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 马岩松、崔彤篇共49页

合集下载

建筑大师--崔恺

建筑大师--崔恺

建筑⼤师--崔恺崔恺,教授级⾼级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他的建筑观:建筑之于我是⼀种审美。

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之于我是⼀种⽂化。

史学之远、哲学之深、⽂学之妙、及⾄⽣活万象,涵括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交流。

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者汇集⼀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使命。

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之品格,尽显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旅程。

长路漫漫、始于⾜下、脚踏实地、潜⼼求索,乐在其中。

崔恺访谈—外研社设计(节选)(Bruin:东南⼤学建筑系硕⼠研究⽣)Bruin:我以为你们这⼀辈的建筑师,上学的时候接触到的早期的建筑理论的影响,我特地找来了79-86的《建筑师》⽬录,我看那时候⼤家⽐较关注设计⼯业化——所以我碰到你们这⼀辈的建筑师,⼀提到⼯业建筑改造,都有点情结似的,是吗?崔恺:对⼯业建筑改造的兴趣还是来⾃于对国际上这⽅⾯实践的⼀些认识和了解。

这种改造像是新的⼀种⽂化复兴,在纽约的SOHO和Chelsea,德国的鲁尔⼯业区,我们都去看过。

去年,在北京,伯明翰城市管理部门也给我们介绍了关于传统⼯业区⼀些想法。

我觉得从总体来看,从世界范围来看是⼀个从⼯业⾰命向信息化⾰命转型带来的物质遗产转移的过程,在欧美国家更多出现的是传统⼯业向亚洲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的过程,遗留下来很多旧⼚房。

肯定会来炸,因为它达不到⼀个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好⽐电器产品,⼿机也好电脑也好,我们购买肯定是因为它们的性能--有⼏百块钱的⼿机,有⼏千块钱的,为什么要买这⼏千块钱的⼿机不买⼏百块钱的,肯定是考虑它有⼀些功能:蓝⽛、上⽹、双频、彩显、照相;买汽车,为什么买⼏万块钱的奥拓或者买⼏⼗万的奥迪,甚⾄上百万奔驰宝马,因为价格差别反映了不同的技术含量。

从发动机到排⽓量各种配制全都不⼀样。

可是⼿机⼏百上千,汽车⼏⼗万,那么房⼦多少钱--上百万,这么昂贵的消费品⾥⾯的技术含量居然是零!那肯定将来要改,要升级,可升级的时候发现没有地,要么把⽼房⼦炸掉,要么来改。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崔恺的建筑观:1.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

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

2.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

史学之远、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象,涵括其中。

3.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交流。

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用者汇集一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4.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使命。

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之品格,尽显其中。

5.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旅程。

长路漫漫、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乐在其中。

第一次知道43岁的崔恺大师时是大三,起源于图书馆的一本小小的《德胜尚城》,几个看似简单又特别有味道的办公楼,现代气息中又透着淡淡的中国风,雅致的配色和灵活的空间让我牢牢的记住它的设计者——崔恺。

后来假期去了北京,特意去看了这个小小的“城”。

德胜尚城位于德胜门箭楼的西北方向,距德胜门箭楼仅二百米。

它的地理位置使历史与今天近在咫尺。

由于环境条件特殊,需要思考对传统城市文脉的尊重,崔恺特意将它谦虚的处理在城市背景里,但它细致的设计让它在和谐的背景下显的与众不同。

傍晚的金色阳光洒在灰灰的墙上,让人想与这座“城”亲近起来。

上了一层高的宽宽的台阶就来到了它的主轴线——街。

崔恺巧妙的运用老北京对于胡同的记忆在设计时将地上部分分成七栋独立的单体建筑,而每一栋面积都不一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它们由一条斜街将他们串起,楼与楼之间形成新的胡同空间,崔恺还将原来胡同的名字都保留下来刻在石碑上。

每栋楼都有自己的庭院,保留下来的古槐、旧砖瓦墙和小四合院等建筑元素在这里自由的生长,传达了北京地方文化,保留了城市原有的记忆。

夕阳下的德胜尚城德胜尚城新旧建筑从德胜尚城就能看出崔恺大师对于本土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他认为一个建建筑必须要有一个能点题的灵魂,所以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考虑:在建筑中的某些部分用某种形式或元素来呼应原来城市的文化、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一些提示性的设计会比较容易与人们的现代的生活相融合,又使建筑能包含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思考与感情。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建筑设计师马岩松提“山水”并不是想复古,而是力图超越技术层面的各种概念,去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精神性的东西。

