,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计量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导书对计量工作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准确、可靠、规范地完成计量工作,为各个领域提供准确的计量结果,保障产品质量和贸易公平。
2. 原则:依法进行计量工作,遵守计量法规,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合理的计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严格遵守计量工作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篡改数据和记录;保障计量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养。
二、工作流程和内容1. 计划与准备:确定计量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间和工作人员等。
根据工作计划准备所需的计量仪器设备和标准样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采样与准备:根据计量要求进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相关处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测性。
3. 测量与检测:根据计量要求和标准方法,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测量和检测工作。
注意操作规程和方法的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和记录,计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和评估: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评估结论等,确保报告的准确、可靠和透明。
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三、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设立计量工作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对计量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和改进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计量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
计量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品和过程的测量和评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缺陷、减少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指导书旨在为企业的计量工作提供基本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
二、计量工作的原则和目标1. 准确性:计量工作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产生显著误差。
2.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应该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3. 及时性:计量工作应该及时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经济性:计量工作应该尽量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
5. 公平性:计量工作应该公平、公正、透明。
三、计量工作的流程与环节计量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流程和环节:1. 计量需求确认: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的对象、要求和目的。
2. 计量方案设计:设计合适的计量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仪器设备,确定测量频次和样品数量等。
3. 仪器设备采购和管理:根据计量方案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进行采购、验收和管理。
4. 样品采集和准备:根据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准备工作。
5. 测量操作:按照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测量操作,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6.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7. 结果报告和记录:编写测量结果的报告和记录,包括测量结果、所用方法和设备、操作过程和结果分析等。
8. 计量结果的应用: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决策、改进措施和管理控制。
四、计量工作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计量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样品的代表性和准备: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并按照计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4.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对参与计量工作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并进行相应的资质认证。
电能计量标准操作作业指导书
