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基础

合集下载

【全文】油气田开发概论第2章、油藏工程基础

【全文】油气田开发概论第2章、油藏工程基础
——进一步勘探的依据 二级储量:基本探明储量(控制):探井、资料井、 取
心井参数落实,精度>70% ——制定开发方案的依据
一级储量:探明储量(开发):第一批生产井(基础井网) 参数落实,有生产资料,精度>90%)
——生产计划、调整方案的依据
五、油藏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
了解油藏特性,预测未来动态,必须掌握有关油藏驱动机理的相关知识。
(二)油田开发指标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人们定义一系列说明油 田开发情况的数据。
1、采油速度:年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衡 量油田开采快慢的指标。
2、采出程度:油田某时期累积产油与地质储量的比 值,%。衡量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
3、采收率:油田开发结束时的累积产量与地质储量 的比值,%。衡量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
六、井网与注水方式 正形井网系统 以正方形井网为基础,井距:a;井距=排距
A、直线系统
M=1:1 F=2a2 S=a2
六、井网与注水方式
B、五点井网 M=1:1;F=2a2;S=a2 C、反九点井网 M=3:1;F=4a2;S=a2 D、反七点井网 M=2:1;F=3a2;S=a2
七、井网部署
1、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各个油层的作用,为油层比较均衡 开发打下基础,减少层间矛盾 (2)提高采油速度,缩短开发时间 (3)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最终采收率 (4)适应采油工艺技术发展的要求
(一)合理划分开发层系
2、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 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层间矛盾。
(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 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有较长的稳产期。

第一章油藏工程基础.09.8

第一章油藏工程基础.09.8
❖试验区的开辟还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
118
第18页,共137页。
4、开辟生产试验区
(2)开辟生产试验区的主要任务
研究油层的地质情况,搞清各小层面积及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非均质 情况,隔层的性质和分布规律;研究注采井网系统和布井方式极其对储量的控 制程度,以及开发层系划分的标准;研究生产动态规律和合理的采油速度,以 及适用的采油工艺技术。
优选重要的和基本的内容是:
❖ 提高采收率研究:分析研究不同开发方式下各类油层的层间、层内和平面干扰情况,
注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以及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适应性。
❖ 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作为提高产能的开发措施应包括压裂、酸化、 卡堵水、放大压差、强采强注等,分析其对增加产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 善开发效果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页,共137页。
1
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节: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第二节:油藏评价 第三节: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 第四节:井网与开采方式 第五节: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 第六节:油田开发调整
第2页,共137页。
2
普查
一、区域勘探

详查

勘 探 二、工业勘探 开
构造预探 油田详探 油气藏评价
1.地震细测工作 2.打详探资料井 3.油井试油和试采 4.开辟生产试验区
❖ 油田各种天然能量试验:这些能量包括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边水和底水能量;
应认识其对油田产能大小的影响,对稳产的影响,以及各种能量及驱动方式的转化关系等。
❖ 井网试验:包括各种注采井网形式及井网密度所能取得的最大产量和合理生产能 力,对油层的控制程度以及对采收率和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220 第20页,共137页。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油藏工程是石油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石油工业的生产过程中,油藏工程是最基础的环节,掌握好油藏工程的基础知识是影响整个油田生产效益的核心因素。

因此,为了培养具有油藏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本课程设计将详细介绍油藏工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目标1. 理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理论知识:1.油藏地质和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

2.油藏储量数量估算方法。

3.储层流体流动规律和流动模型。

4.油藏压力动态及其规律。

5.油藏采收率的计算和提高方法。

6.油藏工程常用工具和技术。

2.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技能:1.针对不同种类的油藏,进行储量估算和投资评估。

2.解决不同油藏储层中油气流动的基本问题。

3.收集、处理和分析油藏数据的基本能力。

4.把握油藏工程技术发展方向,掌握油藏工程常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形式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油藏地质和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

2.油藏储量数量估算方法。

3.储层流体流动规律和流动模型。

4.油藏压力动态及其规律。

5.油藏采收率的计算和提高方法。

6.油藏工程常用工具和技术。

2. 教学形式: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授课。

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

2.综合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室内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油藏工程常用工具和技术。