“一个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难受,一个有理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更难受。

”谈及与建筑事务所MAD创始人马岩松的合作,开发商骏豪地产集团董事总裁张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双方合作的大型综合项目“中央公园广场”今年4月刚刚破土动工,选址北京市朝阳公园南岸的黄金地段,计划于2016年落成。

该项目是“有理想”的马岩松对其正在坚持探索的“山水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在MAD的主页上,对此项目有如下描述:“通过人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营造,探索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

”在其设计示意图上,能看到一片形似山峰、高低错落的建筑群,造型迥异于棱角方正的传统高层建筑,在北京东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39岁的马岩松,已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建筑师之一,也是各类国际项目、论坛展览和学术交流的常客。

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毕业后曾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2004年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北京MAD建筑事务所。

2006年,马岩松参与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拿出一个完全隐匿了刚硬笔直的线条、在不同高度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的设计方案,意在使不同高度的楼层对应的景观各异,强调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出都市人对自然的憧憬,一举中标。

这次成功,使他成为首位在国际上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从此蜚声国际。

这栋大厦因线条柔美,后来被人命名为“梦露大厦”,相继包揽了“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全球房地产调查机构安波利斯[EMPORIS]评)、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世界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CTBUH]评)等一系列国际奖项。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血理姑朦霭T search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汪晓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马岩松是在国内建筑领域率先提出“山水城市”的青年建筑师,他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注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马岩松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化”的建筑,将自然呼吸与绿色生命引入高层建筑中,打造绿色立体城市,让自然重新融入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二是“情感化”的建筑,人的情感与建筑联系起来,才能在建筑完成时带动人们的记忆与想象,改变人的生活,让人们既能找回过去又能畅想未来;三是“村落化”的建筑群,传承了中国对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追求的传统,把过去人们生活在山水之间村落中的意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气质贯穿于其中。

关键词:马岩松;自然;情感;山水城市;村落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31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加入了WTO世界经贸组织(2001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城市的急速发展,全国各地大兴土木。

正如20世纪之交,大火之后急需建设的芝加哥,活跃着大批建筑师建造了大量的商业建筑,21世纪之交的中国也有着同样的境况,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栋又一栋的商业大厦拔地而起。

马岩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的。

马岩松岀生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他的父母都是环保工作者,这让马岩松一直就有一种想要贴近自然的想法,从大二的设计作业紫竹院公园里的冷饮店到后来留学美国所做的一些作品,再到近期MAD的设计,只要是发自于马岩松内心的,都是与自然相关的。

⑴1993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建筑师包泡在看过马岩松的一系列作品后,向他推荐了钱学森先生的相关文章。

钱学森先生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以及早期马岩松对路易•康所崇尚的自然所产生的共鸣,推动着他开始在“山水城市”的思想上做实践。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马岩松(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马岩松(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浅看马岩松和他的MAD 师承扎哈,亦有库哈斯的传统,在35岁之前就能成名的建筑鬼才小生,疯狂、大胆、不羁,独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和方式背后,是一双长着想象力的巨大翅膀。

语不惊人言不休的气势,但他说的有理,研究他建成与未建成的每个作品之后,会发现,在那些前卫的形式背后,有着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建筑很率直的哲学心态。

这种另类作风难免有所争议,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小生在外来的成名膨胀之背后,总有着一个清醒的逻辑,能独善其身,能自圆其说,而且还是说得有理。

当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北京胡同里出现巨大的金属泡泡,如同水滴一样的散落,看上去就好像是未来的梦幻世界,面对这样一种超前的想象,不敢说是好,还是不好。

传统是一种严谨的秩序,是历史的财富,但是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让过去城市中的细胞逐渐衰退而滥用,必然需要注入一种新的生命力,才不致让这笔财富失去其价值。

这些看上去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空。

让历史、自然和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是一种城市理想,是想把北京的古城和每个人的梦想连接在一起。