电能计量标准操作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能计量基础概念 (3)1.1 电能计量原理概述 (3)1.2 电能计量装置及其分类 (3)1.3 电能计量准确度与误差 (4)第2章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与配置 (4)2.1 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依据 (4)2.2 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 (5)2.3 电能计量装置的验收与检验 (5)第3章电能计量标准设备 (6)3.1 电能计量标准设备概述 (6)3.1.1 定义与分类 (6)3.1.2 主要功能指标 (6)3.1.3 常用电能计量标准设备 (6)3.2 电能计量标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6)3.2.1 管理制度 (6)3.2.2 使用与维护 (6)3.2.3 维修与更换 (6)3.3 电能计量标准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6)3.3.1 检定 (6)3.3.2 校准 (7)3.3.3 检定与校准记录 (7)第4章电能计量操作流程 (7)4.1 电能计量操作基本要求 (7)4.1.1 操作人员资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资质,熟悉电能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及安全知识。
(7)4.1.2 操作环境要求:操作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强电磁场、高温、高湿等环境对电能计量设备的影响。
(7)4.1.3 设备准备:检查电能计量设备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设备外观无损坏,功能正常。
(7)4.2 电能表安装与接线 (7)4.2.1 电能表安装: (7)4.2.2 电能表接线: (7)4.3 电能数据读取与处理 (7)4.3.1 读取电能数据: (7)4.3.2 处理电能数据: (8)第5章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维护 (8)5.1 电能计量装置的日常检查 (8)5.1.1 检查目的 (8)5.1.2 检查内容 (8)5.1.3 检查周期 (8)5.2 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 (8)5.2.2 故障处理 (8)5.3 电能计量装置的预防性维护 (9)5.3.1 维护内容 (9)5.3.2 维护周期 (9)5.3.3 注意事项 (9)第6章电能计量数据管理 (9)6.1 电能数据采集与传输 (9)6.1.1 数据采集 (9)6.1.2 数据传输 (9)6.2 电能数据存储与处理 (10)6.2.1 数据存储 (10)6.2.2 数据处理 (10)6.3 电能数据质量管理与评价 (10)6.3.1 数据质量管理 (10)6.3.2 数据评价 (10)第7章电能计量不确定度评定 (10)7.1 电能计量不确定度基本概念 (10)7.1.1 不确定度的定义 (10)7.1.2 电能计量不确定度的组成 (10)7.2 电能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11)7.2.1 统计分析法 (11)7.2.2 A类评定方法 (11)7.2.3 B类评定方法 (11)7.3 电能计量不确定度应用实例 (11)7.3.1 随机不确定度评定 (11)7.3.2 系统不确定度评定 (12)7.3.3 非统计性不确定度评定 (12)第8章电能计量装置的校准与检测 (12)8.1 电能计量装置校准概述 (12)8.1.1 校准的目的 (12)8.1.2 校准的基本原则 (12)8.1.3 校准的基本步骤 (12)8.2 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方法 (12)8.2.1 直接检测法 (13)8.2.2 间接检测法 (13)8.3 电能计量装置校准与检测的实施 (13)8.3.1 校准与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3)8.3.2 校准与检测的实施 (13)8.3.3 校准与检测结果的记录与保存 (13)第9章电能计量技术在现场的应用 (14)9.1 现场电能计量操作流程 (14)9.1.1 操作准备 (14)9.1.2 现场操作 (14)9.2 现场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14)9.2.1 定期检查 (14)9.2.2 维护与保养 (14)9.3 现场电能计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5)9.3.1 数据处理 (15)9.3.2 数据分析 (15)第10章电能计量质量保障与监督 (15)10.1 电能计量质量保障措施 (15)10.1.1 建立健全电能计量质量管理体系 (15)10.1.2 强化电能计量设备检定与校准 (15)10.1.3 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素质 (15)10.1.4 加强电能计量设备维护与管理 (15)10.2 电能计量监督与检查 (15)10.2.1 电能计量现场监督 (15)10.2.2 电能计量数据审核与分析 (16)10.2.3 定期开展电能计量比对活动 (16)10.3 电能计量不良事件的处理与预防策略 (16)10.3.1 不良事件的处理 (16)10.3.2 预防策略 (16)10.3.3 信息反馈与沟通 (16)第1章电能计量基础概念1.1 电能计量原理概述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路中电能的消耗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过程。
计量作业指导书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计量作业指导书
(1)储油罐液位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a.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停机时累计泵码数。
b.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c.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d.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e.当量油尺铊接近罐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f.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使液面发生波动。