4.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油藏工程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英文授课:本课程将全英文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良好的互动环境:在英文授课的基础上,我们将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在课程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发起交流,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油藏工程基础1专题培训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1专题培训课件
16
二、油藏工程学科的发展概况
油田开发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1950年代以后
特点:油藏工程逐步成熟。表现在五个方面:
油田开发的科学原理(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田开 发基本理论等)和油田开发实践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克 雷洛夫:<<油田开发科学原理>>)。
各种先进的观察和测量仪器仪表以及模拟实验技术与 装备的应用,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油层及其中流体从宏 观到微观方面的认识。
表 1-1 世界主要产油国的产量和储量
可采石油储量 (2000年,108t)
原油产量 (2001年,106/d)
66.27
1.36
28.7
1.29
359.48
1.22
122.37
0.59
32.74
0.52
99.05
0.43
153.48
0.38
133.42
0.34
131.65
0.27
1349.66
12.23
开始生产年代 1865 1859 1936 1913 1904 1917
21
四、世界石油开发现状
中国油田开发历程及现状:
2005年全年国内的原油需求量将达到3.1亿吨,比去 年增长6%左右,而今年国内原油的全年产量达1.8亿 吨,增长速度为3%,仅为需求增长速度的一半。1.3 亿吨的供需缺口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因此今年的原油 进口依存度将超过43%,比去年提高近2%。
13
一、油藏工程及其研究内容
2.油藏工程的研究内容
详探
开发
一次采油
发现
二次采油
勘探
废弃
三次采油
14
二、油藏工程学科的发展概况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属于哪种类型的流动?A. 层流B. 湍流C. 非牛顿流动D. 牛顿流动答案:D2. 油藏压力下降会导致哪种现象?A. 油藏体积增大B. 油藏体积减小C. 油藏温度升高D. 油藏温度降低答案:A3. 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单位是?A. mDB. psiC. m³D. m/s答案:A4.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答案:D5. 油藏中的水驱油效率主要取决于?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油藏温度答案:C6. 油藏中的气顶对油藏开发有什么影响?A. 提高油藏压力B. 降低油藏压力C. 增加油藏体积D. 减少油藏体积答案:A7. 油藏中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注入方式有哪几种?A. 水平注入B. 垂直注入C. 混合注入D. 以上都是答案:D8. 油藏工程中,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Sw = (Vw / Vp) * 100%B. Sw = (Vp / Vw) * 100%C. Sw = (Vw / Vt) * 100%D. Sw = (Vt / Vw) * 100%答案:C9. 油藏中,油水界面的移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油藏工程中,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依据是什么?A. 储层总厚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孔隙度D.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藏工程中,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包括?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2.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些参数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渗透率答案:A, B, E3.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储集能力?A. 储层孔隙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厚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岩石类型答案:A, B, C, E4. 油藏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流动特性?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C, D, E5.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开发策略?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油藏工程基础

油藏工程基础

2. 基础井网的部署要求
(1) 要考虑到将来不同层系井网的相互配合和综合利用。
(2) 在实施上要分步进行,基础井网钻完后,暂不射孔, 及时进行油层对比,搞清地质情况,掌握其他油层特点。必 要时,修改和调整原定方案。然后再对基础井网射孔投产。
第二节 油藏评价
一、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
1.油(气藏)的表征参数
第一节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三、油田正式投入开发
1. 基础井网的主要任务
详探井的密度为 1—2km2/口
( 1)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 (2)兼探开发区的其他油层,搞清这些油层的分布状况、 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开发井网。 物理性质和非均质特点。
[3] 苏尔古切夫. 二、三次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1993
[4] 万仁溥. 现代完井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第一节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合理的开发程序: 把从油田勘探到投入开发的过程分成几个 阶段,把油藏描述研究、油藏工程研究以及其他的技术学科有 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钻井、开发次序和对油藏的研究工作, 尽可能用较少的井、较快的速度来取得对油田(藏)的全面认识, 以及有关基础资料的获取,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指导油田逐步 投入开发。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勘探(预探)阶段、工业勘 探(详探)阶段和全面开采阶段。 一、区域勘探(预探) 区域勘探的主要任务是在查明区域地质和生、储油条件 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控制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 造的地质情况,为工业勘探指出有利的位置和方向。
《采油高级技师培训考核大纲》
(1)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井组和区块);
(2)不同驱动方式的开采特征;

