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被抢注的著名商标

合集下载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十大著名侵权案例
1. 草地侵犯者案:草地侵犯者(The Invader on the Lawn)是一款由日本任天堂公司推出的游戏机游戏,该游戏的玩法和名称被中国企业抄袭,引发了一起著名的侵权案件。

2. 圣诞老人案:一家中国公司制作了一款与传统圣诞老人形象极为相似的玩具,引发了与圣诞老人传统形象版权所有者之间的侵权纠纷。

3. 爱马仕案: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起诉中国公司侵犯其商标,双方之间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商标侵权诉讼。

4. 雷蛇案:雷蛇(Razer)是一家知名的电脑外设公司,其品牌商标被一家中国公司未经授权地使用,雷蛇随后提起了侵权诉讼。

5. Adidas案:德国运动装备品牌Adidas控告一家中国公司侵犯其商标,包括标识和设计,引起了一场重大的商标侵权案。

6. 苹果案:苹果公司多次起诉中国公司侵犯其专利和商标,其中包括侵权iPhone外观设计和使用“iPhone”商标等案件。

7. 路易威登案: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起诉多家中国公司生产和销售侵权的假冒产品,引发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8. 蒙娜丽莎案: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的作品《蒙娜丽莎》被多家公司用于商品设计和广告宣传,引起了与达·芬奇遗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版权纠纷。

9. 比基尼牛仔裤案:美国服装品牌比基尼(Bikini)起诉中国
公司侵犯其商标,中国公司推出的牛仔裤设计被指与比基尼牛仔裤商标相似。

10. 哈利·波特案: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被多家中国公司未经授权地用于商品和广告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版权侵权纠纷。

“星光大道”商标被“抢注”的背后

“星光大道”商标被“抢注”的背后

“星光大道”商标被“抢注”的背后商标作为消费者区别不同企业产品的标识,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

当企业的商标被抢先注册后,将会对企业以及企业产品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但是,我国的传媒企业长期以来对于媒体和栏目作为商标的意识淡薄,这让媒体和栏目名称的商标抢注成为“商标抢注热”的最大受害者。

一、“星光大道商标抢注”事件回顾2011年10月8日,央视的“星光大道”栏目广为人知,央视发现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在先将“星光大道”注册为商标,对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提起行政诉讼,以便讨回该商标。

但是,“星光大道”栏目开播时间晚于星光公司申请星光大道商标的申请日。

星光公司注册星光大道商标,既没有对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在注册中也没有采用欺诈手段,并不违反商标法的规定。

法院判决维持了商评委的裁定。

[1]央视“星光大道”栏目商标的抢注又一次为各大媒体敲响了传媒业商标保护的警钟。

二、传媒业商标保护存在的问题面对抢注商标的“热潮”,我国传媒业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媒体商标的保护上存在许多的漏洞和不足。

首先,传媒企业商标意识淡薄。

2007年4月,由《中华商标》与华东政法学院发起的《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中记载到,在内地27000余份报纸中,其中注册成为商标的报纸名称不足12%,而8500余家期刊社的商标注册率也不足18%。

[2]从这组调查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当前传媒企业的商标意识的淡薄。

某些媒体和栏目品牌被注册成为保健用品等产品商标,将使传媒企业的社会美誉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媒体的品牌显著性也将被淡化和弱化。

同时,许多传媒集团试图通过媒体品牌的延伸性发展第三产业,一旦其品牌被恶意抢注则势必会影响到传媒集团的多元化发展。

在此次“星光大道”商标抢注中,央视就失去了利用“星光大道”品牌进行再开发的机会,此类教训值得传媒业加以重视。

其次,商标法律保护的不完善。

我国采取的是“注册原则”的商标取得方式,可以有效的明确商标权利的取得与归属,但是并不关注商标申请注册前是否已经使用等问题,也没有明确商标局对申请人动机的审查,这样就造成了商标抢注现象的发生。

商标海外被抢注应如何应对?

商标海外被抢注应如何应对?

面对日渐增多的商标抢注问题,企业在避免侵犯他人权利的同时亦应懂得如何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维权意识和商标意识同等重要。

故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海外维权成功之路当是我们认真研读和学习的经典范例。

案情经过:一、“王致和”商标遭遇国外抢注。

2006年7月,王致和集团拟在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至德国时发现,其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包括中英图文及形象Logo)已被德国国内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

经调查,欧凯公司为柏林一个主要经营中国商品的超市,该公司向德国商标专利局申请注册“王致和”商标的时间为2005年11月21日。

二、“王致和”法律维权,820天后终成功。

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了“王致和WANGZHIHE及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王致和集团亦开始了其维权行动,王致和集团未选择与欧凯公司进行任何磋商,而是于2007年1月25日直接将其诉至法院(慕尼黑地方法院)。