g.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h.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i.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量表中。
(2)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
a.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不大于
0.5度。
b.油面平稳后再进行计量。
c.具体计量程序同储油缺罐液面高度测量。
(3)储油罐罐底水高测量
a.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水的高度超。
计量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计量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范围 (3)1.2 目的 (3)1.3 适用对象 (4)第2章计量基础知识 (4)2.1 计量概念 (4)2.2 计量单位制 (4)2.3 计量器具与设备 (5)第3章标准化基本概念 (5)3.1 标准化定义 (5)3.2 标准化分类 (5)3.3 标准化过程 (6)第4章计量管理体系 (6)4.1 计量管理体系概述 (6)4.1.1 计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6)4.1.2 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与作用 (6)4.1.3 计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6)4.2 计量管理体系建立 (6)4.2.1 制定计量政策 (6)4.2.2 建立计量组织结构 (7)4.2.3 制定计量程序 (7)4.2.4 配置计量设备 (7)4.2.5 培训与能力提升 (7)4.2.6 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化 (7)4.3 计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7)4.3.1 计量设备管理 (7)4.3.2 计量过程控制 (7)4.3.3 计量结果追溯 (7)4.3.4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7)4.3.5 持续改进 (7)4.3.6 外部沟通与交流 (8)第5章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8)5.1 计量检测设备选择 (8)5.1.1 设备选型原则 (8)5.1.2 设备选型流程 (8)5.2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 (8)5.2.1 校准目的 (8)5.2.2 校准周期 (8)5.2.3 校准方法 (8)5.2.4 校准实施 (9)5.3 计量检测设备期间核查 (9)5.3.2 核查周期 (9)5.3.3 核查方法 (9)5.3.4 核查实施 (9)第6章计量数据处理 (9)6.1 数据采集与记录 (9)6.1.1 采集方法 (9)6.1.2 采集设备 (9)6.1.3 记录要求 (10)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2.1 数据整理 (10)6.2.2 数据分析 (10)6.2.3 数据可视化 (10)6.3 数据有效性判断 (10)6.3.1 数据准确性判断 (10)6.3.2 数据一致性判断 (10)6.3.3 数据完整性判断 (10)6.3.4 数据合理性判断 (10)第7章计量不确定度评定 (10)7.1 不确定度基本概念 (10)7.1.1 不确定度的定义 (10)7.1.2 不确定度的分类 (11)7.1.3 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 (11)7.2 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11)7.2.1 A类评定方法 (11)7.2.2 B类评定方法 (11)7.2.3 合成不确定度 (11)7.3 计量不确定度报告 (12)7.3.1 报告内容 (12)7.3.2 报告格式 (12)7.3.3 报告编制要求 (12)第8章标准化文件编制 (12)8.1 标准化文件概述 (12)8.2 编制程序与要求 (13)8.2.1 编制程序 (13)8.2.2 编制要求 (13)8.3 标准化文件审查与发布 (13)8.3.1 审查 (13)8.3.2 发布 (13)第9章标准化实施与监督 (14)9.1 标准化实施 (14)9.1.1 标准化实施原则 (14)9.1.2 标准化实施流程 (14)9.1.3 标准化实施要点 (14)9.2.1 监督检查机制 (14)9.2.2 监督检查内容 (14)9.2.3 监督检查方法 (14)9.2.4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14)9.3 标准化改进 (14)9.3.1 改进原则 (14)9.3.2 改进流程 (15)9.3.3 改进措施 (15)9.3.4 改进效果评价 (15)第10章计量与标准化持续改进 (15)10.1 改进策略与目标 (15)10.1.1 确立改进方向:依据现有计量与标准化管理体系,识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持续改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岗位作业指导书一、工作职责岗位名称:计量员所属部门:质量技术部 /副经理直接上级:质量技术部经理工作职责:在部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各车间、部门的计量保证工作。
包括车间生产用设备,计量 1.器具、实验室用仪器仪表等,并做好校准情况记录。
做好计量记录台帐、标准的整理及质量记录的保管工作。
2.做好计量标准文件的保管,现场设备的及时计量校准工作,并做好记录。
3.编写年度周检计划、内校计划、外校计划等,根据校准计划实施校准工作。
4. 5.负责证书及记录的保存及归档,负责在第三方机构或内部验厂时出具设备校准证明。
负责定期的设备校准工作,并及时组织调动相关部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计量准6.备工作。
