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备课参考 化学真奇妙
1.1.1化学真奇妙学历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一)课时课题第一章/单元第一节/课第一课时化学真奇妙(二)课程标准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四)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阅读课本P2—5,完成学习任务一,回答问题1-3,练习1-2,达成目标12.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二,回答问题4-9及表格,练习3,达成目标2 (五)资源与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本教材的两大特色。
为体现这些特色,本单元立足于化学科学的鲜明特点,选用了丰富多样的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验、体验化学实验,感受化学的奇妙,以愉快的心情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
本单元还注重体验探究过程,以化学改变了世界这一化学科学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选取内容。
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采用了生动简洁、扣人心扉的描述和反映最新科技成就富有内涵的图片。
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化学改变了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成为一门中心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任务情境]完成[活动天地1-1],感受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问题1]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以及教材第3页的图片,指出哪些是有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我们教室内的物品,、等都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我们教室内的物品,、等都是来自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属于人造材料。
[问题2]结合教材第3页“活动天地1-1”,联想如果化学制品全部消失,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瞬间消失,我们生活将…[问题3]结合教材第4页文字及图片,举例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的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例如…[练习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 ①性质②变化及规律③结构④组成A. ①③B. ②③C.①②③④D. ①③④[练习2]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2024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总课时数:年月日学习目标:1.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了解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3.体验化学变化伴随发生的现象及能量变化。
4.通过对分子、原子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微观认识。
重点及难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
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6,填空:1.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等。
2.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合作探究]观察思考1-1: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体,说一说哪些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天然材料制造的物品:人工制造材料的物品:小结: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多识一点:创造的化学。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6图示中的实例分析:①光合作用是把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
②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_。
③铁生锈,原物质是铁,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
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感受化学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特点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 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现象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化学安全知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化学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内设置化学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
3. 准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以供学生亲身体验。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内容:一、化学的定义和特点1. 引入化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讲解化学的特点,如实验性、理论性、应用性等。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 教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2. 演示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现象1. 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燃烧、沉淀、气体产生等。
四、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举例说明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环保意识。
五、化学安全知识1. 教授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如穿戴实验服、使用安全器材等。
2. 强调化学药品的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概述《化学真奇妙》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材,其内容以化学科学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覆盖了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能与电学、酸碱中和与盐等多个方面。
2. 教材特点《化学真奇妙》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以生活实例为案例,将抽象的化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
•突出实验与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亲自感受化学的真奇妙。
•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熟悉常见元素的周期表位置以及对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行为。
2. 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培养以下能力:•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各种日常生活现象;•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培养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及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实验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常见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及其化学性质;•学会运用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有:•培养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化学真奇妙》,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的奇妙世界,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验和现象,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描述并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能描述化学变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从现象中抽象出化学变化的本质,进行科学的解释。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但对化学变化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在发展中。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3. 鼓励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化学现象的视频或实验,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引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二)、新知讲解1. 定义化学:解释化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化学的奇妙之处:通过实例(如水的电解、燃烧反应等)讲解化学反应的奇妙性,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3. 基本概念:介绍原子、分子、元素等基本化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化学知识框架。
(三)、互动教学1. 举例讨论: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集体讨论其原理,增强理解和记忆。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 【拓展延伸】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 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 除污染。观察下列几种情况,探究回答是 否造成污染,如果会造成污染,探究消除 或减少污染的方法。
(1)燃放烟花爆竹
(2)使用含磷洗衣粉
(3)使用环保助力车
【练习】
一、我会选
1、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我们通常采 用的依据是( D )
• 【反馈练习】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小结: 材料
天然材料 棉花、羊毛、石陶瓷、合成纤维、
知识点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自主学习2]阅读4-5页并讨论: 1、什么是物理变化? 2、什么是化学变化?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联系?