2007年11月14日,慕尼黑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欧凯公司禁止在德国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依法撤销欧凯公司抢注的王致和商标。

2008年2月25,欧凯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2009年4月23日,慕尼黑高等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欧凯公司注销其抢注的“王致和”商标,并要求欧凯公司不得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

至此,前前后后历时820天,百年老字号王致和最终成功捍卫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律师点评(知名知识产权律师杨河):1、王致和胜诉的主要法律依据有两点,一是“王致和”的商标标识在德国拥有版权。

王致和商标在中国是有版权的,由于中德共同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该公约规定在一国享有版权的,在其他成员国中同样享有版权;二是欧凯公司的抢注行为明显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德国的竞争法。

2、王致和最终胜诉在于其不惧投入,将维权进行到底的决心,这亦是其他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后正当权益得不到主张和维护的关键原因。

3、王致和案件还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海外维权过程中诉讼策略应审慎对待,另外要极为重视证据的保存。

商标抢注:中国名牌必须正视的问题

商标抢注:中国名牌必须正视的问题

商标抢注:中国名牌必须正视的问题作者:张勇来源:《时代中国》2008年第01期“王致和”商标被抢注2007年8月8日,我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被德国OKAI公司抢注案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开庭,这是中华老字号首次在海外打响了维权的诉讼战役。

目前案件进展比较顺利,维权成功在望。

从媒体报道的案情分析,王致和胜诉的可能性极大。

根据《联邦德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第三人在国外对某商标已在先申请或使用,取得在相同的或类似的商品上的商标权利,如能证明他与商标注册人之间有着雇佣合同或其他合同关系,应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即王致和集团如能证明OKAI公司的注册行为系恶意,那么请求法院注销OKAI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OKAI公司作为王致和集团在德国的代理商,其应该知道王致和商标在中国的知名度,因此,证明OKAI公司恶意抢注的主观故意相对较容易。

再从著作权的角度,遭抢注的为一组合商标,该组合商标具有显著性的要素之一为古人头像的图形。

这一头像图形首先是一副美术作品,是王致和集团历时两年精心设计而成,王致和集团是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

与商标的地域性相比,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最弱化的。

中国和德国同时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在我国受保护的著作权同样在德国受到保护。

因此,OKAI公司将他人作品抢注为商标,是侵犯王致和的在先著作权,理应被撤销。

OKAI公司将王致和商标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实际为王致和集团的胜诉增加了筹码。

再次,OKAI公司的上述行为明显违反了德国的《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案的难点在于,尽管王致和商标在中国是驰名商标,但在德国并不知名,其消费范围也仅限于华人群体。

并且,慕尼黑当地的法官可能并不知晓王致和商标的知名度。

而OKAI公司在先的注册程序根据德国商标法的规定是完全合法的。

不管该案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该案都会给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及遭遇侵权诉讼时如何应对有着深远的影响。

抢注商标案例

抢注商标案例

抢注商标案例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商标注册制度的漏洞,通过抢注他人商标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抢注商标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某知名饮料品牌“果汁王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商标“果汁王国”也得到了相应的注册保护。

然而,近期该品牌发现,竟然有一家名为“果汁乐园”的公司,擅自将“果汁王国”的商标进行了抢注,并在一些地区开始生产、销售与“果汁王国”品牌极为相似的产品,并且打着“果汁王国”的旗号进行宣传和销售。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果汁王国”的商誉和市场利益,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和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抢注商标的危害,首先,抢注商标会损害原商标持有者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抢注商标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降低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最后,抢注商标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使得企业不愿在品牌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针对抢注商标的案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商标保护和防范抢注行为。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意识,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并定期对商标进行续展和维护,以确保商标的有效保护;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商标注册制度的监管,加大对抢注商标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减少抢注商标的行为;最后,消费者也应提高对商标的识别和保护意识,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案例和对应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抢注商标的危害和对策,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遏制抢注商标行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

抢注商标案例

抢注商标案例

抢注商标案例篇一:关于恶意抢注商标的案例《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在先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商标”的保护——第1799405号“金鼎轩”商标争议案评析臧宝清我国《商标法》对商标权取得实行“注册原则”,但这不意味着未注册商标不受保护。

现行《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已经使用并具有了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予以保护,制止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注,即是注册原则的例外。

“金鼎轩”商标争议案是适用《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制止抢注他人未注册商标的典型案例之一,现结合具体案情对本条的适用要件加以分析。

基本案情申请人:北京金鼎轩酒楼有限责任公司被申请人:北京金鼎轩科贸有限公司争议商标:第1799405号“金鼎轩”商标(一)当事人主张申请人的主要理由:1、“金鼎轩”是申请人在独特的品牌创意基础上设计出的文字组合,是在北京地区知名的企业名称,同时也是北京地区知名的餐饮服务品牌。