做好设备定期校准计划、以及内校(三个月)可根据各部门车间实际使用情况及计量器具周7.)适当调整周期、外校(半年、一年)台账,能够保证在校准合格周期内实90%检合格率(大于等于施计量校准工作。
负责公司计量精细化的改制工作,学习外界精细化校准方案。
为公司节省校准费用。
8. 9. 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页10 共页1 第.二、工作任务1 概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实施细则》,参考有关工作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结合我公司工作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实施计量校准工作。
2 文件编写撰写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作业指导书。
监视测量设备管理规定监视测量设备校对规程注: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内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性检定(校准)的操作过程。
3 器具使用对标准计量器具(企业标准计量器具)实施依据性的使用。
(1).建立标准计量器具档案、台账、计量计划表。
(2).标准计量器具以及其标准可溯源至国家标准计量器具。
(3).标准计量器具集中存放于科技部计量检定室(一般只在检定室内使用)。
4 计量过程细则(1)规范建立公司工作计量台账、档案。
(2)依据检定(校准)周期,向各部门、车间单位按时下达检定(校准)计划,相关单位负责把被检器具送至检定室,由计量检定人员按编排计划及时完成周期检定(校准)任务。
(3)按周期检定要求应做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因正常生产等客观原因不能拆卸的,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现场检定。
5 注意事项(1).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必须由合格检定员实施。
(2).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应首选本公司制定的《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
(3).检定(校准)过程中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检定(校准)记录应字体公正、清晰、准确,书写规范。
(4).被检工作计量器具进入检定场所(检定室),在新的环境中应停放30分钟后才能进行操作。
(5).确认被检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熟知其工作性能和相关技术要求。
(6).按照公司《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参考对应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接线,检查无误后方能送电,..预热1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7).检定(校准)项目应根据公司所编《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方法》逐一进行。
(8).检定(校准)结果处理:填写校验记录、校准结果、或以文件的形式通知各部门、车间,并对检定校准合格的器具粘贴合格证。
.校准结束后,要把标准器具放置回原处,并认真填写校准计记录表,做好校准收尾工作。
9 (). .三、监视测量设备校对规程1 游标卡尺校对规程用干净软纸或毛巾把待检游标卡尺擦拭干净;检查卡尺外观和各零部件配合是否灵活;不灵活的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灵活;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停用,进行降级或报废处理;检查卡尺零位是否对齐;零位不对齐的,调整刻度标尺使其对齐;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停用,进行降级或报废处理;取出标准量块,放在校准平台上;从小规格到大规格,依次取出标准量块,并分别用待检卡尺依次对量块进行测量比对;测量误差要求:最大公差:±0.2mm;不符合公差要求的游标卡尺应调整其刻度标尺,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停用,进行降级或报废处理;环境要求:温度:常温湿度:小于85%电子台秤校准规程2目的:确保电子台秤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范围:XK3100-B2+系列电子台秤;校准步骤:打开上盖,在JP1处插好短路环;开机自检;自检结束后显示摜砽屸,开始标定;测量误差要求:最大公差:2‰按“↑”可修改分度值,不需修改的直接按“确认”键,并自动进入小数点设定;按“↑”可修改小数点位数,不需修改的直接按“确认”键,自动进入零位范围的设置;按“↑”可修改零位跟踪范围,不需修改的直接按“确认”键自动进入满量程设置;按“↑”可修改数值,不需修改的直接按“确认”键进入重量标定,显示“load”;加载砝码;显示“load”时,在秤台上放好砝码,按“↑”和“确认”键输入砝码的重量值,如果当前是最后一位数值,按“确认”键时去皮标志亮将直接结束标定,去皮标志不亮结束数值输入;去皮标志亮后按“确认”键结束标定。
(1)拔下短路环,盖好上盖。
(2)重新开机使用。
电子天平校对规程3..目的:确保公司所有电子天平的称量结果准确可靠;范围:公司所有电子天平内容:1、校对周期:三个月/台次2、校对依据:标准砝码测量误差要求:最大公差:2‰3、操作步骤:a)将电子天平平稳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之上,调节水平;b)开机并按住“校准”键,待天平出现校准信息后,加载标准砝码,约半分钟后,校准自动完成;c)BS系列天平,开机并双手按住“标定和设定”键,待天平指示出现“FFFFFF”后,连续按三次“确认”键,直到显示出现加载砝码信息,然后加载相应的标准砝码,其显示值会自动更新,操作者应及时更新加载砝码,直到天平的最大量程,然后按“确认”键,校准完成;d)开机重新启动进行正常称量;e)高精度天平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开机预热,然后进行校正,才可使用。