油气田开发概论第2章、油藏工程基础

油气田开发概论第2章、油藏工程基础

三、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制定和选择合理开发方案的具体原则:
(1)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速地开发油田, 以满足国家对原油日益增长的需要。 (2)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的采收率最高。 (3)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 (3)油田稳定生产时间长,即长期高产稳产。
(一)合理划分开发层系 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独立
B、环状切割注水:注水井按照环状分布,
水井布在0.4R处。
C、中央注水:沿R:200~300m周围上布
4~6口注水井,中央布1~2口油井。
六、井网与注水方式
3、面积注水:把注水井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均匀地布置
在整个开发区域上。 ——切割注水的极限形式
面积井网布置系统
特征参数: M——生产井数与注水井数之比; F——每口注水井控制的面积; S——钻井密度(每口井的控制面积)-井网密度。
合理的注采井网和井网部署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要适应油层的渗流特征,达到一定的采油速度; ★保证有一定的单井控制储量;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八、油田开发调整
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因?
1、初期的井网比较稀; 2、初期的开发方案主要以主力油层为对象; 3、油藏的开发状况不断随着开发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开发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
三、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什么是油田开发方案?
——在深刻认识油气田地下情况的基础上,正确制定 油气田开发方针与原则,科学地对油气藏工程、钻井 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建设工程以及投资等进行设 计和安排,对油气田开发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包括 初步开发方案和正式开发方案。它是指导油气田开发 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
油田勘探和开发应遵循的方针是:

油藏工程基础

油藏工程基础

油藏工程基础一、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开采特征:1、弹性驱动-----油藏无边水或底水,又无气顶,且原始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下降,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弹性膨胀能驱油的方式。

一般为封闭油藏和断块油藏。

2、溶解气驱-----在弹性驱阶段,当油层压力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原处于溶解状态的气体将分离出来,气泡的膨胀能将原油驱向井底。

其弹性能主要来自气泡的膨胀,而不是来自液体和岩石的膨胀。

在开采过程中,随着井底流压的急剧下降,井底附近严重脱气,油层孔隙中很快形成混合流动,随着压力的进一步降低,逸出的气体增加。

由于气体的流度大于原油的流度,气体抢先流入井底,使驱油的动力很快丧失。

同时,原油中的溶解气逸出后原油的粘度增加,使流度进一步恶化。

表现为生产气油比急剧上升,当能量极大的消耗后生产气油比很快下降,同时产量下降。

3、水压驱动----当油藏与外部的水体相连通时,油藏开采后由于压力下降,使其周围水体中的水流入油藏进行补给。

分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

刚性水驱是以油藏压力基本保持不变为其特征,驱动能量主要是边水的重力作用,水侵量完全补偿了采液量,总压降越大采液量越大。

形成条件是:油层与边水或底水连通性较好,有良好的供水水源,油水层有良好的渗透性。

通常也将注水开发看成刚性水驱(当注采比等于1时)。

油藏进入稳产期,由于有充足的边水、底水或注入水,能量消耗得到及时补充,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当边水、底水或注入水推至油井后,油井开始见水,含水不断增加,产油量开始下降,但产液量可保持不变。

弹性水驱主要依靠含油区和含水区压力降低而释放的弹性能量进行开采。

当压降范围扩大到水体边界后,没有充足的能量供给,整个水动力学系统将呈现拟稳态流动,整个系统的压力降落与采液量的增加成正比关系,直到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而转为溶解气驱为主。