申请人成立于199年11月,成立至今一直主要经营餐饮服务,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8月的北京金鼎酒楼。

“金鼎轩”是申请人于199年改制成立后一直一直使用和宣传的餐厅商号及服务商标,广为媒体报道,被誉为京城餐饮的代表性品牌。

申请人为“金鼎轩”品牌的广告宣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金鼎轩”商标多年前就已广为公众、特别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公众熟知。

2、被申请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申请人在先的企业名称权,同时构成“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申请人在北京地区有良好的商业声誉,被申请人地处北京,对申请人“金鼎轩”字号和商标的知名度不可能不知晓,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人将申请人具有较强独创性和显著性的字号和未注册商标“金鼎轩”注册为服务商标,其主观恶意是明显的,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3、被申请人以其企业商号是“金鼎轩”来主张对“金鼎轩”商标的当然权利,是不合理的。

在申请人“金鼎轩”商号在先使用并已成名时,被申请人还没有成立;被申请人1998年成立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餐饮,直到203年12月5日在第三次变更经营时才增加了这一事项;被申请人自己承认其只是“准备涉足”而并未实际经营餐饮项目。

我国知名商标在德遭恶意抢注

我国知名商标在德遭恶意抢注

具有 积极 作用 。 到 目前为止 , 2 个 省、 有 2 市质检 部 门共报送 G P A 试 点企业 4 个 。 5 为保 证试 点工 作质 量 , 3 国家 认监 委、 标准委按照择优原则筛选 , 共确 定1 个省质检部 8 门报送 的2 6 8 个企业进行G P 点。 A试
农产 品 , 将受到 广大 消 费者青睐 。
我 国 知 名 商 标 在 德 遭 恶 意 抢 注
二 是错 季节化趋势 。 随着 人们消 费水平 的提
高, 农产 品生产 的季节性与市场差 价蕴藏着 巨大
的商机 。 因此 , 季 节供 给 , 济效 益会 储 藏 保 鲜 , 通 使农副产品拉长销售 期, 生产 旺季销售 为生产 变
至少在3 0 以上 。 0件
2O , 4 O 7 O 总第3 期 3 1 2
“白家 ” 商标早 在2 0 年9 04 月即在 英 国成 功注册 , 册类 注 别 为第3 类 。 O 根据 欧盟 方面 的 有关规 定 , 如果 成 员国的商标 注册先 于欧盟 商标 的注 册, 成 员国商 标 享有 在 先权 。 因此 , 根据规定 , “白家 ” 标 不 仅 商
首批 良好农 业规 范试点企业确 定
国家认监委 、 国家标准 委近 日下发通知 , 定 了 确 26 8 家单位 为第 一批 国家 良好农 业规范试点项 目。 良好农业规 范( A 认 证是 国际通行 的从 生产 G P) 源头加强农产 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控 制的有效措施 , 是 确保农产品和食 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前提保障 。 良好农 业规 范采取预防为主和干预为辅的原则, 鼓励生产者 采 用危 害分析与关键 控制 点( A C 方法识 别 、 H C P) 评 价和 控制食 品安全 危害。A 认证对于积极推动我 国 GP

中国知识产权案例

中国知识产权案例

中国知识产权案例
以下是中国知识产权案例的一些例子:
1. 吴英案:吴英是中国一位富豪,被指控涉嫌侵犯他人的商标权。

吴英经营着一家医疗美容机构,涉嫌使用其他公司的商标和产品名称,引发了一场广泛关注的知识产权案件。

2. 淘宝侵权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曾多次被指控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例如,一家服装公司指控淘宝网上有商家销售侵犯其商标权的假冒产品,引发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3. 美国高通反垄断案: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曾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展开了长达数年的知识产权纠纷。

NDRC指控高通滥用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利权,采取了反垄断调查和处罚措施。

4. 娃哈哈和翠竹案:中国食品和饮料公司娃哈哈曾和湖南翠竹公司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娃哈哈控告翠竹侵犯其商标权,抢注了与娃哈哈旗下产品相似的商标。

此案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娃哈哈胜诉并获得了赔偿。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以及日益加强的法律环境和执法力度。

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成果和权益。

苦心经营半个世纪的商标,竟遭自家亲弟弟抢注?

苦心经营半个世纪的商标,竟遭自家亲弟弟抢注?