【合作学习】 将你自学的收获与疑问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 两者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 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 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陈燕
学习目标:
•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 进步学习的志向。
•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 趣。
•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 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第一章:化学基础1.1 化学定义与化学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介绍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1.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应用第二章:物质与变化2.1 物质的分类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2.2 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第三章:原子与分子3.1 原子结构讲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的结构介绍电子的排布和元素的原子序数3.2 分子与化合物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特性介绍化合物的形成和分子的化学键第四章:有机化学4.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2 常见有机化合物让学生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讲解碳原子四价键的特点和应用第五章:化学实验5.1 实验基本操作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安全知识5.2 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第六章:溶液与浓度6.1 溶液的定义与分类讲解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分类介绍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6.2 溶液的浓度与稀释让学生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讲解溶液的稀释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七章:酸碱与盐7.1 酸碱理论基础讲解酸碱的定义和酸碱理论介绍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应用7.2 盐的性质与反应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和分类讲解盐的溶解性规律和盐的化学反应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8.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8.2 常见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了解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第九章:化学与生活9.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化学在食品、药物、环保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9.2 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讲解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章:化学实验技能提升10.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讲解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评价实验结果的有效性10.2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防护讲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让学生掌握实验中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化学定义与化学式化学式书写规则的复杂性,包括元素符号、下标、括号等的使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判断方法重点环节2:元素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概念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重点环节3:物质的分类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实验方法和现象理解不同状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差异重点环节4: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典型反应实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环节5: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的复杂性,包括电子层、轨道、能级等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种类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重点环节6:溶液与浓度溶液浓度的计算和浓度单位的理解溶液稀释的原理和操作技巧重点环节7:酸碱与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盐的溶解性规律和反应类型的理解重点环节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和判断方法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识别和应用重点环节9:化学与生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环节10:化学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化学实验安全防护的实战技巧和应急处理本教案涵盖了化学基础、物质与变化、原子与分子、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核心知识点。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原理。
3. 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常见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四、教学难点:1. 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化学实验的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化学实验现象和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案内容:第1节: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讲解化学的定义,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化学故事引入化学的概念。
2. 讲解化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 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作业:让学生复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2节: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原理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和原理,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5. 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作业:让学生复习实验原理,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3节: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概念与特性元素的分类与性质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1.2 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的概念与特性原子与分子的相互转化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与物的判断2.2 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离子与分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计量数与化学方程式2.3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3.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与性质醇、醚、酮和酸的分类与特性3.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同分异构体烷烃的命名规则醇、醚、酮和酸的同分异构现象3.3 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消除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4.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实验的安全操作与事故处理4.2 常见化学实验技术蒸馏、结晶、过滤和萃取气体的制备与收集4.3 实验数据处理与表达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第五章:生活中的化学5.1 食物与营养常见食品的成分与作用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5.2 药物与健康药物的成分与作用机制安全用药与药物滥用5.3 环境与化学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6.1 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与分类金属的冶炼与加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6.2 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的制备与性质塑料、橡胶和纤维的分类与用途6.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概念与特点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7.1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7.2 酶与催化酶的概念与特性酶催化反应的机制与应用7.3 生物技术与化学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生物制药与化学药物的区别第八章: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8.1 水资源与环境水质的指标与污染源水处理的化学方法与技术8.2 大气污染与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大气污染控制的化学策略8.3 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污染的类型与影响土壤修复的化学方法与技术第九章:化学在能源科学中的应用9.1 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性质与利用化石能源的环境影响与替代品9.2 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的转化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与挑战9.3 电池与电化学电池的原理与分类电化学反应及其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第十章:化学前沿与探索10.1 纳米技术与化学纳米材料的概念与特性纳米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与前景10.2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原则与实践绿色合成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0.3 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的交叉化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物质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特性、元素的分类与性质以及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化学真奇妙教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2.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授课教案】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模式一、利用电脑播放一段关于石油提炼的视频,汽车轮胎、药物、塑料制品、书包、轮滑装备,引出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问题:你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吗?对此你有何感想?讨论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抽象到具体,切身感受和理解化学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师生探讨录像资料:呈现衣、食、住、行中所使用的化学制品。
问题: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制品吗?看完录像后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体会化学的奇妙,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请仔细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说说哪些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问题: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观察、统计、交流。
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想象没有化学制品的生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离不开化学。
实验导学探究活动阅读课本图片,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学变化;2.什么是物理变化。
抢答有关问题通过抢答,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演示实验。
按教材中[活动天地1-2]要求演示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明确实验中伴随的现象。
观察记录分析讨论(讨论)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描述实验现象;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讨论(提问)产生气体、发生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变化中有没有能量的变化呢?分组讨论举例论证通过论证,归纳出化学变化的特征。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优秀教学案例

问题导向是本章节教学的核心策略。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将涵盖化学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此外,小组合作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本节课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反应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学习:本教学案例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奇妙。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化学反应的知识点。我会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此外,我会强调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2.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能量变化等。
3.通过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并解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真奇妙教案

1、1化学真奇妙(1)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够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
学
随
笔
教学
重点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化学研究的领域
教学难点
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感受化学的奇妙
预习交流
帮带探究
画龙点睛
共同提高
出示(多媒体):木头、纸、塑料、合金等材料。
天然材料:自然界本来存在的。
人造材料:自然界本来没有的,经过化学方法制得的材料。
问题: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说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举例: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制品?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选做作业:伴你学4页课外探究。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课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也可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的奇妙。
化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讨论它们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