这至少激发了我们跳出一种定势的思维去思考未来城市的目标与定位。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方式上,马岩松说:“我喜欢历史,也喜欢中国传统。

中国的传统实际上应该是中国的创造力,它们的核心是创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实例都表明了人们对新技术和新创造的渴望。

我把这种对创新的渴望,理解成一种中国传统。

我从来不会从一种传统形式上寻找答案。

”所以,看MAD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一场革命。

在北京CBD上的浮游之岛、空中之城的未来实践中,就很明显地对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机器美学”和“垂直城市”等传统立场质疑,认为未来的中国高密度大都市更需要的是一种自由的连续,而不是分割,更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度,将数字工作站、多媒体商业中心、独立飞行停泊站、剧场、餐厅、公园、旅馆、图书馆甚至人工湖等城市功能相混合,以一种水平关系设置,将垂直城市软化并连接起来。

崔彤

崔彤

谢谢观赏 !!!
5)真实的透明性 透明性指的是材料、机质的共鸣性,是真 实的去再现。中国建筑有西方建筑不具备的架 构形式,因而更具有透明性。生长秩序当中存 在复杂的单体机能,具有建构化的逻辑,这是 设计创作过程中的法宝,也是方法论。 正是生长秩序带来的形式逻辑与结构逻辑 ,使建筑能够真诚的、表里如一的呈现,建构 的类型不是具体的鲜花、森林,而是抽象逻辑 性的再现。结构所生成的形态,通透空灵,创 造出“空间之空间”。
动物所由九个单元集成并 遵循有机体的衍生逻辑。形 态是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反映 ,结构如同骨骼,作为支撑 体系在关注单元体建构中更 强调单元之间的过渡和联系 ,如同“关节”的传承作用 。关节作为连接点,将各单 元组合为完整的骨架系统, 并且预示着可生长的可能性 。
它借助仿生学应用连续 的排架结构,建构了一种 渐变空间,在展示自然有 机的生物标本同时,重构 了一种新的DNA有机建筑 。以一种运动和扭转语言 创造了通向奥运场馆的新 景观。
3.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 “U”形建筑以嵌入式的外部空 间亲和于校园,构成一个静谧的 “人文书院”。布局中南翼为院 系综合办公,北翼为教学实验楼 ,东翼是阶梯教室及研讨教室, 顶层布置了高端学子研讨及展览 功能,地下1层作为一个特殊的 功能单元,包括图书馆报告厅、 展览等内容。
作为建筑的核心“方体内院空间” 不仅要体现出对知识的神往;更多阐 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理念;自然作为 能量源给予内院空间风、光、热的同 时也铸就一个可以释放出自然狂野能 量的建筑;一个依附于土地可以吸取 营养的、一个新陈代谢可以茁壮成长 的、一个不断的衍生可以进化的“空 间”,在建筑果壳内孕育着一种生机 在奋进的成长中构筑成栋梁。一个“ 发芽种子”演化为“树塔”最终成为 林大的精神图腾!

建筑设计师崔彤

建筑设计师崔彤
壹 贰 叁 肆
崔彤简介 崔彤主要荣誉 崔彤作品目录 崔彤建筑评价 设计师思想

陆 柒
崔彤主要论著 总结
崔彤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01-01 籍 贯: 中国 民 族: 汉族 现任职称: 副院长、总建筑师 最高学历: 硕士 电子信箱: cas-cch@ 毕业学校: 清华大学建筑系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想
关于电影:崔彤觉得最接近建筑的艺术不是绘画,也 不是音乐,而是电影。电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一种 艺术, 一个是视,一个是听。 影响城市的建筑体系——建筑师崔彤谈平衡体系中的 空间秩序:平衡体系明显的特征是一种中间状态, 中间是在矛盾中建立一种秩序, 强调艺术要素的有机结合, 体现出合而不同,艺术要素如果简单相加并没有意义 ,重要是在重叠过程当中寻找交集,寻求突破。
化学工业出版社 5
中科院图书馆 1
中科院图书馆坐 落在北四环。从 四环辅路,也就 是图书馆南向, 就可以找到图书 馆的入口 。但那其实不是 主入口。真正的 主入口是西向入 口。
中科院图书馆 2
“现在的图书馆更多 地变成了精神的象征 ,有点科学仪式的感 觉。” 崔彤指出,科学院图 书馆是一种精神象征 , 由此从入口到进入图 书馆阅览室的一系列 空间被设计得颇有仪 式感。
中科院研究生教学楼 3
教学楼的主入口借 助于,中科院数、 理、化、天 生六大学科关系中 演变出六种变化的 墙面从第一块垂直 到最后一块水平面 , 经历了四个墙面, 逐渐演化的过程。 美片选择15度,直 到最后一片变为水 平。
中科院研究生教学楼 2
新旧之间的有机性 并非图形上简单的 对位关系,而是教 学单元可弹性生长 的逻辑。 一期教学楼中合 班教室和单元教室 两种不同类型的并 置是设计的主要矛 盾。 这导致了南北两列 不同类型教学单元 的布局。空间的特 质和趣味由此而引 发。