苦心经营半个世纪的商标,竟遭自家亲弟弟抢注?国内的各种“老字号”是中国经济实体中最具商业文化内涵的代表,而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能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存活下来,其悠久的历史背后也蕴藏着创业的艰辛与经营的不易。

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台湾老字号—新东阳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商标被亲兄弟抢注,如今陷入被迫改名的尴尬境地。

上个世纪60年代,麦幸夫带领兄弟以炒肉松等食品起家,成立新东阳股份有限公司,随着品牌的发展壮大,其产品也逐渐成为台湾三大“伴手礼”之一。

在创始人麦幸夫逝世之后,由其二弟麦宽成继任董事长,三弟麦石来拓展大陆市场,后兄弟二人因经营理念不合分道扬镳。

在麦宽成计划进军大陆市场时,突然发现一家名为“福建新东阳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正在申请注册名为“新東陽高尔夫球场”等一系列跟“新東陽”有关的商标,麦宽成与新东阳公司进军大陆受阻,新东阳股份有限公司被迫改以“唐点子”、“上海宝馔”等品牌名称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品牌效应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由于这枚商标指定使用在“高尔夫球场设施”、“健身俱乐部”等服务,与自身经营的餐饮、酒店业务有较强关联性,所以新东阳股份立刻提出了商标异议申请。

在异议申请中,新东阳股份发现这家福建新东阳公司的成立人竟然就是三弟麦石来。

最后,商评委审理及裁定:由于麦石来曾为原异议人的副董事长,现在仍为其董事、股东。

违反了《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一款所指的“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

在未经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擅自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构成恶意抢注,被异议商标不予通过。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虽然麦石来申请的商标没有通过,但是不得不说,新东阳股份有限公司在进军大陆市场的时候,被迫换用其他的品牌,其实已经失去了其作为老字号的最大优势,无形中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所以,无论是中华老字号也好,还是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也罢,都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及时注册商标,以免苦心经营的商标被他人抢注。

中国民族品牌商标在海外被抢注

中国民族品牌商标在海外被抢注

中国民族品牌商标在海外被抢注老外魔爪伸向中国知名(2010-08-21 21:14:00)转载标签:分类:民族商标保护魔爪民族品牌商标抢注中国民族杂谈当我国许多企业对商标知识产权还是懵懂无知、不以为然的时候,一些只认法律、不讲道义的老外却亳不客气地将“魔爪”伸向了中国,将大量的中国民族品牌在海外抢注商标,从而将中国产品阻挡在别人的国门之外。

对于我们这个已经加入了WTO的国家来说,由此带来的伤痛将是巨大的。

据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在美国和欧盟被抢注的商标更是不计其数。

我国商标在境外遭抢注事件屡屡发生,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领域。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国外代理商抢注国内企业的商标这种抢注人往往是国内产品在海外的代理商。

由于中国企业的商标意识淡薄,在商标策略上通常采取的是"产品跟进策略",即产品和市场开拓到哪里,商标才开始哪个国家或者地区注册.经常是等自己意识到要注册商标时,往往自己的商标被他人抢注而陷入被动.“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五粮液”商标在韩国被抢注、“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康佳“商标在美国被抢注、“海信”商标在德国被抢注、“科龙”商标在新加坡被抢注。

为了这些商标的回归,这些企业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倒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近几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原产地保护产品等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内外的商标抢注危机,诸如“青岛啤酒”、“竹叶青”、“阿诗玛”、“云烟”、“江淮”等都未能幸免。

目前,中国商标已进入抢注的高峰期,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加,类似商标抢注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但是这种严峻的现实并没有引起有关企业的重视。

2004年中国在海外注册的商标不超过数百个,而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却超过1万个!!!(二)投机分子的恶意抢注国际上有一批境外商标注册公司蓄意抢注中国企业的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

海信被抢注案

海信被抢注案

1992年海信集团创设了“海信/HiSense”商业标志并在中国提出注册申请,该商标于1993年12月14日获得注册,同年开始正式作为商标和商号使用。

自1993年以来,海信集团公司一直是中国电子百强的上榜企业,1998年以来,排名进入前十位,其电视机、空调机、电脑、手机等产品,一直是国家名牌产品,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的英文商号和产品的商标都是“HiSense”。

1999年1月5日,海信集团的“HiSense”、“海信”商标被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9年1月11日,博世-西门子在德国抢先注册了“HiSense”商标,指定商品为第7、9、11类。

2002年年底开始,海信集团与博世-西门子(博西公司)就此商标抢注和转让问题的解决正式进行磋商。

双方协商交涉两年未果,进入法律程序。

还原事件本身,清晰案件事实,博世-西门子恶意抢注的非法本质和险恶意图昭然若揭:1、与海信同处于一个商业圈、彼此熟悉且有商业交往,却直接抢注海信商标,严重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为法律所不容,为商界所不齿,与其所标榜的企业理念相去甚远并使其成为一种公众欺骗;2、采用直接抄袭、复制的拙劣手段抢注他人商标(连字母的大小写都完全一样),不仅表明其行为属于典型的恶意抢注,而且属于典型的抄袭、剽窃(小偷)行为;3、博世-西门子抢注海信商标,要价4000万元,而自己却既不正式作为商标使用,也不作为自己的品牌精心培植、宣传和维护。