交流回答
踊跃发言
谈感受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
发挥想象力,踊跃发言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体会化学的奇妙,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共同提高
幸福收获
课堂检测
介绍建筑材料的变化过程
问题:如果没有化学制品,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2019年整理】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真奇妙》教案1

课题: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重点)2.了解所有的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3.初步知道原子有类别之分, 物质有不同元素组成。
(难点)4.简单了解水、氢气、氧气、铁等物质的化学符号及内涵(最小构成、原子的排列等)。
实验准备: 分子球棍模型教学过程探究问题一: 以下三种物质构成一样吗?金刚石铅笔芯石墨引导: 上网查阅物质的构成?(课前)学生: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发表见解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发表见解初步认识物质的构成之原子归纳: 物质的构成之一原子初步形成物质的微粒观探究问题二以下几种物质还是有原子直接构成吗?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引导: 上网查阅物质的构成?(课前)学生: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发表见解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发表见解小结: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展示球棍模型。
讲解: 如果我们把一个水分子放大来看, 它的组成和结构一目了然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用H2O来表示水分子而水又是由千千万万个水分子构成的, 所以H2O既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 又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氢、氧原子还可以构成氧分子和氢分子氧分子(O2)氢分子(H2)↓大量聚集↓初步认识物质的构成之分子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化学语言进行描述、表达与交流加强化学语言的应用, 学会交流与共享描述方。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身能力。
-最后,总结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化学真奇妙》,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首பைடு நூலகம்,介绍化学基本概念,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真奇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化学真奇妙》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方面,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化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
3.学习化学基本技能,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具备质疑、求真、创新的精神品质。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观察、数据分析等。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教师寄语: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它,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是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是它,史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雄伟力量;是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习活动】一、导学自习:任务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教室的物品有: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任务二:神奇的化学变化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拟下面变化的区别:1.凉水烧成热水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3.布料做成衣服4.葡萄酿成酒将这些变化分类:归纳总结:1.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二、研习展评任务三:完成以下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参加3-4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答复以下问题: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通常伴随着 . . . . 等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 . 发生了变化。
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
..,光能或。
【要点归纳】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课堂练习】1.发生的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教室中的以下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4.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 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6.以下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而物理变化只是在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初中化学鲁教版化学真奇妙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化学真奇妙教案
学科:化学
教材:鲁教版《化学真奇妙》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主题:化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任务;
2. 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3. 学会化学方程式的基本书写方法。
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5分钟):
- 引入化学学科,让学生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了解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 分发教材,并让学生先行阅读相关章节,引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2. 导入阶段(10分钟):
- 以化学实验为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发现实验中的化学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阶段(20分钟):
- 通过带领学生探讨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让他们归纳出区分三者的主要特点;
- 给予学生举例子的机会,让他们实际操作并进行判断。
4. 结论阶段(10分钟):
- 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提醒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让他们进行练习。
5. 课堂反思(5分钟):
-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反馈意见,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 鼓励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教师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倡导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3. 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4.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法和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化学现象。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化学实验试剂:酸、碱、盐等。
3. 教案、PPT、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
3. 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4. 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学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
2. 开展化学主题的科学活动或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推荐学生阅读化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八、教学反思: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3. 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九、教学计划: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设计实验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感受化学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1. 学习物质、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理解物质的分类及性质。
第二章:原子和分子1. 学习原子的结构及其性质。
2.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特点。
第四章:溶液的配制1. 学习溶液的基本概念及配制方法。
2. 掌握溶液的稀释、浓缩等操作技能。
第五章: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学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酸、碱、盐等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2.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
3. 学生课后作业、小测验的成绩。
4.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六章:化学实验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意识。
3. 掌握基本的实验事故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实验室安全基本原则。
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3. 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处理。
教学方法:1. 通过观看安全视频,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
2. 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处理。
3. 讨论和分享实验室安全经验。
教学准备:1. 安全视频资料。
2. 实验室安全手册。
3. 防护装备样品。
《化学真奇妙》 说课稿

《化学真奇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真奇妙》。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真奇妙》是初中化学的开篇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
本节课将引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的大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初步认识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难点对化学变化的微观理解。
二、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基础知识。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烟花绽放、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课题——化学真奇妙。
(二)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变化1、进行“镁条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镁条燃烧时的现象,如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等。
第1节化学真奇妙(教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2)、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
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相关知识⑴、小学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会发生很多变化。
⑵、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塑料、纤维、钢铁、食品、药品等物质的知识。
⑶、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三、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⑴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⑵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
学习时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⑶注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四、思维误区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而不是发生的现象。
组成与构成不同: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五、本节知识结构课题第一节化学真奇妙课型新授第 1 课时第周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学情分析1、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对学习化学充满了憧憬,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化学真奇妙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
(2)两种变化的关系:
①宏观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是否改变了)。
②微观区别: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是否改变了)。
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相关链接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化学变化中才能显出化学性质来。
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酒精,就能发生酒精燃烧的化学变化;而酒精的可燃性(化学性质)是通过无数次酒精燃烧现象得出的结论。
典型分析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木材烧焦变黑
C.酒精挥发
D.冰熔化成水
【答案】B
【解析】要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A 属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C、D属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B.木材烧焦后变成了一种不同于原木材的黑色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化学性质的是()
A.煤气能燃烧
B.液氧呈淡蓝色
C.糖能溶于水
D. 通常情况下氮气没有气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B.液氧是淡蓝色,只需通过观察而不需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即可表现出来,属物理性质,C.蔗糖溶于水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中考案例
1.(2010年广东)如图1-1所示,金丝鸟与金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您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图1-1
A.绝热
B.透气
C.导电
D.隔水
【答案】BD
【解析】我们知道,鸟必须生存在空气中,鱼必须生活在水中。
鸟能在水中与鱼一起生存,鸟笼所用材料必须具备隔水性和透气性。
2.(2010年九江)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
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
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
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答案】C
【解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铜生锈、高梁酿酒、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红磷燃烧有五氧化二磷生成,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都是化学变化。
胆矾研碎是状态改变,自行车轮胎爆炸是气体膨胀,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都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