形成条件是:有边水或底水,但活跃程度不能弥补采液量,人工注水的注水速度小于采液速度开发看成刚性水驱。

油藏工程基础的物质平衡方程

油藏工程基础的物质平衡方程

物质平衡方程一、假设条件:① 储层流体物性均质②任何时间压力平衡③开发指标平均值④不考虑油藏温度变化 应用:① 计算弹性产量②确定弹性产油量③预测油藏动态④判断油藏的封闭性⑤求地质储量 二、体积变化量的分解:(1)液体油的膨胀量:-oi o N B N B (2)通过气体膨胀量:()si s g -N R R B (3)气顶气的膨胀量:goi gi m -1B N B B ⎛⎫⎪ ⎪⎝⎭ (4)束缚水体积的变化量:()oi w c w w c 1+m 1-N B S C P S (5)地层孔隙体积变化量:()oi f w c1+m 1-N B C P S (6)天然气水侵量:w e W B ; 人工注水量:i w W B(7)累计产液量:p p ppN R W ⎧⎪⎪⎨⎪⎪⎩产油:N 地上产气:产水:;()p op p s gp -wB N R R B W B ⎧⎪⎪⎨⎪⎪⎩产油:N 地下产气:产水:三、地下产量=油藏中体积变化量之和()()()()()g oi oi 0w si s g oi wc w f w i wgi wc wc 1+m 1+m +-R +W B =N -B +-+m -1++++1-1-p p s g p oi o e B N B N B N B R B B N R R B N B S C P C P W B W B B S S ⎛⎫⎡⎤ ⎪⎣⎦ ⎪⎝⎭引入两项体积系数:=ti oi B B ; ()t o =+-si s g B B R R B 得:()()()()p -+-+N R B -++1+1-ptsi g e i p wp gw w c fti t ti ggi t giw cNBR B W W W BN S S Cm B B B BB m B P B S -=⎛⎫--⎪⎝⎭=()()()()si p g e i ---+--1+-++B +1-pt p w g gi t ti ti ti f w c w gi w cNB R R B W W W B B B mB B m BC S C P B S ⎡⎤⎣⎦3.①()-0.01*12*2t =Q =2046=1609.4t/d ie Q at e ②()()()()--0.12*2p 2046*365t =1-=1-=13278700.12atQ iN e et ai③a=1%;④112046t=ln =ln=13.30.124.6l tQ a Q 年⑤ ()()()-*25-*24-0.12*252046*365=1--1-=1-=39420(t)0.12a a lip Q Q N e eeaiai4.①2046===1650(/)1+1+0.12*2i t Q Q t d ait ②()()62046*365=ln 1+=ln 1+0.12*2=1.34*10(t)0.12i p Q N ait ai③0.12===9.7%1+1+0.12*2aiait ait ④-2046-416===32.50.12*416i Q Q t aiQ年⑤()()p 2046*3652046*365=ln 1+0.12*25-ln 1+0.12*24=189435(t)0.120.12N ⎡⎤⎡⎤⎢⎥⎢⎥⎣⎦⎣⎦5)某油藏水驱特征方程为4lg =N /+lg ,a=24.0*10,=1.2p p W a b t b 且1>去含水率f=0.5时的累积产量np 和累计产水量wp ;2>若地质储量为500*104t ,采出程度η为多少?解1>()5/1-=1.04*102.3P a f f W t =;()=lg lg =1.2*106p P N a W b t -;2>641.2*10==24%500*10P N Nη=;。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contents •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地质基础•油藏流体性质与渗流规律•油藏开发方式与开采特征•油藏动态监测与资料分析•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目录01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工程定义与任务定义油藏工程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和驱替机理,以及相应的工程调整措施,以求合理地提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任务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和水驱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特征,确定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田开发计划,进行油田动态监测,提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预测油田开发趋势等。

油藏工程发展历程初始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以试井和油田动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渗流力学和油层物理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油藏工程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

油藏工程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油藏描述、渗流力学、试井分析、油田动态监测、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等。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测井、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手段进行研究。

同时,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球科学、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

02油藏地质基础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风成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每种环境都有其特定的沉积物来源、搬运方式、沉积作用和保存条件。

沉积相指在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或岩石特征的综合,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等。

常见的沉积相有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滩相等。

沉积相与油气藏的关系不同沉积相带发育不同类型的储集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和类型。

例如,河流相砂体常发育在古河床和河漫滩,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储层特征与类型储层特征01包括物性特征(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学特征(如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如孔隙、裂缝)等。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
溶液 中含有 少量 的杂质 Na O, 2 ,除 去 Na O3 :重新修订 了教学大纲 C 2 C