更有甚者,在双方就商标权属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竟然以所抢注商标在德国科隆起诉其试图进行商标讹诈的主观恶意非常突出。

为证明以上观点,特提供以下相关资料。

一、海信集团简介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80年代的青岛电视机厂,再到90年代海信集团的快速发展,及至进入新世纪海信3C产业架构的形成,三十五年来,海信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发展机遇,在高起点技术引进的同时,强化企业自主研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完整版)品牌保护案例

(完整版)品牌保护案例
我国知识产权被国外 抢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 增强,我国商标被国外公司抢注事件也层 出不穷。如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 利时、卢森堡被抢注,全聚德在韩国被抢 注,红星在英国被抢注,大白兔在日本、 美国被抢注,英雄和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 此外,诸如红塔山、安踏、海尔、长虹、 杏花村、王致和等著名品牌都遭遇国外抢 注。
2.指导企业正确地选择境外商标保护的途径。目 前,境外商标保护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 驰名商标制度来保护自己的商标;二是通过逐 一国家注册来保护;三是通过国际注册来取得 保护,即通过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 从而在多个指定国家获得保护。除第一条途径 外,绝大多数企业只能在第二、三条途径中选 择。正确的选择是,凡是能在《马德里协定》 或《马德里协定议定书》的成员国进行商标注 册的,就应选择国际注册;而在非马德里体系 成员国,只好通过逐一国家注册来取得商标权。
• 事实上,不单是老字号商标遭遇了 抢注风潮,几乎每一家准备进军海 外市场的知名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商 标被抢注的风险。
• “近年来中国产品声誉提高,国 外商家嗅觉灵敏,驰名商标、著名 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产品名称是海外 抢注的热门。”
• 格力电器公司的“格力”商标在巴西被 抢注。新科、康佳和德赛3个商标在俄罗 斯遭到一家公司的抢注。“英雄”在日 本被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 兰、比利时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 欧盟被抢注。
3.指导企业提高商标意识,引导和帮助企 业争创驰名商标。我国是《巴黎公约》 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的成员国,中国企业的商标 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就能根据上述国际条 约在条约成员国中得到法律的认可与特 殊保护。
• 4.指导企业做好商标的境外注册工作, 使自己在产品进口国拥有自主品牌。我 国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国家的知识产权制 度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在“使用在先” 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 拿大、新加坡等国,可在办理商标注册 申请的同时,妥善保存我国企业最早在 该国使用商标和连续使用商标的原始凭 证,包括合同、广告、包装装潢、宣传 材料等等,以防发生商标权属纠纷;二 是在“申请在先”的国家,如日本、韩 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应尽早办理 在该国的商标注册申请手续,甚至可以 在商品输入之前就预先办好商标注册手 续。

商标抢注案例

商标抢注案例

商标抢注案例商标抢注是指某个企业或个人恶意注册他人商标,导致原商标持有者无法正常使用自己的商标,甚至可能造成商标权纠纷。

商标抢注案例屡见不鲜,给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带来了严重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商标抢注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品牌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其商标在中国注册并得到了保护。

然而,一家不法商贩却利用一些漏洞,抢注了该品牌的商标,并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假冒产品,给品牌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案例二:一家初创企业在准备推出自己的品牌时,发现其选择的商标已经被他人抢注,而这个商标与其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高度契合。

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解决商标权纠纷,导致产品推出时间推迟,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案例三:一位个体经营者在开设网店销售自己设计的产品,然而,不法分子抢注了其商标,导致其在电商平台上无法正常经营,甚至被迫停止了线上销售。

这给个体经营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削弱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上案例表明,商标抢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困扰。

为了避免商标抢注带来的风险,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商标保护。

首先,企业和个人在选择商标时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注册前评估,确保所选择的商标不存在抢注风险。

其次,加强商标权益的保护意识,及时监测市场动态,发现有关商标抢注的情况,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商标抢注行为的监管,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商标抢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商标的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商标抢注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为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从王致和在德遭商标抢注看我国企业商标保护意识的欠缺

从王致和在德遭商标抢注看我国企业商标保护意识的欠缺

(亚)我们小组这次分析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商标遭海外抢注首先大家先看一个视频(放视频)A大家知道目前有哪些商标被抢注了?(提问某某同学)B简单讲一下王致和和狗不理的例子某某同学讲的这几个商标都是对的,这里我先讲两个我们著名的抢注商标例子:王致和和狗不理。

曾一元钱赢得“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的老字号王致和公司又遇到了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事情。

2005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

2006年,试图开拓欧洲市场的王致和食品集团发现自己拥有的“王致和”商标和使用了几百年的标识被抢注,而这家公司此前曾销售过王致和公司的产品,于是决定通过诉讼追讨商标权。