马岩松MAD工作室

马岩松MAD工作室

用未来的建筑引领未来:天津“当代艺术品”中钢大厦中钢大厦会成为艺术品周末的下午,北京板桥胡同美术印刷厂MAD工作室里,马岩松正和中钢大厦的副总裁蒋宏探讨着具体设计细节。

马岩松和他不同国籍的搭档拿着厚厚的图纸,在会议桌上超大的电脑显示器前演示着中钢大厦未来的图景。

结束了和中钢集团3个小时的深度细节探讨后,马岩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刚才我和蒋总他们谈了很多细节,中钢大厦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刚才你也听到准备打桩了。

”在中钢大厦的设计中,马岩松放弃了在“梦露大厦”等项目中最擅长的曲线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六边形,构成了这组高达358米的摩天建筑。

“在这个建筑中,六边形既是结构又是外墙立面,从室内望去没有一根阻碍视线的柱子,风景被框成六边形这种古典的形状。

而从室外看,大大小小的六边形组合起来又变成一种特别柔和的图案。

而且这些六边形的结构都是可以在工厂里预制的,到了工地搭起来就可以,应该会很经典。

”“中钢大厦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当代艺术品。

”马岩松对这个概念设计充满了信心。

在大厦的动画效果中,4000多个窗口的灯光可以根据电脑控制而变化,中秋时月亮从楼的一角慢慢爬上来,国庆节呈现出烟花绽放的效果,春节时整个楼变成红色,整座大厦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文化中,每一个经过和看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与这座城市共通的文化脉络。

“我们要显示的不是钢铁,不是我们怎么用技术去制造,它最后显示的是一种气氛,是城市的风景。

”用未来的建筑引领未来在马岩松看来,中钢大厦肯定会成为未来的区域地标,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你看这楼其实很未来,跟科幻电影似的,它是模糊的,你不容易给它取一个名字,但随着时间和自己的变化,你对它的看法也会改变,会慢慢融入城市的文化中。

这就跟纽约的老双塔,可能在第一天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后来人们看到它就会觉得这是纽约一样。

”“一个大型建筑成为地标,不是这个建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是很多人会来,并愿意在这呆着。

”在马岩松看来,建筑的功能性甚至比结构、外形更为重要。

对马岩松设计理念的感悟

对马岩松设计理念的感悟

对马岩松设计理念的感悟马岩松是中国著名的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以“简约而不简单”而闻名。

他的作品多以线条简洁、色彩明亮的风格出现,给人一种简明清晰的感觉。

我非常喜欢他的设计理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感悟。

首先,马岩松的设计理念教会了我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核心要素。

他的作品往往只使用几种简单的线条和颜色,但却能够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方式让我明白,设计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设计的目的和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面临繁杂的信息和任务时,我会试图找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次,马岩松的设计理念教会了我如何运用颜色在设计中表达情感和主题。

他的作品的色彩运用非常出色,往往能够让人感受到某种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颜色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

我学到了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创造出不同的色彩层次和空间感。

这为我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最后,马岩松的设计理念教会了我如何注重细节。

他的作品中,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和呈现,没有任何多余或冗杂的元素。

这使得他的作品非常精致和有质感。

我明白了一个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的处理。

无论是在平面设计中还是产品设计中,注重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马岩松的设计理念,我明白了要在设计中追求完美,照顾每一个细微的部分。