; I .
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使 Na O 转化为气体 :原则为本课程制定了一套包括理论教学、 2 C 实践教学、 课程
C 而得 以除去。④除杂操 作要 简单 。除去铜 中 :设计到生产实习的完整教学体 系。 O2 在课程 内容设计 中
降低温度使 K NO, 晶析 出, 结 再通过过 滤就可得 :宽松 的 主动学 习的环境 , 调动 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 到纯净的 K NO3而杂质 Na 1 , C 留在母液 中a :毕业设计 培养 了学生 自学 能力 、 思维能力 、 程实践能 工


() 2 化学方法。 沉淀法。 除去硝酸溶液 中 :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得到全面而系统 的训练 。 ① 要 通过一个 少量的盐酸可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 使盐酸转 :有 生产背景的油 田开发课题 以设 计为主线 , 学生通过油藏 工程方案设 使

: 南
使油 工 基 》教 条 和 学 果 了 《藏 程 础的 学 件 教 效 上

二 = :
jl ,【 臣
所含 的杂质 。学生学会除杂的方法 , 将使 学生学 :一个台阶 物质 中的杂质呢? 除杂 又要遵循什 么原则呢?

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得到

有所用 , 是现代教 学改革的需要 。 那么, 如何除去 : 了较大的提高
・探 索 ・ 【 痃学击新探 】 教.
除桑 曲 厦 则 和
河南 濮阳 ・郑孟桥

藏程础是油程业 一主专 工基》石工专 的f要业 ]

课 , 课程知识点 多 , 程内容与 油 田实际联 系密切 , 该 课 教

现场员工培训-油藏工程基础

现场员工培训-油藏工程基础
特点:适用的油藏范围广,油井见效块,采油速度高。
根据油井和注水井相互位置的不同,面积注水可分为四点法面积 注水、五点法面积注水、七点法面积注水、九点法面积注水以及直线 排状系统等。
44
44
•直线排状:
直线排状系统:井排中井距与排距可以不等。 生产井:注水井 m=1:1
45
45
五点井网:
反五点井网和正五点井网是相同的。 m=1:1;
1、崖城组煤系地层为主的源岩,提供丰富的气源条件 2、大型的扇三角洲/滨海砂体发育,既是良好储集体,同时也是油气运移良好的输 导层; 3、封盖好,晚期成藏,保存条件好。4、常压带成藏。 NNE
2000
YA13-4 YA13-6
区域盖层
YA13-1
3000
Wedge A
YA13A
N1 3 -N2
T5 0
早期注水开发方案。
(3) 注水方式
油田注水方式就是指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 间的排列关系。 不同的油藏需要相应的注水方式,不同的注水方式下的开发效果也不相同。 注水方式主要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三种。 边缘注水
将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置在油水过渡带附近进行注水。
边外注水 边上注水 边内注水
58
58
绥中36-1油田
反九点井网:
总井数256口:油井203口, 注水井44口,水源井9口
石油地质储量:2.98×108m3
59
59
(7) 吸水指数
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叫油层吸水指数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2
A B
日注入量(m3 /d)
10
8
6 4 注入压差(MPa)

油藏工程教学课件: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 (一)

油藏工程教学课件: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 (一)

油藏工程教学课件: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 (一)油藏工程教学课件是为学习油藏工程的学生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工具,通过它可以更加系统和深入地了解油藏工程的相关知识。

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下面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它的内容。

一、课程概述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油藏基础知识,包括油藏特性、油藏分类、油藏地质学、油藏物理学、油藏渗流力学等多个方面。

这门课程是学习油藏工程的重要基础,在后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授课内容1. 油藏特性介绍了油藏的特殊构造、岩石物性、油气组成和流体性质等基本特征,同时讲解了不同类型的油藏,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

2. 油藏分类主要讲解油藏地质分布的不同类型,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油藏等,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油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3. 油藏地质学教学课件中涵盖了油藏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油藏形成的基本原理。

4. 油藏物理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油藏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模型适用条件和解析途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油藏物理性质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5. 油藏渗流力学主要内容包括渗透率、孔隙度、渗流方程、渗流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让学生掌握油藏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油藏渗流规律分析方法。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这门课程时,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地质、物理和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参加实验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听讲、做笔记、独立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总的来说,油藏工程教学课件:油藏工程基础第章-王长权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油藏基础知识的机会,它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