2007年1月26日,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了“王致和商标侵权”案。

这是中华老字号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商标诉讼维权。

同年11月14日,一审判决王致和集团在该案中胜诉。

“狗不理”包子被誉为“天津三绝”之一,始创于1858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使“狗不理”成为了一块拥有巨大商业价值的金字招牌。

20世纪80年代末,原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与日本大荣株式会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日本开设分店。

狗不理集团本想借助大荣株式会社这块跳板打进日本市场,没想到新市场还没开拓出来,就先丢了金字招牌:“狗不理”商标在日本遭到了一连串的抢注。

1989年,日本和光堂株式会社将“狗不理”注册为包子上的产品商标;1994年,“狗不理”在日本被注册为调料品商标;1995年,天津狗不理集团的合作伙伴大荣株式会社在餐馆服务上注册了“狗不理”;2002年,一种注册为“狗不理传说”商标的包子在日本诞生。

2005年2月28日,经过激烈竞买之后,狗不理集团最终以1.06亿元的价格被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纳入囊中。

产权问题解决后,商标问题就被提到了日程上。

改制后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决心一定要拿回失去的商标。

终于2007年9月拿回了遭抢注的两个“狗不理”商标。

国内外被抢注的著名商标

国内外被抢注的著名商标

商标官网显示小猪佩奇的商标在华遭遇恶意抢注,娱乐壹英国有限公司(小猪佩奇商标持有人)从而导致了损失了近数千万美元。

据了解到有个姓张的人,就申请了大约140个“小猪佩琪”的近似商标。

其中有个别商标类别(25类服装商标,3类的化妆品商标)注册成功,也有部分商标注册状态显示“异议中”。

大部分的被驳回或者在申请当中。

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或个人想要再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公司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诉讼之路,如果败诉要么通过商标交易花钱买下商标,要么改名字。

国外商标在华被抢注1.法国CASTEL葡萄酒(属于33类尼斯分类表酒类商标)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最早可追述于1949年,由CASTEL家族的9个兄弟姐妹创立于法国波尔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为名列前茅的国际知名大集团。

中国市场“卡斯特”葡萄酒:“卡斯特”中文商标被一位温州人士注册,现由“上海卡斯特”公司使用,亦宣称经营法国进口葡萄酒,并反告法国CASTEL侵犯其知识产权,向CASTEL 提起巨额索赔。

2.英国爱玛仕三十多年前,愛馬仕在中国注册英文“HERMES”商标,却迟迟没有注册中文商标。

三十年后,当他们看到“愛玛仕”被某制衣公司注册后,找到商评委要求撤销被拒。

国内商标海外被抢注1.“五粮液”在韩国的维权之路2003年,五粮液集团发现一名韩国人将五粮液的汉语拼音“WULIANGYE”在韩国注册成商标。

按照韩国商标法,一旦正式受理商标申请和发布公告,异议时间只有一个月。

五粮液集团随即向韩国商标总局递交了异议申请,并出具了“五粮液”作为国际知名商标和品牌使用在先的证据。

“对方的注册方式属于恶意抢注,想要误导消费者。

”但韩方辩称“五粮液”在韩国并不知名,注册不存在误导,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索性的是后来韩国商标法认定“五粮液”在国际的知名度,从而维权成功(不用通过购买或者换名的方式在韩国销售,省下了一大笔费用)2.上海“英雄牌”笔在日之痛(属于16类尼斯分类表文具类商标)上海“英雄牌”金笔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但其商标被日本商人抢先在日本注册,从而要求我方按“英雄牌”金笔在日本的商标品牌销售量向他支付5%的佣金,致使我方在日本的代销商因无利可图而停止代销,我方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近年商标抢注的经典案例

近年商标抢注的经典案例
近年商标抢注的经典案例
抢注商标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的竞争,如今有一些企业对自身商标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被有心人抢注商标,这肯定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下近年商标抢注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
浙江商人张鹏飞在韩国现代汽车进入中国之前,取得了“现代”商标的专用权,该商标专用权给张鹏飞带来了经商十多年一来最丰厚的一笔回报,张鹏飞因为“现代”商标一页成名。
案例四
天津著名老字号“狗不理”的商标曾在日本遭抢注,历时10余年的不懈努力,经过多次的谈判与交涉,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最终于2007年9月拿回了遭抢注的两个“狗不理”商标。至此,在海外漂泊多年的“狗不理”商标终于回家了,这是我国老字号企业在海外维权成功的经典案例。
案例二被抢注,还被用于生产同类别相关产品。经查,“葵花娃娃”商标在2012年被葵花药业公司前员工冷某军申请注册成功,并授权佛山怡创公司使用该商标。
案例三
1989年,北京市药材公司发现其“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该公司遂以“同仁堂”为公众熟知的驰名商标为由,请求日本特许厅撤销该不当注册的商标,日本要求提交“同仁堂”系我国驰名商标的证明文件。为了保护我国商标在他国的合法权益,商标局在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之后,于1989年正式认定“同仁堂”商标为我国驰名商标。