总的来说,马岩松的设计理念给了我很多启示和灵感。

他的作品以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出现,教会了我如何提炼核心要素、运用颜色表达情感和主题,以及注重细节。

我相信,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这些感悟将会对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马岩松论文

马岩松论文

创造自由与新生----浅谈中国建筑师马岩松LJMing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建筑市场都走不出一个阴影,就是国内的重大标志性项目的设计权纷纷被国外设计师获得,甚至有的项目在招标中竟规定,国内设计单位必须和国外设计机构组成联合体,才能参与投标。

然而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走出了这个阴影,他和他的国际团队一起,开始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崭露头角。

我接触马岩松首先是从他设计的红螺会所开始。

红螺会所建造在一个300平方米的不规则的漂浮在湖面的平台上,主体仿佛由流动的水凝固而成,不规则三维曲面组成了连成一体的屋顶和墙面。

一座步行桥穿过建筑,建筑的另外两个分支形成了一个水平面下的平台和一个漂浮在湖水中的游泳池。

他的外表让人耳目一新红螺会所仔细官场内部空间却发现有一种自然的规则,由于会所名字的暗示再加上内部空间的曲折变化,让人十分容易联想到海螺。

然而马岩松在设计时却并没有他特意按照海螺的形式或外表来设计,如同他的代表作,在加拿大的玛丽莲·梦露大厦一样。

其实梦露大厦这个名字只是外国的媒体给这幢56层的公寓楼起的名字,在设计时,马岩松并没有考虑过它的建筑要像什么,他只是把建筑当作了一件艺术平来对待,在空间可外形方面做了充分的考虑。

最后这幢大厦婀娜多姿的外形被大家比喻成了玛丽莲·梦露从而得名。

难道我们现在做设计不应该这样吗?在一开始接触设计时,我们总是喜欢把建在建中的梦露大厦筑具象成一个生活中的事物来模仿,比如做邮政局时,我们希望它像信封,邮筒,甚至白鸽,直到现在设计图书馆,我们依然从一本书或者一排书架这些象征图书馆的事物中找灵感。

我认为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不应该刻意创造它,而应该自然的形成一种空间形态,给人们无限的想像空间。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库哈斯的中央电视台大楼,在设计之初也只是以一个扭转的环作为参考,而建成后虽然被人们说像许多东西,但他的独特性确确实实的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同时给人们无限的想像空间。

建筑师——马岩松作品欣赏课件

建筑师——马岩松作品欣赏课件
筑祠堂,观生陈公祠、华帝古庙、陈氏大宗祠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留,更是对古建筑所生存的空间的最大的尊重和继承。
学习交流PPT
6
800M----广州双塔西塔设计(2004) 马岩松在2004年设计的广州800米双广州双塔西塔设计,两座楼都高400米,连
在一起就称为800米,可以说是对追求高度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开了一个玩笑。
学习交流PPT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分析——天津中钢国际广场
在马岩松的设计字典中, 他更喜欢用温柔的曲线来表 达建筑的情感。谈及这座358 米的蜂窝式建筑,他认为: “摩天楼是工业和技术野心的 表现,但我们受到的却是大 自然的启发,目的是为了让 在大楼里工作、生活的人们 能够最大限度地感受自然恩 泽。”
学习交流PPT
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2004年回国成立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 院, 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建筑联盟举办讲座。
主要作品: 2002年:“浮游之岛”--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 2004年:鱼缸(2004年北京双年展)800M----广州双塔西塔设计; 2005年:广州生物岛太阳系广场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作品(2008年建成); 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的“梦露大厦”设计(2009年建成);MAD的新作《重庆城市森林》
中钢国际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主塔楼88层,高358米,以六边形“中国窗”作为主题元素,蜂巢似的建筑 外形造型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该项目集酒店、写字楼、会展、酒店式公寓及高端商业于一体, 将成为中钢集团在华北地区的营运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