同时,教学课件还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未来,此类课程的发展应该更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实践来深入探讨油藏工程知识的实际操作,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油藏工程

油藏工程

《油藏工程基础》简介油藏工程是一门研究油气资源开发的课程,该学科是油气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技学科。

学科综合了油藏地质、油藏物理、地震、测井、渗流力学、采油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藏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评价、预测、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油藏工程的实践应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以高效开发油气资源为目的的油藏工程学科,在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的《油藏工程基础》是立足于油藏工程和油藏地,并向采油工程和经济评价延申,培养出既懂石油地质又懂石油开发的复合性人才,这样本课程就成为本校最关键的专业课程之一,它是连接石油地质工程和石油开发工程的桥梁。

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地质大学特色的石油工业专业人才,就不能照搬石油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

因此,需要对《油藏工程基础》进行特殊建设,以达到培养高水平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目的,使地质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成精品,成为培养我国石油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地。

精品课程经过多位优秀教师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多媒体、实验、实习和观摩的多项教学过程。

课程适应当前的知识面扩展、学科交叉渗透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办学定位突出、培养目标明确,符合授课对象。

且吸收了现代油藏工程的国内外的新进展,涵盖了国内外最成熟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突出表现为:1、教师队伍结构完善。

主讲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教学水平、丰富的科研背景成果;有任课教师的梯队,助教、教辅人员配备合理,互相协作。

2、教学方式先进。

实行教学和讨论结合,启迪学生思考,能够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性强。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和实习,单元实习和综合性实习相结合。

油藏工程基础1-5章资料

油藏工程基础1-5章资料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油田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 3、油藏工程涉及内容广,基本概念多,要多理解、
多积累,建立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开 发理念。
七、参考书
《油藏工程基础》 《油藏工程基础》 《实用油藏工程》 《现代油藏工程》
刘德华 朗兆新 周红、关振良 陈元千
第一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第一节 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第二节 油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 第三节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作为一名油藏工程师所要做的工作:
以油藏为对象制定高经济效益的油田开发方案。
制定高效的开发方案,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1、新油田的开发方案设计 2、已开发油田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3、对开发方案进行调整及提高采收率
六、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油田开发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
一开发方案设计开发前的准备油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原则及其包含的内容油气藏的评价油田开发方式的确定复杂油田的开发设计二水驱油理论基础水驱油藏内流体饱和度的分布分流量方程平面一维流动的产量公式水驱油藏的面积波及系数及体积波及系数三开发动态分析物质平衡方法经验方法试井分析方法四油藏动态监测与调整动态监测的内容油藏管理油田开发调整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长期的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第一节 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叙述详探阶段的任务 有哪些;
2、能陈述详探阶段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3、能陈述每件事情的任务及所能达到的目的。
一、详探阶段的主要任务
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
• 地层层序及其接触关系 • 各层中的油、气、水分布 • 隔层、盖层分布及性质 • 特殊层:气夹层、水夹层、高压层、底水、

油藏工程基础

油藏工程基础
它是利用生产资料计算动态地质储量的一种方法 35
适用条件:油气藏开采一段时间,地层压力明显降
低,已采出可采储量的10%以上。
精度情况:对于封闭性的未饱和油藏、高渗透性小
油气藏、连通性好的裂缝性油气藏,其精度较
高。
4. 产量递减法 它适用于油气藏开发后期,油气藏已达到一的
采出程度,并经过开发调整之后,油气藏产量已进
该法以随机变量为对象,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 其主要应用于资源评价中。
37
二、计算地质储量的容积法
1. 计算油田地质储量的容积法
(1)原油的地质储量
N=100AhSoio/Boi
=100Ah(1-Swi)o/Boi
(1