在海外中国哪些商标被抢注-

在海外中国哪些商标被抢注-

If others treat you well, you must be able to repay you in the future. If others treat you badly, you must strive to be able to raise your eyebrows one da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在海外中国哪些商标被抢注?中国被抢注的商标有海信HiSense、同仁堂、王致和、格力电器等企业的商标。

时代不断进步,各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发展迅速,各种企业不断发展起来,中国商标品牌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以致出现很多中国商标品牌被抢注的情况。

在海外中国那些商标被抢注?1、海信HiSense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下称德国博西公司)总部设在德国,创建于1967年。

1999年1月,德国博西公司在德国申请HiSense 为第7、9、11类上的注册商标,2月25日获得注册;随后申请了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和欧共体商标注册,并且要求优先权。

这令中国海信公司在欧洲的商标注册全面受阻。

年9月海信在欧洲被迫启用新商标HSense。

2004年10月德国博西公司派江苏博西家用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博西)副总裁为代表与海信谈判。

来自海信的消息称,博西最初曾同意将其注册在“蓝色电器”的“HiSense”第7、9、11类注册商标权转让给海信,但是索价4000万欧元。

海信同时收到德国博西公司在德国法院起诉的诉状,由于双方意见不一致不欢而散。

随后海信启动法律程序起诉到德国商标局,要求依法撤销德国博西公司注册的HiSense商标。

由于西门子集团介入在05年海信与德国博西达成和解协议,最终海信回购商标的价格为50万欧元。

2、同仁堂1989年北京市药材公司发现其“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

该公司遂以同仁堂为公众熟知的驰名商标为由,请求日本特许厅撤销该不当注册的商标,日本要求提交同仁堂系我国驰名商标的证明文件。

看看中国有多少品牌被外国抢注。这就是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

看看中国有多少品牌被外国抢注。这就是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

看看中国有多少品牌被外国抢注。

这就是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王致和'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的德籍公司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一名荷兰人注册;'红星'二锅头酒在欧盟、瑞典、爱尔兰、新西兰、英国等国家被一家英国公司抢注;'杜康'酒、'GONGHUA'链条、'龙井'茶在日本被抢注;'标准'牌洗衣机、'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天坛'牌蚊香在马来西亚被抢注;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的'大白兔'商标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和英国都曾被抢注;'QIDI'电器'DETON'音响在印度尼西亚被一代理商抢注;'牡丹'、'PEONY'商标被荷兰销售代理商在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卢森堡等五国抢注;'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信阳毛尖'等多个茶叶的名称在韩国被一茶商注册为商标;'红塔山'、'阿诗玛'、'云烟'、'红梅'等香烟商标被菲律宾商人抢注;'丰收'桂花陈酒在法国抢注;'三角牌'、'金鸡牌'商标在智利抢注;'长虹'在南非被一家中国的企业抢注;'老龙口'酒在韩国有7家企业进行了相关类别的注册;格力电器公司的'格力'商标在巴西被商标抢注;'新科'、'康佳'和'德赛'3个商标在俄罗斯被商标抢注;海信商标'HiSense'在欧洲被西门子合资公司抢注。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约有15%的中国知名品牌在国外遭遇商标抢注,其中在马来西亚超过80件,日本超过100件,澳大利亚超过200件。

我国知识产权研究探讨——从海信商标被抢注说开

我国知识产权研究探讨——从海信商标被抢注说开

我国知识产权研究探讨——从“海信”商标被抢注说开去一、典型案例1999 年 1 月 5 日,海信集团的‚Hisense‛商标被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驰名商标。

仅 6 天之后,博世-西门子家电有限公司在德国抢注了‚HiSense‛商标,随后又申请了欧盟注册和马德里注册。

该企业抢注的‚HiSense‛商标,与海信的驰名商标‚Hisense‛和英文商号‚Hisense‛的字母只有 S 的大小写不一样,是典型的完全无差别的复制。

更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相关资料,博世-西门子公司除了在德国商品检测基金会 2000 年第 6 期商品检测杂志的有关报告上首次提到‚HiSense‛字样,以及在德国电器批发商Telering 营销有限公司网站上依稀看到了有关介绍,在专业电器商场,德国公司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均未发现使用‚HiSense‛标识。

在西门子、博世 2004 年洗碗产品目录中,也没有发现带有‚HiSense‛标识的产品。

海信在得知自己的商标被抢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开始与西门子公司交涉。

博世-西门子公司从一开始竟同意转让,但提出的 4000 万欧元,约合 4 亿多人民币的高额转让费让海信无法接受。

2004 年 10 月,还在与对方谈判中的海信突然受到德国法院转来的诉状:博世-西门子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因为海信在欧洲参加展览时用了自己的商标)反而将海信诉诸于德国法院。