崔彤 建筑分析

崔彤  建筑分析

粗鲁的诗意:化学工业出版社
办公楼 在公园一边 ,周围树木 茂盛。建筑 本身由混凝 土建构,体 量庞大、形 态粗野。我 们不希望它 成为公园中 的庞然大物 ,而是希望 它与自然和 谐地对话。 在粗鲁中的 诗意。
总平图
一层平面
二:类四合院
中科院图书馆
中科院图书馆坐落在北四环。从四环辅路,也就是图 书馆南向,就可以找到图书馆的入口。但那其实不是 主入口。真正的主入口是西向入口。“现在的图书馆 更多地变成了精神的象征,有点科学仪式的感觉。” 崔彤指出,科学院图书馆是一种精神象征,由此从入 口到进入图书馆阅览室的一系列空间被设计得颇有仪 式感。中科院图书馆的“空间单元”的还原正是从合 院中抽取最本质要素进而转化为“类合院”原型,空 间序列被有意设计成阅读建筑过程。图书馆整个建筑 平面是U形,“因为图书馆要南北向采光。而主入口选 择西向,就是因为西向不好用。”从广场到大台阶, 再进入内院,再到中庭,经楼梯再到阅览室,传统的 空间序列,“只是想要恢复古典空间中感觉性建筑的 本质含意。” 这个颇为中国传统的建筑一出来,得到了许多建筑 家的好评。“大家看不到楼台亭阁,但是可以看到中 国的风格,”
对于传统建筑处理:
从传统架构向未来建筑的转化当中,中国传统的架构体系,与西方古典 在其发展中不断交流,并可以重新建立起新的中国的架构体系 .将西方 建筑文化和中国古建形式符号怪诞地结合在一起,一边是洋建筑肆意挥 舞着。是功能现代的建筑,又深得中国建筑文化的神韵(而不是形式)
总结: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包括建筑文化开始与世界有交流。当时,在建筑界,历 史主义、文脉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混为一谈。于是北京到处出现 了“亭子”、“帽子”、西客站、新大都饭店……一大批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建筑 平地而起。 “大家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符号性的东西,就将最显眼的摆出来了。 崔彤在设计中把材料和科学结合,同时在办公建筑中改变以往的只是功能建筑的 意向走向那种与中国传统空间的神破西方建筑结构形式,回归中国传统结构的演变。也是把 建筑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起来。但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导向性不强,没有突破西方建 筑的影响 ,虽然 有了神韵但是没有空间,没有明显表达出来。

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分析

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分析

马岩松作品——红螺会所
红螺会所考虑的不是像现代主义时期 的怎么把都市建筑和自然结合的问题, 而是认为建筑自己应该放弃其潜在的 缺省的空间规则,以新的逻辑去回应 自然文脉,将建筑中的生活转变为在 自然中的漫步。
马岩松作品——广州双塔(2004)
项目名称:广州双塔 设 计 人:马岩松 项目类别:公共建筑 建筑规模:31,084平方米
马岩松作品——未来胡同2050(2008) 马岩松作品——贵阳花溪城市中心设计(2008) 马岩松作品——The Absolute Towers 玛丽莲梦露大厦(2009年) 马岩松作品——厦门博物馆(2008年) 马岩松作品——V Hotel Interior(2008年) 马岩松作品——Fake Hills 假山(2008年) 马岩松作品——广州俱乐部(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丹麦大帐蓬(2007年) 马岩松作品——Tokyo Island, the WORLD(2007年) 马岩松作品——KBH Kunsthal Copenhagen(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三亚凤凰岛(2007年) 马岩松作品——鄂尔多斯博物馆(2007年) 马岩松作品——天津中钢国际广场(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上海现代艺术公园 马岩松作品——红螺会所 马岩松作品——广州双塔(2004) 马岩松作品——浮游之岛(2002) 马岩松作品——广州太阳广场 马岩松作品——北京绿轴 马岩松作品——鱼缸 马岩松作品——墨冰 马岩松作品——Net+Bar
项目介绍:
工程名称:Absolute Tower 建筑高度:170m
工程地点:加拿大,密西沙加市
建筑总面积:45,000㎡
建筑层数:56层
设计师: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创意 •The Absolute Tower,一 个全是曲线的大厦,外界评 论作“梦露大厦”,加拿大 密西莎加市地标建筑。设计 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 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 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 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 化,多层模糊的需求。连续 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 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 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 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 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师希 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大城市 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 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马岩松的建筑作品