式中:N原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平均有效孔隙度,f;
25
6. 油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原油聚集
26
7. 气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天然气的 聚集
8. 油田:受同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一个或几个油 藏的总称。
9. 气田:受同一局部构造单位控制的一个或几个气 藏的总称。
10.工业性油气藏: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 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收率的学科。
2
“总体”的含义
(1)指组成油气藏的各个部分,研究它们的性质 及在开采中的作用。包括: 油层内部和与之相邻的水层 断层、隔层以及其他特殊层的性质和作用 流体和储集层的性质
(2)在控制油藏的动态方面 在平面上,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地区或少数井上 在剖面上,不局限于个别的油层上
(3)油气藏与油气井的关系 油气藏整体动态是主要的 油井则是次要的
层中,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3. 天然气:亦是石油的主要类型,呈气态,或在地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

《油藏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作者:刘志森刘德华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07期《油藏工程基础》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该课程知识点多,课程内容与油田实际联系密切,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油藏工程基础》教学组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的配套,使《油藏工程基础》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上了一个台阶,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教学团队的建设注重油藏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由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等组成的教学团队。

该团队目前已出版教材和专著多部、自制网络课件1套,承担着石油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程组的教师们同时还参与了其他相关的教学研究,将油藏工程课程建设与国家特色专业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科和专业建设服务。

二、《油藏工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的石油工程师,因此,对学生的工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油藏工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油田实际以及该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坚持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原则为本课程制定了一套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到生产实习的完整教学体系。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本着“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力求适应当代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要求,尽量贴近科研、生产要求。

三、探讨“扩招后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任何工程活动都包括工程设计和工程实现两个主要的构成成分。

工程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内容。

本研究课题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从传授知识向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为主转变。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主动学习的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得到全面而系统的训练。

油藏工程基础(第二章)

油藏工程基础(第二章)
式中 Pi —原始地层压力,MPa; 原始地层压力,MPa; a —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 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 GD —井筒内静止液体压力梯度,MPa/m; 井筒内静止液体压力梯度,MPa/m; D —埋深,m。 埋深, 井筒内的液体静止梯度,由下式表示: 井筒内的液体静止梯度,由下式表示: GD =dPi/dD=0.01ρ ρ—井筒内的静止液体密度,g/cm3; 井筒内的静止液体密度,
3
青西油田下沟组窿8~柳103~柳4井油藏剖面图
0 1 2 3 4 5km
窿8
青2-9
青2-12
青2-10
青2-3
柳103
柳4
Z1 -1000 3-2 3-1 -1000
层位:k 1 g 12~k 1 g 11 海拔:-1558.88~-1650.28
2-2 2-1 1-4 1-3
3-2
2-2
3-2
窿1 窿101井 101井
— K1g12 K1g21~K1g13
— 4589.04589.0-4601.0 4280.54280.5-4462.0 4474.44474.4-4600.0 4538.04538.0-4646.0 4538.04538.0-4646.0
窿102井 102井 窿103井 103井 窿104井 104井
异常高压:新疆独山子、 异常高压:新疆独山子、 胜利油田沙三段、 胜利油田沙三段、川南 二叠系等。 二叠系等。 大于1.2 大于1.2为异 1.2为异 常高压; 常高压;小 0.8为异常 于0.8为异常 低压。 低压。
11
第一节 油气藏的压力、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压力、
一、油气藏的压力系统
2.压力系数
5
第一节 油气藏的压力、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算最终采收率
Er
1 S wi Sor 1 S wi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四章、相对渗透率曲线
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3、分流函数曲线和前缘饱和度计算
k rw
w
f w
k rw
k ro
w
o
fw
Sw
切点对应的含水饱和度 为前缘含水饱和度
Sw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四章、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一、粒度
(1)薄片图象测定仪
1、测定方法
(2)筛析法
筛孔级差通常按 2 几何级数(测定>37μm孔径颗粒相当与400目)
(3)沉降法
确定黏土粒级 d
18 (测定53-72 μm孔径颗粒大于400目)
g
s l
1
注:粒度测定不是一个定值,而是指构成某一平均粒 径d的范围。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一、粒度
2、描述参数及方法
(1)不均匀系数a
a=d60/d10
指累积重量占60%时的d60与累计重量占10%时的d10之比。
说明不均系数越趋近于1,粒度组成越均匀,一般储层岩石不均匀系数在1-20
间。
(2)分选系数s
s
d 75 d 25
s=1较好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油藏工程基础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三部分、试井知识 第四部分、油藏工程基础 第五部分、油气产能核定方法 第六部分、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三部分、试井知识 第四部分、油藏工程基础 第五部分、油气产能核定方法 第六部分、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4、无因次采油(液)指数计算
fw
I ( w)
I(o)
2koi h
定义:Io为无水采油指数。
无因次采油指数
I(o)