少子寿命测试仪对比规定4目的:取得作为测试结果可靠性评价的参考依据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在用少子寿命测试仪对比要求:对每台少子寿命测试仪要用标准参照硅块或硅片进行定期对比,要求每天至少一次;对比结果无较大差异可视为正常;对比结果如在寿命分布趋势上有较大差异或测量值偏差大于2μs可视为异常结果,应立刻上报交由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如果分析确定不是设备原因方可继续使用;红外扫描测试仪自检规程 5目的:为硅块杂质分析的准确性提供参考适用范围:公司所有红外扫描测试仪方法:选取参考样块,定期对比;内容:由质量技术部选取含有杂质的参考样块,做好标记,并留存其标准图谱;每周对其进行红外扫描,观察扫描结果,判断其杂质分布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变化,则该仪器可继续使用;如果发生改变,则说明该红外扫描测试仪需要调整;通过调整焦距和仪器最终使该样块的杂质分布和标准图谱一致视为自检合格;否则需要继续停止使用进行调整或维修,待正常以后方可继续使用。
.每次对比结束应做好相关纪录6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自检规程目的:使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的测试结果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内容:1、每台四探针测试仪应至少每三个月用经计量院校准合格的标准硅块进行一次校准测试仪;2、校准方法:用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对标准规块的中心点进行10次正向测量,取平均值与标准硅块标称值进行对比,偏差在3%以内为合格,偏差超出3%则该仪器需要送厂家进行维修,维修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7 导电型号测试仪自检规程目的:判断该仪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导电类型测试仪自检依据:经鉴定合格的标准样块(N型)内容:1、打开测试仪预热10分钟;2、用该测试仪对标准样块进行测试;3、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与该标准样块的导电类型一致;4、如果测试结果一致,判定该仪器合格;若测试结果不一致,应立即停止使用,检查相关线路及该仪器其它部件性能是否可靠,进行维修,直到测试结果与标准样块标称一致才可判定合格,继续使用。
8 万用表自检规程目的:保证万用表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适用范围:用于挑选硅料的万用表内容:1、每次使用万用表之前,首先检查万用表的电量是否充足,如电量不足,应立即更换电池;2、检查万用表二极管档位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使正负两只表笔短接,如果出现报警声则为正常;反之则为异常,应对万用表进行更换;3、每月应用标准硅块和标准电阻对万用表测试结果进行比对;测试结果与平均值偏差较大的应停止使用。
4、测量误差要求:最大公差:2‰9 张力计自检规程目的:保证张力计的测量示值准确;范围:仅适用于TETKO丝网张力计;内容:..1、TETKO丝网张力计出厂前已经校正零位,操作人员不得再自行调整;2、在使用张力计之前,应把张力计放置平在玻璃上,观察指针是否在零位上,如果在零位上,则可继续使用;反之需要返厂维修。
10 测厚仪自检规程TT230测厚仪在每次开机使用前均应先进行自校准方可使用;开机先检查电量是否充足;电量充足才可继续使用,电量不足以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校准步骤:1、零点校准在基体上进行一次测量,仪器显示〈x。
xum〉。
按一下“ON/C”屏显〈0.00um〉即完成零点校准。
要准确地校准零点,需重复上述a,b以获得基体测量值小于1um,这样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零点校准完成以后即可进行测量。
2、二点校准:a.先校零点,在厚度大致等于预计的待测覆盖层厚度的标准片上进行一次测量,屏幕显示〈xxxum〉。
b.用▲或▼键修正读数,使其达到标准片上的标称值。
校准完成,可以测量了基体最小面积的直径大于5mm,基体临界厚度大于0.3mm。
应使用与试件基体金属具有相同性质的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校准。
方块电阻测试仪自检规程11目的:保证方块电阻测量准确性适用范围:M280方块电阻测试仪内容:1、自检周期:三个月2、自检依据:设备自带标准片和标准电阻3、判定:如果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偏差在3%以内,视为合格;如果超出3%,则该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返厂维修,修复以后再经过测试合格,方可使用。
12 反射仪自检规程开机以后应先观察氙灯是否点亮,氙灯点亮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自检功能;开机预热30分钟;把载物台移动到留有孔洞的位置,使积分球开口正对孔洞,点击..测试界面?捡?牧畯摮按键进行背景光测量;把标准片打开放入载物台的孔洞上,移动载物台使积分球开口正对标准片中心,点击“Reference”按键进行标准片校准测量;拉力计对比自检规程13目的:确保现场所用拉力计合格有效范围:公司各部门所用的拉力计自检依据:经检定合格的拉力计对比环境:温度:25±5℃湿度:60±20% RH无震动和噪声干扰对比方法:选择恒温恒湿的环境,并且无震动和噪声干扰,使用恒定质量的参考物质作为拉力标的;用被检拉力计和合格拉力计分别吊起参考物质,并保持一分钟稳定,查看示值并做好记录;合格要求:±0.5N对比周期:三个月14 红外测温仪比对规程目的:确保公司所用红外测温仪量值统一,测量值准确可靠;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红外测温仪器;比对依据:经权威机构检定合格的红外测温仪参考物质:在较长时间内能够保持恒温状态的表面平整的物质;比对环境:温度波动小于±1℃;比对方法:使用被检红外测温仪器和经检定合格的测温仪同时测量参考物质表面温度并保持一分钟,查看两台仪器的示值并记录;合格要求:温度误差≤±2℃比对周期:三个月15 模拟器均匀性校对规程目的:确保公司所用太阳能模拟器均匀性保持在≤2%(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