马岩松的建筑作品

天津的中钢国际广场 超高层建筑
❖ 自从2002年世贸中心重建方案“浮游之岛”和2006 年3月为加拿大密西沙加市设计的“梦露大厦”脱颖 而出之后,马岩松的名字竞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成了建筑设计界不折不扣的大忙人,项目纷至沓来, 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态势下,设计上“不守规 矩”的马岩松,却格外冷静兼规矩地思考自己,思 考中国。
浮游之岛
❖ 马岩松的设计方案是从 耶鲁的课堂里脱颖而出 的。这是他的导师给他 们布置的作业。但实际 上他的这个方案在课堂 上就差点被毙掉了。
马岩松的导师扎哈.哈迪得教授当时把他们分成了五个组。在 马岩松那个组里,曾经先后有两位同学,还有一些设计指导。当 他把“浮游之岛”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后,组内的同学经过讨论, 都觉得这个方案并不好,就把它给“毙”掉了。有同学对他说: “马,这个方案不行。哈迪得不会接受的,你应该现在赶紧做别 的。”于是,马岩松也就打算做点别的。没有想到,一周之后, 哈迪得教授从伦敦给他打来长途电话,告诉马岩松说:“我在一 堆设计方案中就只看上了你的,马,你应该坚持做下去。”这样, “浮游之岛”设计图才最终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 这个中钢广场是个358米的超高层建筑。我想把它做 成我心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样子,摆脱欧洲现代主 义的窠臼,让人看到新一代中国建筑设计者自己的 现代思考。
北第一路”北海 海景大道南侧,北临海景大道、南至茶亭路、 东西在湖北路与上海路之间,毗邻国家A4级景 点“北海海底世界公园”、海滨公园及五星级 香格里拉大饭店、富丽华大酒店,区域内交通 便利,景观优美,环境幽雅。该项目拥有700 多米长的海岸线,是北海市规划建设中北部海 岸的高档商住区,被誉为“皇冠上璀璨的明 珠”,在这里可以尽享一览无余的海景,亲身
❖2002 年 获新周刊中国年度设计新锐榜提 名。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 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作品包括广州生物 岛太阳系广场一等奖作品,上海现代艺术 公园 (S-MAP) 概念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 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际竞赛一等奖作 品,“Net+Bar”概念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 装置作品“鱼缸”“墨冰”等曾经在美术 馆和世纪坛展出。

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 马岩松 崔彤篇

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 马岩松 崔彤篇
对于马岩松和他的事务所,取得的成功是长期的积累和追求;同样,要在国内得到在国际上一样的认 可,要打破过去的很多制式,也要不断努力,让中国的市场对建筑有更新的理解。
Page ▪ 6
6
主要作品
Page ▪ 7
7
作品简析--红螺会所
在北京北部的密云地 区,距京城仅一小时车程 的红螺湖别墅区成为了一 个具有幽雅自然环境的居 住区。
Absolute Tower有56层,每一层平面都是一摸一样的椭 圆,但随着楼层升高,他们在旋转着不同的角度。二维不变的 56个椭圆平面到性感的、变化的三维曲面就这样形成了。从一 层到十层,每层旋转一度,11层到24层每层旋转8度,26层到 40层,每层旋转8度,第41层到50层,每层以3度旋转,最后6 层以1度旋转。设计不是最求简单的结构和视觉上的旋转,而是 对密西加沙市文化、历史、环境作出的一系列反映,这种反应不 仅是一种适应,更多的是在自然中为密西加沙市的城市文化寻找 多变的、独特的城市因素。
跟随这个表面的运动可以 进入两个方向的四个分支空间 :湖面下的下沉花园,和一个 漂浮在湖水中的游泳池。
Page ▪ 9
9
下沉的庭院将人引至低于水 平面1300mm的高度,穿过这里 ,仿佛身体的一半在水面下,或 者坐下,视线便和湖面保持水平 。
漂浮在湖面中的游泳池和周 围的湖面也是水平的,他们之间 的界限是模糊的。
层次模糊的需求。我们认为建筑本身是对自然和环境的反映和强调,高塔
的设计一直是对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有力的陈述。
Absolute Tower位于密西加沙市最终要的Hurontario街和
Burmhanthope路的交汇处,她的主要性和标志性将使这片区域成为这
个低密度近郊城市的中心。在我们的设计中,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与设
计作品 马岩松、崔彤篇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