I (o)i Io

oln
re r
2k h
oln
re r
kori
2k h( kori krwi )
o
w
I(w)
2k h
ln
re r
oln
re r
( kori krwi )

o
w
1
o
(kori
krwi
w
o )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五章、毛管压力曲线
应用:1、计算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参数
2、计算驱油效率(退汞效率即是驱油效率)
3、测定润湿性
c os wo

pTwo og pTog wo
当 wo 0o 时为油湿; 当 wo 90 o 时为水湿。
出平均的毛管压力参数和曲线。
J(Sw )


Pc
cos
(
k
)
1 2

很难测准接触角θ,可以简化为:
J(Sw )

Pc

(
k
)
1 2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三部分、试井知识 第四部分、油藏工程基础 第五部分、油气产能核定方法 第六部分、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试井知识
第一章、预备知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二、孔隙度 1、测定方法
直接实验测定和测井法表定。
2、评价
孔隙度范围 ≥30% 25-30% 15-25% 10-15% 5-10% <5%
分级 特高孔
高孔 中孔 低孔
特低孔
超低孔
致密层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三、岩石压缩系数
Cf
p V p
压 力
液相
两相共存
C 临界点
气相
温度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二章、油藏烃类的相态
二、典型油气的相态特征
1
4
3
p

C
力 100% b 2
d2
A 75%
T
50%
d1
25%
B 温度
说明:1点表示未饱和油藏,当压力下降到b点开始有气泡产生; 2点表示有气顶的油藏,称为饱和油藏; 3气藏APCTB外围; 4凝析气藏处于从C到T的上方。
注释:p:指临界凝析压力 C:临界点 T: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临界凝析温度 d2:第二凝析点 d1:泡点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三章、流体性质
一、油气比
在油藏原始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与原油的体积比称为原始油气比。
二、体积系数
Hale Waihona Puke Bo Vf Vs三、收缩系数
直接实验测定和测井法表定
与体积系数互为倒数。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五章、毛管压力曲线 4、判定孔径分布均匀程度,BC段越平越长,孔径 分布越均匀,反之越不均匀
A
B C D
5、确定油藏油层高度 Pc ( w o ) gh
h 10 Pc (单位:米)
w o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五章、毛管压力曲线
6、J(Sw)函数
对多个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进行统计回归,得
四、流体饱和度
So Sw Sg 1 Soi 1 Swi
So-含油饱和度,Sw-含水饱和度, Sg-含气饱和度,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Swi—束缚水饱和度。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五、岩石渗透率 1、定义式: q k A p 10
L
2、评价:
渗透率范围(μm 2 ) ≥2
0.5-2 0.05-0.5 0.01-0.05 0.001-0.01 0.0001-0.001 <0.0001
分级 特高渗
高渗 中渗 低渗
特低渗
超低渗
非渗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二章、油藏烃类的相态
一、单组分相态
泡点:当T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露点:当T一定时,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的压力。
一、现代试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用高精度测试仪测取准确的资料; 2、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解释试井资料,得到 更可靠的解释结果; 3、测试过程控制,资料解释和试井报告编制 的计算机化。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四章、相对渗透率曲线
一、相对渗透率曲线





kro
krw





C
B A
说明:1、束缚水饱和度B-A; 2、剩余油饱和度1-D; 3、两相流区D-B; 4、C点:两相交叉点。
D Sw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四章、相对渗透率曲线
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1、直观判定润湿性
C点小于50%为亲油,C点大于50%为亲水。
指单位岩石体积在压力变化一个单位时孔隙体积的变化率
一般计算方法 对于一般油藏 对于异常高压油藏
Ct Co So Cw Sw C f
Cf

2.587 10 4
0.4358
C f 8.7046103 h 2.4747 104
第二部分、油层物理
第一章、储层岩石骨架性质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