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探究题(共37小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cm;v 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
2.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坡度(填“较小”或“较大”)。
(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小”、“大”或“等于”),表明小车做的是(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为s。
3.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A.便于观察B.受热均匀
(2)由图乙可知,物质是(晶体/非晶体)。
(3)图乙中,该物质加热8min时,其状态是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此时的温度是℃。(4)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及火柴外,要完成此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4.如图,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试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图甲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该物质在BC段处于(填“固体”、“液体”、“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物质在B点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C点的内能;(4)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AB段比CD段升温要快,其原因是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其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小”或“相同”)(不考虑热量散失)。
5.一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的关系。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6.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若在实验中,不能使另一颗等长的蜡烛与A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放置所致。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调整高度一个元件是。若不调整,会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选填“上”或“下”)方。
(2)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整高度后,不改变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无像,此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8.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如图所示,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又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接下来,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9.小明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
A.22cm
B.14cm
C.6cm D.无法确定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填序号),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10.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②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