此案引起了国资委、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国家五大部委的关注后,商务部和中国家电协会出面调解,并给双方创造机会进行谈判。

2005 年 3 月,在欧盟和商务部斡旋下,西门子与海信就商标问题达成和解,博世-西门子公司同意将其根据当地法律在德国及欧盟等所有地区注册的‚HiSense‛商标一并转给海信集团,同时撤销对海信的商标诉讼,海信集团亦撤销针对博世-西门子公司的所有商标注册申请,海信向其支付‚6 位数‛欧元的转让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官网显示小猪佩奇的商标在华遭遇恶意抢注,娱乐壹英国有限公司(小猪佩奇商标持有人)从而导致了损失了近数千万美元。

据了解到有个姓张的人,就申请了大约140个“小猪佩琪”的近似商标。

其中有个别商标类别(25类服装商标,3类的化妆品商标)注册成功,也有部分商标注册状态显示“异议中”。

大部分的被驳回或者在申请当中。

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或个人想要再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公司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诉讼之路,如果败诉要么通过商标交易花钱买下商标,要么改名字。

国外商标在华被抢注
1.法国CASTEL葡萄酒(属于33类尼斯分类表酒类商标)
法国卡斯特兄弟简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最早可追述于1949年,由CASTEL家族的9个兄弟姐妹创立于法国波尔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为名列前茅的国际知名大集团。

中国市场“卡斯特”葡萄酒:“卡斯特”中文商标被一位温州人士注册,现由“上海卡斯特”公司使用,亦宣称经营法国进口葡萄酒,并反告法国CASTEL侵犯其知识产权,向CASTEL 提起巨额索赔。

2.英国爱玛仕
三十多年前,愛馬仕在中国注册英文“HERMES”商标,却迟迟没有注册中文商标。

三十年后,当他们看到“愛玛仕”被某制衣公司注册后,找到商评委要求撤销被拒。

国内商标海外被抢注
1.“五粮液”在韩国的维权之路
2003年,五粮液集团发现一名韩国人将五粮液的汉语拼音“WULIANGYE”在韩国注册成商标。

按照韩国商标法,一旦正式受理商标申请和发布公告,异议时间只有一个月。

五粮液集团随即向韩国商标总局递交了异议申请,并出具了“五粮液”作为国际知名商标和品牌使用在先的证据。

“对方的注册方式属于恶意抢注,想要误导消费者。

”但韩方辩称“五粮液”在韩国并不知名,注册不存在误导,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索性的是后来韩国商标法认定“五粮液”在国际的知名度,从而维权成功(不用通过购买或者换名的方式在韩国销售,省下了一大笔费用)
2.上海“英雄牌”笔在日之痛(属于16类尼斯分类表文具类商标)
上海“英雄牌”金笔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但其商标被日本商人抢先在日本注册,从而要求我方按“英雄牌”金笔在日本的商标品牌销售量向他支付5%的佣金,致使我方在日本的代销商因无利可图而停止代销,我方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3、国内两家知名跨境电商品牌的部分海外商标被一家中国公司抢注。

这两家被抢注的品牌分别是属于尼斯分类表中35类广告商标ANKER和RAVPower。

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信阳毛尖(属于30类尼斯分类表食品茶类商标)等(多个茶叶在韩国被同一茶商进行商标抢注。

红塔山、阿诗玛、云烟、红梅等香烟商标被同一菲律宾商人进行商标抢注。

中国品牌出海如何保护自己
几乎每次发生商标抢注事件,大家都会一致将矛头指向抢注者,诸如“小偷、强盗、垃圾、小人、阴险”等词都会用上。

抢注商标肯定是不道德的,大部份的商标抢注的目的是为了把商标卖买交易个好价钱,或是大公司重金把商标买回去。

作为出海品牌,厂商应该提前做好商标规划。

据了解,目前国家也已经出台了境外商标注册资助政策,以此鼓励国内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另外对于已被抢注的商标可以更换另一名称,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少花一笔钱,但坏处也很明显,大众熟悉的牌子突然被换,虽然说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但多少也会产生影响;或者从商标持有者处购买原来的商标,不过他们肯定会狠敲一笔,比如说2012年苹果从深圳唯冠购买“ipad”9类电子产品商标就花费6000万美元的天价。

日常商标注册,总觉得流程很复杂,拒绝忙碌奔波,低效耗时,想省心省力那就交给汇桔网,商标服务进度实时同步官方系统,可在线查询商标,商标标准注册,约13个月即可领取商标证书。

若还有更多的商标注册问题,可以登录汇桔网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进行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